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书生诉言烽烟起,少年寻志万户侯
作者:小熊很哇塞      更新:2022-12-20 08:40      字数:2840
  傍晚,言明结束了平阳王府的典礼,匆匆离去。

  微风和煦,杨柳依依。

  一条小溪,缓缓流淌,在平阳城北静静流过。

  溪畔,言明牵着马,身后紧跟着徐子墨,漫无目的地走着。

  言明“五年,过得真快啊。”

  微风中,言明微微眯起眼,望向远方。

  徐子墨“言明哥,你知道五年前是谁”

  徐子墨还没有说完,就被言明一口打断。

  言明“知道。”

  言明“但是我不能告诉你。”

  徐子墨停下脚步,静静地看着一身官服,春风得意的言明。

  言明也停下脚步,转身看向徐子墨,眼神中满是无奈。

  言明“因为这个仇人权势滔天。”

  徐子墨“我不害怕。”

  言明“你是于先生最得意的弟子,也是我们最喜欢的师弟。”

  徐子墨喊道“正是如此,我才更应该为他们报仇,讨回公道!”

  言明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这条狗,还是我来当。”

  言明“这个仇,还是我来报。”

  言明“你要好好活着。”

  愤怒,与悲痛,涌上心头。

  徐子墨的脑海中,顿时想起五年前的那天。

  于滨的道别,乡民的呐喊,他甚至来不及见爹娘一面。

  言明的眼角也闪出泪花“那天,我躲在后山的棉花地里。”

  言明“我就是亲眼看着他们乱箭射死乡亲们的。”

  言明缓缓举起衣袖擦了擦眼角的泪水,翻身上马。

  言明挺起腰杆,紧握缰绳,勉强从嘴角挤出一丝微笑。

  言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言明“子墨,以后我也不知道哪天会死,我也不知道我们哪天还会再次相见。”

  言明缓缓从袖袋中取出一枚精致的铜印。

  那铜印上,雕刻着一只神兽龙龟,栩栩如生。

  言明“三年前,我遇到了一个云游道士,我见他邋里邋遢,四处化缘,就给了他一壶清粥。为表答谢,他送了我这枚铜印,说是‘祥物终归有缘人’。说来也奇怪,从那之后我一路丰顺,再无坎坷。”

  言明随手一扔,那铜印落入徐子墨手中。

  言明“算是临别礼。”

  徐子墨“言明兄”

  言明双手抱拳施礼“后会有期!”

  说完,言明扬鞭策马,在夕阳下,一骑绝尘而去,肆起滚滚红尘。

  徐子墨紧握那枚铜印,内心五味杂陈,静静地看着言明离去的背影。

  徐子墨缓缓收起那没铜印,连同于滨的遗物装在一起。

  徐子墨缓缓沿着小溪走去,脑海中一遍又一遍回忆这那天晚上的画面。

  这时,刘子晏的声音在脑海中想起。

  “你愿意当狗吗?”

  又想起了言明的话。

  “这条狗,还是我来当。”

  仇恨,权力,功名,耻辱,在徐子墨的心中权衡。

  或许,为了复仇,为了那些养育自己的人,求取功名没有什么错。

  为了生存,攀附权贵也没有耻辱。

  是气节,还是现实。在徐子墨心中一遍又一遍地衡量。

  其实对于这世间绝大部分人来说,这种权衡与纠结都是无比艰难的一步。

  徐子墨也想过,像那书中的游侠与刺客,手刃仇敌。

  但是又不齿于与匪贼为伍。

  徐子墨更想,让那个仇敌跪地求饶。然后真相大白于天下,让他沦为千夫所指,最后千刀万剐凌迟处死。

  但是这样一来,他就要像那些书生一般,攀附权贵谋求上位

  恍然间,徐子墨走到一块石板上,向四周望去。

  只见一条青石板路,从脚下,穿过一片低矮的丛林,绵延到远方。

  脚下的那块大石板,是平时居民浣洗衣服的地方,经过一遍又一遍地捶打清洁,变得异常光滑。

  大石板下,深深地扎进淤泥之中,长出一层青厚的苔藓。

  往来的小鱼忽闪而过,不时地躲到石板下栖息。

  徐子墨站在石板上,低头看着水中自己的倒影。

  徐子墨双手环抱在胸前,打趣地说道“我还是这么的英俊潇洒,风流倜傥。”

  “哈哈哈!”

  一阵银铃般悦耳的笑声在身后不远处响起。

  徐子墨急忙转头,看向那人。

  只见一个姑娘,衣着艳红锦缎流仙裙,头戴金丝鸾凤钗,精致打扮。

  那姑娘身材曼妙,白净脸庞微微泛起红晕,杏眼柳眉,白齿丹唇,冷艳温柔。眼神闪过,说不尽的万种风情。

  姑娘轻轻举着花伞,遮挡这刺眼的夕阳。

  就在转身的瞬间,徐子墨愣在那里。

  因为他还从未见过如此美丽的女子。

  徐子墨微微躬身,拱手施礼“让姑娘见笑了。”

  姑娘“你,真是道士?”

