第83章 宝贝蒙尘
作者:村小尚吃      更新:2022-12-16 02:04      字数:3482
  沉默。

  “这表怎么这么厚啊”过了一会,刘主任打破了沉默。

  “呃,这是自动上发条的手表。只要您戴在手上,是不需要上劲的”

  显然,刘主任没见过自动机械手表,范建新耐心的给予解释。

  “哦,这么神奇!”

  刘主任感叹了一下,并没有将手表还给范建新,而是将茶杯拿回手中。

  “这种瓷器是不是很值钱”

  “怎么说呢喜欢的人呢,觉得很珍贵;在不喜欢人的眼里呢,就一瓷器。呃,刘主任,我这有点夺人所爱了,您要是真不愿意换,也就算了”

  这是范建新捡漏的技巧,欲擒故纵。若是表现的太过想要,反而会让人多想、会让人犹豫。

  “不!只是这样,你,你太亏了。”

  “对喜欢收藏的人,没有什么亏不亏的事。凡事只要心头好”

  人的喜好,毕竟各有不同。

  “好。那这样,你就在这里等着,我家就住在后面的院子。我去把那几件瓷器拿来”

  “呃,不用,哪能让您费这么大劲呢,我跟着去取就行。”

  此时,天色渐晚,只在西面天空的云层中,看到有一抹橙黄色的异亮。

  范建新觉得是个好兆头。

  他和华伟跟着刘主任,来到他家

  开门的是一位约莫四十岁的妇人,身材高挑,相貌很漂亮,身围围裙,似正在做饭。

  “这是我最亲密的爱人”刘主任讨好的介绍说,然后又向妇人简单的介绍了范建新和华伟。

  “哦,姐姐好。”范建新看了妇人一眼,向她略鞠了一躬,华伟也跟着范建新照做了。

  妇人见状,有些奇怪,现在哪有人见面鞠躬的便用漂亮的大眼睛,看了看来人,见只是两个小青年,冷淡的哼唧了一声,算是打过了招呼。

  华伟一看妇人的年龄和相貌,心说“坏了,新仔怕是又碰到克星阿姨了”不禁警惕和担忧起来。

  谁知今天,范建新的神色却很是淡然,没有出现见到沪市“新潮”商场美女经理幸娟时的,那种失态。

  他哪里知道,范建新的心里是多么的怨恨眼前的这个败家娘们呢!他这是为了瓷器中的瑰宝“毛瓷”而来的,哪有心思注意她的容颜

  “小翠,那套老郑送我的餐具呢,找出来,拿给小范同志”

  “什么餐具!我不知道!”

  叫小翠的美妇,一听丈夫提那套餐具,就恼怒起来。

  “就是景德镇老郑送我的那套餐具。”

  “砸了被我砸了!”

  范建新身体晃了晃,华伟这次眼疾手快,赶紧上前一把扶住他

  “砸了!……你说什么!——”

  刘主任的声音变的有些尖利,近乎吼叫,脸色骤然铁青,几乎要拯出水来。拉着媳妇的手臂,不由分说的就往卧室里走……却被媳妇赌气的甩开。

  但,那美妇还是跟随丈夫走进了卧室。

  不一会,美妇率先从卧室中走出,笑靥如花,朝着范建新点了一下头,竟直奔厨房而去。

  很快,她端着一个纸箱,随手放到堂屋中的八仙桌上,笑眯眯的看着范建新,如小迷妹一般。

  纸箱在落桌的一瞬,传出零乱瓷器的碰撞声,又差点让范建新昏厥!

  范建新赶忙打开纸箱,残留着霉变的汤汁、饭渍,有着破损、裂隙的几十件大大小小的餐具,呈现在他的面前。

  “暴殄天物!煮鹤焚琴啊!”

  范建新头脑中窜出这么两个词语。

  ……

  春节期间,刘主任媳妇的娘家来了一帮子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的亲戚。媳妇就用丈夫出差才带回来不久的那套漂亮餐具,盛装菜肴,招待客人。

  没想到,那套餐具看着挺漂亮的,却不经磕碰,稍不注意就碰破了。

  为这事,客人走后,老公责怪她不该拿这套餐具给客人用。

  妇人自小脾气就暴躁,哪受得了这样的委屈!一气之下,又摔了几件。

  气的刘主任骂了句“疯婆娘,不可理喻!”,摔门而走,几日不曾回家。

  妇人生就的任性,半夜不见丈夫回来,家里又是一地的残瓷碎片,狼藉不堪!正是大过年的,怕第二天再有客人来拜年,只得一边清扫碎瓷,一边叨咕着“碎碎平安”。

  遂用了一只纸箱子,将这套瓷器,连洗涮都免了,胡乱的盛装起来,束之高阁了。

  这事,成了两口子的心结,都不愿再提,就这么过了几个月。

  让妇人没想到的是,今天来了一个巉州的小青年,看起来家中挺殷实的,竟拿着一块瑞士产的进口手表来换,妇人怎能不高兴!

