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王家父子搬家
作者:切个闹      更新:2023-01-23 17:34      字数:2035
  俨然,钱氏被人杀死在家,然后王家父子去钱家庄收尸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也担心同样的事,可能会在村里发生。

  毕竟村里人少了,歹人如果闹事,出事的概率会比寻常大很多。

  王大山瞧了那人一眼,犹豫了一下,开口道:“是得多注意。”

  “不过,接下来,我们应该会搬去镇上。”

  “所以,这事,还是昆叔你们商量吧。”

  那人一惊。

  这意思,村里又要少一户了?

  王老栓也是一惊,望向了儿子。

  王大山却没解释,抬脚离开。

  王老栓赶紧去追。

  追上后,也没说话。一直到回了自家院子。

  “大山,咱,要搬去镇上?”终于,王老栓开了口。

  王大山回头瞧了眼自家爹,随即,双手继续忙活。

  “嗯。刘家新买的那个院子,有一间多余的房间出租。”

  “之前我有跟他们谈过。他们同意租给咱。”王大山将妹妹给摘开了。

  至于原因,自然是不想王老栓,去纠缠妹妹。

  王老栓心头一动。

  “租金多少?”赶紧凑上前,冲王大山问道。

  “一个月一百文。”王大山回道。

  “这么贵?!”王老栓眸子瞪大。

  王大山没好气的瞧了眼自家爹。

  “你以为乡下的屋子呢?镇上的院子,哪怕是租一个房间,一个月至少也是二百多文。”

  “也就咱家跟刘家都是一个村的,人材愿意低价租咱屋子。”

  被儿子瞪了,王老栓没敢再多言。

  “我得先跟你说好了,咱家租刘家的屋子,是刘家仗义。”

  “去了镇上之后,以后大家在一个屋檐下过日子。你可别闹什么事。”王大山又道。

  不怪他要提前警告,主要,不提前说,他怕他爹会跟人刘家闹出矛盾。

  “知道了。”王老栓面色有些别扭,却还是应了下来。

  不管如何,这时候,他们能搬去镇上是好事。

  主要,钱氏的事,也吓到他了。

  他现在,其实有些不敢留在下水村。

  一会儿后,王老栓又望向了儿子。

  “那咱什么时候搬家?”问道。

  “等我去跟刘家说好。快的话明天,不行就后天。”

  乡亲们大部分都走了,二叔一家也离开了,他们继续在下水村里待着,也没什么意义。

  王老栓眸色一亮。

  “成!那我空了,就收拾行李。”

  王大山又瞧了眼自家爹,最终没说话。

  收拾好柴禾后,便出发去了镇上。

  卖完柴禾,又将剩的两捆柴送去了宋家。

  跟妹妹说了准备搬家的事。

  之后,王大山便去了刘家。

  刘家那边,因为王小妹早找他们说过这事,自然同意。

  就这样,王大山给了刘家二百文钱(押金一百文,外加一个月租金。),跟刘家定了租契后,约定了第二天就搬家。

  按月收租,且只押一个月的租子,自然是刘家人仗义的缘故。

  对此,王大山非常感激。

  回家后,便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王老栓。

  王老栓乐得半晌没合拢嘴。

  也无心再进山打柴了,开始忙着收拾行李。

  王大山见状虽有些不满,却没阻止。

  罢了,就把家里剩的柴禾处理掉吧。

  之后的,等搬了家,直接去城外的山里打柴。

  于是,王大山也没再去下水村的山里打柴。

  只是把山里,之前他跟王老栓囤的柴,全拉了回来。

  然后去镇上,把这些柴禾全卖了。

  等到忙完,已是傍晚。

  回到家,坐在阶檐坎上,王大山是动都不想动了。

  幸好,王老栓在家也没闲着。

  不仅打包好了,家里明天搬家要带走的东西。还去井里取了水,做好了饭。

  王老栓见到儿子的模样,也有些心疼。

  给儿子送了水来,让王大山喝完,又歇了一会儿后,才让他进屋吃饭。

  父子俩相处算是和谐。

  第二天一大早,父子俩便将大包小包的行李,放上了板车。

  随后,推着满满的,一大板车的东西,搬家去了镇上。

  到刘家后,刘家两个老的都来帮忙。

  王大山却拒绝了,说他们能忙得过来。

  刘家这才没插手。

  就这样,王家父子,在刘家安顿了下来。

  中午的时候,王小妹过来了。

  还送了些豆芽菜过来。

  王老栓直接在院子里的小厨房里,做的饭。

  是的,刘家之前规整院子的时候,并没将院子里的小厨房拆掉。

  为的就是,接下来给王家人用。

  王家搬来后,发现能有单独的小厨房,也非常高兴。

  王老栓对现在的居住环境十分满意。

  “确定你们安顿下来就好。饭我就不吃了,中午的时候,宋家来的人多,我这就先回去了。”王小妹拒绝了王老栓留饭,开口道。

  宋家卖水和卖豆芽菜的生意都做了起来。

  尤其是豆芽菜生意,虽然现在涨价到了五文钱一斤了,可买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这几天,嫂子直接把八个棚子的豆芽菜全种上了。

  家里比之之前,又忙了不少。

  王大山表示理解,“行!那你路上慢些走。”应道。

  王老栓本来还想说点儿什么,可想了想还是没留闺女。

  毕竟,宋家吃的,肯定比他们家好。

  现在粮食又紧张,让闺女回宋家吃也好。

  吃了饭,父子俩又收拾了一番,便算是在新家站住了脚。

  然后,王大山才带着王老栓上宋家挑水。

  同时,也算是带王老栓认路。

  毕竟家里就他们父子二人,往后挑水的事,得他们轮着来。

  路上,王大山又是警告了自家爹一番。

  说了宋家对外卖水的事,而他们是因为妹妹的面子,才能去宋家免费挑水。

  让他切记不要得罪宋家。

  对此,王老栓倒是听进去了。

  三文钱一桶水,他们一天能去挑两桶。算下来,每天可都是六文钱。

  这么大的人情,自然得顾着。

  同时,王老栓也觉得,闺女到底还是记挂着他们的,并没表面看起来的那么冷淡。

  到了宋家,王老栓果然见到了来买水,以及买豆芽菜的人。

  (自打蝗灾后,宋家便没设置固定的卖水时间了。大家有需要了,便能来宋家买水或者买豆芽菜。)

  /97/97690/29662063h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