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杨坚有了小心思
作者:完颜晨。      更新:2023-01-28 01:42      字数:5347
  “李大人,外面有个后生求见,他还捧着几件古物件,想请大人掂量一下他的价值。”

  李公辅听见顿觉蹊跷心里犯起嘀咕道。

  “当下朝纲不正,人心叵测,何人还有此雅兴探究典章延习经籍嘞”

  接着李公辅反问道。

  “外面那后生没说自己姓甚名谁吗”

  “他只说要求见先生!”

  李公辅又道。

  “那他是一个人迎门前来还是有侍卫相随”

  “那后生是一个人骑着一匹枣红大马,看那人的面相倒不像是一个善良之人。”

  李公辅越发惊奇于是赶紧吩咐仆人道。

  “快请他进来吧。”

  前来求见李公辅的是杨府的大管家李顺他将布包袱掷于客厅的击案上解开露出来两支精装的花面瓷器。

  李公辅见状先扫视了一眼眼前的人之后拿起其中的一件瓷器接着问道。

  “此物件怕不是在京师之物吧”

  只见李顺默不作声的点了一下头。

  “这是你的”

  “不,这瓷器是咱家主人的。”

  “那你是”

  “哦,咱是主人府上的管家。”

  李顺硬是没有对李公辅说出主人是他谁也不好意思生问于是道。

  “回去给你家大将军说这瓷器虽然做工有点粗糙却还能卖个好价钱。”

  李顺一听李公辅连饭都没有款待自己就要让自己回家李顺便红着脸道。

  “李大人你还不知道咱的主家是谁咋就称呼他为大将军嘞”

  “难道咱说错了吗以咱的经验观察你一眼,咱就知道你这个管家也是一位习武之人对不对”

  “李大人,你刚才说这瓷器值点钱,那咱就送给你吧”

  在李顺说话一直不阴不阳的状态下李公辅显得有点不耐烦道。

  “咱看你家主人派你来是投石问路另有一番原由吧有什么就请兄弟直言在这府中没有耳目。”

  被人看穿后李顺的脸突然开始变的通红从小在沙门长大师从智先也都是偏重教徒弟武功所以李顺打小就重武轻文更瞧不起手误缚鸡之力的儒家之士。

  杨坚常入在家中十分苦闷便在和李顺喝酒的时候闲聊道

  “咱听闻有一位大学士,能耐十分了得,咱想请你去拜访这位先生,另外有几件古玩你也拿去一并送给他,此人说不定以后还真能为咱所用嘞。”

  大感意外的李顺不屑一顾的对杨坚说。

  “哥哥,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一个文绉绉的读书人你结实他做甚”

  “兄弟你我从小都是在尚武精神下长大,你要知道光有把子力气和一身好功夫若没有贤士辅佐必成不了气候。”

  尽管杨坚说的再多李顺都不以为然有意的绕来绕去小声的道。

  “咱倒要看一看哥哥口中的这位贤士到底有何能耐。”

  万万另李顺没有想到的是这老夫果然不凡仅仅几句话就看清楚自己的来意李顺因而不好意思的道。

  “咱是受上柱国大将军杨坚的指派前来求见大人的。”

  一听到杨坚的名字李公辅连忙作揖说。

  “小的不知是国丈派你前来,请兄弟莫和咱一般见识。”

  看到这滑稽的一幕李顺赶紧将他扶起来接着道。

  “上柱国想面见大人有事请教,不知先生可授否。”

  “国丈文能治国武能安邦他要向小人请教咱真是不敢当,小人何德何能恐怕解不了国丈的烦心事。”

  “咱家主人对李大人仰慕已久,你若不去咱回去怎么交差嘞,望李大人卖咱一个面子就随小人见一见上柱国。”

  在李顺的再三请求下李公辅便不好意思再拒接。

  “那小人就随你去见一见国丈将他的烦心里的疙瘩给解开。”

  李顺笑着道。

  “不,是咱家主人请教大人理应由他来登门拜访才行。”

  “咱这穷乡僻壤的,国丈登门咱可没有什么可招待的。”

  不时杨坚没带一名侍卫只在李顺的带领下顺着月光走进了李公辅的家门俩人见面之后李公辅不避直言的道。

  “眼下国丈的对立面已经铲除不知您还有啥可担心的。”

