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章:看穿一切的嬴政
作者:一缕烟丝      更新:2023-03-08 08:03      字数:3366
  大秦朝,公元前212年。

  秦始皇嬴政已经加入历史聊天群近四个月,得到“华夏历史书”和造纸术,印刷术,锻钢术三种技术后,他一直在思考大秦朝的未来。

  如今,大秦朝在外要对抗北方的胡人和征讨南面的百越;在内要防止六国余孽作乱,警惕文人们胡言乱语蛊惑人心,可谓是危机四伏。

  这种非常时期,嬴政明白,只要他一倒,大秦朝就会倾覆。

  反复看过“华夏历史书”,嬴政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了新的认识和反思。

  “阿房宫,长城,皇陵,兵马俑……需暂时放缓。”

  秦始皇嬴政在宫殿的文案前,思索试着制定新的计划,“虽外有胡人,百越,内有六国余孽和一些文人作乱,但最重要的还是民心所在!”

  如何稳定民心?

  嬴政觉得还是要借鉴些后世王朝的一些作法,“乱则思安,贫则思富……给民之所求,得民之心也!”

  挥动手中的毛笔,在竹简上写下

  “少战乱而求稳”

  “轻徭赋而安民”

  “减酷刑而养德”

  “造新纸而制文”

  “得民心者得天下”

  ……

  突然,门外的赵高禀报道“始皇帝陛下,扶苏公子求见。”

  “扶苏来了?”

  “让他进来。”

  嬴政收起竹简说道。

  “儿臣拜见父皇!”

  扶苏来到了大殿中。

  “起来吧。”嬴政看向赵高,“赵高,十丈内不得有人,包括你在内,违者,杀!”

  “老臣遵命!”

  赵高心里满是疑惑,不知道嬴政如此郑重是要和扶苏说些什么。

  赵高退下后,嬴政注视着眼前这个仁慈的大儿子,问道“朕交给你的事,可有结果?”

  “父皇,儿臣前来,正是向父皇禀报,经过匠人们一个月的反复尝试,不日前有了新的进展。”

  扶苏从衣袖中取出一叠纸张,呈递给嬴政,“父皇请过目,此乃新制作而成的纸张,遇墨而不化。”

  “成了?”

  嬴政急忙将纸张放到文案上,提笔在上面书写大秦!

  “果然!”

  这样的纸张虽然粗糙,但已经可以在上面写字,嬴政很满意,“很好,做得不错。”

  “多谢父皇夸赞,但儿臣不敢鞠躬。”

  扶苏恭敬谦逊道“先有父皇的造纸术,再有匠人们的日夜辛劳,方可有如今的成就。”

  “呵呵……谦逊虽好,但不可过,有功就是功,朕也好,匠人也好,你也好,都有功,此是不争之实。”

  嬴政抬头看着扶苏说道“造纸术乃朕花费不小代价寻来的,此术的重要性,你如今应知晓。”

  “儿臣明白,此术将改变天下人之命运,改变大秦的气运!”

  造纸术,制造可以随意书写的纸张所带来的影响,扶苏有过深刻的思考,自然明白。

  “明白就好。”

  嬴政欣慰,“朕安排你回到咸阳,把造纸术交给你,希望你能明白朕的用心。此外,朕命蒙恬回来,一方面是有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去做,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这些技术不被外传。

  朕不希望你的过份仁慈,而把造纸术外传,你是大秦未来的皇帝,一切必须以大秦的稳定为先。”

  把造纸术交给扶苏,是对他的重用,也是对他的考验。

  以扶苏的仁慈和大义,说不定认为造纸术是造福天下读书人的天大好事,为了天下读书人,也为了大秦,说不定就会大方慷慨的把造纸术传出去。

  还别说,扶苏还真如此想过,不过好在他问了问蒙恬的意见,被蒙恬阻止了。

  不然,现在估计就凉了!

  嬴政的话语虽然平淡,但扶苏听得出来自己父皇对造纸术的重视,明白自己父皇要用造纸术来和天下读书人斗争到底。

  以前没有造纸术,扶苏肯定他父皇对上天下读书人会讨不到好,现在他也不知道将来会怎样。

  因为造纸术带来的影响会太大,无法估计。

  扶苏手心冒汗,“请父皇放心,儿臣一定不会让造纸术外传的。”

  “以后制造出来的纸张,朕只会安排章邯去取。”嬴政说道“纸张依旧粗糙,还需不断改进,不可松懈。”

  “儿臣遵命!”

  扶苏恭敬道。

  “退下吧。”

  嬴政背过身说道。

  “儿臣告退。”扶苏离开了大殿。

  嬴政唤来赵高,命令道“将章邯叫来。”

  “诺!”

  赵高领命退去。

  造纸术交给了扶苏,印刷术交给了章邯,锻钢术交给了蒙恬。同时交给蒙恬的还有“马中三宝”,即马鞍,马蹬,马蹄铁。

  马中三宝,是嬴政在“华夏历史书”中找到的插图,安排蒙恬去尝试制作。

  如今造纸术制造出来的纸张勉强合格了,嬴政准备让章邯试验印刷术。

  安排了章邯的事情后,嬴政继续他的规划大秦计划。

  下午。

  赵高来禀报“始皇帝陛下,叛贼项羽,刘邦等人已经押送到咸阳。”

  废了一些功夫,赵高不负嬴政所望,把项羽和刘邦等人抓到了。

  “张良还没寻到?”

