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高手
作者:怀庆偷语      更新:2022-05-01 13:06      字数:4451
  却说江生二人当众斩杀皇太极和一众朝臣,满清朝廷恨不得将其挫骨扬灰。虽然多尔衮和豪格他们正在角逐帝位,但却依旧下发了海捕文书,将玉真子和江生的形貌绘制成图,令沿途关卡全力缉拿。

  江生虽精通易容,但返回中原的路途上也平添了不少麻烦,中间曲折拖延,直走了一个多月才顺利入关。但没想到,返回大明之后,沿途城镇竟也有不少通缉悬赏的告示,而且赏银还不低,足有两万两银子。

  江生看着自己的悬赏告示,心中明白:这多半是满清向朝廷施压,要求他们配合严惩凶手。崇祯眼下正忙着和李自成鏖战,哪会为了一个江湖匹夫得罪邦邻?虽然他听见皇太极的死讯,多半会乐的嘴咧到耳朵根,但为了两国颜面,还是不得不做些样子。

  政客邦交间的虚以委蛇,江生早就绣春刀的时候见识了,压根就提不起什么委屈不忿。反倒是觉得给自己画像的师父手艺真是不错,工笔描绘的细致传神,几乎一眼就能看出是他的模样。

  江生原打算回到中原后,到京城去转一圈,去掺和一下诚王造反的事。只是既然在大明也露了相,那不便继续过去招摇了。虽然他从不把缉捕的衙役放在眼里,但为了刺杀皇太极的罪名,再和大明官吏大打出手,总觉得怪怪的。

  左右他来到这个世界,也并不是非要掺和剧情,干脆绕过京师重地,寻着小路直奔嵩山少林。

  很多人都觉得碧血剑是个低武世界,武力值甚至还未必记得上飞狐书剑,其实这只是一个生疏的错觉。主要是因为这个时代的火器已经逐渐抬头,将很多中正浑厚的正派武功衬托的一文不值。

  但实际上,碧血剑和鹿鼎记乃是同出一脉。

  后世神龙教的化骨绵掌,中者会在两个时辰后掌力发作,骨骼会其软如绵,处处寸断。天地会陈近南的凝血神爪就更是诡异,全身血液会慢慢凝结,变成了浆糊一般,无药可治。

  这些邪派武功放到江生之前经历的任何世界,都堪称是独步天下的绝学。

  只是碧血剑中出场的袁承志,穆人清,他们大多是正道高手,所学武功也都是一击致命的绝技,远没有那么多花哨诡异的效果,所以反而给人一种平平无奇的感觉。

  就连归辛树夫妇在鹿鼎中也能算得上首屈一指的高手,只是江生依仗神照功的内力浑厚,才能和他在拳掌上打个不相上下。真要论起来,他那在少林五祖世界搜刮来的般若掌,可比华山的破玉拳差远了。

  而江生这次远赴少林,就是为了将正宗的般若掌绝学拿到手。

  闲话少叙,不知在荒山小路穿行了几个日夜,江生终于又来到了少室山下,望着那似曾相识的巍峨青峰,嘴角露出一丝难以捉摸的微笑。

  上个世界的少林寺给江生的感官极差,惹得他一时兴起,干脆设计灭了这千年古刹。这次总算遇到了个长脑袋的知客僧,一听说江生“毒手血刀”的名号,也顾不得正在封山闭寺,直接奔上山去请示住持。

  少林僧众以“大觉观晦,澄净华严”排辈,眼下主持正是“观”字辈硕果仅存的一位,法号“观证”。老和尚少说得有八九十岁,却依旧精神矍铄,禅骨仙风,显然内功造诣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

  观证禅师将江生请入大殿,亲自奉上一杯香茗。这才开口问道:“阿弥陀佛!听说施主远走关外刀斩清帝,老僧闻之亦感怀之至,却不知突然驾临本寺,有何贵干啊?”

