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占领壁坞
作者:谏谏流年      更新:2023-04-10 10:11      字数:3158
  凌子瑞却道:“将军刚得虔阳不久,正是立威之时,这个唐墨竟敢劫了将军粮食,实在罪不容诛,将军何不趁机剿灭了此贼,以立威名。”

  凌子瑞到底是名士出身,对于唐墨这样侠客身份的武人,似乎天生存有几分敌意。

  伊贤乘却忙道:“这个唐墨此番劫我军粮,很可能是朝阳换了地方官,对其有所怠慢。据伊某所见,此人勇武过人,颇有几分将才,将军眼下正是用人之际,与其杀之,何不将其收为己用呢?”

  “无论唐墨是否堪用,他敢抢本将的粮食,本将若视而不见,威名何在!”

  许寒语气中杀气迸射,混身散发出了的凛烈之意,令左右都微微一震。

  伊贤乘小心翼翼道:“那依将军的意思,是打算发兵剿灭了这唐墨吗?”

  许寒腾的站了起来,大声道:“你就替我修书一封给唐墨,令他三日之内将所劫钱粮奉还,敢少一粒米,本将便发兵荡平了他。”

  许寒这话形同下战书,伊贤乘心想着许寒已被激怒,看来那唐墨的覆灭是在所难免。

  “属下这就修书。”伊贤乘心中感叹,拱手而退。

  转身之际,伊贤乘却无法觉察,许寒刀削似的脸庞,悄然掠过一丝诡笑。

  。。。。

  朝阳城南,那一座背山的壁坞上,一面蜀锦所制的“唐”字大旗,正骄傲的迎风飘扬。

  壁坞之中,一派欢腾。

  诺大的校场上挤满了骡车,车上满载着一袋袋的粮食,几百妇孺们拥挤在车前,你推我挤接着分发下来的粮食。

  那一员头插鸟羽,内着锦服,外披札甲的唐墨,正双手环抱胸前,高高的站在骡车上,得意洋洋的看着分粮的热闹场面。

  “大哥,那许寒颇有些能耐,连瑄国、韩王都耐何不了他,咱们如今抢了他的粮,会不会是惹祸上身啊。”

  旁边一名部下,忧心忡忡的小声说道。

  唐墨却冷哼一声,不屑道:“老子才不管他许寒有几分本事,他手下的县令敢慢怠老子,老子就要抢他粮食,给他点颜色瞧瞧。”

  “那许寒发兵来攻咱们的壁坞,却当如何应对?”部下又顾虑道。

  唐墨嘴角斜扬,傲然道:“咱们的壁坞背山靠水,固若金汤,城中之粮足支数年,他许寒就算倾兵而来,我又有何惧。”

  他的自信并非无缘无故而来,他这壁坞确实修得是坚不可摧。

  话音方落,一名小卒却匆匆而来,声称许寒有一封书信送到。

  “定是那许寒见识了大哥的威风,主动写信来结好。”旁边部下欣喜道。

  唐墨的脸上亦流露一丝得意,似乎以为许寒此书,的确是结好之信,便不紧不慢的打开了那帛书。

  方看几眼,唐墨的脸色却陡然变得铁青。

  “三日之内奉还粮食,若少一粒,夷平壁坞!”

  短短一句话,命令式的严辞。

  这不是结好之书,而是一封最后通碟。

  唐墨勃然大怒,几下将那帛书撕了个粉碎,口中骂道:“好你个许寒,焉敢如此小视我唐墨,我必当报之!”

  此言一出,整个校场顿时鸦雀无声。

  唐墨将双戟一招,厉声道:“全军集合,老子要攻破朝阳城,狠狠给许寒那厮一个下马威!”

  号令一下,校城上众锦服健儿立时沸腾起来,挥舞着拳头和兵器,叫嚣着要大杀一场。

  唐墨嘴角扬起一丝傲然的冷笑,口中喃喃道:“许寒,你一定料不到,我唐墨会抢先一步,突袭你的朝阳城吧,嘿嘿——”

  。。。。

  天色蒙蒙亮时,朝阳城头出现了铁塔般的身影。

  许寒负手而立,遥望着西南方向,泰然的神色中隐含着几分威严。

  脚步声响起,蒋正匆匆上得城头,眉宇中带着些许惊喜。

  “禀将军,斥候回报,那唐墨果然尽起部曲,望朝阳城杀来。”蒋正拱手道。

  许寒微微点了点头,一切尽如他所料。

  蒋正忍不住又问道:“末将有些不明白,将军何以料定这唐墨会突袭朝阳城?”

