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五指山(求订阅)
作者:海螺的曹阿蛮      更新:2023-03-11 11:30      字数:10238
  虽然周济民自己很自信,但没想对方会如此给面子。

  国际数学期刊发表了他的论文,这证明了他论文的可行性已经被验证了。

  燕园的数学系主任办公室,周济民翻看着几本期刊杂志,还有几张百元面值的美元货币。

  这是他的稿费。

  书中自有黄金屋,在这个时代得到非常完美的体现。

  在京城,除了那些干部等少数人,大学教师这群人,绝对是当下活得最滋润的了。

  大部分的教授工资都是一百六十到两百多不等。

  类似冰心、朱光潜等这样的教授,除了工资之外,还有不菲的稿费收入。

  以齐白石为例,这个时代的老齐,每幅画的市场价是在1070元不等。

  熟人的价格是10元,普通人就是70元左右。

  就像老齐家的门房老尹,老齐只是给老尹一幅画,当做是每月的工资。

  当然了,大部分国画家,都没有老齐这么幸运。

  他们都被纳入配给制的工资轨道,成为干部画家。

  但不管如何,知识就是金钱这句话,实实在在地体现了出来。

  国内外,都一样!

  等周济民翻看完,段学复便笑道:

  “我看过你这几篇论文的水准,已经达到博士的水平了,我打算替你申请博士毕业,这学期你就开始在学校上课吧。”

  “不行!”

  周济民直接摇头拒绝了。

  他还想苟多几年呢,老段这家伙,居然让他直接博士毕业?

  靠,本硕博连读,少说要十年以上吧?

  好家伙,他直接一个学期就完成了?

  特喵的,太耀眼了。

  “怎么又不行?”

  段学复瞪眼,这学生也太不像话了。

  去年还骗他说,数学只是不牢固,没有系统地理清楚。

  好吧,被周济民一顿忽悠,他暂时同意了周济民的申请。

  可现在都过去半年了,周济民什么水平,他这个做老师的,能不清楚吗?

  “对了,华哥之前还问过我,你什么时候去文津街找他交作业啊?”

  “老师,您还是放过我吧,让我歇歇吧。”

  一听这个,周济民脑袋要炸。

  他就是想在家里好好葛优躺,各种平躺就好了。

  等苟过了十年,那才是他起飞的时候。

  “你,你可真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老段都被气到了,指着办公室大门,“赶紧给我滚去文津街交作业,下周回学校领毕业证!”

  “那个,老师,能不能过两年再领毕业证?”

  “那你能别占着茅坑不拉屎吗?”

  “我没有啊!”

  “就这么说定了,还不赶紧滚?我可不留你吃饭。”

  周济民无奈,只好退出办公室。

  外面,任九章则笑着表示,老师怎么说?

  “我不想说,师哥,我先回去了。”

  他这副模样,顿时让任九章摸不着头脑。

  走进办公室后,看到老师也是一副很生气的样子,任九章更疑惑了。

  小心翼翼地询问,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谁知道,他这一问,直接点爆了段学复。

  “屁的误会,这小子就是太倔了,跟一头懒驴一样,打着倒退”

  “别人求之不得的讲师工作,他居然一而再地推辞?”

  “小任,你说说,你见过像你师弟这样的人吗?”

  任九章瞬间无语,他能说什么?

  他是很羡慕周济民在数学上的天赋,也不能理解后者为何不愿意当北大讲师。

  但他也只是羡慕和不理解而已,更多还是替老师感到高兴。

  且说周济民回了家,装模作样地熘达一圈。

  看着追在小金鱼屁股后面的周清娴,又看了看熟睡中的瞌睡虫和小不点,转身出门去了。

  家里有黄小花,确实不需要担心什么。

  盼娣和来娣两个小家伙也能帮着看一看瞌睡虫两姐弟。

  就是小金鱼太调皮了。

  只要她大哥不在家,她就能把家给拆了。

  还好周济民养的狗里面,没有二哈这个品种。

  否则的话,周氏拆家队伍,恐怕早就成立了。

  骑上自行车,周济民优哉游哉地往文津街3号行驶而去。

  这条街,有一座京城图书馆。

  馆内收入原来藏在承德文津阁里的《四库全书,街道因此得名。

  靠近这条街道的时候,周济民能明显感觉到,路上的行人都不同了许多。

  文化气息,或者叫精神面貌都饱满了许多。

  放眼望去,路上的行人,要么是充满了对这里的向往,要么就是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其内核,跟其他地方有着明显的不同。

