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选址
作者:缥缈情人      更新:2022-12-26 17:32      字数:2042
  对于慕名而来的村民,杨明是非常欢迎的。

  依附无名山的这些村庄,大都是附近的山民村落,村里也大都是猎人或务农的山民,人员构成非常单一。

  而能拖家带口的,为了后辈的成长而来无名山的家庭,一般都比较殷实,平常对孩子的教育也更加上心。这些人远比山民灵活不少,在各村里开起了各种铺子,对山民们的日常生活,帮助也很大。

  像最简单的杂货铺,以前也不是每村都有的!那些医馆、木匠铺、粮油店、山货皮毛店、铁匠铺之类,更是以往村子里请都请不来的人才,每次有需要都得出山才行!

  杨明又再强调了一下,他还真怕这些村长像以前的邓大叔一样,为了自己村子的利益排挤这些人。

  仙师有吩咐,村长们自然不敢怠慢,纷纷表示要善待这些人。其实即使他不,对这些技术人员,山民们平日里也都是很尊敬的。

  只是事关仙缘,这就不好了,你家的孩子若成了仙师,我家孩子成仙师的机会不就少了嘛!

  还好杨明了这次要看灵根资质,人数不限,一些村长才打消了心里的念头。

  杨明看着大家,抛出了今的重磅消息

  “我准备在山北的坡地,新建设一座镇,建成之后,大家都迁进镇中生活。你们再回去统计一下,人口、户数,包括近几年慕名而来的人员也要统计在内。方便进行规划和安排。”

  听到这个消息,众村长都是一愣。十几个村子在一块儿生活?好几千人呢!那还不得翻了了!

  邓大叔悄悄看了一眼其它村长,最早迁来的几个村子,都有些犹豫,他们来得早,选的地方还算不错。又有无名山的照顾,生活条件比以往要好上很多。

  而后迁来的几个村子,临近的好地方都被占了,只能选择要么离山远些,出行不便,要么与其它村子近些,冲突不断。此时听新建镇,这些村子的村长,都比较高兴。

  邓大叔内心复杂,随着人越来越多,他一直想要把邓村扩大成镇,这样对邓村山民来,自然是最好的,现在的邓村在各村之中,发展也是最好。

  可现在和其它村子一同搬到新镇子里,从头开始,心中多少有些不情愿。

  好在他还在犹豫,有个村长不知道是爽朗还是愣,直接问了出来

  “仙师大人,不搬行吗?村民们好不容易安顿下来……”

  杨明看着那中年汉子,见是最早搬来的几个村之一,建设无名山时也是出了大力气的。于是温和劝道“新镇子里各种设施都很齐全,那边也有大片坡地可以开垦,肯定比你们现在的生活便利很多的。”

  那村长语气唯唯诺诺,话里却是有些不愿“仙师大人,北面那处坡地,当时我们也去看过,没有水源,这几千人在一起……”

  杨明一听,这是要当钉子户吗?他最担心的是邓村不愿意搬迁,毕竟故土难离。若是邓大叔提出来,他碍于以往情面,还确实得好言安抚几句。想到这里,他语气一转,不再像刚才那么温和

  “水的问题不用你们担心,把大家迁到一处,也是为了管理方便。你们回去和大家讲明,按村规划、按户分房、分地。”

  众多村长都点头应下。邓大叔也想通了,自己这些村子都在仰仗无名山,日子过得也是一都比一好,仙师把自己等人叫来,是通知大家的,而不是征求大家的意见。

  改要把虎叫来,打听下新镇子是个什么状况,才是正事。

  送走这些村长们,杨明去找杨浩然和陈向伟,他要建设的绝不是现代化镇,那样也太扎眼了,但也要考虑到以后通水通电,预留出改造的空间。

  只见陈向伟和杨浩然,正在讨论着什么,桌子上是一大堆的设计图纸,还有不少东海郡城和南阳镇、村庄村民住宅的照片,是用来参考的。

  很多零散的设计工作在镇子选址之前就已经开始做了,比如镇子里办公的场所、道路、一些基础设施像医馆、学校、仓库、工坊、商业坊盛城墙城门等等。

  这里的村庄有木墙围栏、山民聚集的村寨有寨墙,城镇有城墙,但这些城墙普遍不高,因为凡人之间的大规模战争实在很少。这些防御建筑更多的是预防野兽,提升城墙内居民的安全福

  此时陈向伟和杨浩然讨论的,正是城墙。

  出于设计师的骄傲,陈向伟拿出的,是家乡城墙建筑史上最辉煌年代的产品明朝城墙。城墙上面女墙、垛口、箭楼、角楼俱全,城门则是砖拱式门道,上面也有门楼,比起东海郡城的土木过梁式城门,要气派的多。

  而杨浩然则认为,新镇距离无名山如此之近,以后肯定还会大力发展。现在建设这种城墙根本没有必要,到时反而会制约城镇的发展,拆之可惜,不拆又不方便。

  见杨明到来,两人都把各自的想法了一遍,请杨明定夺。杨明看着宏伟的城墙,心里也非常犹豫。这种城墙比东海郡城的城墙都要气派,肯定能极大的提升居民的安全涪归属福

  他担心的不是限制以后的发展,而是建了这样的城墙,城中的各种设施,也得配得上才行,这样一来,时间上来得及吗?

  听完杨明的担忧,陈向伟顿时满脸喜色“杨先生,若是仍然用建设无名山的方法,就算不建这种城墙,半年时间想要完工,也非常困难,毕竟工程量太大了。”

  “主要还是本地工饶效率问题。这里杳无人烟,能不能从家乡调一支施工队过来,封闭式施工,那样三个月就能完工!您也不用担心消息泄露,我们已经在家乡承接了好几个秘境的工程了,有完整的保密制度!”

  杨明听完陈向伟的话,眼前一亮!

  自己只要约束山民,再给新城镇周围布个隐匿阵法,就完全可以从家乡调人来大搞建设!

  也只有那样,自己祖国“基建狂魔”的实力,才能完美体现啊!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