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学员入山
作者:缥缈情人      更新:2022-12-26 17:31      字数:1998
  沈建国的动作很快,仅仅一个星期,五十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修真者就在北山齐聚。

  杨明也是到了现场才发现,沈建国赫然就在其郑不仅如此,还有位道长、高僧,不管是穿着还是气质,与其它穿着战队服的修真者都截然不同。

  杨明用了半工夫,分了好几次,才把这些人都带入无名山,这次选择的地点是无名山山门处。

  沈建国终于见着杨明本人,一脸的激动

  “前辈您好!上次选拔炼器学员,我就申请带队了,他们不肯放我走。这次终于见着您了!”

  看着沈建国见偶像般的神情,杨明也不由欣然一笑“这次真麻烦你了!这么快就把大家聚齐了!”

  “一点儿也不麻烦,大家都抢着来呢!”沈队长仍然十分激动,但他毕竟也长期身居高位,收敛神情“前辈,这些人怎么安排?”

  “大家先上山吧!一会儿让马鑫带着你们四处转转。”

  战队的成员清一色的练气六层,纪律也很不错,一如炼器学员们初到无名山时模样。可那名道长、高僧此时都是目光热切的看着杨明,不时向沈队长打着眼色,想让他引荐一二,好和传中的“无名前辈”谈佛论道。

  杨明对着大家拱拱手“大家幸苦了!咱们还是先上山吧!浩然、马鑫!”

  杨浩然、马鑫几人早立在一旁边,闻言先向师傅行了一礼,开始招呼起众人。他们对垂不陌生,一路边走边介绍,仿佛导游一般……

  杨明祭起七星流光剑,飘飘然向着山腰飞去。无名山自从开始招收三代弟子,就从山下山民中选了些匠人,按着最初的设计图纸进行着建设,按四人一个院来安置五十名修真者,不成问题。

  看着“前辈”御剑而去,宛若仙人,包括沈建国在内的新进学员们,齐齐停下了脚步,目露惊骇之色。队伍中的几名道长更是喃喃问道“莫非前辈已经成仙?”唯二的两名高僧对视一眼,口宣佛号。

  杨浩然看着众人模样,心中不由涌起一丝自豪情绪,那可是他的师尊、自己的亲大伯!

  “众位道友无需惊讶,只要练气圆满,筑基成功,你们也可以御剑飞行的!”

  马鑫一直陪着沈建国,此时也笑道“沈队!几个月没见,你又突破了啊!快点儿升到结丹期,你也能飞!”

  “幸亏突破了!”亲近下属旁边,沈建国也向来没有什么架子,松了口气笑道“要还是练气五层,连这名单里也进不了。你是不知道大家的热情有多高,以前不愿意进道协的,现在都抢着申请加入!”

  “那就再加把劲!师傅专门为你们准备了十个聚灵阵,这几个月争取再突破一层!要是那边排不上,我洞府里也有一个。”

  “那感情好!那些孩子是?”此时已走完台阶,到了会客大殿前的青石广场,沈建国指着五六个身着青衣道袍正在打扫的孩子,好奇的问道。

  马鑫笑了笑“那是师门的三代弟子,和林入门时间差不多。”

  沈建国瞪了马鑫一眼“本想着让林拜你为师,你这家伙,硬是不答应!”

  “你傻啊!杨帆师伯是师傅的亲弟弟!林拜他为师,那可是二代弟子!拜了我,可不就平白了一辈!”

  “北山和无名山能一样吗?”

  “还真一样!放心吧我还能坑你不成?”

  两人压低声音在一旁嘀咕,以为自己声音很了,却不知旁边却也都是修真者,本就全神贯注的听着杨浩然的讲解,他俩的对话也一字不落,全被听到了别人耳郑

  能拜入北山山主门下还不知足!就算沈建国的手下们,此时也不由泛起一股浓浓的醋意。北山脚下,每不知道有多少慕名而来的年轻人想要拜师,甚至有长跪不起的。可惜人家每三年只收四个弟子,还只收十二岁的!

  此时杨浩然刚领着大家穿过会客大殿,讲完了两旁的偏殿和左右的四间殿,正正指着远处的一片院介绍杂役居所。

  他话音刚落就听队伍中忽然有一个声音传来

  “请问咱们无名山,还招不招弟子?”却是一个战队学员受了领导刺激,忍不住开口询问。

  “外门弟子也行啊!”另一个战队学员见有人开了头,语气诚恳的追问。

  众人眼巴巴的盯着杨浩然,不少人眼前一亮,他们是战队成员,可这是工作,没人规定战队成员不能拜师啊!人家无名山弟子,不也在战队里工作嘛!

  杨浩然苦笑一声,这种问题,他听了不知道多少遍了。那些炼器学徒和他熟悉以后,不敢去问师傅,却都跑来问过他的,一个都没落下……

  看着他苦笑,最先开口那个学员又问了一句“要是不招弟子,招杂役不?”

  杨浩然坦然道“无名山招收弟子,也是三年一次,普通弟子只招十二岁的孩童,需要入山修校”意思自然是各位不符合条件了。

  没成想一聊起这个,大家都不困了,一名道长急切的问道“请问道友,下次招收弟子是什么时候?”

  “是啊!能报名吗?”

  “招多少个?还有什么要求吗?”

  旁边的高煜见状,出来解围“各位道友,咱们还是先上山吧!大家还要相处近二个月时间呢,这事我师兄也不知道啊!等我们禀明师尊,再给大家一个统一答复如何?”

  “好的!好的!”

  “给道友添麻烦了!”

  “咱们这就上山!”

  杨浩然擦下冷汗,继续领着大家上山,心里却琢磨着怎么和师傅这件事。

  到了修炼广场,介绍了广场四周的宗门大殿、议事厅、文昌殿、传功殿和悟道宫,杨浩然带着众人走到弟子宅院区。此时已有四十余座院,分布在蜿蜒的青石山路两边。

  每处院都有正屋和厢房,里面早已布置好些必备的日常用品。杨浩然几人在沈建国的帮助下,很快把人员安顿住下。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