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三国演义不能信
作者:和尚摸的我也摸的      更新:2023-04-10 10:40      字数:3071
  “你懂个屁!”

  陈智和文呈一说完,都愣在那里…

  陈婉幽怨地看着文呈;陈佩立马炸毛“好你个姓文的!当官了,了不起了是不是?敢在我娘亲面前吆五喝六!

  吃你家一顿饭,我们可是搬来十多只鸡鸭鹅!数石上好精米——我们一年到头,都从未舍得吃过的精米!

  母亲说你是官家人,要讲究些脸面。我们白吃你的了?明日我们就…”

  陈惠氏掐了一把陈佩,将她后面的话,生生掐住

  “二郎,你的品性,我也是知道的。我一个乡下不识字的蠢妇,不明白那些大道理。

  我只晓得‘一代更比一代强’,才是一家一户越来越红火的根本;‘生意买卖眼前花,锄头落地才是庄稼’,这田地,是庄户人家的命根子!

  你既然能够不惧风言风语,也要强卖了祖上的田地。

  想必,二郎你是有打算的;可否告知我这个山沟沟里出来的愚妇?免得我成天睡不着觉。”

  文呈艰难地咽下一口口水“对不住了,岳母大人!无心之言、无心之言。岳母大人所说,极为有理;

  只是,那是太平时节的处事之道!

  现如今,乱世将至;此法,已然不是良策矣。”

  陈智大惊失色“二郎何出此言呢?难不成战祸将至吗?”

  文呈点点头“有些事情,我不能给二位尊长细说。如若二位尊长信得过二郎,请尊长勿要阻拦我的安排罢!”

  文呈哪能说板楯蛮造反,只不过是小打小闹的疥疮之疾?

  ~~~~

  过几年张角三兄弟的“黄巾军造反”、进而益州的“天师道”起兵呼应黄巾军,那才是弄的整个天下板荡不安。

  黄巾军在摇摇欲坠的大汉头上,狠狠地拍了一板砖!造成原本就羸弱不堪的皇权,更是没了治理国家之力。

  益州刺史刘隽是饿狼。

  等这吃的满嘴流油的刘隽走了;却又迎来,买了个益州刺史的郤俭这只馋猫!

  郤俭在蜀郡成都,被造反的蛮夷杀了之后,巴蜀百姓刚以为可以喘口气了。

  没成想那贪渎更加狠毒的刘焉,带着大批的东江追随者,接着来祸祸巴蜀大地!

  这些砍货,变本加厉、前赴后继地祸祸巴蜀大地;弄的民不聊生、各地卖儿鬻女;

  但是,对原本比较富饶的巴蜀之地,祸祸的最狠的,其实是刘备刘跑跑!

  前两位益州刺史、加上刘焉父子,还只是“薅羊毛”;刘备刘跑跑,那是直接“杀鸡取卵”

  刘备受过穷,久贫乍富之后,就特别变态地喜欢捞钱。

  刘备笼络手下,一是靠哭、装“仁厚”;

  二就是靠“厚赐”入西川,赏诸葛亮、法正、张飞、关羽各金五百斤、银一千斤,铜钱五千万、锦千匹;赏完这四个大饕餮,下面的小饕餮们,还各有重赏!

  《三国演义》里,将刘备描写成“仁厚之人”——不骂人,咱们要文明;对曹操灭绝人性地连屠五城、百万老百姓成了怨魂,也只字不提!

  送罗贯中三个字呵呵。

  “若事定,府库百物,孤无欲焉…”

  说白了就是放任手下去劫掠,并且表示自己没有心思分这些财物。

  刘跑跑手下,为了抢劫财货,连戈矛都丢了。

  抢光了府库,刘备自己“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这也是要钱的啊!

  咋办呢?

  抢巴蜀民间,所有人的财货!

  刘跑跑启用汉末著名贪官刘祥——不是那个更能跑的刘翔。刘跑跑启用刘祥之子刘巴,铸造“直百钱”

  也就是“滥发货币”、“给货币注水”。

  ——咦,这配方,怎么如此熟悉啊?

  这刘跑跑用一斤的铜,铸造出价值百斤铜的“直百钱”铜币。并且强制老百姓必须接受这种货币。

  也就是说,老百姓原本价值一百斤铜钱的东西,被刘跑跑强行用一斤铜钱“买走”了。相当于一只羊一个铜钱,而老百姓家中有一百只羊,价值一百个铜钱。

  刘备刘跑跑拿着一个铜钱“喏,这个直百钱,便是一百个铜钱;这一百只羊,我买了!”

  左手拿着一个铜钱,右手举起一把利刃

  ——弹指间,巴蜀老百姓的家产,立马缩水了百分之九十九。

  ……这就是所谓的“仁厚之人”,刘备刘跑跑的杰作!

  诸葛鸟毛,连年征战,活活将户籍人口八百多万的巴蜀之地,祸祸成仅剩二百多万人口!

  ——这就是大家佩服的不得了、“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干的好事儿!