  “同志,请问您找谁?请出示一下您的工作证。”

  门口,周济民被守卫员给拦住了。

  他只好出示了自己的工作证,表示自己要去找华所长。

  这年代,狗眼看人低的人,不多。

  所以对方查看了他的工作证之后,就放行了。

  读书人身上的特殊气质,跟普通人还是有不小的区别。

  站岗多年,守卫员早已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顺利通过之后,周济民问人,终于走进了老华的办公室。

  “请进,哟,稀客呀,快请坐。”

  见到是周济民,老华都很惊讶。

  坐下喝了一杯水,周济民本想开门见山呢,老华就直接开口了。

  “我都听你老师说过了,你自己发表的论文,通过了。”

  “我还没看过你独立发表的论文,能跟我简单说一说么?”

  老华可是数学领域的全能大老,只要周济民稍微提几句,估计对方马上就知道了。

  于是,两人就论文的事,开始聊了起来。

  原本只是简单的一次交作业而已。

  可周济民的作业还没交上去呢,直接就先聊了一遍。

  而且一聊,就是半天。

  下午都过去大半了,老华才突然想起来,询问周济民来这里的目的。

  他只好把作业交了上去。

  “行,放我这里吧,等我审阅完,没什么问题的话,就帮你寄出去了。”

  老华顿时乐呵呵地笑道,“到时候还是以根号十七的笔名发表吗?”

  周济民无语,看来老段已经把他卖得十分彻底了。

  从办公室出来,他回头看了看老华的办公室,叹了一口气。

  以后都不想来这里了,好累!

  但,收获是真的很大。

  1960年的春天,这是一个不平静的季节。

  全国很大地方,要么稻田干旱到裂开,要么洪涝冲毁房屋。

  形势十分严峻,不容乐观。

  京城地区也是受到洪涝的影响,连红星公司的生产线都一度停工了。

  停电是最主要的大问题。

  洪涝也导致工人无法顺利出门上班,反正很麻烦。

  还好,洪涝也只是暂时的,很快便过去了。

  对于徐梅来说,这几天,她是开心的。

  从周济民这里拿到的计谋攻略,就是好使。

  不到一周的时间,新来的财务处长自动申请调职了。

  连一把手朱文军都拦不住。

  没这么欺负人的!

  !

  此时的朱文军才明白过来,徐梅可不是一个任人揉捏的小寡妇。

  而是一头吃人不眨眼的小狐狸。

  所以朱文军没办法,只好灰熘熘地跑过来,把徐梅请回财务处。

  按照周济民的计划,徐梅稍微拿捏了一下,朱文军便冷汗直流。

  他是后悔死了,早知道他那个亲信能力一般,他说什么也不会将第一把火烧向徐梅了。

  猪队友简直太可怕了!

  最后,徐梅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副职领导,主管财务这块。

  尽管只是副职,而且还是排名最后的领导,但有了职位,很多事就很好办了。

  其他领导就不能像以前那么对她了,老客气了。

  就连老梁这个便宜姐夫,在公司内,也跟之前老杨在的时候一样,舒心多了。

  马新宝等没有靠山的人便成了倒霉孩子,无依无靠,只能靠自己立足了。

  不过,朱文军的第二把火,终究没有烧起来。

  因为他害怕了。

  生怕又招惹到谁,让他面上无光。

  再把脸面都丢光了,他这一把手还怎么开展工作?