  抓到了项羽和刘邦,嬴政安心不少,不过还有一个儒家的张良令他有些担心。

  至于陈胜吴广之辈,嬴政根本没有放在眼里,只要他在,不再继续压迫农民,就不怕他们起义。

  “老臣已经加派人手,相信很快就有消息。”

  之前赵高还不明白嬴政为什么在意张良,后来一查吓一跳,原来张良就是多年前在博浪沙差点刺杀嬴政之人,现在只不过改名成了张良。

  他没想到数年过去了嬴政一直还记得,而且似乎还一直安排人在追查,最近有了消息,可是他派去的人还是没抓到张良。

  “朕必须抓住此人,要活的。”嬴政心里盘算着张良能不能为他所用,李斯老了,他必须要找个接班人,张良是最好的选择,“与刘邦一同被抓捕的,可有叫萧何的?”

  萧何?

  赵高看了看手中竹简上记录的名单,“有,此人与刘邦来往密切,而且也是官吏,罪加一等,被一同押送到了咸阳。”

  “把萧何安排在胡亥府上做事,其余人关进大牢,但不得动用任何刑责,更不能让他们死了。”嬴政冷冷一笑,还不打算将项羽和刘邦处死。

  “诺!”

  赵高转动着眼珠子,不知道嬴政把萧何安排给胡亥是什么意思,而且感觉越来越拿不准嬴政的心思了。

  离开后,赵高接机去了胡亥的府邸。

  “萧何,一个小小的县丞,还是待罪之身……”胡亥不明白,“父皇是何意,把此种卑贱之人安排到我府上做事,是故意冷落我的意思吗?”

  最近扶苏与嬴政来往很多,令胡亥心里很不是滋味。

  “老臣虽然也不太明白始皇帝陛下的用意,但似乎是在试探萧何此人?”赵高想了想说道“也许,此人有何特殊的才能也说不定,公子只需暗中安排人监视此人行为便可,不必多想。”

  “罢了。”

  胡亥不再纠结萧何的事情,“现在扶苏,蒙恬都在咸阳,而且父皇似乎还安排了重要的事情给他们。照此下去,他们又会得到父皇的信任,再想对付他们就难了。”

  抬头看着赵高“你不是说想到了对付他们的计策了吗,何时动手?”

  “老臣已经安排好了。”

  赵高笑道“就在明日,朝堂上见分晓。”

  “总是卖关子!”

  胡亥期待着,“希望会很精彩。”

  “会的。”

  赵高很自信。

  ……

  第二日,早朝。

  丞相李斯奏报“始皇帝陛下,王离将军派人急报,边关发现大批胡人集聚,恐欲进犯我大秦边境。”

  秦始皇嬴政看向蒙恬,问“蒙恬,可有此事?”

  如今,相比李斯,嬴政更相信蒙恬的忠诚。

  蒙恬出列说道“陛下,臣正要奏报此事。臣今早刚收到王离将军的急报,此事不虚。胡人最近动作频频,必有所图谋。”

  (注秦汉时期,塞北胡人统一后被汉人称为匈奴,而匈奴则自称为胡。)

  赵高出列说道“始皇帝陛下,胡人来势汹汹,还需派蒙恬将军前去,才能镇住胡人。”

  蒙恬认为自己当仁不让,“陛下,臣愿前往,必将摧毁胡人的任何图谋。”

  “如此说来,他们这次是有被而来的。”嬴政想了想说道“王离是王翦老将军之孙,王贲将军之子,朕相信他能够击退胡人的进犯。蒙恬还有重要事情在身,不用前往。”

  王翦,王贲都被搬出来,众臣还能说什么。

  “抵御胡人,就交给王离将军。”嬴政问道“可还有事要奏?”

  赵高说道“始皇帝陛下,老臣有事奏报。”

  嬴政“何事?”

  “为始皇帝陛下寻找长生不老药的真人已返回。”赵高说道。

  长生不老药啊,曾经是嬴政的最大奢望,但他看了“华夏历史书”后,不再相信什么长生不老药,至少在华夏历史上没有出现过。

  更何况,他现在加入历史聊天群中,得到了万寿果。相比于虚无缥缈的长生不老药,他觉得还是万寿果靠谱。

  “真人可寻到仙药?”

  嬴政问道,并不抱希望。

  赵高说道“真人说仙药需要机缘,如今机缘快到了。”

  “没有寻到仙药,他回来做什么?”

  嬴政嘲讽道“难道是朕赏赐给真人的钱财已花完,他又回来求赏?”

  众臣听得眼皮一跳,始皇帝陛下何时如此针对过为他寻找仙药的真人啊!

  要变天了吗?

  赵高面色尴尬,“始皇帝陛下,真人虽然没有寻到仙药,但到达了仙山,并在仙山上看到了事关大秦存亡的字,必是仙人的指示。”

  嬴政突然想起了“华夏历史书”中记载的,一个为他寻仙药的真人从所谓的仙山带回了四个字亡秦者胡!

  “原来,赵高是想闹这一出?”

  嬴政明白了,他突然大怒“大秦万世,此人竟敢妖言惑众,来人,将此等妖言惑众之人,抓起来,斩首示众!”

  “这……”

  众臣很意外啊,赵高吓得直哆嗦。

  ……

  夜晚,在一处山林中。

  张良看着满天星辰,掐指算着,而后皱着眉头,自言自语“大秦命数大变,由弱变强,欣欣向荣之相……怪哉,怪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