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望乡台上解相思(求订阅)
作者:沸腾吧鱼仔      更新:2023-04-18 01:42      字数:4289
  得见彼岸花,任小周松了一口气,他没有时间在这黄泉路上一直这么游荡着。

  老鼠精也立马来了精神,不过一听黄泉路只是记录他的罪孽,还不算赎罪,立刻又萎靡了。

  任小周拍了拍老鼠精。

  “我说寸光,你生前害了那么多人命,虽然你死了,但也只是抵了一命,难道你不想赎清罪孽,投胎做个好人吗?”

  老鼠精只是抬头瞥了任小周一眼,没有说话,不过他没有反驳就说明这趟黄泉路没有白走。

  “你放心,我会尽量保住你!”

  “当真?”老鼠精眼睛立时一亮。

  任小周笑了笑,“敢情你在等这个!走吧!迟则生变!”

  说罢,任小周拽着老鼠精,走向彼岸花。

  彼岸花所生之处,是三途河,是阴泉和阳泉交汇的地方。

  阴阳交汇,彼岸花开,这是黄泉上唯一的色彩,近了看满地似血色,又似橙色,这一段路又被喻为火照之路,照亮了黄泉路,再往前是罪是孽,是恨是怨,阴魂将不再迷茫。

  老鼠精走在黄泉路,沉浸在彼岸花的花香中,唤起了它生前的记忆,是恨是怨,是罪是孽,老鼠精逐渐清明。

  任小周清晰地感应到了老鼠精在彼岸花中的思绪变化,不由得对彼岸花升起来一丝敬畏,它能够让阴魂正视罪孽,认清罪孽,承担罪孽,进而为接下来的赎罪之路筑基铺路,同时,避免阴魂在赎罪之路上滋生怨念。

  阴曹地府乃纯阴之地,若滋生大量怨念,必定造成污染,长此以往,势必引起暴乱!

  彼岸花香对于任小周来说,倒是没有什么特别影响,毕竟自己不是阴魂,也无罪孽可赎,即便有所杀生,那也是心安理得!

  不过令任小周奇怪的是,彼岸花香入体之后,似乎与红莲花香混合在一起,倒是令自身出现了一丝说不上来的微妙变化,而且这变化竟然还勾动了香花宝烛的香味,任小周暗感惊奇,不知道这些香味混合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

  关于红莲花香的妙用,任小周已经有所体会,心想以后要多亲近此类香味,说不定日后有大用!

  任小周与老鼠精走过了彼岸花开的三途河,便正式进入了走上了赎罪之路。

  从这里开始,阴泉和阳泉又分离开来,河流中仍然有不少挣扎的阴魂,不过相比于之前见到的已经少了很多,显然,坚持走到这里的阴魂大多已经认清罪孽,做好了赎罪的准备。

  “大哥,你看前面是什么?”

  老鼠精指着前方一座奇异的建筑物惊奇地喊道。

  在黄泉路上走了这么久,突然见到一座建筑,自然而然会亲切。

  任小周顺着老鼠精指的方向看去,脸色一喜,“那是望乡台!”

  “望乡台?有什么用?”老鼠精好奇地问道。

  “望乡望乡,顾名思义,回望家乡,就是给阴魂在踏入赎罪之路之前解除乡思之苦所用,也可以是回望阳间,了却凡尘旧事。”

  老鼠精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啊!我在阳间没什么可留恋的,现在只想着赎清罪孽。”

  任小周看着老鼠精,满意地点了点头。

  “还是上去看看吧!错过了再想回来看看可就不可能了!”

  老鼠精倒也没拒绝,即便没什么可回首的,那满足一下好奇心也是可以的。

  任小周他们走近望乡台,它的建筑结构相当奇特,上宽下窄,却能稳如磐石,从侧面看,形状像一张拉满的功,有一条石砌的小路从弓背往上,直达顶端平台,而弓朝向的方向,下方除了黄泉以外,还有刀剑林立,为的是警示望乡的阴魂莫要逾越,只能观望。

  任小周一步一台阶慢慢登上望乡台,老鼠精紧跟在他身后,内心有些紧张。

  许久之后,方才登顶。

  望乡台顶是一处宽阔的岩石磨面平台,站在上面并非是阳间的任何一处都可以看到,而是与阴魂的经历有关。

  老鼠精除了看到了啖食路人的经历,看到了与任小周的纠缠,还看到了自己的兄弟鼠目,还有鼠族的骄傲,姹女。虽然都是过往的经历,但在现在看来,不管是喜是忧还是恨,都无关紧要了!

  而任小周什么都没有看见,他只看到了刀剑和黄泉。

  “寸光,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吗?”