  此话一语说中杨坚想做而不敢做的心坎上于是压低嗓门道。

  “其实我对王轨宇文宪宇文孝伯和宇文神举几位大人一直都很尊重,几位皇叔相继离世是大周帝国的悲哀和幸之,若他们其中有一个人活着当下朝廷就不会落到这般不可挽回的局面。”

  李公辅偷瞄了杨坚一眼见他话中如此诚恳便放下戒心促膝谈心道。

  “圣上昏不昏庸咱不知道,但自打宇文赟登以后提高赋税增收粮食让百姓吃不上饿肚子咱是看的一清二楚。”

  杨坚却不加以掩饰的直接道。

  “先生说的也倒都是实话,不过在百姓揭竿而起的当下咱这个上柱国并不好做嘞,咱观遍整个朝廷就连您这样有大学问的人还赋闲在家,咱敢充胖子去堪当重任吗”

  “一代天子一代臣,历朝历代的处境都不一样呢。”

  杨坚说着说着叹了一口气。

  “当下朝廷各路大臣相互排挤矛盾丛生,咱在名义上是国丈和掌管部队的柱国大将军而我那女婿性子喜怒无常,经常派咱去镇压起义一面是皇命一面又是因吃不上饭而造反的无辜百姓,先生说说咱是顺从还是抗命再是咱这身上太招人嫉妒经不起奸人吹耳边风弄不好圣上就会认为咱有不臣之心。”

  说着李公辅也叹了一口气。

  “唉,如今朝廷内忧外患,无论是南朝的陈霸先还是北方的突厥军都对大周虎视眈眈,公既为柱国将军何不借此机会不再过问朝廷的事,带兵去攻打入侵之敌呢,这样公就可以远离朝廷免得遭人陷害。”

  杨坚话罢便起身告辞李公辅指着击案上的古物件提醒坐在一旁始终没有说话的李顺道。

  “别忘记把这些东西带回去。”

  李顺不好意思的笑着道。

  “这些瓷器是咱哥哥请教您的心意李大人就请收下吧。”

  仅过了几天朝廷就接到陈霸先联合北方突厥大军闯入边境屠杀劫掠官民抢劫粮食财物的消息吓的宇文赟都有了逃离京师的想法。

  杨坚见女婿如此紧张便主动站出来请缨道。

  “赳赳大军共赴国难,老臣愿率军赶往边关一举剿灭陈霸先和突厥军。”

  宇文赟本来就不待见杨坚看有老丈人主动请缨赶紧道。

  “老岳父既然如此忠心护国那就去吧。”

  一连几日杨坚为行军元帅挑选幕僚侍卫做打硬仗的准备这时候见李顺带着一名年轻人来到杨坚的面前介绍道。

  “他叫尉迟孙盛有一手好弓法想随哥哥去边关建功立业。”

  杨坚打量了一眼身边年轻人见他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眸子腰板略显的有些单薄是个不到岁的精神小伙于是便问李顺道。

  “你是咋认得他嘞”

  “前天在皇坛比试功夫包括许多将军在内全都败下阵来,只剩下咱和他最后咱也输给了他。”

  “咱还是头一次见你李顺认输。”

  杨坚笑着打趣道。

  “输的心服口服不”

  见李顺如此推崇这位小兄弟杨坚不解的问道。

  “小哥多大了”

  “咱今年。”

  “现在何处安职呢”

  尉迟孙盛傲气的回道。

  “咱在东宫担任司卫。”

  杨坚接着说。

  “你跟随咱去边关可是要吃大苦的,战场上兵器不长眼弄不好丢了性命不划算嘞,咱想你还没讨媳妇吧。”

  尉迟孙盛怕杨坚再反驳赶紧半跪下道。

  “咱从小就习武空有一身本领没地方使呢。”

  “行。”

  杨坚拍了拍小兄弟衣服上的灰尘。

  “你去与郑毅大人说说只要他同意咱这边没都好办。”

  几天后杨坚带着李顺尉迟孙盛率大军北征自若随离世侯这是李顺第一次随杨坚远行历经数日浩浩荡荡的军队终于抵达并州地界与驻守该地的于庆泽大将军统率的服兵会合。

  沙博略的突厥军和陈霸先的虎翼军在两人兵分两路的带领下一路势如破竹攻破了凉州姑臧张掖一带。

  这时候败军和难民听闻有援军来助如滚滚洪水沿着破烂不堪的驿道一路来投杨坚看见彻底连天的队伍赶紧对李顺道。

  “你快去派人安置难民,再给他们弄些素食来,看样子这些人可能好几天没进食了呢。”

