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作者:倦舞      更新:2023-01-26 00:01      字数:2114
  <div id="tet_c">顾青媛从在阮氏手底下讨生活的时候,就学会了不必因一个不在意的人去生气。

  那样太不值当,没有任何益处。

  顾青媛站在门前,“说完了?说完就走吧。”

  秦露心中生出不满的情绪来。

  自从顾青媛到了秦家,衬得她好像黯淡无光的星光,母亲好些次都让她学顾青媛稳重点。

  她咬了咬唇,她自然不会自找没趣的在这里多呆那么会。

  她虽然没有在顾青媛的脸上瞧见什么端倪,可很肯定的就是她如今和一个侍卫厮混在一起。

  秦露心头冷笑一声,在顾青媛赶人的架势下离开了。

  屋内,裴谨廷已经将衣裳理好,等到顾青媛将秦露赶走回屋时,他正坐在桌旁饮茶。

  见到她进来,低笑起来。

  顾青媛瞪他一眼,问道,

  “笑什么呢?”

  裴谨廷将她揽到怀中,整个人抱住,笑道,

  “我想起高兴的事。”

  他低下头,对怀中的顾青媛说道,

  “那块玉锁片上的印记,已经找到主人了。”

  他原本并不想把这事告诉顾青媛,现在按照秦氏手札上的记录,说顾青媛是承恩公的女儿。

  虽然,他知道不是,哪怕是,也没关系。

  他们不会有血脉相连的事发生。

  可顾青媛不知道。

  这些日子,他们因为药毒纠缠在一处。

  哪怕看着她很沉醉在其中,却始终保持着一份警觉。

  不吃林风给她的寒凉药丸,她不想断了子女的缘分。

  上一次他们说到手札时,他曾带了一句,却不曾详细分说。

  “是谁?怎么找到的?”

  顾青媛十指同他的扣在一处。

  说道这个,裴谨廷面色颇有些异样。

  “是明家。明老丞相家。”

  谁能想到那锁片上的印记,不过是一副画的一角?

  根本算不上什么家族的徽记,更是不曾在京都出现过。

  他曾想过将其他的障碍都扫平了,再告诉顾青媛这事,没想到顾青媛先来了任城,还查到秦氏从前的下人身上。

  裴谨廷道,

  “虽说那玉锁片是明家的,许是关联到什么秘密,一定和身世没关系,明家才会几次三番地派人刺杀你。”

  但顾青媛的父亲是谁,他心中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世事是多么无常。

  倘若早一些,或许都不会走到现在这一步。

  可时光不会倒流,他们如今只有一直朝前走去。

  走一步看一步,且先将眼前情况解决再说。

  其他的等到回京后,再一一解决。

  顾青媛从匣子里拿出玉锁片和两根一样的金簪。

  摊在裴谨廷的面前。

  “这其中一根簪子是母亲当年留给我的。也是戴了这簪子出现在明家后,才惹来刺杀。”

  “另外一根则是秦王那次为了诱我去临江仙顶层放下的鱼饵。”

  “这两根簪子一模一样,上头雕刻的花纹,倒是和玉锁片上的一样。”

  她不知道这两根簪子有什么值得明家关注的。

  这里头又隐藏了什么样的秘密呢?

  裴谨廷在五城兵马司呆了那么些年,见过的机关自然比顾青媛要多。

  他翻看着那两根簪子,还有玉锁片。

  “圆圆能否把这两样东西放我这里?想找人去核对下明老丞相的那副画。”

  他抱紧顾青媛,下巴抵在她发髻上,说,

  “往日没告诉你具体的缘由,你不怪吗?反而如此的信任……你这样的性格,要是碰到一个坏男人,可怎么办?”

  他语气里的坏男人就是陆文泽那样的。

  顾青媛自是同意将东西给他,从前或许还想瞒着他些,把那些难堪的放置在阴暗的地方。

  如今却觉着,他们之间无需有过多的秘密,坦诚相待,许是能走些弯路。

  更何况,这些日子,好似纠缠得多了,对于那些隐秘的关系,也能接受了。

  如裴谨廷所说,就算天下人都唾弃又如何?

  终究不能活在别人的眼光中。

  她靠住裴谨廷胸膛,语气中是全然的信赖,

  “你不告诉我,定然是有你的考量。无论做什么,你总是不会伤害我就是。”

  对于顾青媛的全然信任,裴谨廷自然是很受用,

  “我并非有意瞒你,而是怕你担心。”

  “毕竟,我也是和赌徒一样,对于那些具体的情况不是很清楚。”

  顾青媛决定信任裴谨廷,那自是十分通情达理的,最后又说起秦露。

  裴谨廷眯着眼,把玩了下顾青媛的青丝,

  “秦露那边派人盯着呢。”

  只是没想到,她竟然私底下和陆文泽有联系。

  陆文泽比他和赵小七还要早些来任城。

  皇帝派他来的外任,并不是山东。

  也就是说,他是私底下来到任城。

  一来就和秦家姑娘私底下来往,想必就是为了顾青媛,或者说的清楚些,就是这玉锁片和金簪了。

  秦王得到金簪的缘由,洛姑姑已经说过,是陈年旧物,也是明老丞相给他的。

  不过,给他并不是为了和谁对峙,更不是让他为了儿女私情跑到任城来。

  京都那边。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问问陆文泽,进展如何。”

  话音幽然落地,秦王就是这时进了屋。

  他来了,屋内的人纷纷起身,给他行礼,就连最上首的明老丞相,也站起身,将主座让给秦王。

  明老丞相挥挥手,示意其他人下去,书房里独留下他和秦王。

  “殿下。不是说好,你不来此的吗?”

  他的语气有些不好。

  无人不知,明老丞相是个独臣,只忠于皇帝。

  太子一脉的人也成拉拢过明老丞相,没想到被严词拒绝了,并且将这事捅到陛下那里。

  当时,他昂然地立在大殿中央,义正言辞地道,

  “陛下,如今您正值壮年,这御座还能坐许多年,臣的忠心,只予了陛下,还望其他的人,休要做些出格的事。”

  文人说话总是文绉绉的,吊书袋,讲大道理。

  可那会明老丞相的话太过震撼,根本没觉得是掉书袋。

  “裴小三也不在京中,还有谁会发现我们的行事?”

  “太子那病秧子,若不是裴小三顶着,早就一命呜呼了。”

  秦王啧啧赞叹,

  “裴家可真是甘愿做太子的奴仆,家中的嫡子都能拿去巴结皇后和太子。”

  明老丞相看着秦王得意的脸,心头无声地叹息。

  “殿下,当时给你簪子,可不是让你将顾娘子赶出京都,而是让你去拿捏她……”

  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