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兵行险招
作者:炫宁      更新:2023-04-18 01:50      字数:8323
  最后只能把目光,聚集在卫峻这个主帅身上,看看他怎么说。

  看着正在闹脾气的霍无邪,和一众抓耳挠腮的将领们,卫峻也是没了主意,思来想去,他做出了一个十分大胆的决定,只听他道“我决定支持霍将军的主意,由他带领一队精英部队,打入大秦内部展开破坏,至于白风眠现在有我们守着,他想要屠城,也要先过我们这关才行!”

  众人听后,是一阵心惊,这话说的容易,可是他们就一定能做到吗?眼下他们有城可守,可伤亡率却是一日高过一日,天知道他们能守到什么时候。难保有一天,就会被他白风眠给打破,到了那时,再想说什么可就晚了。

  他们自然可以率领大军后撤,可城中百姓呢?眼下城中还有大约五万多百姓,一旦此城失守,而霍无邪又在大秦内部开展行动。那这五万百姓的命运,基本上也就可以定下来了,当然除非他们先把百姓转移,护送百姓撤退,又对士气不利,现在的大汉士兵都被白风眠给打怕了。

  若非有各位将军和督军大队在,他们中肯定早就有逃兵存在了,所以现在正是死战无退的时候,可护送百姓必然会惊动部队。人都是有从众心理的,若是看到了百姓们撤离,就定然会知道上层领导对此战也是信心不足,从而就会有士兵,混入百姓中,一起跑路。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贪生怕死,会有人愿意为国捐躯的,但这个世界上,还是凡人比较多,只要是凡人必然都会怕死。什么家国大义,江山社稷,他们才不会在乎呢。

  想要守住这些东西的前提,便是有命可活,命都没了,讲再又能有什么用,等自己身死命消,顶多就是国家的一句慰问,剩下的孤儿寡母,年迈父母,又有谁来照顾?这些事情一众将军们都不敢想,拿人心比自心,若是明知坚持下去必死,而逃跑才是唯一的活路,那他们还会守着那些无聊的大义来等死吗?

  他们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却要求士兵们全都做到,这件事光想想便觉得荒唐。所以他们虽然早就有退意,可却万万不敢做出退的行动,以免被本就吓破胆的士兵们发现,从而士气大落,最后演变成无法阻止的大溃逃。

  要真到了那时,一切就都全完了,他们中本想有人反对,可又没有好的办法,转念一想,若是他们不派人攻入大秦内部,那这五万百姓便一定能保住吗?答案很明显,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从大秦皇帝下旨到白风眠领兵,这便已经注定,不是为了争夺敌国领土,占领敌国资源的战争,而最简单的复仇。既然双方的目地已经十分明确了,那复仇最好的方式,不就是杀戮吗?左右结果已经定了下来,那他们也就没有什么好犹豫的了,全都闭口不言,显然是默许了这个有些疯狂的命令。

  卫峻老成持重,不敢把所有的赤龙军都给他,况且既是潜入,若是人数太多,也容易被人发现,于是想了又想,最后抽调了三万人给他,并交给他进行秘密训练,争取在三日内训练完毕。他这边也会派出探马打点,尽量在三日内,把据体的计划路线,和对方的防守情况,还有白风眠大军的死角给打探清楚,好让霍无邪能顺利进入秦国。

  就这样一切都在紧张的进行着,外面白风眠的大军,仍在日夜不停的攻城,只是最近这三天进攻的次数,和力度,都不如刚开始了。但是这并没有引起汉军的法意,他们都以为是秦军太累,所以放缓了攻击力度。

  毕竟攻城方,定是要比守城方,更加辛苦一些,连守城的人都要累吐血了,他攻城的一方,又怎么可能一点事都没有呢?

  说是三天,其实只要两天,霍无邪便以训练完毕了,毕竟是王牌部队,底子好,对于命令的服从和执行,都是无可挑剔的。只是骨子里难免有些傲气,让他们穿上普通军服,甚至于,是这套有如夜行衣一样的衣服,让他们心里有那么一点点的不爽。

  可为了国家,他们却一句怨言都没有,全都完美的执行了命令。对于他们霍无邪十分满意,探马方面也都打探好了,路线上会有些绕远,但绝对安全,若是一切顺利的话,大约十天,他们便可以绕过白风眠,到达距离此地大约五百里外的断崖山边境。

  那断崖山地势陡峭,是大秦天然的防线,平日里根本无人防守,当然也不会有人从这里进攻,毕竟那么高的山崖,可不是开玩笑的。想要从此处上去,难如上青天,可是他们有装备,再加上他们在秦国中有内线,可以提前为他们准备好上崖的铁索。