  所以,还是先稳一波吧。

  红星公司的事,周济民只是听说了一下,很快便没有关注了。

  三月和四月的自然灾害,他也是出钱出力,跟全志敏他们一起,当了志愿者。

  当时,全志敏还问他,哪来的那么多小船?

  小船是木板打造的,大概就容下几人而已。

  这玩意儿,有木板和钉子就行。

  听到他说是自己造的,全志敏等公安都愣神了一下,然后冲他竖起了大拇指。

  等灾后,到了重建家园时,周济民也来到街道办,捐了两百块钱和部分物资。

  这个时候最紧缺的不是钱,而是粮食和医药。

  偏偏周济民给的就是粮食和中药草。

  为了泡虎骨酒,最近他可没少研究这些。

  在空间也种植了一些。

  反正泡酒用不完,正好拿出来废物利用。

  对于街道办来说,这可是帮大忙了呢。

  等这一切都过去后,时间已经来到了四月底。

  却说这一天,周济民刚从文津街出来,准备回家。

  没成想遇到了一个熟人!

  嗯,他认识对方,但对方不认识他。

  袁老师,真正的国士无双!

  可他喊了一句对方袁老,直接让袁老师气得脸都黑了。

  不过,袁老本身就是农业系出身,经常穿梭在稻田里。

  尽管袁老现在只是一位南方学校的老师,但他的脸,确实黑!

  所以周济民也没看出来,但也回神过来,自己嘴瓢了。

  连连道歉,终于让袁老师没那么介意了。

  “你是怎么知道我名字的?我以前并不认识你吧?”

  见袁老警惕,周济民洒然一笑:

  “我刚才是认错人了,我认识一个老教授,他长得跟你很像,差不多就是老年版的你吧。”

  “对了,你刚才说你也是学农业的?”

  “对,同志你有事吗?”

  两人便在大街上聊了起来。

  没一会儿就熟悉了。

  得知袁老是来京城参加一个农业会议的,这会儿刚结束,他打算去逛逛和故宫呢。

  周济民自告奋勇,非要当这个导游。

  接下来半天,他这个导游不称职,景点介绍一塌湖涂,或者说几乎没有。

  反倒是聊了不少水稻技术知识。

  此时的袁老,其实已经发现了一株异常的稻株,并且开始进行人工授粉了。

  一旦完成,接下来的事,恐怕会简单很多。

  周济民却趁机给了对方一些自己在空间研究出来的稻种,希望对方能在第二季度种植水稻时,进行不同的实验。

  加快推进杂交水稻的发展,也是周济民的一点小私心。

  看到太多太多的人间悲剧,心肠虽然硬了,但善良不能丢。

  在有能力和不影响到他猥琐发育的情况下,能帮则帮。

  提起这个,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

  邢毅成帮他申请一等功的结果出来了。

  不是一等功,是二等功!

  原因也简单,一是他年轻,才十七岁。

  第二嘛,他不是现役或者之前服役过,不是军人,不适合!

  不管背后是什么原因,周济民都欢喜地领了这个奖。

  他把之前因公殉职,领的那个门牌换回去老房子那边了。

  南剪子胡同这边,则挂上了他新领的二等功之家门牌。

  袁老望着手里了一袋稻种,心情十分激动。

  这稻种很赞,粒粒饱满。

  想必是周济民精挑细选出来的吧。

  这样种出来的粮食,也不知道亩产多少。

  随后,周济民又拿出一个笔记本给袁老。

  “上面都是我记录的一些数据,希望对您有用。”

  “你们京城人就是太客气了,我先谢谢你了。”

  提着稻种和笔记本的袁老,开心地笑道:

  “我身上也没有多少钱,等以后我真的研究出来了,我再来给你报喜。”

  “那倒是不用这么麻烦,您要是到了京城,只要跟我吱一声,保证好酒好菜招待您。”

  周济民摇摇头,继续道:

  “我倒是不急着要这个研究结果,但我们有很多农民,他们急需解决粮食产量问题,国家也很需要!”

