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李师师的选择(修改)
作者:穿云雀      更新:2023-01-29 02:38      字数:2737
  <div id="tet_c">赵佶自诩文采风流,自然要趁机展现一波?好俘获李师师芳心。

  如今向其他人询问,其实是给自己寻找机会。

  他也不认为,在场的人能够在这方面能够压过他。

  看看曹斌就知道了,连这样的人都到场了,与他同席的人还能有什么文采?

  听到赵佶的询问,一个华服公子傲然笑道:

  “诗词这种东西对我们来说,只是信手拈来之事,既然端王想听,我就临场填上一阕吧!”

  这语气神态,连曹斌见了都得说一声佩服。

  如此傲气的文人他还是第一次见。

  赵佶见状,不由皱了皱眉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悦。

  只见那锦衣公子稍稍沉吟了一下,吟诵道:

  “远山眉黛长,

  细柳腰肢袅。

  妆罢立春风,

  一笑千金少。

  归去凤城时,

  说与青楼道。

  遍看颍川花,

  不似师师好。”

  一首生查子瞬间就填好了,而且精彩绝伦,及其应景。

  赵佶听后,立刻就懵逼了。

  这特么上来就是王炸,我还敢写吗?你这么牛逼,你家人知道吗?

  正在这时,曹斌身边的书生也站起身来,道:“我也来一首!”

  “年时今日见师师,

  双颊酒红滋。

  疏帘半卷微灯外,

  露华上、烟袅凉飔。

  簪髻乱抛,偎人不起,

  弹泪唱新词。

  佳期谁料久参差。

  愁绪暗萦丝。

  想应妙舞清歌罢,

  又还对、秋色嗟咨。

  惟有画楼,

  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nbp;”

  听完这首,赵佶顿时呆滞了,连曹斌也直冒冷汗。

  多亏了自己没有装逼,否则就要被反向打脸了。

  这些人都是大神啊,

  两首词每一首都是能够传世的作品,人家转眼就写了出来。

  牛逼上天了已经。

  那书生念完自己的词,看向赵佶道:

  “不如端王殿下也写一首送给师师姑娘,也让我们品鉴品鉴?”

  赵佶顿时冒汗了,尴尬地摆手道:

  “你们写的都很好,我就不写了,我送师师姑娘一副画吧,为师师姑娘的寿辰添些色彩。”

  说到作画,他就不怕了,他对自己有绝对的信心。

  然而那书生却摆了摆手道:

  “殿下,我们大部分人都看不懂画,您画了恐怕也是明珠暗投。”

  “辱没了您的画技不说,还耽误时间,不如您画好了单独送给师师姑娘如何?”

  赵佶的画技在整个大宋都很出名,这些人也是知道的。

  若是都看他表演,自己等人哪里还有机会?

  此时,赵佶郁闷地快要吐血了,他只是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而已,为什么不给机会?

  无奈之下,赵佶只得讪讪作罢,对李师师道:

  “既然这样,等本王画好了,再单独送与师师姑娘吧。”

  李师师点点头道:“多谢端王殿下。”

  她见众人时而谈诗论词,时而引经据典,潇洒自若,只有曹斌不停的被赵佶当作筏子取笑,从各种角度奚落来获取优越感。

  让她心生怜惜的同时,又颇为不忿。

  平日里赵佶倒还不至于如此没有风度,也不是跟曹斌有仇,只是因为大家平日里都捧着他,让他不需要主动获取优越感。

  然而今天却十分不同,到场的文人都是诗词大家,他实在比不过人家。

  无奈之下,为了表现自己,他就只能针对曹斌了,谁叫他不学无术呢?

  就像一个班级里,欺负大傻最狠的往往都是二傻。

  在赵佶问出曹斌不知道谁是“温飞卿”而哈哈大笑的时候,李师师终于忍不住了。

  她十分郑重地行礼道:“师师想与小侯爷合奏一曲‘梁祝’,望小侯爷成全。”

  听到李师师这个要求,众人顿时愣住了,奇怪看向曹斌。

  赵佶更是嘀咕道:“他还会奏乐?”

  见李师师如此认真地邀请,曹斌也没有刻意低调,如果再要拒绝就伤人心了,于是点点头道:

  “不知道师师姑娘这里有什么乐器?”

  李师师连忙道:“我有琵琶、筝、琴、笛、箫”

  曹斌摆摆手道:“那就用箫吧。”

  李师师连忙让丫鬟取出一支玉箫,红着脸道:“师师为小侯爷配唱!”