  对被打散的军士杨坚试探性问道。

  “你们为何成这般模样”

  “突厥军好生厉害呢,他们将我们引入包围圈围困的如铁桶一般,我们拼命杀出一条血路才逃了出来,请将军让我们加入您的队伍再洗耻辱吧。”

  杨坚没有来得及多想并将这伙被打散的军士安插在自己的队伍里沙博略可汗的铁骑从一马平川的沙漠进入地势复杂的崎岖山路想彻底灭掉逃窜的将军士。

  两军不料来了个面面相觑被杨坚的军队率先猛攻一下把突厥主将的先头部队给打蒙了之后杨坚和于庆泽兵分数路乘胜追击只听杨坚突然喊道。

  “沙博略咱知道你就在附近你可听好了,周突两国已经打了很多年双方都没捞到好处,咱劝你和咱联手一同抗拒陈朝,陈朝地处江南国贵民富,汝以为和陈霸先联合攻打我北周帝国就像当年汝联合契丹的想法一样,方才你我双方厮杀时可见陈军的一兵一卒来助你”

  突厥铁骑在草原上作战勇猛行动迅速现在到了山岖因不熟悉路线却无所适从战斗力大减想跑都跑不动突厥军一路丢盔弃甲扔掉的辎重车以及兵器绵延数百里。

  李顺率领一支轻骑紧追不舍从崎岖的山路一直追到草原终于拿住了沙博略大汗的主地此时两军在一条无名小河上搁河相望李顺突然发觉对岸敌方营地的军帐一眼望不到边少说也有数万突军。

  自己的轻骑拢共才余人因为追赶过猛早就与后方的大部队脱节眼下李顺已经踏入突厥的地界到了敌人施展战力的草原之上。

  这时候的沙博略大汗意识到两军形式已经发生了极大的逆转若率军反扑过来李顺率领的这支弱旅后果将不堪设想。

  李顺立马河边看似威武无比却惊出了一身的冷汗正当李顺的心里暗自叫苦又无计可施的时候河对面的沙博略大汗在一对随从的簇拥下骑在一匹骏马上发出了一阵狂笑并搁河喊话道。

  “咱如果没有看错,汝定是北周大司马杨坚的管家李顺吧有胆你就放马过来单挑,敢吗你”

  李顺急中生智对随从尉迟孙盛道。

  “若能射中他们,突厥军心必将大乱。”

  尉迟孙盛道。

  “此有何难”

  尉迟孙盛说着伸手就往身后取弓。

  “且慢。”

  李顺接着道。

  “只许吓唬吓唬他们,灭一灭他们嚣张的气焰。”

  只见尉迟孙盛朝对岸看了一眼见他身着一副铁制铠甲铠甲胸前镶嵌着一副铮亮的铜镜既可以作为装饰又可以完好的护住身体的要害部位俗称{护心镜}

  尉迟孙盛对李顺道。

  “大哥此一要求其实比直取性命还要难,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咱离他近点行不行”

  “行。”

  李顺允诺并朝对岸喊话道。

  “沙博略,你听着,咱和汝单挑尚用不着咱亲自动手,咱派一名士卫对付你简直绰绰有余。”

  尉迟孙盛手握着一张硬弓骑在马上李顺则亲自指挥士卒擂响战鼓摇旗呐喊在一片片地动山摇的助威声中尉迟孙盛策马向前对方一位李顺的部队是要过河于沙博略单挑也都一个劲的摇旗呐喊为自己的大汗鼓劲助威。

  见尉迟孙盛舒臂拉弓一个飞箭如流星一般从弦上飞了出去等沙博略再低下头检查铁甲的时候那面护心镜已被击的粉碎。

  沙博略浑身猛的一震大惊失色又听见一声响令一支飞箭击中了他的头盔突然一阵头疼欲裂眼前一黑便从马上栽了下来李顺的士卒见状立即欢呼雀跃。

  李顺的表情一沉小声道。

  “这尉迟孙盛怎么把沙博略给杀了”

  就在李顺正担心河对岸的突厥军对发起进攻时沙博略大汗竟从地上站了起来他用手推开前来搀扶的侍卫摘下头盔看了看也被飞箭击破了便一把弃之于地并顽强的从护卫手中夺过了坐骑缰绳想要再次上马。

  正当他的一只脚踏上马凳第三支飞箭却结结实实的砸在刚刚抬起的那只靴子上只听沙博略可汗。

  “哎呦”

  一声再次倒在了地上因为有马靴的保护沙博略可汗的腿是不会伤残却还是一阵其疼无比最终在随从侍卫的极力劝说下给架走了。

  这天晚上沙博略大汗的几万铁骑也在夜幕的掩护下全部撤军一场兵力悬殊剑拔弩张的隔岸对峙就这样化解了!

