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北岩
作者:怀庆偷语      更新:2022-05-01 13:08      字数:3945
  北岩山人之所以叫北岩山人,其实并非是世上真的有座北岩山,而是因为他修炼隐居的山洞面门朝北,故此别号“北岩”,而“山人”只是隐士的代号罢了。而北岩山人真正的隐居之地,其实是皇陵所在的骊山深处。

  自从执掌大秦权柄之后,江生就曾数次派人搜寻过这山洞的下落。但因为这山洞隐藏的着实隐秘,而且皇陵周围戒备森严很难派出大批人马搜山,所以才始终了无音讯。直到这次突袭汤巫山成功,才终于拿到了山洞的确切方位。

  “就,,,就是这里了。”

  数日前还强硬悍勇的崔门弟子已经被酷刑折磨的彻底没脾气了,鼻青脸肿的指着一处隐秘黑暗的山洞,唯唯诺诺道:“大人,,,我师兄就隐居在这洞里,里面岔道枝蔓庞杂要是没人引路,肯定会迷失在岔路里。”

  江生撩开洞口的杂草藤蔓,只见里面黑漆漆一片,洞壁又窄又矮仅能容两人并肩而行。于是回头对连绳等人道:“你们在外面守着吧,我进去看看。”

  说罢便押着那位领路的倒霉鬼进了山洞。

  若是换个地方江生绝对不会如此轻易的进来,毕竟千金之子不坐垂堂,武功高并不代表没有风险,尤其是山洞中昏暗狭小随便哪个地方设置个机关,都会很麻烦。

  江生很清楚的记得,这个山洞在后来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有此打通皇陵,释放里面被秦皇殉葬的七十五万民夫。而且在神话故事的最后,玉漱公主也是由此被妒火中烧的吕雉逼入皇陵,如果山洞里真的有什么具有杀伤力的机关,易小川又怎么会站在一旁眼睁睁的看着?

  而江生之所以亲自来到骊山,却并不只是此地平稳,所以来走过场。毕竟混到他这层面,很多事情都不需要亲自出手了。之前问题最核心的崔文子都不值得江生亲自出手,区区一个漏网之鱼有多个啥?

  主要还是前面那垂头丧气的家伙说,北岩山洞里推演天宫阵图的师兄叫-----张良。

  没错,正是历史上运筹帷幄、下邑奇谋的张良,后世大名鼎鼎的留候。历史上关于张良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那就是他曾在沂水圯桥遇到一位神秘莫测的老翁,并屈尊降贵的为他拾起鞋子并亲手穿上。而那老人也由此对张良极为欣赏,并在第二日亲自传给他一本“太公兵法”,称“读此书则可为王者师”。

  这本是江生在死而复生以前耳熟能详的故事。但在这个世界却有了少许的偏差,那老人从隐身岩穴的高士黄石公摇身一变成了酒鬼崔文子,而那太公兵法也变成了履超经。

  不变的是,这个世界的张良同样天赋异禀,拜入师门不到三年的时间,就已经把五行八卦、阴阳易理研究的明明白白。甚至就连崔文子在张良面前也只能甘拜下风,将推演皇陵布局阵法的重任交由他来完成。

  所实话,从崔门弟子口中拷问出这一消息的时候,江生其实并不意外。毕竟他当初在行走江湖的时候也曾换过不少马甲,而故作高深引人上钩这种事,他更是从绣春刀一直干到神话。

  而张良的突然乱入,其实也解开了江生心里的一个小疑问。那就是凭崔文子之前算漏无疑的能耐,他既然能够谋划运筹一盘横亘两千年的大棋,为何却偏偏会忽视世俗朝堂的力量,以至于被江生抓住机会一举掀翻棋盘?

  敢情这老家伙不是忽视朝堂,而是压根就没有看上大秦这颗即将枯死的歪脖树。在崔门的计划里或许早就已经给大秦帝国判了死刑,而将投资的目光聚焦到即将出现的大汉王朝了。

  要知道张良在汉朝可是地位超然,与萧何、韩信并称“汉初三杰”。

  而今萧何已经是江生手下的左膀右臂,韩信更是被蒙毅彻底笼络到麾下,唯独这张良尚孤悬在外。如今既然知道他的下落,那就不能不亲自过来看看。

  在洞中蜿蜒曲折行了约莫半里路的功夫,江生终于看见眼前豁然一亮,却是一处极为宽敞干燥的石穴。而当中正有一人借着微弱的烛火趴在石桌上推演测算着什么。

  没有想象中的羽扇纶巾、面如冠玉,也没有传说中的仙风道骨、贵胄之气,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年轻文士毫无形象的趴在昏暗油灯下,甚至他的头发里还裹夹着一根枯黄的草梗。

  张良见到有人闯入山洞先是一愣,但大略扫了一眼同门师弟,便失落的叹口气道:“行路多艰百里半九,师父机关算尽,没想到到头来终究是没有扛过这一劫!”