  江生听了有些诧异,原本他以为这老和尚会对自己颇为冷淡,但没想到他刚一开口就是满满赞许。毕竟后世少林寺对清廷马首是瞻,连韦小宝那不学无术的假太监都能奉旨出家,却不想现在竟也对满清如此敌视。

  但稍微一缓,他便想清个中关节。

  现在中原龙争虎斗的两大势力是大明和闯军,这帮老和尚就算再有战略眼光,恐怕也很难预见未来的天下将会是满清入主中原。

  满清八旗如今还不是后世那个统御中原的贵族帝胄,反而因为数次兹扰青州登州等地,惹得江湖朝野同仇敌忾,少林寺自然也不例外。

  江生心中淡然一笑,无论如何,这起码是个良好的开端。

  他双手合十,对观证禅师微微一礼,笑道:“在下醉心武道,前日刺杀清帝时,亦有感功力有所欠缺。久闻少林寺乃天下武学总汇,故而特来求接绝技秘籍一观。”

  借秘籍?

  观证和在场陪坐的和尚皆是一惊,这个要求可真是够失礼的!

  “施主莫不是初入江湖,还不知道武林中的规矩?武学秘籍乃是江湖门派立足之本,哪有给外人借阅的道理?”

  观证禅师冷然一笑,这话他其实还是留着面子的。幸亏江生抵御外夷颇有声望,若是换个人这么不着四六的说出要借秘籍,恐怕罗汉棍僧早把他打下山门了。

  但江生却也不恼,只是朝身后一挥手,随行的八个仆役汉子,立刻步履蹒跚的抬过四口大铁箱子。众僧皆不解这是何意,只见江生拿钥匙打开箱子上的铜锁,打开箱盖只见里面琳琅满目,全是珍珠翡翠,珊瑚美玉,数不尽的稀世珍宝!

  虽说出家人讲求视金钱如粪土,但眼见如此珍贵的宝物,足足四大箱子摆在眼前,就连观证禅师也不由为之神夺。

  过了老半天的功夫,才缓过神道:“阿弥陀佛!施主展示珍宝所为何意啊?”

  “自然是彰显诚意!”

  江生关上箱盖,继续笑道:“任何事情都有价格,哪怕立身之本也一样。君王社稷、国家尊严,那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一文钱能买两个馒头,百两银子能解决人一生温饱,而这四箱财宝能让少林寺近百年不需为生计发愁。”

  江生看向观证禅师。门派的底蕴从来都不只是武功,尤其是对于江湖大派而言,争强斗狠更是落了下成。这点,老和尚心知肚明。

  果然,观证禅师沉默良久,似乎也陷入了挣扎。

  现在正逢乱世,李自成和崇祯打的如火如荼,这兵荒马乱的世道还不知要持续多少年。尤其最近五六年,豫鲁之地天灾频发,粮价飞涨,就连少林寺这等底蕴深厚的大派,也时常有朝不保夕之感。

  这四箱珠宝可不是小数目,几乎占据了建文帝宝藏的五分之二,放在一国之君眼中也是难以拒绝的泼天之富,老和尚一时间还真是难以权衡。

  江生也看出观证禅师已经有些心动,立刻决定乘势再添上一块砝码。“大师!如今不仅是天下的乱世,也是武学的末世,倘若禅师再敝扫自珍的话,恐怕再过几年,这少林绝技就未必能卖上这个价钱了。”

  “放肆!”

  江生话音未落,立刻有个老和尚站起来。他是达摩院首座,十八罗汉之一,自幼便在少林寺长大,也对寺院感情最深,闻得江生口出不逊,也顾不得失礼,站起身便要给他的教训尝尝。

  但冷不防江生竟突然从袖中掏出一只短筒火铳,对着那和尚身前的铜磬,抬手便是一枪。登时将结实的紫铜磬钟登时被枪子打出个大坑。

  观证禅师勃然变色,倒不是怪罪江生突然出手,而是惊异火枪的射速竟如此迅疾可怕!

  他站起身走到铜磬旁,仔细抚摸了一下上面的痕迹,就算是精修大力金刚指的菩提院首座,恐怕也难以达到这般效果。

  “阿弥陀佛!老衲年轻下山游历时,也曾见过军中火枪,其威力尚不如弓弩。想不到短短数十年,竟已发展到这般可怕的境地。这霹雳弹丸的速度,恐怕武林中的绝顶高手,也未必能躲得开!”

  江生心中暗笑:看来自己演示的效果不错,这老和尚真是吓坏了,居然从心里对武学都产生怀疑了。

  其实任何武器都有应对的方式,武林中本就有应对暗器的身法招式,只要善加改良,料敌预判,未必躲不开火铳的弹丸。老和尚只是初见火器的威力,为之威慑罢了。

  但这种话江生怎么会说?