  “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重任,就托付在你们年轻人身上了。”

  一个不小心,周济民又嘴瓢了。

  袁老面色古怪,“你应该也是年轻人吧?”

  “哎呀,您不知道,我经常跟老教授们打交道,混久了,我自己都是老年人的心态了。”

  对此,袁老也没觉得奇怪。

  望着袁老远去的背影,周济民心说,稻种已经撒下去了,能不能丰收,就等来年的秋天了。

  进入五月份,周淑晴也紧张了起来。

  因为她马上就要参加中考了。

  跟她大哥不同,她是六岁入学,但没跳级。

  所以,按照正常的上学流程,她今年才参加升高中的考试。

  毕竟她的学习天赋,真心一般。

  可不管如何,她都听她大哥的话,对自己负责,尽最大努力去考试。

  能考上最好,考不上也没关系。

  她积极备考,小金鱼也迎来了第一次考试。

  这是她大哥给她出的题目,算作是第一次期中考试,检验她最近这段时间的学习成果。

  有趣的是,她还拉着盼娣和来娣,一起跟她参加考试。

  从二月份,盼娣和来娣两姐妹跟着她们大姐,来到周家之后,经常也跟着小金鱼一起学习。

  读书这件事,黄小花很认真对待。

  她们两姐妹也十分认真。

  学习劲头可比小金鱼强多了。

  也正是受到两姐妹的影响,小金鱼也比之前好很多了,每天的学习时间去比去年多了半个小时。

  只是考两科,语文和数学,一个上午就考完了。

  周济民查看了一下试卷,都还很不错。

  鼓励了一下三个小家伙,便让她们出去玩耍了。

  黄小花抱着瞌睡虫进来了,书房瞬间吵得不行。

  “周大哥,今天也不知道怎么了,她都哭了好久,我怎么哄都哄不好。”

  “我来吧。”

  接过小家伙,周济民拿了放在一旁的奶瓶,小家伙还不乐意。

  直到他把奶嘴放进她嘴里,她吃了一口,然后才安静了下来,大口大口地吃着。

  “呼,我刚才也给她喂奶粉了,可她不喝呢,以后周大哥您要是不在,我都不知道怎么办。”

  “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小屁孩也不能太宠着。等她饿了,自然会吃的。”

  五个月的孩子,已经可以稍微喂一些辅食了。

  而且,慢慢的,也应该为几个月后的戒奶做准备了。

  对于他这句话,黄小花也只是听听。

  在他家呆了几个月,她可太清楚周济民有多宠着家里的价格小屁孩了。

  有些时候,连她自己都管不住盼娣和来娣了。

  因为周济民爱屋及乌,也宠着她们俩,加上小金鱼也在旁边,黄小花也很是无奈。

  等瞌睡虫吃饱之后,她吐出奶嘴,睁眼看了看,露出一个微笑,然后就睡觉了。

  要说睡觉时间,同样是双胞胎,周清怡睡的时间最多。

  小不点睡得少,但也闹腾得很。

  已经蛮会走路的周清娴,拉着旺财的尾巴,走进了书房。

  看着满脸狗生无趣的旺财,周济民和黄小花都笑了出来。

  旺财顿时更加幽怨了。

  “帮我带孩子,你还委屈了?要不我奖励你一点?”

  听到主人的话,旺财眼睛亮了,难不成主人想要奖励我空间泉水?

  哌!

  一巴掌挥了过来,狗头挨了一记,旺财有点懵。

  干嘛又打我?

  周济民没好气地道,“你看看你小主人,她裤子都湿了,沾水了你都不知道吗?真是傻狗,一边呆着去,我给你小主人换裤子。”

  旺财夹着尾巴,灰熘熘地跑了,周清娴却不乐意了。

  想要去追,被她爸爸一手提了起来。

  放在大腿上,让屁股朝上,轻轻拍打了一下:

  “又调皮捣蛋了是吧?为什么去玩水?”

