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集市
作者:爱吃仔姜      更新:2023-02-28 17:25      字数:2056
  张氏惯常是起很早的,因为林四郎要去县城做工,她要早起做早饭。

  今天也一样,饭菜做好,就准备把父女俩叫起来了。

  饭后,林四郎先离开,一个人的情况下,没有坐牛车,而是打算腿着去。

  牛车则被张氏征用。

  “娘,你要去哪里呀?”姜宝见到张氏在解牛车,好奇的问道。

  “娘要去镇上一趟,你在家里乖乖呆着啊。”

  “咦?”姜宝奇怪问道,“爹不是天天去县城吗,娘你要买什么东西,让爹带回来就好啦,你就不要出去了,万一累到了怎么办。”

  她娘可不像她爹,壮的像牛一样。

  “这东西县城也有,但是要花钱。”张氏说着,把之前林四郎编的筐子放在板车上。

  林四郎不仅是个木匠,还算是个篾匠,木头竹子都通一点,毕竟……算得上是一通百通。

  家里大大小小的竹筐来来自于他手,质量都非常好,足见他爹有多心灵手巧。

  所以林四郎编的竹筐,在集市县城一直都挺有市场。

  “花钱?”姜宝彻底好奇了,“还能买东西不花钱吗?什么东西?”

  “有啊,以物换物。”

  “哦。”原来是这样,姜宝兴致勃勃问道,“娘你要换什么呀?”

  “鸡蛋。”

  “鸡蛋?”姜宝一呆,“咱家没有鸡蛋了吗?”

  “没有了。”张氏又把烙的饼子带上,准备等饿的时候吃,还灌了一个竹筒的热水。

  姜宝在旁边站着不走:“娘,咱家鸡蛋呢?”

  他们家养那么多鸡下的鸡蛋呢?

  张氏看了她一眼道:“被你吃光了。”

  姜宝两眼茫然,她吃这么多的吗?

  见她小小的脸上不可置信的样子,张氏忍不住一笑,拍拍她的脑袋,“骗你的,是蛋糕做完了。”

  说起鸡蛋糕,她算算时间,应该快好了,准备给她盛出来,放到盘子里,让姜宝端去隔壁。

  姜宝却不乐意了,道:“娘,我要跟你一起去镇上。”

  她知道,集市在镇上,跟她学堂离得不是很远呢。

  “你去干什么呀?”张氏听了,没当回事,用湿布巾围着盘子递给她,“去找念安少爷玩吧,不是还有书要背吗?”

  姜宝接过来,却没走:“我已经背过了,现在温习一下就好了,去镇上也能去呢。”

  将盘子往旁边一放,抱住她大腿磨道:“娘,你就让我去吧,去吧~”

  张氏耐不住她磨,只好答应下来。

  姜宝在心里悄悄耶了一声,高兴的不行。

  虽然她学堂在镇上,但她还没去过集市呢,不知道集市上有没有别的好玩的呀,她去玩不是,去考察一下~

  但是到了集市的姜宝却很失望,这里根本就没有好玩的,连好吃的都很少,尤其她娘在一旁摆摊,怕她走丢,根本不让她自己去玩,于是姜宝只好坐在摊子前,睁大眼睛左看看,右看看。

  圆头圆眼睛,白生生胖乎乎的,别提多可爱了。

  见没人光临自家摊子,大眼睛一转,忽然喊了起来:“卖竹筐啦,卖好用的竹筐啦,又结实又好用的竹筐啦~”

  脆脆的小奶音,在一堆成人音里,格外明显,不少人都跟着看过来。

  见是一个小奶娃,都忍不住一笑,也有家里缺竹筐的,就过来看看。

  张氏瞠目结舌。

  “你家竹筐怎么卖啊!”一个比张氏看起来略大的妇人走过来,手臂上垮了一个篮子,用布盖着,但是姜宝看到里头是一篮鸡蛋。

  “十五文一个。”张氏回神,连忙说道。

  他们家竹筐一直是十五文,基本从未涨过价。

  “用鸡蛋可以换不?”

  “行的。”张氏连忙点头,他们基本都是用鸡蛋换,不行就去换鸡蛋。

  虽然也能买鸡蛋,但是总感觉……怪亏的。

  妇人便把鸡蛋篮子放到地上:“你看看这些,够不够?”

  张氏一呆,她不会算啊。

  妇人也没说话,与她对视,各自都有些无措。

  张氏是很少出来换东西,到现在都没彻底学会怎么换,妇人则是……纯粹不会算。

  “我我我,我会算。”姜宝看她娘被难住了,立马跳了出来,“娘,我会算。”

  妇人看到才屁大点的姜宝,有些不信任。

  张氏连忙道:“这是我闺女,正在学堂里上学呢。”

  虽然这么屁大点,基本也不能学什么,但是能上学,基本就能说明什么。

  妇人果真放心,但没掩住惊讶,镇上有个学堂,很多人家确实将孩子送去了,但是……看一眼姜宝,再看一眼姜宝,妇人不确定道,“你家这孩子……是女娃吧?”

  虽然这么小的孩子基本还看不出年龄,但是长得这样白净漂亮,还穿着裙子,一看就是女娃呀。

  张氏笑眯眯道:“是女娃呢。”

  妇人眼神就变了,送孩子去学堂不算什么大事,但是送一个女娃去学堂……

  这家底得有多厚?

  真宠孩子!

  姜宝则已经数了起来,将鸡蛋排成一排,小手一点一点,“两文,两文……”

  最后拿了两个小的出来:“剩下多了一文不好分,我们就亏一点,只拿一个鸡蛋好了。”

  妇人看着两个小鸡蛋,嘴角一抽。

  将鸡蛋放回篮子里,妇人看了一眼头上两个揪揪的姜宝道:“你家这闺女还真伶俐。”

  张氏忍不住一笑:“打小就聪明,也是为了不浪费天赋,她爹才决定送她去学堂的。”

  “虽然不能考官,但多学点道理,知识总是好的。”

  笑眯眯的,不动声色想将自己闺女名声打出去,即便姜宝才三岁。

  即便才三岁。

  妇人却眼睛一亮,问她是哪家的人,住哪里,最后一怀满足的抱着框走了。

  “娘,我以后会更聪明的。”被夸了一通的姜宝丝毫不羞,甚至觉得是小意思。

  张氏没说话,掏出饼子给她吃。

  这天还算热,饼子凉的慢,到现在虽然凉了,却不至于难啃。

  姜宝撕了一块,兴致勃勃的啃了起来。

  可惜牙口没有那么好,半天也没啃下去一块。

  她还乐滋滋道:“真香啊,娘,你以后在镇上开个饭馆吧,这样我中午也能吃到你做的饭了。”

  张氏打开竹筒给她喝水,边道:“你想累死你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