  老鼠精沉默了片刻,“倒确实应该来看看,可以审视自己的过往。”

  任小周点了点头,“嗯,这一路你的认识还是很值得肯定的!赎罪之路我会尽量保你…”

  “大哥,谢谢你,我想自己走完赎罪的路,到时候还请不要出手…”

  任小周一愣,他没想到老鼠精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刚到黄泉路的时候,它还在苦苦哀求,没想到现在竟然如此决绝!不得不说,黄泉之路种种,是有它的道理的。

  比如这座望乡台,它的由来也不是凭空出现的。

  阴曹地府不乏高山峻岭,在漫长岁月以前,时常会有阴魂爬到山顶失声痛哭,而且哭声令整座地府都无法安宁,而且这种事情,阴魂并未触犯法制,阴差无法可依,地府根本管不了。

  当年阎罗王属于第一殿,而且第一殿距离阳间最近,他每夜听见阴魂哀嚎,很是烦躁,于是找来了当年还就职平鬼阴帅的钟馗。

  钟馗跪地参拜,“敢问我王唤钟馗前来何事?”

  阎罗王抬了抬手,“钟馗无需如此客气,请起!”

  “是!”

  钟馗起身等待阎罗王指示。

  “想必你已经听过我地府山顶素有阴魂哭嚎,可知是为何?”

  钟馗摇了摇头,解释道“钟馗素来在阳间平鬼治乱,虽听闻常有阴魂痛哭,夜不能寐,但并不知这是为何。”

  “这便是我唤你前来的缘由,你且前去查看,倘若阴魂有触法作乱者,当即缉押!”

  “钟馗领命!”

  当天夜里,钟馗便先独自提着青锋宝剑来到一座山顶,朦胧的夜色中,恰巧有一些鬼魂正聚在山顶,遥望远方哀嚎着。

  钟馗走近看了看,阴魂一个个无精打采,愁容满面,而且双目失神呆滞,哭得着实令人难受,好像家里有人过世一样。

  原本钟馗要怒声训诫一番,可听此哭声,便起了恻隐之心。

  钟馗收起青锋宝剑,沉声说道“我乃平鬼元帅钟馗,尔等深夜至此哭泣不止,引得地府久久不能安宁,有什么冤屈,速速报来!”

  不料那些阴魂听了,哭泣更厉害了,就像过世的家里人是被钟馗干掉的一样。

  钟馗见它们悲痛欲绝,泪水长流,哭得悲伤,不禁心情沉重起来。

  他指着其中一个哭得格外厉害的阴魂问道“你到底为什么而哭?”

  那阴魂原本泣不成声,见钟馗垂询,便抽泣着回应道“回禀官爷,小人生前是日日耕种的农夫,妻子患有重病,小人去山上采集草药,不料登山之时,被一道闪雷击中,丢了性命。”

  钟馗眼睛一瞪,心想这阴魂原来是因为冤死而哭泣,走过了黄泉路,竟然还有怨念,不能放任不管。

  “生死有命,莫要怨天尤人,随我去省魂崖面壁反省!”

  说着,钟馗抽出宝剑,一把抓起阴魂,阴魂挣扎着哭喊道“小人不怨天,不怨地,只怨自己的命不好,年过三十才有了糟糠之妻,恩恩爱爱仅过了三年就阴阳分离,小人离世之时妻子仍卧病在床,也不知她的病好了没有,现在境况如何,每每想起来着实令小人牵肠挂肚,如何不伤心欲绝?”

  钟馗闻言,顿感惭愧,自己整日平鬼治乱,却忽略了人之常情,鬼亦如此。

  钟馗轻轻点了点头,低声说道“一日夫妻百日恩,恩爱夫妻不能离,你如此做法倒是人之常情,无罪!”

  他又询问了其他的阴魂,皆都是因为思念亲人,念及故友,放不下阳间牵挂。

  钟馗再次收回青锋宝剑,心中不禁左右为难,倘若惩治这些阴魂,于情于理皆不公,倘若放任不管,那地府就一日不得安宁,亦辜负阎王所托。

  钟馗站在山顶沉默了许久,深深叹了一口气,转身离去,走出去没多远,撞见了一个面色苍白如雪,双目血红的女鬼,她正在用头撞击着岩壁,放声大哭。

  钟馗走上前去,一把拉住女鬼,问道“你又是为何在此痛苦啊?”

  女鬼哭喊道“我想我女儿啊!”

  钟馗点了点头,顿生怜悯,“骨肉之情,血脉相连,谁人不想!”