  曹斌也没有在意,取过玉箫试了试音,然后对李师师点了点头,就跪坐着缓缓吹奏起来。

  缥缈柔和的箫音响起,顿时让众人心中一荡。

  在场众人虽不说每一个都精通曲乐,但他们常年与琴棋书画为伍,欣赏水平是极为高超的。

  刚一演奏,就让众人陷入了缠绵悱恻的情怀之中。

  随着李师师的配唱,更是有人洒下点点珠泪。

  待乐曲结束,整个厅内都鸦雀无声,好半晌,曹斌身边的书生才擦了擦眼泪感慨道:

  “最黯然者,唯情而已!”

  说着,他对曹斌深深拜倒:

  “我说只佩服曹兄一个‘诚’字,如今我是真心拜服了。”

  “若无至诚之心怎得如此至诚之情,若无至诚之情,又怎得如此至情之音?”

  “今日方知曹兄为人,可见谣言害人之深!”

  曹斌没有想到,只是一首曲子,就让他对自己从技能到为人全方面心服,甚至连称呼都改了。

  不知道该说这人单纯,还是该说他是性情中人。

  另一个儒生摇头晃脑,似乎还沉浸在音乐之中,微闭着双目道:

  “当世音乐大家,我以为皆不如曹兄,让人叹服!”

  “曲绝、技绝、情绝,此乃是三绝之音!”

  在众人的惊叹中,只有赵佶最是尴尬。

  刚刚他还全方位地奚落曹斌是个不学无术的人,没想道转眼间就被打了脸,还是“啪啪”作响的那种。

  李师师见众人对曹斌如此盛赞,顿时眉开眼笑,竟不由自主地骄傲起来。

  像是想起了什么,她还不忘狠狠给了赵佶一个鄙夷的眼神,让他郁闷不已。

  时间过得很快,在众人的饮茶清谈之中,庭院渐渐变得橘黄而温馨。

  “多谢诸位能来参加师师的寿宴,师师万分感激,如今时间不早了,师师也有些乏了”

  众人眨了眨眼,谁也没有动,都在等着李师师单独留下某人,好来个秉烛夜谈。

  李师师见状,有些羞涩道:“请恕师师无礼,要告退更衣了。”

  说着,她起身离开了现场。

  曹斌见众人不动,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道:“人家谁都没选,你们还赖着做什么?我可走了啊。”

  他身边的书生眨了眨眼道:

  “曹兄要是着急,你先走吧,我坐得腿麻,得等一会儿。”

  这种高端局,曹斌还是第一次参加,虽然不太明白,但也能猜到其中有些蹊跷。

  正在这时,一个小丫鬟走了进来,跑到曹斌身边低声道:

  “小侯爷,请跟我来!”

  曹斌愣了一下,顿时明白过来,心中十分雀跃,连忙跟上了小丫鬟。

  他身边的书生有些不敢相信的眨了眨眼道:

  “姑娘,你不会认错人了吧。”

  那丫鬟看了他一眼,不解道:“就是小侯爷啊,公子什么意思?”

  书生顿时泄了气,喃喃道:

  “我就知道,也只有曹兄了。”

  “可我的心里为什么这么难过?这么酸涩?”

  也不只是他,看着曹斌高高兴兴地虽小丫鬟奔向后院,所有人的心里都如同开了醋坊相似,酸涩无比,觉得好没滋味。

  赵佶脸色已经有些不好看了,若是李师师选个别的才俊他也能够接受,毕竟自己今天的表现不好。

  但万万没有想到,一块好玉,被曹斌这个纨绔拔了头筹,不就是一首曲子吗?我的画技连展示的机会都没有。

  今天真是把一张老脸丢了个干净。

  “哼!”

  想了半晌,越想越是气,越想越嫉,他直接冷哼一声拂袖而走。

  不说其他人怎样难受,曹斌却是十分受用。

  跟着小丫鬟进入李师师的闺房,见她正满脸红晕地危襟正坐。

  见这幅情景,曹斌嘴里有些发干,早已把得罪赵佶什么的抛在了脑后。

  李师师含羞带怯,又带了些紧张道:

  “师师早欲托付终身,不知小侯爷肯纳否。”

  曹斌故作为难地叹了口气道:

  “都说红尘既是苦海,但师师姐相邀,曹某也只能赴汤蹈火了,毕竟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李师师白了他一眼,满是怨念,但终归是放松下来。

  于是白云破月,画眉低唱,揉碎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