  虔阳时,许寒命伊贤乘修书一封,给那唐墨下最后通碟之时,当即便点起了四千步骑,星夜兼程,秘密的进抵朝阳城。

  当时包括蒋正等文武,皆不相信那唐墨一侠客,劫劫粮就罢了,竟还敢公然攻打朝阳城,故是对许寒这仓促的出兵都怀有一丝疑惑。

  而今得到确实的情报,蒋正又如何能不惊奇。

  许寒却只淡淡道:“那唐墨心高气傲,看到本将那一封威胁之书,定然会恼羞成怒。此人又颇有些智计,所以我才料定他会误以为我全无防备,趁虚突袭朝阳城。”

  听闻许寒一番解释,蒋正恍然大悟,拱手叹道:“将军料事如神,末将实有不及。”

  许寒微微一笑,目光转天际尽头,“朝阳城就交给蒋正你了,本将就去亲手教训教训这个唐侠客,让他知道本将的厉害。”

  近午时分。

  唐墨率领着他的八百健儿出现在了朝阳城西南。

  唐墨驻马远望,却见朝阳城头旗帜不整,看不见几个巡城的士卒。

  朝城西门也是大开,来来往往进出着一些百姓,城门口站着几个慵懒的士卒,唐墨甚至能够看到那些守门士卒们打吹欠的丑态。

  一切迹象都表明,这是一座防备松懈的城池。

  “人言那许寒用兵如神,这朝阳城却守备如此松懈,我看他也只是徒有虚名而已……”

  唐墨心中不屑,英武的脸上渐生轻蔑。

  观察片刻,唐墨双戟一扬,大声叫道:“弟兄们,随我杀进城去——”

  话音方落,唐墨一骑如流火般纵出,身后那八百健儿,紧跟着喊杀而出。

  八百人皆身披锦袍,这般狂奔而出,直若一股地火铺天盖地袭卷而来,气势甚是浩大。

  顷刻之间,唐墨已一马当先的杀至护城河边。

  城门就在眼前,只消要冲过吊桥,夺取城门,他的八百人马便可冲入朝阳城,肆意的抢掠。

  唐墨信心大作,猛夹马腹,欲待抢过吊桥。

  正当这时,猛听得朝阳城头一声炮响,陡然间有无数的旗帜树起,更有数不清的士卒齐齐现身。

  紧接着,吊桥迅速拉起,城门也即刻关闭,原本一座看似毫无防备的城池,几乎在眨眼间就进入了全面的戒备。

  唐墨大吃一惊,急是勒马,止步于护城河前。

  身后杀至的部曲们,收止不住步伐,不少人竟被挤得掉进了护城河中,八百号人马很快便乱遭遭的挤在了一团。

  唐墨再抬头时,惊见城头上,已有数百张弓弩指向了自己,那些全副武器的士兵,更如虎狼般俯视着他们。

  “莫非那许寒竟是早有防备不成?”

  唐墨心中闪过这个念头,眉宇间流露出惊疑之色。

  这时,蒋正出现在了城头上,大刀指着城下,厉声道:“贼人唐墨,你已中了我家许将军的中策,还不快下马归降,否则叫你死无葬生之地。”

  蒋正的轻蔑之词,立时激怒了唐墨。

  他面露狰狞,挥舞着双戟,大叫道:“许寒何在,可敢下城与老子决一死战。”

  唐墨这么一叫嚣,那八百混乱的锦衣贼们,皆也齐声叫嚷起来。

  蒋正却冷笑一声,大声道:“想跟我家许将军过招,哼,先保住性命再说吧。”

  话音一落,蒋正大刀向前狠狠划下。

  号令下,早已弯弓搭箭的弓弩手们立时松指,数百支利箭呼啸而下,如雨点般射向敌人。

  唐墨急是舞动双戟,将袭来的利箭挡落。

  他武功高超,区区几支箭自然奈何不了他,但身边那些部曲则尽皆中箭,只听得惨嚎声此起彼落,转眼间便有五六十人中箭倒落。

  眼见不断有部下倒落,唐墨虽气愤难当,但知再这般死撑下去,只怕就要全军覆没。

  无奈之下,唐墨只得大叫撤退,转身拨马而走。

  嚣张而来,惶惶而去,几百号锦衣贼在箭雨的欢送下,狼狈不堪的逃离了朝阳城。

  城头上的蒋正,见得敌人被逼退,当即率三千步骑出城,随后穷追而上。

  一轮箭雨洗礼后,唐墨的八百部曲损失过半,士气更是沉入谷底,眼见身后数倍的许寒军追来,无心恋战,只能一路望壁坞方向狂奔。

  黄昏时分,唐墨和他的败卒终于看到了壁坞的影子。

  身后的尘雾依旧未散,蒋正仍在穷追不舍。

  不过此时的唐墨心已安了不少,只要顺利的避入壁坞,他相信凭着坚固的坞墙,莫说蒋正区区几千兵马,纵使许寒尽起大军亲来,也休想攻破。

  “许寒,害我折员了这么多弟兄,这个仇我早晚要报!”

  唐墨咬牙切齿,恨意难当,却不敢久留,招呼着败卒们尽快撤入壁坞。

  一百步,五十步,三十步——

  壁坞就在眼前。

  “还不快开门,把弓弩都搬上墙来,准备迎敌。”

  唐墨大声喝令着,但令他奇怪的时,壁坞里边却没有半点动静。

  须臾间,唐墨等败军已至大门前。

  众锦衣贼们惶惶不安,大吵大闹着叫里边的同伴赶快开门放他们入内。

  唐墨抬头仰望,看着空荡荡的壁墙,心中却渐渐涌起一种不祥的预感。

  “莫非——”

  正自狐疑时,只听得喊杀声如惊雷而起,原本空无一人的壁墙上,陡然间现出无数全副武装的敌人。

  那一面高高飘扬的大旗上,赫然绣着一个斗大的“许”字。

  “许寒!他怎会在此?”

  唐墨骇然无比,原本狰狞的表情,瞬间就震惊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