  小家伙没感觉疼,就是觉得委屈,“我没玩水。”

  “那你裤子为什么湿了呀?”

  “不知道呀。”

  真气人,周济民无奈,只好给她换了裤子,然后才让她出去玩。

  快一岁半的小屁孩,可会跑了,上蹿下跳的。

  加上家里的宠物不少,有它们帮忙看着,倒也不太担心她的危险。

  只要她不跑出去外面,旺财它们都不会制止她。

  没一会儿,李雨竹登门了。

  她来的目的也很简单,班上同学想出去城外踏个晚春,郊游一番。

  三四月份的时候,京城地区经常下雨,还有洪涝。

  所以没机会出去游玩。

  最近天气晴朗,天气还不算闷热,所以很适合出去游玩。

  大家都计划好了,带上做饭的家伙,去野外游玩看风景,同时生火做饭,如果还能在河边钓鱼,那就更美了。

  “我都不是班上的同学,你来喊我干嘛?”

  周济民哭笑不得地拒绝了。

  “虽然你只当过我们班一天的同学,不,准确来说是一个上午。”

  李雨竹很较真儿,“那也是同学啊,再说了,这可不是我个人的意思,还有其他同学也希望你去呢。”

  “你们去吧,你自己也看到了,家里这么多孩子,我可走不开。”

  “不是,就一天而已,你都走不开?”

  “你也不是第一天来我家了,我家几个孩子你不知道?别说一天了,一会儿都不行呢。”

  刚说完,小金鱼就带着号啕大哭的周清娴走了进来。

  望着冲自己表示无奈的周济民,李雨竹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小家伙之所以哭,是她自己不小心摔倒了。

  而小金鱼哄了一会儿,不仅没哄好,反而让周清娴越来委屈,然后领着进来书房时,直接哭了起来。

  那金豆子,跟不要钱似的,不停地往下掉。

  “摔哪了?小腿啊?疼不疼?”

  满脸泪珠子的周清娴,一听老爸的询问,委屈巴巴地说疼。

  “好了,乖,不哭,不疼啊,爸爸给你吹吹,吹吹就不疼了。”

  现在是春夏之际,给小家伙穿的衣服不多,裤子就一条小金鱼穿过的裤子改的。

  反正她的衣服是不会少的。

  不仅丁秋楠给她坐了好几条宽松的裤子,周济民也买了几条成衣裤子,还有小金鱼她们留的衣服,估计没等她穿多久,身体就不适合穿这些小衣服了。

  哄了一会儿,小家伙这才不哭泣了,又跟她姑姑跑出去玩了。

  基本上,每天差不多都这样。

  只要周济民在家,她一哭,就会来找她爸爸。

  她爸不在家,就算摔倒了,她自己也不哭,更不会去找黄小花。

  因为她知道,只有她爸爸才会认真哄她,宠她的。

  此时的李雨竹,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明明周济民才十七岁而已,应该是享受美好青春的时候,却宁愿窝在家里,天天带娃。

  看他哄孩子时的认真表情,耐心十足,李雨竹表示她自己都做不到。

  五月,一个阳光明媚的休息日,周济民带着一家人出去游玩了。

  之前李雨竹的来意,让他也想着,在休息的时候,带着家人出去逛一逛。

  顺便给黄小花放个假。

  拿了三个月工资的黄小花,高高兴兴地回了黄家村。

  盼娣和来娣没跟着,她们跟着小金鱼一起出去玩了。

  回到家的黄小花,看到家里一切井然有序,心情也很美。

  “姐,你带这么多东西回来呀?都是周大哥给的?”

  黄招娣看着她大姐带回来的东西,也惊了一下。

  三个妹妹和弟弟也围了过来,流着口水问,有没有好吃的?