  听张良的意思,似乎是已经笃定崔文子已死了。

  其实这一点倒并不难猜。因为这座山洞近处皇陵,乃是崔门最核心的秘密所在。江生能来到这,本就代表着很多事情,凭张良日后的谋国之能自然轻而易举。

  随着黑石摧枯拉朽似的绞杀围捕,很多原本躲藏在神话故事之中的秘密也逐渐浮出水面。首先便是以崔文子为首的汤巫山一脉确实是想利用易小川达成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而为了这个计划顺利实施,易小川、高要、玉漱公主、乃至整个大秦帝国将成为牺牲品。

  而这个核心的计划,便是要借众人之手修建并封闭天宫,也就是如今正在修建的秦皇陵墓。

  江生走到近前,拿起陵墓设计图仔细观看。虽然尚未完全设计完成,但有的时候摆脱成品的第一印象,零散的模型雏形反倒更能洞悉设计者的本意。观看许久,他才哑然笑道:“汇聚天地命数,蕴养阴阳五气。崔文子为了羽化飞升,还真是煞费苦心啊。”

  张良淡淡道:“天地灵气消散,封神之路断绝。想要不死不灭,只能如此与天争命。”

  兴许是知道自己小胳膊小腿在江生面前不够看,张良并没有丝毫阻止江生窥视的打算,反倒略带无奈的解释道:“从商周以来,天地间的五蕴灵气急剧减少,修仙炼气者纵然天赋異稟,最后也只能落得个身死道消的下场。故而多年以前,良便突发奇想,可否借助配合风水命数之法,蛰伏假死积攒灵气,而后一举飞身成仙!”

  果然是飞升成仙,除此之外似乎也真的没什么东西能值得修真者如此费劲心机的谋划。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江生那般的机缘能够肆意翱翔诸天,当天地进入末法时代的时候,大多数人除了不惜代价拼死争命外,更多的是如上一任北岩山人那样在天劫中饮恨当场。所以崔文子和张良才会另辟蹊径,费劲心机的把秦皇陵墓变成一座巨大的风水阵法,以天星陨铁为核心,吸取九州两千年气运,以求白日飞升。

  平心而论,这是一个代价极大且风险极高的计划。但这却是他们唯一的办法,而且事实也证明,如果没有江生突然乱入的话,依照神话故事的继续发展,这师徒二人多半就成功了!

  而在看到阵图和旁边那密密麻麻的注释之后,江生也终于明白崔文子为何会对自己合作的邀约不屑一顾了:这阵法吸收的灵气就够两个人用的,把江生拉进来,就得把一人踢出去。张良和崔文子都不会甘心做弃子。

  闹了半天,事情居然是这样!

  江生不由有些想笑。这件事情其实从头到尾就是一个乌龙,江生压根就没有想过要夺取皇陵,因为他有天宫在手压根就不需要苦熬两千年,事实上一旦二重天修建完成,其中灵气将堪比福地洞天,他又哪会稀罕一个末法世界的风水阵?

  只是还有一点江生不太明白,于是对张良问道:“据我所知,天星本身就具有极为神奇的能力,只要辅以灵药稍加炼制,便可令人羽化成仙长生不老。你们师徒为何还要苦心孤诣的研究如此复杂的阵法呢?”

  这个疑问打从上辈子起就一直是江生心中的困惑。

  要说神话世界的长生不老药本身就是崔文子一手炼制而成后,再经过一系列阴错阳差,最终才分别落到玉漱、高要和易小川的手里。以这老家伙的城府和性格,若是不给自己留下个七八颗做后路,江生是打死都不信。

  可为何从秦始皇死后一直历经两千多年,崔文子却始终从未出现过,甚至连作为后手掌管戒指的火行者后人投奔高要时,也没见到这家伙再出来纠正呢?

  “天星可制药长生?”

  没想到张良听了却是一愣,反应了一会才哑然失笑道:“想不到国师大人智计百出,却还是被老师摆了一道。”

  天宫阵图和青铜宝盒都已经落到江生手里,如今形势比人强,张良也索性毫不隐瞒的解释道:“长生不死药其实只是老师的编撰的一个谎言罢了,须知天地已无造化,区区一颗灵药又有何本领逆转乾坤?”

  “谎言?不见得吧。”

  江生有些怀疑这个说辞,因为易小川他们吃了仙丹后分明真的活了两千年啊,莫非这小子死到临头还想使诈?

  张良似乎也看出江生的心思,便继续解释道:“家师口中的仙丹的确能令人长生不老,但究其根本还是借助天宫阵法的威力罢了。国师只知道此阵法是以天星为核心,内部分天地两仪吸收灵气,却不知除此之外,阵法之外却另有四象之术以为阵脚。”

  江生听的眉头微皱:“四象?算上易小川、高要和玉漱公主也只有三人而已,另外那个,,,,”

  张良笑道:“崔门欲行千年奇术,自然也会留下一个传承弟子暗中持护。他和那三人一样,也将会服下含有天星粉末的灵药,如此一来无论距离阵法多远,都可令其不老不死,只要天宫阵法一日不毁,四象阵脚便可一日不老。”

  原来如此,江生恍然大悟。难怪在神话故事的最后,高要丧心病狂的炸毁天星陨石后,他和易小川三人会一夕白发变得垂垂老矣。搞了半天,那看似令人长生不死的仙药,其实只是个信号接收器罢了。

  想透此节,江生就更不后悔灭了崔文子了。

  因为如此说来,那崔文子就不可能仅仅满足于炼丹所需的天星粉末,而江生更不会甘心把天星拱手相让,双方从最开始就不会相互让步,你死我活也是早晚的事。除非崔文子能心甘情愿投到江生麾下效力,彻底放弃数百年的铺陈和算计,跟着江生在诸天之外另寻他法超脱飞升。

  虽然这个结论对于现在的江生来说,未免有些马后炮的嫌疑,但对于拉拢张良来说却不失为是个极好的筹码。江生开门见山的说明来意:“我若助你白日飞升,永脱轮回之苦,张良先生可愿意助我一臂之力?”

  “事已至此,良敢不效命?”

  张良倒也光棍,直接拱手便拜,若是世道再晚个几百年,说不定还要叩头直呼主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