  有这些多重便利条件,那断崖也就没有那么可怕了,相信以他们的身手,上个断崖是没问题的。一切准备好了之后,霍无邪带着大军与众人拜别,便立刻上路了。

  而再在场中人,包括卫峻,都用一种目送烈士的目光,看着他离去的方向。没办法他这次去无论成功于否,都很难活着回来,失败了自然是被人围歼,客死异乡。

  可成功了,那就要面对白风眠,和秦国国内将军的双重包围,别人他不知道,但以白风眠的日常行事做风上来看,落在他的手里,想要个痛快点的死法,都十分奢侈。

  总之这是个十死无生的计划,无论胜败,他都会十分凄惨。可他就这么去了。不管之前,他们对于霍无邪有多少不满和轻视,从这一刻开始,在他们心里,已经开始承认霍无邪,这个年轻人,是个可以独挡一面的将军了。

  但是接下来,他们却没办法等到霍无邪传来好消息,因为他们自己,将要面临一个十分难心的大问题。而这个问题无论怎么处理,都非常要命。

  这一日,霍无邪已经出发一天一夜了,天气睛朗,阳光很足,阴山关外难得很宁静,双方似乎约好了一样,大秦不进攻喊杀,大汉不怒骂防守,彼此竟都安静了下来。众人也都很享受这来之不易的宁静,直到傍晚时分,秦军那边才算有了动静。

  一队人马,带着一队露天的马车,朝阴山关行来,看样子是没有一点装备,好似平常的农夫一般。大汉一方一见来人如此打扮,不禁有些发愣。

  不过这些人都是从大秦方来的,一定是陷阱,因此众人反到有了警觉,当他们走近之时才算看清,这车上装的都是伤者,看衣服竟都是大汉士兵,只是他们现在的样子实在太惨了。

  浑身上都是血,衣服几乎都被鲜血染红了,而且完全没有行动能力,除了脸部一些必要的呼吸器官,还有嘴以外,剩下的,都没有好地方了。整辆车上随处可见,刺出来的白骨,和散发恶臭的腐肉。

  大秦一方把他们打残之后,可没那个心情给他们用药包扎,这医药也是钱啊!况且双方可是不死不休的敌人,哪有给敌人好生医治后,再他们来打自己的白痴?

  经过这几天的折磨,已经有些身体弱的士兵,死在马车上了。可是秦军根本不管他们,只是到点了,给他们一些清粥,干粮,让他们都钓着一口气,勉强不死罢了。

  以至于到了现在,原有近五十多万的大汉士兵,经过一阵非人般的折磨后,已经有近十万多人,死在来是里的路上。剩下的人,也都是再勉强渡日。而且伴随着时间越拖越长,死亡率也越来越高。

  刚开始的时候,一天只死几个人,到现在八天过去了,几乎每时每刻都人死,而且是成倍数的往上涨,一直涨到现在。

  看这些人,白风眠的本意是直接杀了,原因自然是太残忍了,从至于残忍到,他这个杀人不眨眼人的大魔头,都有些看不下去了。杀人不过头点地,一刀下去干净立落,让人少受痛苦,也算是积德了。

  可像现在这样,让他们生不如死,饱受折磨,实在有些过分了些。在以前,他杀人都是干干净净,况且他也不屑于折磨弱者。可是就在今天,当他看到一堆人,堆在一辆露天的马车上,没错就是一堆,手脚具废的他们,被大秦士兵像丢牲口一般,摞在了一起。

  一辆车上最明显的就是森森白骨,标志性的人头,已经和满车的烂肉混在一块,完全分不清,这一车上到底有几个人。总之全都堆在一起,向这个残忍的世界,散发着充满恶意的腐臭。偶尔有没死的,却在不甘的嚎叫着。

  声声惨叫,宛如阿鼻地狱的号角,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人们脆弱的心弦,面对这样一群和地狱恶鬼一般的人,给他们喂饭,无疑就成了最有压力的工作。

  不过现在好了,根据上面指示,让白风眠把这些人送回去,以此来拖大汉的后腿,让大汉不得不抽调大量的人手,来照顾他们。从而内外夹击,对内拖垮大汉财政和人力物力,对外加紧进攻,争取在短时间内,打垮大汉。

  这是一条有损阴德的毒计啊!真不知道是那个疯子向秦皇出的主意,白风眠远远的看了他们一眼,便觉得胃里有些翻江倒海,浑身都不舒服。

  而他们的味道,更加让人难失忍受,连带着大秦士兵们,都受到了影响,这也是为什么这几日进攻,不如从前的原因。现在可算是能把这些“生化武器”给送出去了,他们都高兴着呢。

