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谋划雒阳
作者:谏谏流年      更新:2023-04-10 10:10      字数:3319
  次日一睁开眼时,已是天光大亮。

  许寒洗盥完毕,精神刚刚从迷糊中清醒过来,凌子瑞便前来求见。

  此时的凌子瑞神色淡然,不悲不喜,与昨天多变的情绪大不相同,看起来又恢复了运筹帷幄的那份军师气度。

  “将军,昨夜我思索了一宿,觉得南部非是久留之地,咱们还得尽快离开此地,别寻安身之处。”凌子瑞拱手道。

  这么快就进入了状态……许寒感到很欣慰,便道“先生所说,正是我这几日来所想,不知先生可有什么想法吗?”

  “将军欲成一番霸业,必得先有成就霸业的根基,我心中倒有一块合适的地方,只是不知将军愿不愿意去。”凌子瑞捋着胡子道。

  许寒笑道“我心里也盘算着一个地方,倒不知跟先生想的是否一致。这样吧,咱们把这个地方各写于掌心,然后再同时打开,看看英雄所见,是否略同。”

  凌子瑞好奇心起,便赞同许寒的提议,取了笔墨来,各写了心中所想于掌心。

  二人将手掌各自伸出,彼此对视一眼,同时将五指缓缓的松开。

  雒阳!

  许寒表情平平,似乎对此早有所料。

  凌子瑞脸上却流露的惊叹,看着许寒掌心那“雒阳”二字,凌子瑞隐隐觉得,许寒似乎早就盘算好了一切。

  “将军,莫非你向李帝主动请缨前来南部,为的就是趁机脱离弈国,好有机会去取雒阳州城吗?”凌子瑞惊奇的问道。

  许寒笑而不语,默认了凌子瑞的猜测。

  凌子瑞的脸上再度浮现出深深的震撼,那是对许寒深谋远虑的叹服,叹服之余,更平添几分信心。

  如此深谋远虑,英武雄略之人,何愁不成一番事来!

  二人观点相同,均认为韩王乃昏庸年迈之辈,雒阳城士人表面上看起来归附,实则都在各怀鬼胎。

  计议已定,几天后,凌子瑞安插在瑄国皇都的细作发回情报,邓帝已暗调杉春城前线之兵,打算亲征南部。

  许寒不愿跟瑄国消耗他宝贵的兵力,当即做出决定,率六千步骑,凌子瑞、程平、周良等等,以及俘虏满狎离开南部,倍道前往雒阳州城。

  兵马星夜兼程而行,五日之后,前锋进抵雒阳城所属虔阳。

  州城雒阳城一地,下辖淮上、江都、广陵等三郡地,这虔阳隶属于雒阳城最北边的淮上郡,欲夺雒阳城,必先夺虔阳,敲开这座雒阳城北部的大门。

  许寒正思索时,一骑斥候飞奔而来。

  “报将军,前方三十里发现雒阳城兵马,人马约有万余。”

  “韩王的反应还很快嘛。”许寒的剑眉微微一动,喝问道“可知敌将是何人?”

  “据末将打探,敌将乃是韩王麾下中郎将蒋正。”

  旁边凌子瑞却道“这个蒋正也没什么名望,咱们略施小计,击败他应该不是难事。只是我们手中毕竟兵少将寡,若是惹得韩王起大军前来抵挡,到时只怕……”

  许寒点点头却很赞成,韩王虽然不是什么野心勃勃,但能力还是有的,况且手下还有十多万的带甲之士,自己想凭着六千步骑就一口气吞下雒阳城,显然是不太靠谱。

  如果韩王真的那么草包的话,早就被瑄国或者弈国灭了,又何能撑到今天?

  权衡到这些,许寒便微微点头“先生所言极是,韩王势大,想要吞并其基业不可急于一时,先得在雒阳城立稳脚根,然后再徐徐图之。”

  凌子瑞暗松了口气。

  他最怕的就是许寒急于求成,妄图以武力强取雒阳城,眼下见许寒听得如此,便不禁为许寒的沉着和冷静而敬佩。

  “目下咱们尚未公然背叛李帝,而韩王至少在表面上宣称支持李帝开拓疆域,我以为,咱们倒可以在这一点上做文章。”凌子瑞捋着胡子,笑得有点神秘。

  “先生有什么妙计?”许寒眼眸一亮,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其实许寒心中早已盘算好了一套大略,他隐约猜测凌子瑞多半跟自己想得差不多,只是今时不同往日,现下凌子瑞既是是自己的军师,就得给他施展的空间,让他感到在自己手中,能够有用武之地。

  凌子瑞便不紧不慢,略显得意的将他的计策道出。

  凌子瑞认为,他们可打着李帝的旗号,借着结联韩王为名,向韩王提出屯驻于虔阳,由许寒出力,联手对付瑄国。

  韩王不敢得罪弈国,又不愿直接与瑄国发生冲突,如此两相权衡之下,他就只有接受许寒的联合请求。

  如此一来,许寒便可堂而皇之的在雒阳城落脚,趁机扩充势力,收买人心,然后再肆机徐图雒阳城。

  听罢凌子瑞洋洋洒洒的一番妙计,许寒心里笑了。

  凌子瑞的计策,正是他所想,不过许寒而是进一步的改良,“先生的计策,甚合我意。”

  凌子瑞越发得意,便道“既是这样,那这仗也就不必打了,咱们就暂且安营,尽管派人前往同韩王谈判。”

  “不,这仗非打不可!”许寒语气中杀气渐露。

  凌子瑞一怔,表情顿时有些茫然,“将军既然也同意跟韩王联手,却为何还要动武?”