  他又去了多个山头,询问了诸多痛哭的阴魂,他们不是想父母儿女,就是想亲朋好友。

  而且钟馗还了解到,阴魂来到地府,或是被缉拿,或是主动前来,皆有因思念故土、思念亲人而郁郁寡欢、痛哭流涕者,他们听说高山峻岭绝顶之处可以遥望阳间,便趁着黑夜纷纷跑上山来,谁知阴阳岂非一山之隔,任凭他们望穿秋水,眼前除了一片茫茫黄泉,哪里能看到阳间一丝影子?于是,他们才忍不住痛哭起来!

  钟馗了解到这一切后,心中感慨万千,犹如一块石头落入湖泊,荡起阵阵涟漪,这些阴魂所思所想,自己又何尝不是!

  自十年前辞别了父母兄妹,亲朋好友,来到京城应试,遇上奸贼构陷,自己气愤不过,自刎在金銮殿上,死后成为平鬼阴帅,十年以来,未曾见过家人一面,不知他们怎么样了。那日离别之时,老父把自己送到十里山坡,千叮万嘱,挥泪而别,说不定还苦盼着自己归家!

  想到这里,钟馗不由黯然神伤,泪湿衣襟。

  正在此时,两个阴差押着一个阴魂前来,“钟帅,这个阴魂私闹鬼门关,想回阳间,阎罗王吩咐押来交您处治。”

  钟馗回过神来,见两个阴差正押着一个年轻女鬼,那女鬼面容憔悴不堪,见了钟馗也毫无惧色,只顾低头哭泣。

  钟馗沉声问道“你为何要逃跑?”

  女鬼抽泣着说道“我要回去看望爹娘。”

  “你既然已为阴魂,为何还要思念凡尘?”

  女鬼再次哭泣起来,“我爹娘已年近七十,中年得子,好不容易才生下我这个独生女,原本养儿养女为送终,可谁知白发人送了黑发人!爹娘无人赡养,小女这才想逃回人间!”

  “阴曹律条严明,你私闹鬼门关,你不怕遭受刑罚吗?”钟馗若有所思。

  女鬼忽然不再哭泣,而是一脸坚毅地说道“只要能见爹娘一面,就是被打入十八层地狱我也情愿!”

  钟馗突然一愣,似乎抓到了什么东西,随即挥了挥手,说道“放开她,让她离去吧!”

  两个阴差面面相觑,一脸不解,在他们眼里,钟馗可是六亲不认的主,今日这是怎么了?

  “钟帅,此阴魂违反律法,理当严惩,要是让天子知道了,该如何是好?”

  钟馗沉声说道“你们只管照做,阎王那里,我自会去交代!”

  阴差别无他法,只得照办,放了那女鬼。

  钟馗主动找到阎罗王,阎罗王见他忧郁寡欢,疑惑地问道“卿何故闷闷不乐啊?”

  钟馗闻言,交出青锋宝剑,双手奉上,“我王派我去缉拿山顶哭泣的阴魂,恕难从命!”

  阎罗王更是疑惑了,“卿在阴曹地府斩妖除魔,立下赫赫战功,从未临阵脱逃,今日这是怎么了?卿是不是遇到了为难之事?速速报来!”

  钟馗突然抱头痛哭,泪如泉涌。

  阎王从未见钟馗这副神态,开始惶惑不安,随即走下宝座,扶起钟馗,轻声说道“卿有何事尽管言说,我决不责罚于你!”

  钟馗缓了缓情绪,低声说道“回我王,经查明,那些前往山顶哀嚎的鬼魂,皆因思念阳间的亲人而伤心痛哭,人非根植,岂会无情啊!”

  阎罗王听了,立时明白了钟馗所忧,于是他穿上便服,来到山顶暗访,遍询阴魂,皆如钟馗所言。

  阎罗王回到大殿,问钟馗“卿可有良策?”

  钟馗早已想好解决办法,只待阎罗王首肯。

  “回禀我王,如能让地府阴魂得见阳间亲人,此困可解!”

  阎罗王眼睛一亮,茅塞顿开,“好主意!卿不仅可以平鬼治乱,竟还能查案断案!就依卿所言,想办法让这些阴魂见一见阳间亲人,以解相思之苦!”

  于是,阎罗王立即召集第一殿文臣武将商议,最终决议建了这座望乡台,让地府亡魂在黄泉路上遥望自己生前的家乡与亲人,以解相思之苦。

  自望乡台建成之后,地府内便不再有阴魂在山顶痛哭哀嚎。

  钟馗也因此被封为判官,主管罚恶司,成为阎罗殿四大判官之一。

  而阎王,后来从第一殿调任第五殿,做了第五殿的阎罗王,望乡台则迁到了阴泉与阳泉交汇之后,成为了阴魂进入赎罪之路的第一道关卡,相思苦。

  。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