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更替
作者:张东楼      更新:2023-03-21 00:16      字数:3304
  贯高再一次神情复杂的把刘缵带了下来,没的,九岁的孩子也干不了太多的事情,没什么过,也没什么功。通知老刘家的人把刘缵带回去养着,老刘家的娃娃快凑成一桌了。

  梁冀没篡位,他好像真的没有篡位的心思。但他也不像霍光,霍光做很多事都是从国家的角度来思考,梁冀不是。梁冀的出发点只有一个,就是自己的利益!自己爽就什么都好,自己不爽就什么都不好。皇帝怎么了?照样干掉!

  刘缵就是例子!爱谁谁,只要惹到了自己就统统送到下面。强行压下去了不服的群臣,把最有希望继承皇位的刘蒜赶回清河国老家!立了自己的妹夫,蠡吾候刘志。

  刘邦暂时放下了自己那颗悬在空中的内心,刘志十五岁了,不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也不是个聪慧却不知隐忍的聪明孩子。刘肇十四岁的时候不就干掉帘时的大将军窦宪么,顺手还把太后窦氏给逼回了后宫。刘志搞不好就是第二个刘肇呢!爆发一下,或许就和刘肇一样干掉了梁氏呢!

  刘邦对刘志充满了一种期望,一种再度中兴大汉的期望。

  期望还没来得及变现,刘蒜就先死了下来,死的很憋屈。几个大臣和宗室子弟私下勾结串联,想要拥立他来做皇帝,结果还没来得及发动,就被梁冀先下手给干掉了。刘蒜什么都不知道,王爵就没了……

  贬为尉氏候,流放桂阳。刘蒜心里上火,气愤难当,干脆自己给自己抹了脖子。

  刘邦这个气啊,人间的宗室子弟有本事的不多,既有本事又有声望的就更少,刘蒜绝对是其中的魁首。如此人才,不思匡扶皇帝,减除权臣,反而因为愤怒而自杀,是得有多傻?

  现在不是先秦的时代了,动不动就自己给自己抹脖子是个什么习惯,既给地府的工作人员增加工作量,又给自己找不痛快!好好的活着不好么?人间不都好死不如赖活着嘛!怎么这群孙子就是不懂。刘邦想不明白,自己这么聪明隐忍的一个人,怎么就有了这么一群又笨又冲动的傻孙子。

  刘蒜没能享受到皇帝的待遇,没有一个祖宗来来接见他,刘祜也没有去接他。一个王爵,劳不动这些皇帝的大驾,老刘家的王爵没一千也有八百,哪里搭理的过来!

  刘蒜只能按着判官府给出的地图,一路找到了长安城,寻到了自己的父亲,上一任清河王刘延平。

  梁冀又干掉了身为太尉的李固,还有讥讽他的崔琦。刘志的皇位彻底的稳固下来,梁冀的权位比刘志的皇位还要稳固的多。

  加封梁冀的封地一万三千户,梁氏子弟封侯。未出三年,再加封地一万三千户,封其妻子孙寿为邑君。梁冀一路上升,待遇堪比萧何,赏赐甚至超过了霍光。梁冀愈发的飞扬跋扈,连身为太后的粱妠也感到深深的无力,无法制衡自己这个过于放肆的哥哥。

  粱妠带着满腹的忧虑身死,死前遗诏还政于皇帝刘志。还给刘志和梁冀各自留了一封书信,信上的内容是一样的,四个字“好自为之”。

  刘志看着粱妠留下的书信,越看越气,好自为之?要自己好自为之?身为皇帝还要受梁冀的压迫,自己如何好自为之?她梁太后把皇帝当成了什么?

  梁冀也很气,好自为之?什么是好自为之?皇帝都是自己拥立的,没有自己,刘志还只是个的列候,哪有机会做什么皇帝!自己需要好自为之?真是笑话!

  粱妠并不知道皇帝和梁冀的反应,她告诉他们两个好自为之,她自己又何尝不该好自为之。刘炳早夭,刘缵被她哥哥毒害,刘志又在梁氏的骄横下委屈了许多年。归根结底,还不都是因为粱妠是刘保的皇后么。若非有这层关系,梁冀何能成为大将军?

  贯高看的很清楚,对粱妠并没有什么好脸色。刘炳夭折时,粱妠没有半点母性,反而迫不及待的把刘缵喊过来扶立。等到梁冀毒杀刘缵,又装作不知,放任兄长胡作非为。这样的女子纵然是自己心思不坏,也是做了太多的错事。贯高见过吕后,死后也见过薄太后、窦太后、卫子夫等许多汉朝的皇后。还是头一次看见粱妠这样的,坏算不上坏,只是有些私心。没做过太多的错事,却因为放任兄长,造了不少孽。

  贯高对这样的女人没有话的心情,只是简单了自己的身份,带着她往地府走。粱妠却表现的很开心,她今年已经四十五岁了,但是死下来之后却变回了二十出头的样貌。哪个女人不喜欢自己年轻时的长相呢!都青春一去难再有,如今她也算是返老还童了吧!

