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临行之前
作者:叶唯陌      更新:2022-05-01 10:48      字数:2226
  离开衙门后公孙策没有回林府,而是与包拯一行人回了自己家的澄明别苑,除了想和包拯一起探讨案情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之前回去找柳冰颜的时候听说上官凌静生病了,因为急着解开证物之谜没来得及去同她见面,所以想回去探望一下。

  离开衙门的时候,雨又淅淅沥沥的下了起来,众人都没带伞,便选择淋着小雨回去。

  回到澄明别苑后,公孙策想先去探望一下生病的上官凌静,却被家里的丫鬟告知她已经睡下了,于是,便去了隔壁包拯的房间与他探讨案情。

  两个人坐在房间当中的黄花梨三足圆桌前,桌上定窑烧制的白瓷酒注里烫好了一壶杏花村,搭配几种蜜饯,一边小酌一边探讨案情这是他们不成文的习惯。

  包拯给自己的高脚白瓷杯斟了一杯杏花村,而后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长长的吐了一口气,道:“公孙,林家的事,你怎么看?”

  公孙策同样自饮自酌,道:“或许我们可以将一年前的事与最近的几起命案联系起来,但一切都只是猜测,并没有直接证据。”

  包拯点了点头,又往口中送了一杯杏花村,道:“是啊,林家的几起命案从作案手法上看并不高明,我们甚至可以断定凶手就在林家人之中,却又没有直接证据可以断定凶手究竟是谁。”

  公孙策从面前的白釉果盘里拿起一颗青梅蜜饯,却没有送入口中,只是漫不经心的看着这被盐腌制过的青梅。

  “这几起命案作案手法或许不需要去查,眼下需要解决的就是杀人动机,或许搞清楚杀人动机后这些案件便可迎刃而解,背后的真相也会一一浮出水面。”

  “不错,就是这样。”包拯又自顾自的灌了一口杏花美酒,今天他的酒兴似乎格外浓,“那杀人动机究竟是什么呢,表面上看或许是为了谋夺家产,但真的是这样吗,我总觉得背后还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事,而那些不明朗的才是问题的关键。”

  听包拯这样说,公孙策连连点头,这恰好也是其心头所想。

  “嗯,我也是这样想的,包拯,你觉得谁的嫌疑最大?”

  包拯放下手上的白釉酒杯,回答说:“我认为宁儿有问题,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一切都是从她嫁到林家后开始的,我相信这不会只是巧合。”

  “对呀,世上哪有那么多的巧合,很多巧合的背后都是别有用心,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什么大胆的想法?”包拯伸出去拿蜜饯的手停了一下,又继续去拿了一颗嘉庆子,问道。

  “我觉得宁儿可能会武功。”公孙策好似轻描淡写的说出这么一句,将手上的青梅蜜饯送入口中。

  “她确实会武功啊,她在戏班时是有些五行功夫在身上的。”包拯一边吃着嘉庆子,一边说。

  “我的意思是她的武功比我们想象中的要高。”

  “比我们想象中的要高,”包拯稍稍顿了顿,续道,“嗯,不排除这种可能,另外我还有一个想法。”

  “什么想法?”公孙策问道。

  “宁儿为什么会嫁到林家,嫁给一个中年老男人,因为爱情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不是为情那应该就是为利,贪图林家的钱财。但是,如果既不是为情,也不是为利呢?”

  “不是为情,也不是为利?”听包拯这样讲,公孙策脑海中闪过了一个念想,一个看似大胆或许可以破局的念想,“对呀,如果在嫁到林家之前宁儿便已经因为什么事跟林家联系在了一起,那么那种不为人知的联系或许就是破局的关键。”

  接连两个嘉庆子入口,包拯又自饮自酌了一杯美酒,道:“正是这样,我想我有必要去一趟扬州。”

  包拯的想法公孙策表示赞同,道:“嗯,事不宜迟,明天就启程吧,不过你一介书生,还是需要有懂武功的人一起前往的好,免得途中出什么岔子。上官姑娘生病了,那就让展昭跟你一起去吧。”

  包拯微微颔首,道:“好,就这样定了。”

  嫁进林府之前宁儿是嘉明戏班的台柱子,比起现在身边的人,嘉明戏班的人应该对她更为了解,所以,想要调查宁儿背后的事去问嘉明戏班是最好的选择。

  嘉明戏班过去一直在云游演出,三年前在扬州买了一处演出的园子,便不在四处巡演,而是选择扎根扬州。

  所以,包拯才提出要亲自前往扬州,去找嘉明戏班的人问个究竟。

  虽然一切只是猜测,但凭借作为侦探的直觉和能力,包拯和公孙策二人的推测还是值得信赖的。

  公孙策怀疑宁儿会武功,但这一点他的猜测并不完全准确,眼下林府中的确有一个人会武功,而且刻意隐藏了自己会武功这件事,但那个人并非宁儿,而是一个他绝对想不到的人。

  很多时候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当排除一切不可能,剩下的不管多么难以置信,那都是真相。

  这次林家的事与以往遇见的案子不同,他与林青言青梅竹马,两家人好的就像一家人一样。所以,从一开始便注定了公孙策很难完全置身事外,以一个单纯的破案者的角度探求真相。

  正所谓关心则乱,此事的公孙策就是这样,他一开始便失去了分寸,影响了自己的判断能力。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的下着,滴答滴答地敲打着窗扉,整个澄明别苑笼罩在这如青丝,似薄雾的细雨之中,显得格外的宁静,格外的美。

  公孙策并未急着回林府,而是与包拯一起在房间里探讨案情,一直到天色暗淡下来,才决定离开。

  临走之前,又想起了患了风寒的上官凌静,而那时她也已经睡醒了,便又去了她道房间。

  这个时候,下人过来说晚饭准备好了,让他们的主子和几位客人一起去饭厅用饭。

  不过,公孙策却并未留下来和大家一起吃晚膳,而是一个人离开回了林府。因为,他要陪自己青梅竹马的青言妹妹一起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