  同时白风眠也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自己把人送回去的时候,对方势必要开门迎接。一旦对方主动开门,那对于大秦而言,就是天赐良机!他们完全可以称着,开门的空档,攻下阴山关。虽然利用伤者有些卑鄙,但战争就是如此,它是一场没有规则的游戏,只有你最后胜了,你才是正义的一方。

  关于那些伤者,白风眠也有打算,那就是城破之时,就给他们一个痛快,让他们早登极乐,能利用所能用到的一切,来创造机会,就是他白风眠的用兵之道。至于名声,他才不再乎呢,反正不管他怎么说,大家都会认为这一定是他白风眠做的,除了他别人不会这么变态。

  想这条毒计的人,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竟让白风眠背了这个锅,这也让白风眠卓实郁闷了一阵。

  另一边比他还郁闷的大有人在,就比如守城的大汉众将,由其是卫峻,头发都要愁白了,对于外面的伤者,卫峻陷入到了一个两难的境地。放他们进来?如此一来则会城门大开,到时那做出,如此无耻之事的白风眠,定会称机来攻。

  到时候城被攻破,那他们的下场,肯定要和那群伤员们差不多。

  二来城中的粮草、医药虽然有国家支持,但应对他们这些生力军,都是勉强够用,那里还有多余的,分给那些根本无药可医的伤员。他们的到来,除了分走重要的战略资源,和人员照顾以外,剩下的毫无用处。

  第三则是军心士气,连日激战,已经让大汉疲备不堪,甚至成了惊弓之鸟。而现在,突然出现这么一群人,天知道,这是不是会引动大汉集体大溃逃的导火索,万一兵士们被吓破了胆,一心要逃。那他这个将军怕是要干到头了,以上这几个理由,都充分的说明了,接纳这些人的风险系数有多高。

  可拒绝他们却很简单,那就是直接杀了,一了百了。把这些人都当做是敌军来处理,这样做虽然狠了些,可却是最好的法。就连后面的路,他都想好了。

  就说这一切都是白风眠的诡计,意图用一些假人来蒙骗他们,又或者说白风眠阴险狠毒,意图用这些人,给他们下瘟疫,使大汉国内瘟疫横行等等。

  反正他白风眠以往的名声就不太好,更是经常性的,向平民挥刀,这样的脏水,自然很容易便让人相信了。现在便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卫峻是否会这么做?

  他卫峻可不是白风眠,白风眠的家世,是一位中等贵族,他父亲便是位将领。由于官位小,地位低,因此经常被派去,做一些危险而又没什么功劳的任务。

  也正因为如此,他父亲才会拼了命的陪养白风眠,想让他可以出人头地。所以每当有那种不危险,而且战斗残酷的仗,他都会带着白风眠一起去。

  白风眠第一次见到死人时,才只有六岁,而他第一次杀人时,也不过才八岁而己。那一次,在父亲严厉的眼神下,他稚嫩的小身体,拿着一柄比他还高的剑!颤颤巍巍的走向一个,被捆住手脚的敌国士兵面前。

  在敌国士兵的哭喊,恳求下,他同样惊恐着、害怕着,甚至无助的把小脑袋向回望,希望他父亲能终止这荒唐的一切,可他换来的却是他父亲极其严厉的怒骂,还有在场中人的嘲笑。这一切的一切,都深深的刺激着白风眠幼小的心灵。

  最后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刺出那一剑的,总之他只是感觉自己大吼了一声,而后全力一挥!将那人砍倒在地,就像他平日里经常练习剑术时,所砍的木桩。之后便是闭着眼睛,在众人的惊呼声,和那位士兵绝望的哭喊声中,一剑刺入!好似平常人家在打木桩一样,将那人狠狠的钉在地上。

  鲜血瞬间飞起,溅在他的小脸上,那人临死前不甘的哭喊,和奋力的挣扎,都再进一步的,刺激着白风眠幼小的内心。从始至终白风眠都是闭着眼睛,年幼的他,还无法面对这一切,虽然他从小上战场,见惯了死人,可见死人和杀人完全是两个概念。

  一个是旁观者,另一个是执行者,当他睁开眼睛,看着那被他杀死之人时,整个人都被吓傻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人临死前不甘,绝望,愤恨的脸!

  他从未见过一个人的脸上,能同时做出三种表情,并且做的那样真实、那样可怕。但更可怕的是,那人的眼睛正死死的盯着自己!

