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江淮(三)
作者:多次拒绝陈星旭      更新:2022-05-02 00:04      字数:2288
  苏景辰从一开始就知道宋寒的真实身世,可他偏不提前说,也没再白鹤面前暗示,只让白鹤想方法让宋寒重查当年江家之事。

  这江家之事……贤王殿下既然要自己透露给摄政王,定是大有内情,只是要如何透露给摄政王呢?

  刚这么想着,宋寒从摘星殿中,亲自带了披风要前往玉慈宫给苏苓笙时,在玉慈宫的码头,不偏不倚遇上了皇后,白鹤便先一步躲开藏在二人身后。

  “微臣见过皇后娘娘。”

  宋寒恭敬地朝皇后行礼,秦皇后也只是淡淡瞥了他一眼点了点头,宋寒偏过身子给秦皇后让路时,秦皇后却突然停下脚步,借着小渡船之上的夜灯皱眉看着宋寒。

  微弱昏黄的灯笼光下,宋寒的眉目在朦朦胧胧中……他的眉眼与这暖光融合在一块,恍惚间却忽然像极了当年那个唇红齿白,在烛下一字一句念书与她听的郎君。

  秦皇后第一次知晓死生契阔,便是从江淮的口中得知。

  自己这位女婿的脸……怎么生得与江淮的眉目气质有几分相像?从前她从不这么觉得,只简单接触过自己这女婿几次,况且她自己都对苏苓笙没有多少关照,更别提这女婿了。

  世人只道他是个冷面玉郎君,秦皇后此前也一直这般觉得,并不觉得宋寒也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今日这种光下一见,他的气质忽然像极了当年的状元郎,罢了,不过是自己今日见到了江淮,又被江淮荡漾了如一潭死水般的心绪。

  “皇后娘娘可有事相交?”

  宋寒转过身子认真看着秦皇后,不明白这位上了年纪,却依风姿绰约的岳母在想什么出了神。

  秦皇后收回眼中的复杂情绪,恢复成那副不悲不喜的模样淡淡开口:“无事,摄政王快去给公主送衣服吧,灵堂冷。”

  宋寒:“臣遵旨。”

  虽是这么说,宋寒却放慢了脚步,刻意等到秦皇后上了船走远过后,才叫出藏匿在暗处的白鹤:“鬼鬼祟祟地藏着作甚?有事说事。”

  白鹤心中暗叹道摄政王果然厉害,他的藏匿术本就是荒雪楼中最顶尖的,这也能被宋寒发现出来。

  “回禀王爷,属下今日听到一些旧事,此刻不宜禀报。”白鹤躬着身子朝宋寒作了个揖,剑穗上的流苏却不自主地打到了他的腰身之上,惊得白鹤慌神眨了几次眼。

  宋寒微眯着眼看他:“你这是何意?今日这般奇怪,况且此时……也不是你守岗的时间,还不下去歇着么。”

  白鹤:“王爷,先给殿下送衣服吧,属下待会儿再禀报。”

  还好摄政王并没有对自己从何处前来感到疑虑,若是让他发现自己是从东宫过来,那他白鹤就玩完了。

  灵堂内,苏苓笙虽用不着长跪多久,但她始终是要留在玉慈宫无法外出的,入了夜后晚风只比平常更猛烈,玉慈宫又空旷幽冷,宫门还要大开三日,即使守灵的人很多,苏苓笙也难免冻得一哆嗦。

  她们这些上位之人都待得身子乏力泛冷,更何况那些不眠不休必须长跪于地上的宫人呢?苏苓笙于心不忍,把玉慈宫的刘姑姑叫来吩咐道:

  “刘姑姑,你多派些人在灵堂内多布几个暖炉吧。”

  刘姑姑从地上颤抖起身,脑子昏昏沉沉,点了点头也不回应苏苓笙,双眼哭得肿红不已,苏苓笙也并未与她计较这些礼节。

  她跟随孟太后多年,如今太后蒙难她亦是想以身殉主,却被大理寺少卿连湛制止。

  苏苓笙冷得抱住了自己,不停搓着自己的双臂,正祈祷外面寒风能吹地再微弱些时,宋寒却拿着一件纯白鹤绒大袖衫,轻轻挪动着步子进了玉慈宫。

  他脚步极轻,若不是苏苓笙正对着宫门看到了他,殿内竟无一人注意他。

  “披上,这几日你要辛苦了。”宋寒走至苏苓笙面前,将外衣轻轻盖在她身上,额头贴着额头看着她,“子时你就能下去歇下了,今夜来摘星殿好不好?”

  宋寒的要求不过分,苏苓笙想也没想就同意了,反而有些焦虑地抬头看着他:“寒哥哥,你身受如此重伤,还是别到处跑了,好好回去歇着吧。”

  两个人说话几乎都是用气管出声,偌大的灵堂,只有彼此才能听得到对方的话语,宋寒强忍着后背伤口扯出一个让她宽心的表情:

  “好,我听你的。”

  清源寺声望极高,那些高僧只需在白日里念经超度便是,宋寒再来之时忘尘等大师都已离开。

  回摘星殿的小渡船上,宋寒坐在船舱内,双手捧着一个汤婆子,船舱的窗户被掩上的严严实实,透不进一丝寒风。

  周霜的药确实见效很快,他今日这般频繁走动,后背的伤都没有再次开裂就不错了,此时也没有了最初那种撕裂般的疼痛感。

  “白鹤,进来罢。”

  一想到白鹤今日不对劲的模样,宋寒也觉得奇怪,白鹤向来是荒雪楼中最为稳重的暗卫,今日这般定是发现了什么惊天动地不得了的大事。

  白鹤在船舱外早就站得直哆嗦,宋寒这般叫他进去,他倒是生出几分暗喜,只是面上仍是一副无动于衷冷冰冰的模样。

  “王爷。”白鹤进了船舱后单膝跪于地上,宋寒只摆了摆手:“坐着和本王禀报吧,无需客气。”

  王爷从轻最注重这些礼节制度,如今在王妃的影响下,也渐渐平易近人起来,这也算是一件……好事。

  白鹤:“是。”

  “属下今日站岗之时,见到了皇后娘娘和清源寺的僧人忘尘。”

  宋寒示意道:“继续。”

  “清源寺的僧人忘尘,便是前朝十六岁便一举夺得状元的江淮,也就是后来的翰林院士江大人。”

  哦?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啊,宋寒倒是真生出了几分好奇,世人谁不知道秦皇后与江淮还有苏千山的当年事?

  只是江淮身死的消息天下人信之已久,时间一长便无人提及此事了,只纷纷感叹这旷世奇才也是个薄命只人。

  “他们二人的对话不仅仅提到了当年,还提到了江家,也就是江侧……玉涿小姐的母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