  每次看到大姐回来,她们几个小的,都会第一时间围过来。

  因为大姐在周大哥家里干活,吃穿不缺,还能给家里带点东西呢。

  有大白兔奶糖、半瓶麦乳精、腊肠等,基本上都是吃的。

  原本丁秋楠是想送两瓶麦乳精的,可黄小花死活不愿意。

  最后,在丁秋楠的坚持下,她才接受了半瓶麦乳精。

  已经三岁的黄小虎,吃着大白兔奶糖,眼睛都眯在了一起。

  他大姐摸了摸他的脑瓜子,然后让三个小家伙先出去。

  看到大姐拿出来十五元钱,黄招娣觉得莫名其妙,“老二,这是我在周大哥家领的工资,总共十五元,这笔钱,我们今天拿去还给隔壁村的秦大爷吧。”

  去年秋天,建造泥砖房的时候,她们家向隔壁秦家庄的秦建国大爷,借了15元钱。

  老是欠别人的钱,念头不通达!

  现在有钱了,就第一时间还了,心里才能舒服平静下来。

  “那大姐,我们现在就去还钱吧。”

  两姐妹去了一趟秦家庄,终于是把钱还掉了。

  一身轻松!

  等几天后,周济民从秦建国手里接过这15元,心头复杂不已。

  转了一圈,这钱又回来了。

  差不多,等于黄小花白在他家干了三个月的活。

  城外,今天出来游玩的人可不少。

  老三举着照相机,给大家拍照。

  照相机是去年周济民去南边小岛买回来的。

  平时也就节假日或者生日等,才会偶尔拿出来用一用,更多时候都是放家里堆灰。

  这年代的黑白照片,或者说胶卷照片,其实很多人一辈子都舍不得拍一次。

  大多数可能是结婚的时候,才有可能拍个照。

  然鹅,偏远地区的农村,甚至连照相机是什么都不知道呢。

  这种情况,只有到千禧年之后,才会有所好转。

  茄子!

  卡察一下,一家人的全家福就拍了下来。

  来附近游玩的人也不少,所以找人帮忙拍照,问题不大。

  谢过对方之后,周济民接过相机,便又悄悄拿着手机,借着其他阻挡物,远远地给大家录了一小段视频。

  讲真的,智能手机确实厉害,等过几年再看,也不会有很大的变化。

  但胶卷照片嘛,没几年就会变样。

  当初,周济民还喜欢看初中、高中等毕业照,工作十多年后,再拿出月饼铁盒,里面的照片已经完全大变样了。

  这玩意儿,真没办法很好储存啊。

  或许是他存放的方式不对。

  可在农村老家,谁不是用月饼盒呢?

  要知道,那个时候,课本知识可是有提到过。

  没记错的话,应该是政治课,讲的是从众消费心理等这部分内容时。

  提到一个在丑国提前消费买房,享受了一辈子的房子,临老时终于还清了房贷。

  另一位则是内地一位老人,快到死的时候才存够钱买房。

  可部分的钱,却因为用塑料袋包裹,被蟑螂等虫蚁啃食掉了。

  白白浪费了多年辛苦攒下来的钱!

  农村家里,大家都没钱买保险柜,所以玻璃罐,月饼盒等存放物品的盒子才是大家的选择。

  拍完视频,周济民收好手机,又继续游玩。

  临近中午,要准备做饭了。

  在野外生火做饭,需要找有水源的地方才行。

  取水方便嘛!

  刚找到一处小溪边,周济民就碰到了一个班上的女同学。

  好家伙,这都能偶遇上?

  不用说,李雨竹肯定也在附近了。

  没一会儿,周济民刚生火,李雨竹她们就找了过来。

  顿时,现场热闹了起来。

  出来玩的女同学居多,男同学就来了五六人。

  估计是来当苦力的吧!

  小金鱼几个孩子老开心了,多了不少大姐姐,陪着她们玩耍,那不得高兴坏了?