  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啊!眼球突起,眼白血红,黑色的瞳孔中,反射着一闪一闪的光点,仿佛那人的眼睛里,还有一双眼睛!正死死的盯着他!记住他!日后那怕化做厉鬼!要向他索命一般!

  再然后便是血,满地的血,在他脚下形成了一个小血泊,而他就站在这血泊中,同时他的身上也都是血,起初他只感觉血液滚烫,烫的他浑身发疼。

  可现在他却感觉血液很冷,冷的如同万古寒冷一般,要将他全身冻僵,甚至将他冰封!活活冻死在这里!一股寒意从脚底,以极快的速度,涌上他的大脑。

  那种感觉让他终生难忘,随后便是他喊出一声凄厉的惨叫,幼小的他,便那样晕了过去。不知道过了多久,他才悠悠的醒来,醒后的他一言不发,只是那样静静地坐着、思考着。

  可他父亲显然没有给他休息的时间,听到他醒了,也不顾家人的阻拦,直接进来,给了他一记耳光!大骂他是废物,原因自然是因为他杀完人后,竟被吓得晕了过去。

  让他父亲在人前大丢面子,而后又是一顿毒打。可怜的白风眠,当时才只有八岁,受了这么大的刺激后,却并没有得到家人的安慰,反而是责骂,这让他幼小的心灵,扭曲到了极致。

  在他的世界观,还没有完全成型的时候,他便学会了杀人,并且认为杀人是对的,只有杀人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父亲的夸奖。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人在他的眼里,已经不再是人了,而是动物。

  杀戮对于他也成为了一种习惯,之后他的一切,都是为了杀人而准备着,学功夫、是为了阵中杀人。

  学兵法、是为了国家杀人。甚至都变态到、没事时杀府中的下人!只是后来被他父亲制止了,同时也为他灌输着敌人的意思。

  再然后,便是他十二岁时,初次带兵进攻一个敌国的小村落。当时他带了一百人,而村子中,大多数都是老人和孩子。

  至于青壮年不到五十人,全都是手无寸铁的百姓,一般的将领,大都会用武力威胁,而后兵不血刃的收缴了他们。百姓们天生胆小,很吃这一套。

  况且战争频发,他们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无论谁来,只要带兵立刻投降。可这一次,他们却再也没机会向别人投降了。

  少年的白风眠,连看都不看他们一眼,直接下令屠村,收激可用的战略物资,这根本就是土匪啊!事后他也被上层责骂了一顿,并且保证,从后不会轻易向百姓挥刀,这也就成了他的成名战。

  之后更是一步一步的向上爬着,并且在一次关键战役中,为保证全面胜利,而放弃了营救自己的父亲,以至让他父亲惨死。事后他被秦皇亲自招见,而且大加赞扬,说他是为国尽忠。

  可只有他自己知道,就算没有别的事,他都不愿去救父亲。这么多年来,他父亲,就像栓在他脖子上的铁链一般,总是管着他,压着他,不许他疯狂杀戮。

  现在父亲没了,他内心的猛虎出笼了,放眼世间,再也没有人能阻止他了,内心无穷无尽的杀戮,被彻底的释放。人们这才真正意识到,他白风眠是变态到何种地步的疯子,“杀人如麻”,这四个字。

  都无法表答他所杀之人的万分之一,到了现在,他都养成了一种习惯,不杀人便会生气,一生气杀的更多,不过每当夜晚降临,他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总会想起他八岁那年的噩梦,那人的面孔,眼神、总是挥之不去,无时无刻不再折唐首他。

  这种心理上的折磨,演变到了现在,让他对现实不愤,也似乎只有在他杀戮的时候,才能让他忘了那年的噩梦。

  可卫峻不一样,他是平民出身,自小从军,从一个小兵,一点一点积累成现在的地位。由其是,他还受到了韩再兴的赏识,获得了韩再兴的指点,为他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人脉基础。草根出身的他,更加懂得珍惜军人之间的战友情,对兵士如兄弟,是军中很受爱戴的将军。

  可他现在看到,那么多大汉士兵,在生死线上徘徊着,他每犹豫一分,便会有更多的士兵们死去。这些人的死,给卫峻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若非外面有白风眠虎视眈眈,时刻准备攻城,他早就下令大开城门,迎英雄们回家!可是他不能 。

  这些人虽然可怜,但他身后那些百姓们更可怜,此城一旦失守,将会死更多的人,为了身后的百姓们。他不能开,也不敢开,只能把心一横,忍住内心的痛苦,和眼中的泪水。下令道“来人!传令!敌军来袭!全面反击!若是他们行到攻击范围内,便全力攻击,不留活口!”

