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出门采购送货来
作者:尽行客      更新:2022-12-26 05:13      字数:2087
  可能是因为不好意思用他拿回来的银子吧,何言信想着。

  刚刚经过街道时,看见些成衣店,摆挂着的衣服都很漂亮,何言信觉得穿在宋叶箐身上一定也很好看。

  于是他直接开口询问,是想告诉对方,不必拘谨,把这些分的那么清楚。

  就是不知道对方到底有没有听懂他的暗示了。

  这边的宋叶箐才觉得奇怪呢。

  胭脂水粉,衣服首饰。买那些做什么?

  她对胭脂水粉不怎么感兴趣,而且空间里有化妆品。再说这也不是打扮的时候。

  衣服?这是在赶路啊,当然要买暗沉些的颜色咯。浅色衣服很容易弄脏,超级难洗的。

  至于首饰,她本来就不喜欢戴。

  “没有想买的。”

  宋叶箐犹豫了一会,又接着说

  “钱还是省着点吧,到了昭州用到钱的地方更多。”

  她想到记忆中昭州的物价,不得不说,还是挺高的。

  其他的先不提,落脚的房子肯定要买,做生意也得有启动资金。

  虽然她已经打算好要把空间里的玉佩卖了,但这钱还是能省则省吧。

  何言信幽幽叹了口气,“那走吧,我先跟你们去买菜,再去找人。”

  没个人帮忙带孩子,真就去哪都不方便。

  “好。”宋叶箐取了钱把床头柜收回空间,又拿了个手提的篮子出来。

  然后才起身,招手喊孩子。“大宝小宝,过来。”

  几人也没赶车,让骡子也歇歇气,锁了门离开。

  “大爷,这鸡蛋怎么卖?我都要了。”

  宋叶箐蹲下来看一老农摆在地上用箩筐跟稻草装的鸡蛋。

  老农嘴边胡须一动一动“四文一枚,这里有……”他数了数,“四十二。”

  冬天鸡下的蛋少,为了叫它多下点,还得专门给它烧火暖着。再加上大通县物价也更高,所以就贵了些。

  之前路过的城镇基本都是两三文一个。

  老农乐呵呵道“若都要了,我把箩筐也送你,免得放来放去。”

  筐是自家用竹子编的,倒也不值钱。

  “好,我要的。”宋叶箐拿出荷包来,给他数完钱,提着又去另一边。

  何言信就跟个背景板似的,抱着宋承思,牵着何承则,跟在她后面。

  这边一个大娘卖的菜种类又多些,大白菜、韭黄、白萝卜、黄豆芽……

  看来是家里搭了火室。

  火室类似于现代的温室大棚,专种反季节蔬菜。

  宋叶箐每种蔬菜都要了几斤,直接把这摊位给搬空了。

  直接去买了个麻布口袋装,耐压的放最底下,豆芽那些就放篮子里。

  “小娘子家中是要做席面吗?”那卖菜的大娘问了一声。

  宋叶箐不是,只是这里蔬菜种类多,她想买上些囤起来而已。

  但不能这么跟人家说,于是她只管点头“对。”

  “小娘子,来瞧瞧我家的勃荷,可好着呢!”

  “我这也有,比别人家的都水灵,来瞧我的。”

  旁边的人看她买的多,纷纷叫卖起来,还拿起菜在手上向她展示。

  宋叶箐过去。原来勃荷就是薄荷,倒是可以买点炒鸡蛋吃。

  于是又买了些勃荷,干蚕豆之类的。

  何言信早就把孩子放下了,背着麻袋。

  两人分别牵着孩子,又去了肉铺那。

  最后买了一堆,显然,宋叶箐一个人是拿不回去的。

  繁荣就代表着到处都是人,所以想把菜装回空间都不行,何言信只好把他们送回去再出门。

  孩子也牵不了,放他们自己走路,几人回小院。

  临要出门,宋叶箐又叫住何言信。

  “除了米,你再买十斤面粉吧,我今晚做馒头去路上吃。”

  这里的面粉不像现代的又白又细腻,做出来馒头也不招人眼,挺合适当干粮的。

  “杂粮就不用买了。”她原本是想做杂粮鸡蛋饼,但想想还是算了。

  做这个得先把杂粮蒸熟,再捣成糊状放上鸡蛋佐料那些,最后弄成饼在锅里放油煎干。

  这油叽叽的又麻烦,倒不如做馒头,再弄点肉酱,既好吃又方便。

  “行。”确定没了下文,何言信才离开。

  把两个孩子哄着睡了午觉,宋叶箐才去忙自己的。

  这小院没有井,只在厨房外摆了个大缸。掀开木头盖子,里边是满的。

  她拿盆出来洗肉,打算先做肉酱。

  肥瘦相间的猪肉洗净,先切成小块再剁碎,放碗里用少许淀粉,耗油腌制。

  葱姜蒜同样切成末状。

  起锅烧油,放肉末把水分炒干后扒开到锅边,下葱姜蒜爆香后混合翻炒。

  豆瓣酱和黄豆酱放点水调和成酱汁后加入锅中,放少许白糖,盐,酱油,五香粉。

  最后小火慢炖把水分收干,就可以打到盆里晾凉。

  一时间,厨房里满是浓郁的香气。不过等晾凉后,香味就全收回肉酱里了。

  宋叶箐尝了尝,有些咸,但用来配馒头吃刚好。

  正洗着锅呢,外边突然有人敲门。

  “劳烦您开下门嘞,我是来送货的。”一男声叫道。

  送货?应该是何言信买的东西吧。

  “是谁让你送来的?”但她也没直接开门,在里边问。

  陌生地界,是该警醒点。

  “是一位姓何的郎君在我们米铺买的粮食。”男子回答。

  宋叶箐这才开了门。

  男子推着独轮车进门,看着年纪不大,也就二十来岁。

  把那些口袋卸下后,他擦了擦头上的汗水,笑着说道

  “承蒙。这里是一石大米,十斤红豆,二十斤面粉,四十斤黄豆。您来点点。”

  宋叶箐去倒了碗凉白开给他,过去看数目。

  男子喝完水把碗放到石桌上,“你家相公已经给了钱,若没什么问题,那我这就走了。”

  宋叶箐表示没问题,把他送出门。“好,多谢,您慢走。”

  回身到那堆粮食面前,好家伙,怎么买了这么多?

  不过有空间在,倒也不用担心拿不拿得动。

  把面粉舀了一盆出来,宋叶箐就把所有东西收回空间。

  去厨房弄酵母水,然后开始揉面、醒面、排气再揉、切成剂子,揉成团后再醒发。

  最后拿出蒸锅来,放火上开始蒸。

  这途中,俩孩子醒了跑来找她,还帮忙在那添柴呢。可谓是乖巧极了。

  ------题外话------

  虽然是架空文,但我好多东西都以明朝时期做参考,那会很多常见的蔬菜都有了,也有反季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