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 你说这才一百文!
作者:摆烂11      更新:2023-06-30 19:46      字数:2083
  <div id="tet_c">要说写这种东西,还是需要一丢丢的天赋的。

  要不为什么后世那么多的网文作者,而最终,能够赚到钱的,却是极少数。

  孟郊的天赋,说实话,并不高。

  不过……

  如果仅仅只是写写《三国同人》的话,那李重觉得,也差不多够用了。

  反正……

  一些古人的话,都可以照抄,没得抄的,也都可以自己去编。

  现在……

  孟郊最缺的,就是对故事进行适当加工的能力。

  不过也是有一说一。

  如果不是李重知道千里走单骑,那么想必,他也想象不出,还能有这样的剧情。

  事实上……

  在《三国志》上,压根就没有什么千里走单骑,最多,也就只是有人劝曹丞相,不可轻易地放了此人回去。

  仅此而已。

  当然!

  李重也不是说,一定要写成千里走单骑那样。

  只能说……

  看孟郊最后能写成什么样吧。

  浪费了李重一整天的时间,去教孟郊怎么写。

  搞得这休沐,李重都没有好好地跟小妾玩耍。

  其实……

  要说编故事这种东西,说不定找那些本来就擅长编故事的人去做,说不定会更好。

  当然了!

  李重毕竟也是想提高一个上限。

  因为以后你卖书是吧,说是天桥底下的那个说书人写的,那别人肯定看都不看。

  但是你要说是孟郊写的,你别看孟郊官做得不怎样,可在这文人的圈子当中,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

  毕竟他的诗,人人都是知道的。

  这就好比是,马云放个屁都是香的。

  如果是孟郊写的,那别人就会对这本书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无限地拔高。

  甚至……

  最后说不定还会像研究红楼梦一样地去研究它。

  当然!

  为了以防万一。

  李重肯定不仅仅只是让孟郊一个人这么做。

  他肯定还是会找多几个,比如说一些官场失意的教书先生,只能说,可能他们的时间,要比孟郊的时间要更加地充裕些。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

  造纸厂,也赶在了秋天到来之前,终于都可以投入使用。

  这纸的话,倒是问题不大。

  要控制的,无非也就是成本问题了。

  太好的纸很贵,会增加书的成本。

  所以……

  李重要做的,仅仅只是限定好一个纸张的质量。

  到了差不多初秋的时候,已经有大批大批的纸张,被制作了出来。

  李重便让洛慎去开始尝试着用凋版印刷术去完成一些经史典籍的刻印。

  李重也看了几版这印刷出来的效果。

  跟以前的抄经体比起来……

  的确似乎是美观上那么些。

  而且……

  为了尽可能地做到更加地美观。

  李重还对文字的排版什么的,都进行了调整。

  另外……

  最后再把句读,也都给加上去。

  而且是用另外一种不同颜色,比如说浅红色的墨水给加上去。

  这一下子!

  这书就感觉变得清晰易读起来了。

  而不是像很多其他的书那样,那字都挤在一块,根本不好辨认。

  都不知道读到那

  ,才应该断开。

  第一本印好的书,李重便拿回去给洛为芸跟小小看。

  当听到洛为芸跟小小,都觉得这样读起来便更加地方便了,那李重就觉得,他想要的效果也就达到了。

  不过其实……

  李重更加喜欢横着

  要不是考虑到大唐百姓的阅读习惯,那李重肯定也就横着排版了。

  竖着也行!

  竖着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书变得耐看了。

  因为你真的必须要一字一句地读,这才行。

  不像是横着读,完全可以做到不吹一目十行,但至少,一目一两行,绝对没什么问题。

  入秋后的第二十天。

  李重这才把做好的第一版拿给自己阿耶看。

  李纯拿到后,也是不禁觉得有些惊艳,跟李重说道:「这书印成这样,都让人舍不得在上面留笔记。」

  李重便道:「如果不是要增加工序,甚至,把历朝历代的一些名家的注解都加上去,也不是不可。」

  李纯随后又问道:「这样一本书的成本是多少?」

  说到这,李重也不由得叹息了一口气,「虽说儿臣已经尽可能地压低了成本,但是……还是有点小贵。」

  李纯便道:「不必气馁,若是让我在外面看到这样书,即便是卖两千文,我也要。」

  对啊!

  手写的才一千五百文,但是问题是,手写的它歪歪扭扭,全凭抄写的人的技术。

  而李重的这个,就没什么问题了。

  几乎每个字,你就算是翻到第二页,去找一个相同的字,它都差不多长一样。

  这就是标准化所带来的好处。

  李重便道:「阿耶你真觉得卖两千文也值?」

  李纯:「当然值!」

  李重便道:「那我就放心了,这书的成本,一共也就一百来文。」

  李重不由得心想,那我卖一百五十文,这一点都不过分吧。

  当然!

  其实一百五十文,感觉还是有点多了。

  李重觉得,说不定可以考虑一下,十五文,以出租的方式,十五文,便能租借三个月。

  这期间……肯定不能损坏。

  否则……

  便要按原价来赔偿。

  这主要的目的,还是要把这读书的人群的范围给扩大,尽可能地覆盖到每一个人。

  这么做,前期肯定是不赚钱的。

  但那啥,这就跟做视频网站是一个道理,前期是先砸钱,后期再收vv。

  当然了!

  李重肯定不会收vv,他是希望,所有人都能养成一种阅读的习惯。

  只有先把这个市场给弄起来,弄大了,之后再考虑赚钱。

  并且……

  如果是有钱的人,他们当然不会吝惜那一百五十文,这租借……其实主要是针对那些贫困户。

  事实上……

  这要发展起来,还是需要一点时间的。

  咳!

  只能说,这么做多多少少有点奢侈。

  但跟他皇祖父的那种奢侈比起来,这种奢侈,又似乎有点不值一提。

  另外……

  这不管是写手,还是刻工的人数,也都要相应地再增加。

  李重估摸着,再怎么样,也需要再增加个几百,甚至是上千人。

  最后……

  人数可能会固定在五千人到一万人左右。

  毕竟……

  他这可不是小书店。

  他这可是相当于国家图书馆。

  李纯听完了李重的话,也是一脸的无言以对,「你说这才一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