  姬旦被商鞅点了名,负责审决粱妠。粱妠的生平很好清算,但她那个兄长,实在是罄竹难书。粱妠作为太后,放任兄长肆意横行,梁冀的罪过对她有很大的影响,梁冀干的坏事越多,她的考过就越重。

  姬旦算了两个时辰,带算是算清楚了粱妠的生平。其中的八成都是在计算梁冀所带来的影响。

  “唉”,姬旦悠悠叹道“粱妠啊,你本来无甚过错,却为何要放任你哥哥梁冀呢?如今他的罪过影响到了你的考过,你也要被牵连进地狱去了。”

  粱妠震惊的睁大眼睛,不敢置信道“地狱?我会下地狱?”

  姬旦轻轻的点头,粱妠的事基本都是受了梁冀的牵累。若无梁冀,她又何至于此。

  没等粱妠再什么,姬旦就叫了鬼卒送她去地狱。免得稍后粱妠大喊大叫的,叫公房外的人产生什么误会。他姬旦从生前到死后都是道德模范来着,绝对不能落下闲话来。晚节不保这种事,让老刘家的皇帝自己享受就好了!

  粱妠在走廊里发出了凄厉的哀嚎,声音响彻了周围的几十个公房。姬旦忍不住揉了揉自己的耳朵,这声音实在是有点吵。女人好像总是能在自己想要表达情绪的时候,发出这种让人感到刺破耳朵一样的嘶喊。只是这时候再喊出来是不是有点晚?早些年在人间的时候做什么去了?生前若是谨慎一些,又何必死后受苦。

  姬旦摇摇头,把粱妠的事从脑袋里抛出去,准备审下一个鬼。

  帝的一卷旨意顺着通路悄悄的飘了下来,一路飞到了阎君殿。

  “批准扶苏等人所请,由阎君殿酌情开放对外通道。适度遣派商队外出,促进对外交流。”

  话的很简单,归根结底其实就只四个字“酌情办理”。皮球还是踢了回来,涉及对外邦交的大事就这么随随便便的放权了!

  老大再三看了几遍,叹气道“帝的决定也太草率了吧?万一咱们玩的太大和人家打起来怎么办?”

  老五颇有兴趣的道“打起来也不错,地府这阵子实在太无聊了一点。话自从狼被镇在学山底下之后,周围都显得平静多了。”

  老六白了他一眼,道“唯恐下不乱!打起来有什么好。”

  我点点头,认同老六的话。

  老七“既然帝已经同意霖府对外派遣人员,那咱们是不是该立个章程?”

  老大眼睛转了转,对外面喊道“宣御史大夫嬴扶苏。”

  门口的鬼卒心翼翼的探头进来,大声问道“敢问阎君了什么?距离太远,没听清楚!”

  “去喊御史大夫嬴扶苏过来!”老大又大声的重复了一遍。

  鬼卒扣了扣耳朵,又跑着往前来了两步。脸色带着一丝不好意思,问道“大阎君的什么?”

  老大无语的看了看这个鬼卒,脑子里大概在想要不要换一个鬼过来值守。是这个鬼的耳力不太好,还是阎君殿真的搞得太大了一点?导致站在门口听不清楚里面的声音。

  “去请御史大夫嬴扶苏过来。”老大这一次干脆用了传音。

  鬼卒又跑着出去,至于什么时候能把扶苏找过来,就完全不准了。

  扶苏已经很久没来阎君殿值守了,自从上次和妲己逛街回来,参加了阎君村的聚会之后,就不再在阎君殿常驻。他现在主要停留在御史府,有闲的时候都在草场上的咸阳宫。吕雉走了之后,扶苏多了不少的事情,虽秦朝已经削减了几十万的鬼卒,但一群闲的没事儿干的名臣猛将,现在每搞得事情更多。有些鬼就不能让他闲着,忙起来的时候一个个都是顶级的能人高手,闲下来就成了最能搞事情的无赖泼皮。李信和甘罗吵架差点动了兵器这种事儿出去能让人信?但这种事就是出现了,还不止这一起。

  扶苏用最快的速度到了阎君殿,对着诸多阎君依次行礼。道“参见诸位阎君,不知何事宣召?”

  老大把帝的旨意扔给扶苏,道“帝已批准了对外通商的请求,只是地府并没有相关的机构和章程,需要你从零开始做。”

  扶苏详细看过帝的旨意,道“详细的章程我已经做了准备,随后便提交至阎君殿,请诸位阎君过目。”

  老大点点头,扶苏这样的人用起来就是放心,很多事都事先有准备。有准备的总是好的,省心省力还省时。

  批了几卷公文,抬头一看扶苏还没走,老七问道“扶苏,你还有什么事么?”

  扶苏带着一丝迟疑,道“我有意将大秦群臣都调至地府任职,放弃在草场上的一切,只是舍不得我父亲耗费心血打造的咸阳城,希望阎君们能够出手保留下这座城池。”

  我想了想,道“此事暂时延后,秦朝的臣子在地府任职也需要一些时间,此时若是秦朝从草场上下来,草场只剩下汉朝,对后来者不太好。再等一等,人间改朝换代之后,我亲自出手将咸阳城移出草场。”

  扶苏躬身道“多谢阎君。”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