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他!是个狠人!
作者:春闺梦里      更新:2023-04-18 00:11      字数:2054
  全凭此刻面带笑意,对自己的脸下手来说,他!是个狠人!

  就在他正要划下第十六刀时,门外响起敲门声。

  “奶?您、您在、在吗?”

  林桃正要起身,澈远居然把门打开了。

  二妮惊叫一声,不过两秒,二妮一把将没有站稳的澈远,拽下来。

  手在斜挎的小包里,翻找出药,给澈远抹着。

  “你、你、你的、的脸、脸、脸会、会……”

  澈远瞪圆了眼,任由小女娃,把一堆不知是什么的粉末,往自己脸上撒。

  脸上的粘腻感,随着小女娃一步步的处理,变得清爽。

  伤口上的疼痛感,比方才更甚,眉眼不禁拧起。

  呼!小女娃对着他的脸,吹了又吹。

  嘴里还说“很、很疼、疼吧?吹、吹吹、吹就、就不不疼了。”

  话音未落,还往他嘴里,塞了什么东西。

  嘴里一股清凉化开。

  看着小女娃清澈的眸子,澈远的思绪,回到很久很久以前。

  也是这样的一双眼睛,同样担忧的神色。

  同样帮他擦拭脸上的血。

  同样把一块糖果,塞进了他的嘴里。

  “清……清。”

  除了二妮,没人听见澈远的声音。

  二妮跑开,半晌回来,手里拿来布条,轻轻的把澈远整个头,包成了粽子。

  “你、你、你还、还要吃、吃药。”

  二妮牵起澈远的手。

  探着小脑袋对屋里的林桃说“奶,我、我、我带、带他吃、吃药。”

  林桃点头,二妮拽着呆楞楞的澈远离开。

  简休南指着开着的门问“你真要留下他?”

  林桃点头,耸肩。

  “也罢,有个了解西栖的人,也是好事。”文叔拍了拍简休南的肩。

  简休南长叹一声,识趣的闭上嘴。

  ……

  自打林桃决定趁着冬季,打造兵器。

  就开始带着村里的男人们,在山里布下各种陷阱。

  她需要大量的骨头、鹿头、野猪的獠牙等等一切可以制作兵器的东西。

  为此,牲口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缺乏食物的冬季,有牲口做的活诱饵陷阱,捕获成功率提高不少。

  鹿角可是天生的兵器,稍加打磨是最理想的。

  野猪的獠牙匕首,是林桃前世使过,最趁手的。

  至于骨头,可以制作弓箭的箭头,虽不如铁制的,但至少比木质的更具杀伤力。

  而林桃最想要的,是大伙心理上的改变。

  这一点,倒是因为澈远的加入,变得容易了。

  ……

  开春时,村里的景像,和入冬前,是两回事。

  有人的小屋门上,挂着鹿角。

  有的是野猪的头颅。

  更有甚者,还有挂老虎头、狼头的。

  不知道的,要么以为进了野人部落,要么就是猎人村子。

  这一个冬季,是大伙一生中,最温暖的、最舒适的、最不缺衣少食的。

  他们身上的衣物是兽皮,脚上的鞋子是兽皮,甚至盖的被子,也是兽皮。

  春季来临,换下兽皮的村人,开始按计划开垦土地,种下粮食。

  而那些之前打算接来家人的,也在林桃那里,领到了马匹离开。

  有兵器,有食物,现在最缺的就是人口了。

  想要发展壮大,最需要的,就是人!

  夏季来时,出村接人的,都陆续返回。

  人口数量,从之前的不足两百人,一下又多出一百多人。

  村里有文家爷孙两,教读书识字。

  有大妮二妮,教女人们简单的急救知识。

  有林桃教大伙布置陷阱和极限求生。

  有澈远教大伙使用兵器。

  经过一年时间的村人们,早已不同往日。

  ……

  一年后,一队马车从慌败的张家屯子后山驶出。

  马车上坐着个三十出头的妇人。

  牵着马车的,则是个满脸狰狞刀疤的高挑男人。

  马车两旁,还跟着五个大汉。

  他们身着粗布衣裳,脚上草鞋却与别人的不同。

  别人的,是露出脚背脚指的。

  而他们的草鞋,把整只脚,包裹得密不透风。

  经过张家屯子中央时,马车停下,车上的妇人,把一筐野花,放到了一处山包上。

  出了张家屯子,就上了往山刀子城的官道。

  路上所有经过的地方,都和一年前,他们回来时一样。

  到处杂草丛生,一片荒芜。

  和一年前不一样的是,山刀子城和以前不一样了。

  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西栖把边关设在山刀子城,并且重兵把守。

  但凡进入三刀子城的,都需要细细查过等级腰牌,才会放行。

  春季时,她还来过刚刚复苏的山刀子城。

  那会儿,可没有这么多的兵。

  马车来到城门前,几人挨个递上腰牌。

  经细细查看后,才得以入城。

  城门边上,贴着一张画像。

  经过时,妇人和牵马车的男子,都侧头多看了几眼。

  如今的山刀子,没了以前的繁荣。

  南北大街两旁的铺子,只有零星几家,开门做买卖。

  以前热闹非凡的汇酒居和汇茗居,大门紧闭,朽坏的招牌,在风中摇晃不停。

  马车来到官盐铺子。

  伙计只瞧了一眼,就热情的跑出来。

  “老夫人来了?快快,里边请!我家掌柜的一早还说,喜鹊在门前叫了两天了,是有啥喜事!合着,这鸟儿是瞅着老夫人来了。”

  妇人没吭声,从怀里拿出拇指大小的金子,递给那伙计。

  “夫人先喝盏茶,我这就叫人给您备货去。”

  上次来的时候,她也使的是金子。

  那会儿可把这伙计,和掌柜的看傻了眼。

  山刀子城里,使得最多的是铜板子。

  繁华时,有钱人家,也只使银子。

  使金子的,还是头一回。

  要知道,百两银子,才兑一两金子。

  这铺子也没银子找零。

  于是,她只能买盐,买糖,买糯米,足足装了一车,才免去找零的麻烦事。

  很快,马车就装满了一筐一筐的货物。

  六个大男人,在马车边上,仔细检查着一筐筐的货物,清点好了,才自己抬上车去。

  妇人嘱咐一声“这回红糖给我多装两筐。”

  “好喽!老夫人请放心!”伙计答应得爽快。

  接连又抬了两支筐子,去马车边。

  这样一车,够村里人,使上一季。

  马车离开时,那伙计探出头来瞧了又瞧,和他身边一个小厮咬着耳朵。

  冲马车这边指了又指,那小厮点头,转身跑进铺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