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作者:灯下黄叶树      更新:2022-05-02 00:13      字数:2384
  寻仙楼二楼一个精美的小房间里。一个粗豪的声音传了出来,“好酒,斟酒!”

  一个梳着双环丫髻,一身大红彩衣的二八女子,圆脸丰唇,还带点婴儿肥,看上去长得乖巧伶俐,赶忙拿起桌上的一把小执壶,倒酒把一个小小的哥窑冰裂片酒盅斟满。

  一双骨节粗大的大手拿起酒杯,张口仰脖把酒喝了下去。这是一张年轻英俊的脸,略显黝黑的脸上有着年轻人特有的骄傲和盛气,细长的眉眼,尖挺得鼻子,薄薄的嘴唇,一看就是个伶俐活泼的角色。一身上好料子的黑色绸缎外衫和白色内衬全都不修边幅的披在身上,敞着胸怀,露出黑得发亮的坚实胸脯。

  老鸨子推门进来,看了一眼仰脖喝酒的年轻男子,谄媚的笑道:“九爷今日好兴致。”

  男子放下酒杯,似笑非笑的看着老鸨子:“兴致是好,只不过九爷这几日不在,你可曾慢待小红了!”

  老鸨子脸上掠过一丝惊慌,但很快又堆下笑来:“没有,没有,九爷的女人,老身就是吃了豹子胆也不敢慢待,九爷你平日里有事自去办就是了,小红这里随时伺候着,九爷您什么时候想来就来。”

  年轻人去怀里摸出一把碎银子来,“赏你的!”老鸨子连忙伸手来接,“谢九爷赏。”

  “没你的事,出去吧。”

  “是,九爷。”老鸨子朝小红使了个眼色,倒退着出了门。

  “把门关紧,不叫不要让人过来!”九爷对着门外说道。

  “是,九爷。”老鸨子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年轻人示意小红又倒了一杯酒,他举起酒杯又是一口喝下。这才压低了嗓音道:“小红,怎样?”

  小红也压低了嗓音道:“那狗官恐怕已经知道了大当家的目的,已和守备府连成一气,听说要搞什么武林大会,寻些武林人士来做保护,对付大当家的,请了不少好手。”

  “武林大会?那你可知他们都请了些什么人?”

  “嗯,好像是叫什么斩龙杀虎会的,我还未知其详。只是听说许多黑白两道的名家好手都正在赶来,西域黑塔寺的黑云喇嘛和穷桑岛的刺风剑客就在今天已经到了。”

  “哦?”年轻人脸上略现惊容,这两个人名头想必很响,“竟把他们请出来了。”

  “你继续留心这里的动静,我先回去禀报当家的。”

  小红点了点头。两人继续对酌了一个时辰,年轻人便起身告辞了。

  寻仙楼里留宿的大佬官、搭拉苏们此时也都搂着相好的入睡了。外边的街道上除了打更巡夜的已无人行走。年轻人一出来便躲进路旁的阴影里,小心翼翼的往前走去。

  这是一条南北通达的青石板路,位于一座繁华的临江小镇上。

  镇上临江有一座江码头,南来北往的船只,运货的、送人的,都在这里停泊上岸,然后,再从小镇出发到其他的地方。所以,这里也就成了方圆百里内最繁华的一个市镇。也因此,周边五个镇子组成的县,县治官署就设在这里。

  年轻人走的这条青石板路正是镇上的主干路,直连着码头。船上的老客和水手们出了码头,总要吃个饭、住个宿或者有些别的什么需求,这些需求就带火了整条街的经济。因此,这条街也是镇上最繁华的一条街。

  衙署的建制总要面南背北,同时审案的时候要有一定的围观效应,能够引起百姓的关注,因此,这条路的这头是码头,另一头就是县官的衙署。县官的衙署照例前堂后邸,也就是前面升堂审案,后边便是县官一家的居所。本朝极重县官,作为地方正堂署理,未来都有出将入相的可能,所以都是由进士及第者在吏部选授,然后上任的。这江津县的本任县令也不例外。

  县令姓张,本是北方人,不过他向来听说江南的山水明秀,女子秀美,前人曾有词称道江南的好处是“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因此,他得知自己将要选授的消息,便托了吏部的同乡将自己放到南方的县去。

  不想他这位同乡在吏部里也不是十分有力的,江南一带富庶的地方早已有了人选,只好把他放到了这荆楚巴蜀之地,好歹也算是靠近南方吧。

  张县令虽未得偿所愿,但也总算是离开了北方黄土漫天的枯干景象,来到这楚天平阔,大江横流的县所,倒也有另一番耳目一洗的感受。

  古时宦游往往要在一地呆上三年五载,古人结婚的又早,所以带上亲眷上任是常事。张县令同样也早已在老家娶亲,他考上进士实授了官职便回家接了夫人一起同行来到任所。

  这张县令上任不到一年,就碰上了一桩棘手的案子。一个叫澹台玉的年轻人前来首告有盗匪占据山寨造反。这可是要紧的大事,处理不好,不只是保不住前程,只怕是连脑袋也要丢掉了。他赶忙上奏朝廷。朝廷下令,令他协同本地江防守备一同讨贼。

  这守备姓周,和他同年,比他早一年调任在此,也是个精明强干得人。立刻点起兵马,由澹台玉带领前去剿匪,不上一月就大功告成了。

  上奏朝廷,皇上见不是什么大的匪患,只略略嘉勉了一番,赏赐了些花红银两。

  这事到今日已过去了十八年,张县令倒没有亲至剿匪现场,只是听周守备说起当时的情形,匪帮们占据的是一座山城,城中有许多良善的山民,但当时攻打进去后,本来官兵人数就少,害怕有变,便不分好坏,尽数屠戮,然后一把火烧了整个山城。周守备谈起来也不免有些唏嘘后悔,但当时的情形如此,也实在没有办法。

  那前来首告的澹台玉原是苏州一带大族的子弟,本是出门壮游,却不知怎的被掳到山上,与匪首的女儿有了首尾,骗得了信任,才得空跑出来首告。那匪首的女儿也因为他的首告,山城被攻破后跳下了悬崖,据说那女子当时还怀着他的孩子。女子跳崖后,官兵们也去崖下找过,但连尸首也没有找到,虽然没有发现尸首,但从那么高的悬崖上跳下去,大家也以为多半是死了。

  这十八年前的陈年往事本来都要随着岁月的风尘而风化消逝了。但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却让张县令和周守备陡然又想起了这件事,并且惶惶不可终日。

  这件事就是那个关于“红胡子强盗”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