  范建新看着一箱子被糟蹋的不像样子的“毛瓷”,心如刀割,眼泪差点流淌下来

  他一句话不说,只是轻轻的将箱子搂抱在怀中,转身就走。

  “喂,小,小同志,这块表不会是偷偷来的吧”妇人跟在范建新的身后喊道。

  “我在沪市,花了0美元……买的。”范建新没有回头,他真不想再见到这个妇人的那张脸,“我回去会将发票寄过来的”

  妇人一听,喜不胜收。

  975年春,中央办公室向景德镇下达一项绝密文件,代号为“750”工程。

  至此,“毛瓷”的烧制研发,拉开序幕。

  当时研制的瓷坯万余件,烧制22窑,成品仅4000余件。经精心挑选,送京城千余件,送少量至湖南,剩下的封存在景德镇。

  按规定,封存库里的应全部销毁,但考虑到专用瓷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破损,需要补充,所以只毁掉了一部分,尚留有一部分备用。

  此套瓷具,主要有茶具、餐具、酒具、花瓶、挂盘等,共计3件。

  档系有艺术陶瓷、精品陶瓷、通用陶瓷。

  范建新得到的这几十件,只是通用陶瓷中的一部分。

  “毛瓷”的工艺造诣,与宋、明官窑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更是开创了红色瓷系。

  瓷器图案,选用釉下红梅和釉上水点桃花等,“水点桃花”纹样为领袖老人家亲点。

  92年春节前夕,景德镇瓷器研究所,将封存的部分“750”的小件瓷,连同其他库存的产品,一起当作福利分发给本所职工,从而有少量流落到社会上。

  直至997年的广州嘉德拍卖会上,“毛瓷”才首次公开露面,立即惊艳了众人。

  当时作为拍品的一只红梅花碗,虽有釉裂,依然受到藏家追捧,最终以万元成交。

  范建新重生的年代,一只“毛瓷”的调羹,也拍到0万元,一个小瓷碗成交价70万元

  范建新抱着纸箱,直接上了吉普车的后座,坐在了华雯的身边,问道:“大妹,钱清点好了”

  “嗯,新哥,清点好了。总共六万六千三百八十元。”

  华雯的大眼睛闪现着异彩,新哥在她眼里就像财神一样的存在。她和妹妹们在家说起新哥时,说的最多的就是,新哥怎么怎么的会赚钱。

  华伟见范建新一扫刚才那种痛心疾首的衰样,眼露狡黠的目光,脸浮得了大便宜的模样就知道,刚才在刘主任家,范建新心疼的模样是故意装出来的。

  目的:借机赶紧离开。

  他在想,先头在供销社的办公室里,他的昏厥是不是也是装出来的

  范建新才不管华伟怎么想呢,此时“毛瓷”到手,保护起来要紧。

  他将华雯护在腿下装满钞票的蛇皮袋,扯过来。扒开袋口,掏出袋中的钞票,扯去捆扎钞票的橡皮筋然后,用钞票将纸箱里的餐具,一件一件的仔细包好,再砸上皮筋。

  华雯在跃进面粉厂粮油商店打工时,跟范建新的母亲学了几手捆扎票据的手法,这些钞票捆得整整齐齐,有模有样。

  范建新拿出成捆的钞票,解开,揉皱,在纸箱的下面铺垫厚厚的一层,再小心的将包好的餐具,逐一放回到纸箱中。

  并在餐具之间,塞上一团团揉乱的钞票

  做好这一切,他便嘱咐华伟开车回家。明天,他还要参加最后一天的模考。

  这箱“毛瓷”,经过仔细清点,共计3件。其中3件有缺口或小裂隙,4只圆盘,只有3个盘盖;有一只茶杯,断了一个把子

  “嗨”

  范建新长叹一口气,对兄妹二人说:“包餐具的钱是我的了,剩下的钱,就是你兄妹俩这几天的辛苦费”

  华雯大致点了点蛇皮袋中的钱,说:“新哥,包餐具用了不到一万元,剩下的钱还有五六万呢这次生意,你出的力最多,你得的钱却也太少了!”

  “你新哥我呀,有了这些餐具,什么钱也不在乎了”

  范建新感觉刚才用了不少钱包裹餐具的。不过,这时候的纸币,最大的面值只有十元,一千张才一万元。

  这3件餐具任凭怎么包裹,也用不到一千张。

  华伟小心翼翼的开车,半天没说话。当车出了县城驶上了省级公路时,问道:“这套瓷器能值多少钱”

  “怎么说呢现在并不值钱,毕竟出产时间只有七八年,等十几二十年以后,才会慢慢的值钱的。”

  “哦……只是可惜了,这套瓷器摔了几件我后天准备去沪市,绕道从景德镇走一下,看能不能给你凑齐了”

  “凑齐是不可能的,这套餐具全套3件,刘主任只得到3件,即便一件没碎,也还差的远呢!”

  “哦新仔,我知道你在刘主任家,心疼和发晕是装出来的。可是你在刘主任办公室里晕倒,我却看不出你是装的,还是真的头晕”

  “半装半真吧。”

  “哦”华伟沉思了一会,说:“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唉,刘主任不是市井之徒、走卒小贩,而是一位有能力的性情中人,一个统领着几百名员工的单位领导。他的朋友,能送他这么贵重的一套餐具,他不可能不知道这套餐具的珍贵。”

  “我帮他处理掉不少滞销的商品他对我是有感激之心的,我只要开口找他要那只他喝茶的茶杯,他是肯定愿意送给我的。何况,我还说我母亲喜欢那杯子”

  刘主任是个真诚的人,应该也是个尊老爱幼的人。这是利用了所谓的孝道,来绑架他啊。

  “嗯……我要让他知道,我是识那只茶杯的。这样,他送人才有意义。不然,他送给你一只贵重的茶杯,你却不当好的,他送你干嘛”

  “所以,我越说那只杯子贵重,表现的越在意,他就越愿意送我。明珠总要送给懂明珠的人,否则不就是明珠投暗了吗”

  /2/2326/3456593h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