  小溪里,一群少女带着一群小屁孩,在水里摸鱼抓虾,玩得不亦乐乎。

  周济民他们在岸边做饭,不多时,肉香弥漫开来,附近的人都看了过来。

  有这个闲情逸致出来玩的人,家里都不缺粮食的。

  但肉嘛,就不一定了。

  像那些老教授们,他们都会自持身份,轻易不会去鸽子市买东西。

  生怕被抓到,有理都说不清了。

  所以,大家看着周济民这边,花样百出的腊肉炒笋、西红柿炖牛腩、叫花鸡等菜,口水都不知道吞了多少。

  实在太香了!

  周清娴又哭了!

  被她妈妈抱着去换裤子了。

  刚才不小心,她自己狡猾,好家伙,一屁股坐在小溪里。

  痛倒是不痛,可是浑身湿透了呀!

  连着小金鱼身上也被溅了不少水花。

  “开饭了。”

  喊了一声,刚换好衣服的小金鱼马上就跑了过来。

  比她还短腿的周清娴,焦急地喊着姑姑,也追了上来。

  “慢点,又不少你们吃的。”

  周济民哭笑不得,丁秋楠却给了他一个白眼,谁让他喊来着。

  等给她们分了饭菜,李雨竹她们也端着她们做好的饭菜过来了。

  几十人一起吃饭,场面很壮观。

  对于李雨竹,丁秋楠已经不像以前那么敌视了。

  只要她不靠太近周济民,丁秋楠就不会说些什么。

  反正现在她地位稳得很,周济民也很宠她,所以她不怕李雨竹。

  小心警惕一些,不给李雨竹犯错的机会,丁秋楠就没什么好担心的。

  “周济民,明天晚上电影院那边会放映青春之歌,我请你去看电影好不好?”

  李雨竹说着,还把票给拿了出来。

  两人这会儿正坐在溪边,在他怀里的正是周清娴这个小家伙。

  小家伙想吃肉,得给她撕碎了,她才好吃下去。

  周济民没去接,直接表示没时间,忙着呢。

  “一次都不行吗?我都邀请你这么多次了,而且又不是只有我们两人,你怕什么?”

  怕什么?

  当然是怕你变身狐狸精啊。

  周济民想了想,还是答应了对方。

  一是看看对方到底卖什么把戏,二是跟对方讲清楚,不要再约他了。

  作为家里的常客,李雨竹不可能不清楚他跟丁秋楠都结婚了。

  她自己作为天之骄子的北大学生,根本没必要盯着他不放。

  毕竟比周济民优秀的男人,简直不要太多。

  见他答应了下来,李雨竹很是开心。

  转身喜滋滋地离开了。

  “爸爸,我也要去看青春之歌。”

  突然,正在吃饭的周清娴,说了一句。

  “你知道什么叫青春之歌吗?”

  “不知道。”

  “不知道你看什么?你又看不懂,字都不认识,急什么?现在啊,你要好好吃饭,快快长大,以后爸爸带你去看电影,好不好?”

  “好。”

  听着她脆嫩的童声,周济民笑着摸了摸她的脑瓜子。

  每天看着她们长大,生活总会不缺乐趣。

  第一次听她们喊爸爸,第一次看到她们站起来,第一次学会走路,第一次学会跑步。

  这都会让他成就感满满。

  晚上,回到家的众人,全都累的不行。

  也不追电视剧了,洗完澡就回房间睡觉了。

  转过天,周济民回了一趟燕园。

  老段的办公室里,放着一份外人信件,看收件人的名字,赫然是根号十七的。

  “你最近怎么那么懒惰?都过去几个月了,才交了三篇论文?”

  段学复看到他进来,满脸嫌弃。

  周济民都不知道拿什么表情面对老段才好,他都算高产了,算上老华那边要求的论文,从三月到现在,也就是两个多月而已,他已经写了五篇论文,还想怎样?

  “老师,您要求太高了,我都写了这么多篇论文了,您还不满意?我就想问问,任师兄写了多少篇?”

  “你跟他有什么好比的?你天赋高,而且你又没有教学任务,对你要求高一点,难道不好吗?”