  他反而点头道:“我刺杀皇太极的时候,就是差点吃了这火器的亏。听说这一把火枪的造价不过十几两银子,朝廷也已经开始大力仿制。等不了几年,也许就要彻底取代弓弩了。”

  少林众僧皆是相顾骇然,倘若真的如此,那武学的末日真的就要到了。

  十几两银子算什么啊?连个偏远乡下的土财主都能拿得出来。可这火枪的威力,就算习武之人苦练数十年也未必达得到,长此以往谁还会练武?

  “阿弥陀佛!既然施主如此诚意,那老僧就破了这个例!”

  观证禅师与众僧商议后,终于下定了决断。既然世道已经变了,那他们不能再墨守成规,须得及时应对,才能处于不败之地。

  但这老和尚显然也没完全被江生忽悠瘸,而是提出了几点条件:

  “一是这次借阅秘籍仅是少林应邀交流武学,江生日后不得在江湖上透漏宣扬,更不得私自传授他人。

  二是少林七十绝技乃是传承之本,江生虽诚意满满,但也不能尽数传授。四箱珠宝金银,只能交换四本武功秘籍。

  三是少林武功皆是前辈高人苦心孤诣之作,江生不能将秘籍原本带出藏经阁,只能在寺中借阅抄录后,自行离开。”

  说实话,这三条规矩都算不上如何宽泛,甚至还显得有些咄咄逼人,但江生却一口答应下来。

  武学一途贪多嚼不烂,就连华山派的混元功,江生都拱手让给玉真子先行修炼,其他武功就更没放在眼里。他本来也没打算把七十二绝技一网打尽,只提出要借阅“般若掌”,“龙爪功”和“易筋经”,“金刚护体神功”。

  前两者是他从少林五祖世界中学过同名绝技,正好相互取长补短,推演到更高境界。

  至于后两者嘛,易筋经本就名声在外,不必再提。而“金刚护体神功”也同样是少林绝技中最顶尖的,练到登峰造极之时,周身有一层无形罡气,敌人袭来的兵刃暗器尚未及身,已给震开。

  鹿鼎记时九难师太刺杀康熙,韦小宝从中阻拦,阴错阳差用护身宝甲挡住她的一剑,她便错认为其练成此功。

  要知道当时九难已经修炼铁剑门绝学数十年,武功已经不在玉真子和木桑道人之下,少林寺连同十八罗汉在内的,三十六名一等一高手都拦她不得。而她却依旧对“金刚护体神功”推崇备至,就足见这门武功的威力。

  “阿弥陀佛!这,,,,”

  观证禅师听见这四门神功,眉头就是一皱。这四门武功可都是他们家底中的老底,若说老和尚不心疼,那是不可能的。

  但少林众僧也知道,江生武功分明已经位列当世绝顶,但依旧耗费这海量财宝上少林求经,区区“拈花擒拿手”或“大力金刚指”之类的寻常绝技,他们也拿不出手。

  “善哉!善哉!”

  老和尚叹了一声佛号,终究还是带着江生来到寺院最深处的藏经阁。

  未免失礼,观证禅师也并未要求江生用黑巾遮目,他一路跟随,只见藏经阁外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皆是精干魁梧的持棍武僧巡逻值守,而阁内也还有六七个须眉皆白的老和尚,正捧着书钻研武功招式。

  好家伙!

  不亏是千年大派,果然底蕴深厚。华山派虽有个天下第一的穆人清,但真比起门人弟子,和少林寺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啊。就在这时,观证禅师突然点中其中最年轻的那个:

  “澄观,就由你帮着江施主讲解挑选秘籍吧!”

  那和尚赶忙放下手中秘籍,恭敬道:“是!谨遵方丈法旨!”

  澄观?

  江生心中一愣,莫非这大和尚就是鹿鼎记中,韦小宝的老师侄,那个蠢萌好笑但又武艺高强的老和尚?如此说来,这六七个和尚岂不都是与他武功相偌,精练易筋经的高手?

  江生心中暗自庆幸,自己没有恃力强取,否则说不定真的陷在这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