  ~~~~

  连连鞠躬带作辑,解释了半天,总算消弭了这场家庭危机。

  文呈还得给岳父岳母安排事情做。二老是忙碌命,闲一天都发慌;于是开口道

  “岳丈大人,小婿在南门码头之上,有一间二层楼食铺;过不了几日,将开张大吉。

  请您老人家去掌管罢!

  汉安县酒楼那边,往来之人不是官吏、便是士子豪强,小婿忧心岳丈大人您支应不来。

  而码头那食铺,只卖豆花饭、炖菜、汤饼之类的便宜菜肴;八个大钱,米饭汤饼管饱!

  任由他们敞开肚皮吃。

  先交钱、再打饭;这种食铺,事情简单。

  二楼收费贵一些,是接待码头上的管事、账房,还有那些来采买陶器的客商们的。

  有时他们生意繁忙起来,无暇进城就食。

  这种人,是不会愿意,与那些穷苦人挤在一起吃饭的;二楼可饮茶、闲坐、看码头上的力工装船。

  每人先给三十钱,随便他们吃多少、坐多久、摆多久的龙门阵。

  您老就管收钱、照看铺子便是;食材自有人每日送来,菜肴自有隶奴们做好。

  月俸三贯,也算是您老的一笔收入了。”

  “哦?那处还有二郎你的产业?甚好、甚好!”一听说自己女婿置办下这么大的产业、自己也有事可做,喜得陈智眉开眼笑

  “咦,不对啊!八个大钱管饱,那些都是下里巴人、出死力气的力工;一人吃你五碗都不成问题!

  二郎你岂不是会赔死?”

  陈惠氏也一脸担忧“二郎从未接触商贾事、与那些出劳力赚钱的粗汉子们,也没接触过。

  二郎你可知晓,他们的食量之大?平日里吃自个儿,他们都是省着吃。若是放开肚皮,二郎你这样的斯文人,五个都顶不住他们一个人的饭量!陈婉他爹这工钱,还是不用发了罢!

  一家人还要甚工钱!管吃饱就成。”

  文呈心中一暖,笑笑道“二老不必担心。这价钱是小婿仔细考量之后,才定出来的。

  二老别忘了,县仓那边的酒楼工地上,也是出力的匠人!他们每日里,每顿饭都是敞开肚皮地吃。

  均摊下来,吃多少铜钱的饭食进去,都是有据可考的!二老放心便是。

  工钱,必定是要付的。做得起生意,出不起工钱?二老有了入项,心里也踏实不是。”

  陈惠氏摇摇头

  “月俸三贯钱,二郎你是在偏袒陈婉她爹吗?哪有如此高的工钱!

  我们一家子五口人在东山乡种地、摸鱼、挖药材、织布做绵被……啥活儿都干!一年到头没休息过。天天都是天不见亮就爬起来……日日起早贪黑地没命干活,一年到头还挣不来二十贯!

  除却税赋,连三五贯钱,都攒不下;好些人家,还得卖田地,方能完结税赋。

  二郎你休要变着法子地帮我们。”

  文呈瞟眼一脸崇敬之色、满怀深情地看着自己的陈婉,开口道“岳母勿要多想,小婿钱庄里,还有月俸十贯的掌柜咧!

  二老放心,这些都是小婿核算过成本的;稳赚不赔!只不过赚的不多罢了。

  那码头的食铺,原本就不是用来赚大钱的;那地皮获利,才是一亩都够食铺干十年的了。故此,二老如今可是明白了,那土地里获利,是如何的低廉?

  等到那宾馆酒楼开张大吉之后,一天的获利,都抵得上二老在土地里刨食一年哩!”

  陈智大吃一惊,随后思量一番,点点头“二郎竟然开钱庄了?了不得、了不得啊!那钱庄,哪是等闲人敢涉足的?

  不过,二郎说的地里刨食,苦胆水累出来,也终究食不果腹;此话言之有理。果然还是你们读书人脑子好使!

  陈婉三弟,还是得去读书;我那工钱,二郎就拿去给陈相交束脩、买笔墨罢!”

  文呈摇摇头“陈相入县学,一句话的事情。可小婿并不打算让陈相,继续啃那死书。以后,陈相就跟在小婿身边,由我来调教罢!

  定让他强过入县学虚耗时日。”

  当晚议定诸事,皆大欢喜。

  ~~~~~

  码头上的食铺,便是后世“十元钱管饱”那种店铺,求的是薄利多销、赚点辛苦钱。

  文呈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赚钱,而是将那店铺,用作收集情报。

  码头上龙蛇混杂,打听各种秘闻、小道消息最为快捷、方便。

  再有一个,那是一个重要的宣传阵地!掌控舆论的重要性,大家都明白…

  文呈还有一个目的击垮顾嫂的汤饼铺子,使得顾嫂不得不关门大吉、最终为文呈所有…

  是所用!

  脚背山上,以后去进香的女眷别院、制作胰皂、提取精油诸般事情,还需一位精明利索的女强人打理

  而顾嫂,正是理想人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