  尉迟孙盛几支飞箭将沙博略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的事届时在周突两边的军中开始传扬起来。

  “尉迟孙盛那臭小子真了不得嘞。”

  大周将士各个都对尉迟孙盛佩服的五体投地不管是白天黑夜只要是见到他的人都要看看他手里的那一展神弓看过摸过之后众人议论道。

  “那弓箭并无不一样之处,和平常军中使用的一样嘞,不过到了这小子手里咋就跟长了眼一样指哪打哪呢”

  突厥军队包括连吃败仗的沙博略大汗在内便更觉得李顺率领的那一支弱旅无比神奇沙博略一边疗着伤转身对来看望的突军大将道。

  “咱突厥军原本就是马背上的民族,论骑马射箭谁都比不过咱,北周竟出了个如此厉害的神射手,让咱们突军的脸面还往哪搁”

  尉迟孙盛在圆满的执行了命令后他十分不解杨坚的说法便嗫嚅的问道。

  “大将军咱知道两军交锋能使敌首领者毙命不是更加利落吗您和李顺哥为啥还要放虎归山嘞咱当时已经把他给击伤了大将军何不派人就此斩草除根呢呢。”

  “那倒不至于。”

  杨坚笑着反问道。

  “你好好想想,敌我双方如何搁河安营扎寨会出现什么后果”

  “那还用得着问吗等咱缓口气蹚水过河不就将敌人给消灭了吗。”

  李顺有点质疑的道。

  “你口气还真是不小嘞,你没看见敌我双方的兵力差距吗等咱安营以后要是让沙博略看出咱只是这点人马他率军杀个回马枪,你我现在还有说话的份吗”

  尉迟孙盛一听着实吓了一大跳却争辩道。

  “即是吓他撤军,何不让咱一箭将他穿胸而过嘞”

  “突厥军要是见他们的首领被射死一定会激发群起和咱们玩命,所以要将他视做惊弓之鸟方磨灭突军的斗志为上策。”

  杨坚班师回到并州立即于大将军于庆泽召集府兵和各级将领议事道。

  “多少年来与突厥和吐谷浑的北部边塞战火频繁,广茂的疆域已经地广人稀,塞北的土地常年抛荒而阳光却很充足昼夜恩宠极大,只要水能大面积的浇灌到,这么多荒地便能成为种瓜得瓜的好地方,此番和突厥一战远的不好说至少能换来大半年的安生呢,咱们要抓住这一有利的时机抢种庄稼明年所以的用粮咱就不用发愁了呢,倘若明年春季不在发生战乱咱们方可再种一剂粮食至少连续两年都不会缺粮了,眼下连关中的军队都常闹饥荒,还能指望朝廷拨给咱们充足的粮草吗就算朝廷给咱拨了粮食雁过拔毛层层扣,最后到咱手里的也就不剩什么了。”

  杨坚拿出不少的军费从关内购来一批耕牛稻谷把军械作坊变成了农业加工作坊此次战事缴获的武器战车杨坚该回炉的回炉该改造的改造农作和运送粮食的车辆便多出了几倍之余。

  就在屯田产粮的工作进行的如火如荼之际京师突然传来了圣旨。

  “太皇上劳于国事龙体抱恙因此禅位新皇登基以此昭告天下,钦此!”

  宇文赟为了更好的不理国事好为非作歹将帝位传给了岁的儿子宇文阐刚坐上帝位的宇文阐便传述父亲的口谕给杨坚下旨道。

  “官拜杨坚为朝中太师,速速班师回京辅佐新君不可耽误。”

  于是杨坚只好将屯田的事交给于庆泽自己却和李顺加上亲兵卫队匆匆返回了长安杨坚在途中小声嘀咕道。

  “真是半点不由人嘞,咱来塞北就是为了避朝中之锋芒,没想到太上皇还是琢磨透咱的心中所想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