  徐子墨“贫道清修在蜀山。”

  话音刚落,那姑娘的眼睛忽闪一亮,芊芊玉手紧紧握拳。

  姑娘上前一步“你是蜀山的!那你带我走吧道长。”

  徐子墨缓缓起身,仔细看着眼前的这个姑娘。

  徐子墨眉头微皱,缓缓地摇了摇头。

  瞬间,那姑娘的眼神暗淡了下来,微微泛起失落。

  姑娘“敢问道长道号大名。”

  徐子墨“子墨。”

  那姑娘微微点着头,念道“子墨。”

  姑娘“我叫长孙洛依,道长如果不介意就叫我洛依吧。”

  徐子墨微微一笑,不再说什么。

  少年,初次见到女孩子时的青涩,通常以沉默代替。

  徐子墨“其实,我是蜀山掌门收留的俗家弟子,不要叫我道长了。”

  长孙洛依眉角微微一笑,一只小手轻轻捂住嘴巴。

  长孙洛依“今天看你嘲讽那群书呆子,真是大快人心,还从来没有人这样骂过那些举子老爷。”

  长孙洛依“还有那督卫,平日里仗着平阳王府,没少欺压街头百姓,你倒是丝毫不惧他。”

  徐子墨“是吗?”

  一股自豪感,在徐子墨心中油然而生,但是还是强装镇定。

  徐子墨缓缓转身,慢慢走着“我有嘲讽他们吗?”

  长孙洛依举着伞静静地跟了上去。

  长孙洛依“我也讨厌他们。”

  长孙洛依“都是一群贪图功名利禄的书呆子。”

  长孙洛依“满嘴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的男盗女娼。”

  长孙洛依“我不喜欢。”

  徐子墨“长孙姑娘还真是见解独到,在下佩服。”

  长孙洛依“我想像你们一样,住在深山里。清心寡欲,超脱物外。”

  徐子墨放声大笑“哈哈哈。”

  徐子墨“太玄座下三清客,仙台常渡有缘人。”

  徐子墨转身,看向长孙洛依的眼睛。

  徐子墨“重要的不是在哪儿,重要的是你的那颗心。”

  徐子墨“不论这个世界怎样,修炼的永远是那颗心。”

  徐子墨“心神所致,便是仙台。”

  长孙洛依“可是,我不喜欢这个世俗世界。”

  长孙洛依“你可以告诉我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吗?”

  徐子墨“太上台星,应变无停。”

  徐子墨“这个世界,是一直在变化的。”

  长孙洛依“他会变成我想要的样子吗?”

  徐子墨“既然不喜欢,为什么你不去尝试着改变自己的世界呢?”

  突然,一种感觉,如同闪电一般,迅速在徐子墨的身体中闪过。

  徐子墨心想“对啊!我为什么不去改变这个世界。”

  徐子墨“我懂了。”

  徐子墨轻轻抬头,一阵及其细小的雨点落在徐子墨的脸上。

  徐子墨的耳畔仿佛想起清徽道长那慈祥又充满智慧的声音。

  “诸天炁荡荡,我道日兴隆。”

  长孙洛依“我明白了,多谢你赐教。”

  长孙洛依“你知道吗?今晚是平阳公主的选亲灯会。”

  徐子墨缓缓低头,看着长孙洛依“是吗?”

  长孙洛依“据说平阳公主会从平阳的举子中挑选驸马,三日之后成亲。”

  长孙洛依“今晚你会去看花灯会吗?”

  徐子墨“我”

  其实,就在刚刚,徐子墨就已经准备即刻回蜀山。

  因为在那一刻,他明白了自己心中的决定,与生命的追求。

  也明白了清徽掌门让自己下山的意义。

  “去寻一盏灯,价值连城。”

  这盏灯,其实就是他的内心,只是平时这盏灯还在灰尘中沉睡。但是就在那一刻,徐子墨的生命中有了追求,这颗心也就如同一盏明灯被点亮,指引着他未来从容地面对前途的渺茫与坎坷荆棘。

  而这颗心,他的价值大得过这富庶的平阳

  但是此时,看到眼前长孙洛依那略带乞求地目光,徐子墨迟疑了。

  徐子墨“我”

  长孙洛依“看一场吧,比蜀山热闹。”

  徐子墨的嘴角微微苦笑“好吧。”

  长孙洛依“走,我先带你去南街鼓巷,那里有好多好吃的。”

  说完,长孙洛依拉起徐子墨的衣袖,快步向平阳城跑去。

  夕阳下,红衣如烈,残阳似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