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过犹不及
作者:庄不周      更新:2022-05-02 18:13      字数:2152
  刘协垂着眼皮,一言不发,沉默如山。

  连他自己都有些意外,居然真能忍得住。

  想来想去,似乎只能解释为本尊的意志。

  多苦多难的童年,造就了一个老成的少年。

  “皇后,取晚餐来。”刘协轻声说道“太尉匆匆赶来,怕是还没有用餐。”

  细碎的脚步声响起,皇后伏寿从后帐走了出来,向杨彪行了礼,走了出去。

  过了一会儿,伏寿引着两个宫女进了进来,一人手里一个小案。

  伏寿走到刘协面前,正准备放下手中的案,刘协说道“太尉受苦了,先为太尉上食。”

  伏寿看了他一眼,却没多说,转身走到杨彪面前。

  “奉诏,为太尉上食。”

  杨彪受宠若惊,连忙避席。“臣何德何能,何德何能。”

  伏寿从一个宫女手中接过小案,摆在刘协面前,另一个宫女则为蔡琰摆好食物。

  杨彪看了一眼,才发现三份食物都是一样的,简单的一碗粥,几片肉,一碟酱。

  “陛下,你就……吃这点?”

  刘协点点头,却没说什么,端起碗,浅浅地喝了一口。

  杨彪神情尴尬,只好端起碗,默默的喝粥。

  粥熬得不错,但杨彪却吃不出一点滋味,几次张口欲言,都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经验丰富如他,也不知道这时候访说些什么。

  刘协默默地喝完粥,将碗筷放在案上,拿起手绢拭了拭嘴角,轻轻放下。

  杨彪还没吃完,却还是放下了碗。

  “太尉。”

  “臣在。”杨彪躬身行礼,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刘协微微侧头,目光灼灼地打量着杨彪。“你是党人么?”

  “臣……不在党人之列。”

  “为何?”刘协嘴唇轻撇。“是太尉看不上他们,还是他们看不上太尉?”

  “……”杨彪不知如何回答。

  负责记录的蔡琰抬头看了两眼,随即又低下了头。

  刘协盯着杨彪,眼睛眨也不眨。

  杨彪避无可避,一声轻叹。

  “陛下,党人虽乃心王道,却行事偏激,不合中庸之道,臣不敢苟同。”

  刘协收回目光,微微颌首。“太尉所言极是,过犹不及,非大臣之体。”

  杨彪的嘴角抽了抽,摘下冠,端端正正地摆在席上,双手交叠,俯身而拜,额头贴着手背。

  “陛下,臣……”

  “朕累了。”刘协摆摆手。“太尉奔波一天,想必也累了,早点休息吧。”

  杨彪还想再奏,刘协起身,往后帐去了。

  杨彪僵住了,伏在地上,一动不动。

  蔡琰走了过来,伸手轻扶。“杨公,天子意气难平,你就先去休息吧。”

  杨彪木然起身,看着摇曳未定的帐门,一声轻叹,起身出帐。

  ——

  蔡琰一人留在帐中,将起居注的条目写完,向内帐告退。

  回到小帐,她在案前坐下,铺开笔墨,准备抄写起居注副本,却一时心烦意乱,思绪万千,不由得废笔而叹。

  她很想找个人说话,却不知道找谁说。

  之前有什么心思或者心得,她都可以与唐姬说。现在唐姬留在了安邑城中,她身边只有同僚,连个说说心里话的人都没有。

  她想了一会儿,起身在书箱里翻捡起来,找出一卷《党锢列传》,摆在案上,又找出一些空白的竹简,用皮绳缀在后面,然后提起笔,写下一行字。

  ——

  士孙瑞与魏杰、沮俊相对而坐,神情沮丧。

  他们刚刚收到杨彪送来的消息。

  虽说天子没有对士孙瑞的举止做任何评价,那句“过犹不及,非大臣之体”却让他们感觉到了浓浓的寒意。

  连杨彪都被撅了面子,还有谁能从中斡旋?

  士孙瑞叹息道“明日一早,我去向陛下请罪,营中事务,就由伯俊你代理吧。”

  魏杰连忙摇手。“君荣,不可。”

  士孙瑞看着魏杰,眼神疑惑。

  魏杰说道“天子心中不满,本是意料之中的事。但他并没有下诏,应该是不想闹得满城风雨。你抛下大军,明天一早赶去请罪,意欲何为?逼天子赦免你,还是惩处你?”

  士孙瑞抚着胡须,沉吟半晌。“那又待如何?总不能装聋作哑,当作无事发生。”

  “卫固虽降,范先还没降,各县阳奉阴违者不在少数。此时君臣不和,岂不让人笑话,耽误了天子大事?于今之计,眼下只能当作无事发生。有功有过,都等到安邑平定再说。”

  沮俊表示赞同。“郭图不知去向,不是藏起来了,就是连夜赶往冀州。从卫固交待的情况来看,他可能已经猜到了上党、河内的变化,应该会通报袁绍。不出意外的话,上党、河内很快就会有战事发生。若安邑的叛乱不能迅速平定,难免会有人和袁绍遥相呼应,不可不防。”

  士孙瑞看看魏杰,又看看沮俊,心存感激。

  他明白他们的意思。

  这时候请罪,万一天子罢免了他,他想弥补都没有机会。

  趁着天子还没有明确表示,移兵转战,平定范先等人的叛乱,将功赎罪,或许还有一线转机。

  这不是他一个人的荣辱得失,而是所有外朝大臣的期望。

  这是外朝夺回被内朝侵占的权力的最好机会,不能就此放弃。

  魏杰、沮俊虽然知兵,功绩却不足以担任太尉,甚至不具备指挥南北军作战的能力。

  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他们连做好现在的本职工作都有些勉强。

  天子或许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找不到更合适的人来代替他,所以才忍下了这口气。

  将来就不好说了。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留给他们的时间也就是这几年。

  士孙瑞暗自叹息,心中很是不安,总觉得自己有趁人之危的嫌疑,非君子所当为。

  这不符合他一贯的行事准则。

  果然是人一旦有所求,就不再自由。

  士孙瑞摇摇头,甩掉脑中的杂念,咳嗽了两声,从一旁取出一卷竹简。

  “说说明日的安排吧。卫固已降,庄中的财产、物资也清点得差不多了,数量还真不少。该如何处置,我们一起拿个章程。”

  “有何章程可言?”沮俊夺了过来,扔在一旁。“若不是为了杨公,卫氏族灭矣。你冒着触怒天子的风险,留他一命,他不应该献出一半家产,以报不杀之恩?再者,郡仓里的粮食,他肯定没少拿,难道不该吐出来,再加倍赔偿?”

  士孙瑞愕然。

  魏杰却哑然失笑,指着沮俊说道“没想到啊,你沮元英也有背信弃义、劫掠百姓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