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时过境迁
作者:宫哲c      更新:2022-05-01 18:30      字数:2230
  在御书房与岑风议完事之后,周帝的心情很是复杂繁乱,本想回承华殿小息片刻,可龙驾刚出御书房,他却突然心生一念想要四处走走算是散心,于是便吩咐身旁的宦官改了道。

  对于这场谣言风波,他一心惦记于皇家的声誉和自己这个帝王的千古名声,一时间被痛恨造谣者的怒意蒙蔽了双眼,没有像岑风那样思虑周全,思考长远。

  况且除此之外,在周帝从不袒露的内心深处,也同样相信“无风不起浪”这句话。

  即使在心里一再劝慰自己太子的身世绝无可疑,这凭空造谣的一切都是无稽之谈。

  可每当他独自一人静下心时,那些关于此事,有意被他所藏起的疑虑,却总会像一根根细长的针,密密麻麻地扎在他的心头。

  虽然并无什么特别强烈的感觉,却让人无法忽视。

  加上岑风方才又将谣言一事与南楚扯上关系,更是让周帝震惊的同时,更是感到了一阵深深的焦虑。

  虽然因为官银旧案一事让他对太子大失所望,但太子如今既然还身在这个万众瞩目的储位之上,那就是大周江山未来的继承人。

  可常言道,有些话一旦说的人多了,假的也就成了真的。

  如果这场谣言愈演愈烈,太子的身世显然会遭到万民质疑,即使将来继承大统,也会受人非议,留人话柄,甚至还会惹得后世诟病。

  反之,就算周帝最后真的下定决心废除太子,可一旦储位动摇,必然会使得朝局动荡,国本受挫,对整个大周江山而言都是一个祸端。

  且这样一来,那些早就对大周虎视眈眈的各路权力也都会闻风而动,意图趁虚而入。

  而这其中最该防范的,就是表面上和善友好,百依百顺,实则早就野心勃勃的南楚。

  这也是为何,周帝虽然气愤难当,却还是没有力排众议,不去理会赵信之所求,坚决废除太子的原因。

  如果真如岑风所言,是那批楚人在背后谋划了这一切,正说明他们已经开始不安现状,蠢蠢欲动。

  这场流言之风恐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往后可能还有近一步行动。

  倘若不能及时控制谣言,压制住这股暗流,在趁其尚未演变成滔天巨浪时斩断后路,对大周而言必然会是个巨大的威胁。

  因此,此时的周帝不再像之前那样怀着一腔怒火,执着于于去寻找和严惩造谣者。

  他很快就意识到,想要让这场谣言最快烟消云散,让众人以信服的办法,就是证明他和太子的血亲关系。

  只有见招拆招,让敌人出师不利,无功而返,他才能留出更多的时间去部署下一步。

  “陛下,咱们还是别再往前面走了吧?”

  正当周帝缓步向前,面色肃然地陷入一番沉思之时,耳边却突然响起了贴身宦官伍良的声音。

  “嗯?怎么了?”

  周帝闻言微微一愣,从纷繁的思绪中回过神来,抬头望了一眼前方宽阔幽长,空无一人的甬道,停下了有些疲惫的脚步。

  凝视片刻,只见他神情感慨地收紧眉宇,眼中蒸腾起一片朦胧的氤氲,掩盖住了即将溢出眼眶的伤感之色。

  继而用一种沧桑的语气道出一句:“这前面,是兰妃的紫宸宫吧?”

  “回陛下,正是。”

  伍良神情有些不自然地应了一声,很是在意地侧目看了一眼周帝脸上此刻的表情,生怕勾起那段痛心疾首的过往,惹得自己的主子再度为之感伤。

  兰妃程氏和尚在幼年的安王高瑜当初在紫宸宫死得那样蹊跷可怖,着实是一道晴天霹雳,让周帝痛彻心扉之余,更是一连数日都夜不能寐,后来甚至还大病了一场。

  加之真凶至今逍遥法外,真相成谜,即使已经过去二十载的光阴,可这件事却依旧是他挥之不去的心结。

  就像是一根锋利的倒刺,因为当初扎得太深,已经再也无法轻易从心头拔出。

  所有关于兰妃的一切,在这宫中人人也皆是避而不谈,三缄其口,从不敢拿到台面上多说一字。

  当然,这其中除了害怕受到周帝的怪罪之外,也是出于对两条生米离奇死亡的敬畏与恐惧。

  “一转眼,那件事都已经过去快二十年了,朕也老了。”

  周帝容色凝重地深吸了一口气,望着不远处紫宸宫翘立的飞檐,眸色突然变得无比深重。

  细纹密布的眼角也似乎因为这句话,而猝然间显出了浓重的疲惫之色。

  “朕也很久没有来这里了,去前面走走吧。”

  “陛下......”

  “走吧。”

  周帝轻轻抬了抬手,没有去在意伍良满目的为难和担忧,率先迈开步子向前走去。

  面前这条人迹罕至的甬道,是通往紫宸宫的必经之路。

  从前兰妃在世得宠的时候,这里每天都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是每个宫人都争相到访的喜庆之地,远不像如今这般荒无人烟,死气沉沉。

  而自兰妃和安王离奇死去之后,这里便成了一处比冷宫还要清冷荒凉的无人之地。

  即使是这明晃晃的大白天,也没有人敢独自来此,生怕被传说中还盘踞在此处的兰妃冤魂所缠,再也不得安生。

  紫宸宫庭院外的大门紧锁,锈迹斑驳,让人无法窥见里面的宫苑内景。

  但即使什么都看不到,却也可想而知,里面早已是断景颓垣,衰败一片。

  周帝一动不动地站在门前目光微凝,在人前素来挺拔紧绷的脊背,此刻却逐渐松弛垮下。

  午后微醺的日光照在他略显佝偻的背影上,细看之下,更是将他整个人都衬得孤独而凄凉。

  “陛下,咱们还是回去吧。说起来,这儿除了慧妃娘娘每年还会定时过来祭拜之外,已经许久没有人来过了......”

  望着周帝眼中的怆然之色,伍良只能小心翼翼地劝着,却不敢多说些什么。

  “慧妃?”

  周帝闻言有些反应迟钝地微微侧目,就听伍良点头道:“是啊,说起来...慧妃娘娘的寝宫好像就在前头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