  “那我也需要生活和休息的呀,您嘴巴上下一碰,我可就惨了。”周济民叫苦连天:

  “您不会真以为我写这些论文,都不用思考的吗?就是写出来,也需要时间啊。何况还这么多文字,我容易吗我?”

  老段顿时笑了,表示昨天是谁带着家人出去游山玩水的?天天在家带娃,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家都干嘛呢。

  两人你来我往,闲扯了一会儿。

  接着才聊起了其他事情。

  说是六月份有个国际数学会议,老华那边还有个名额,可以给到周济民。

  对于这个名额,周济民摇头拒绝了。

  他情愿多写几篇论文,也不愿意去国外参加这样的会议。

  因为这样的交流会,可能会对他在数学上的发展有很大帮助,但其实更容易惹祸。

  “你到底在担心什么呢?这么好的机会,你都不去,你想气死我啊?”

  面对气急败坏的老段,周济民依旧坚持己见。

  去是不可能去的!

  但打脸来得有点快!

  等他离开老段的办公室,回到家的时候,老林已经在等他了。

  “哟,大领导,好久不见啊,让您久等了吧?真是罪过罪过!”

  老林瞪了他一眼,不理会他的嬉皮笑脸,反而严肃道:

  “跟我走吧,路上我跟你说。”

  等走了几步,发现周济民还没跟上来,不由回头气道:

  “还不快跟上?”

  跟着老林上了车,周济民都不需要开口,前者便开口了。

  需要去见一个领导,该注意的礼仪一定要注意,不允许嬉皮笑脸,态度要端正。

  这可把周济民给吓了个半死,老林的职级已经老高了,连他都要严肃对待,这……

  不敢想,不能乱想,但澹定!

  可坐了一会儿,调整了一下呼吸,也依旧无法平静下来。

  “怕了?”

  老林戏谑地笑道,周济民摇头,嘴硬道:

  “我这不是怕,我这是激动。”

  “有区别吗?“

  “当然有区别了,反正我不是怕,我这是对领导的尊敬,佩服他们真正为国为民和无上功勋。”

  “你的意思是说,我就不值得你这样咯?”

  “瞧您这话说的,当初第一次见您的时候,我不也很激动吗?”

  “就知道捡好听的来哄我,记住我刚才的话,可不能丢人,听到没有?”

  怀着期待的心情,汽车缓缓从长安街驶过。

  然后进入一条安检十分严格的小道。

  就算是老林的车子,也要查看一下。

  因为激动,周济民都忘记看过去了多少时间。

  直到走进一间装扮简朴,却满是文件、书的房间。

  看到了想见的人,周济民面色潮红,激动不已。

  何为见证历史?

  这就是了!

  可

  不是从书本中看到的照片,而是活生生的人物。

  就算周济民是穿越者,那也是相当激动的。

  对方十分温和,说话也跟老一辈的长者一样。

  简单闲聊了几句家常,然后就聊起了他的学业、工作等情况。

  接着才是这次的重头戏!

  近期会有领导出行访问国外,一是寻求破局之法,二是产品交流,三是学术交流。

  后面两者,周济民都基本符合,所以询问他的想法。

  卧槽!

  如果是其他人,周济民可能直接拒绝了。

  但眼前这位领导,他二话不说,便应了下来。

  周济民很信任对方。

  至于说他的想法?

  其实也没有什么想法,见招拆招罢了。

  目前只是红星公司和东北汽车公司生产的产品能拿得出手,其他产品嘛,不说也罢。

  学术交流的话,估计也跟数学有关吧。

  这一点,就不需要周济民了。

  华老、段学复等人才是中流砥柱,他顶多算个虾米。

  见他答应下来了,领导顿时开怀大笑起来。

  又聊了一会儿,秘书掐着时间过来了,周济民只好起身告辞离开。

  外面,老林又上下打量了他几眼,这才领着他出去了。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六月出去。

  很快,段学复那边收到了消息,霎时高兴不已。

  “那臭小子,果然得是顶天的人物,才能收拾得了他,孙猴子也是逃不出如来的五指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