  许寒冷笑一声“想跟韩王这个老滑头联手,光靠李帝的名头是不够的,还得靠这个!”

  刀锋似的目光陡然一凝,许寒将手中的长刀握得更紧,眼下他虽然还挂着李帝部将的名头,但无论声名、地位还是实力,都是比不得那些实权藩王。

  韩王手握十万雄兵,又焉能乖乖的开门迎客,和只有六千兵马的他联盟呢?

  所以,许寒决定先兵后礼,打一仗给韩钊福点颜色看看,让他看清楚自己的实力,然后再把他逼到谈判桌上来。

  凌子瑞却还没有领会许寒的意图,表情一时间有些茫然。

  “不打一仗,让韩王见识一下我的厉害,他能放下身段来跟我结盟吗?”许寒解释道。

  凌子瑞恍然大悟,目露敬佩之色,赞叹道“没想到将军想得这么周全,嗯,这一仗看来是非打不可。”

  “不但要打,还得打得漂亮,打到韩王心服口服,主动找我来谈判。”许寒语气豪然,眼眸中闪烁着凛烈的杀气。

  “仗要打的漂亮……这样的话,那得好好的谋划一条计策才好……“

  凌子瑞捋着胡子喃喃自语,不多时,那眯成一条线的眼缝,便掠过一丝笑意。

  ……

  三十里外,一支万人的军队正在疾行。

  那一面“蒋”字大旗下,一员浓眉武将正冷峻的极目前方,正是韩王麾下将领蒋正。

  一骑飞奔而来,尚未近前时,那中年的儒生便大叫道“将军,速下令全军停止前进,就地安营扎寨。”

  蒋正回头一看,来者乃是韩王麾下最信任的军师,睿安。

  “我们要赶在敌人之前,抢占前方的有利地形,怎能在此安营?”蒋正质问道。

  睿安勒住了坐骑,大声道“许寒乃弈国部将,此番前来未必就是与我们为敌,你忘了韩王交待过我们,不得擅自与对方起冲突了吗?”

  “可是……“

  蒋正欲待再言,睿安却一挥手打断,不悦道“韩王命我为监军,你只需听令便是,何须多问!”

  睿安的命令式的口气,听得蒋正很不舒服,但他却不得不听从。

  蒋正只得下令就地安营。

  几个时辰之后,蒋正接到了斥候的回报,言是许寒军在二十外停止了前进,同样安营扎寨。

  紧接着,许寒军就派来了使者,声称是奉了李帝之命,前来与韩王联合,共同讨伐瑄国。

  大帐中,睿安看着许寒的手书,笑道“果然不出我所料,许寒此来并无敌意。”

  蒋正却狐疑道“那许寒先夺南部,再败邓哲,不趁胜上攻瑄都,却反而弃了南部前来雒阳城,末将以为他此举甚是可疑,还是不可轻信才是。”

  “许寒不过李帝帐下众多武将之一,就算有些能耐击败了邓哲,又能玩什么花招,难道他还敢仗着几千孤军就来攻我雒阳城不成?”

  睿安冷笑着,语气中充满了不屑,似乎在为蒋正方才的话感到可笑。

  蒋正的眉头暗皱,心中有苦水,却只能默默的吞下。

  日落时分,许寒军大营。

  中军大帐内,许寒正注视着案上的雒阳城地图。

  那幅地图上,雒阳城山川险要,每一处都画得清清楚楚,而这幅图正是出自于凌子瑞的杰作。

  凌子瑞老家是淮上人,淮上正属于雒阳城。

  不久之前,当凌子瑞决定登上许寒这艘“贼船”时,他便花了一夜的功夫,为他熟知的故乡画了这幅地图。

  凡用兵,讲究的是上知天时,下知地利。

  大多数时候,天时这玩意儿不是那么好预测,地利就成为了最重要的客观条件。

  许寒看着地图上通往虔阳的那一条条道路,嘴角微微扬起,心中暗生了计策。

  帐帘掀起,凌子瑞兴奋而入。

  “将军,我的计策已奏效,该是看你发威的时候了!”

  凌子瑞笑的得意,将一封书信奉给了许寒。

  许寒接过那信一看,脸上也露出丝丝的冷笑。

  那是睿安的回信,信中言语十分的客气,表达了睿安的友好,并称已派人飞马回雒阳城报知韩王关于许寒前来联合之事。并且,为了表示友好,稍后还将派人前来送上酒食,以尽地主之谊。

  “雒阳城军没有抢占有利地形,现下还派人来劳军,显然是那睿安已被将军的那一封信所迷惑,我以为,将军眼下就可以率轻骑抄小路,直取虔阳。”

  凌子瑞捋着胡须,洋洋得意的说道。

  虔阳东北一带多山,其间有数条小路通往虔阳,凌子瑞年轻时曾在此游历,对这一带的地形了如指掌。

  眼下睿安和他的一万多雒阳城军,已尽在此与许寒对峙,虔阳必然空虚。

  加之睿安已为许寒打着李帝旗号的所谓联合所惑,多半放松了戒心,这个时候,正是奇袭虔阳的绝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