  “是,“下面人严格的传答了他的命令。

  有道是慈不掌兵,必要的时候,就必须要做出一些牺牲。对于这个命令,其它的将领也都集体支持,这也是最好的选择。如果这些人可以救回来,并且还有一定的战斗力。

  那他下这个命令,定然会有人反对。可现在不同,他们已经成了彻底的残废,就算可以活着回来,也只能是成为大汉国的负担,与其让他们生不如死的活着,不如让他们痛快的离世。

  与此同时,大汉上下,再见识过白风眠的手段后,变的更加团结了,这也是因为外面的压力太大了,大到让他们根本没心思,也没时间窝里斗,对于这样的结果,卫峻到是很高兴。士气提上去了,接下来的战斗,也就多少有了些胜算。

  城外,一众马车才刚到城下,便受到了猛烈的攻击,为了以绝后患,他的用上了火箭,火油等易燃物品。就算射不死他们,也能把他们活活烧死,大秦一方只是付出了,一些瘦马和木质马车,其它的倒也没什么。

  白风眠做为常胜将军,对于敌将的心理性格,自然有自己独道的见解。他早就料定对方,一定会痛下杀手,保住城池。既然如此,那他又为什么要让手下士兵,去白白送死呢?只是他心理还抱有一丝期望,期望着对方将领,是个心软的家伙,这样他也能更轻松一些。

  可事实证明他不是,经过几日大战,他基本上可以分析出,敌方将领,应该是个中规中矩的老将,有良好的战争素养,且经历过不少的战争,甚至还可能在以前与自己交过手,对于自己有一定的了解。

  对付这样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出奇兵,因为以前的战争,都是规规矩矩,没有一点新意。都是列阵,进攻等老路子。而这些老将,也都习惯了这样的战争。也只有这样的战争,才能让他们有掌控感。

  可一但有他们掌控不了的事情发生,那他们就会出错,从而一错再错,最后落败身死。关于此战,白风眠心中以有定计。现在他要先把,这些从国内运来的累赘处理掉,总共有近五十万人呢。

  就是让他们不停的杀、不停的烧,也要烧上几天才行。况且天气也是越来越热,死得人也是越来越多。他们身上的腐臭味,更是越来越重,保不齐就会出现瘟疫。

  为了大秦士兵们的健康,他也不得不,停下手里的攻城大计,反而开始运人,这一批批、一趟趟,怕是要运上几天才行。

  但大军出征,每日的损耗是十分惊人的,百万部队,光是每日三餐的消耗,便是一个天文数字。他白风眠耗不起,大秦国更耗不起!这还没算上军晌和阵亡将士的抚恤等等,为此他专门给国内写信。告诉他们,这个送人行动只能运行三天,超过三天的,就让他们不用在送了,直接原地处理。

  一来、路途遥远,费时费力。

  二来、腐肉变质,疫病太多,由其是路过城镇后,不少体质弱的百姓都得了病,必须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控制病情。

  三来、他们千辛万苦送来的人,一点用都没有,只能是浪费一些敌国的箭矢,其它的毫无建树。至于他们想用这些人来作文章,意图在舆论上压倒对方,也不太可能做到。

  谁让他们这次出征的大将是白风眠呢,一个恶名满天下的将领,从他手里经过的人,要说没有问题,恐怕连三岁的孩子都不会相信。

  总而言之,运送这些人是半点好处都捞不到,反而还惹了不少的麻烦,但他们还是要象征性的,运过去一批人。毕竟谁都知道,大汉有近一百万的部队,还留在大秦。若是这些人,不明不白的死了,对于秦国的声望,也会是一个打击。

  似乎这些上位者,都热衷于干这种事情,明明当了婊子,却还要立个牌坊,来证明自己的正义和清白。永远把自己抬到道德的致高点,既想要面子,还想要胜利。似乎从来都没有满足的时候。

  对于他们的做法,白风眠也无话可说,有时候占理的一方,会受到不少优待。比如现在,大汉的一些周边小国,都保持静默状态。主要原因,自然是因为他们打不过白风眠,反而会给自己招来祸事。

  再有在道理上,大秦是为太子报仇,而大汉却用了卑鄙的手法,坑杀了人家太子,于情于理,大汉都是活该。

  也正应了那句话,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少了邻近势力的骚扰,他打仗也能更专心一点,因此也乐得配合他们,演好这出戏,当上一把好人。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三天,这三天不停的有马车,把人送到阴山关城下,而后有大汉士兵进行统一的烧毁。同时大秦一方,也在称机宣扬。

  说“他们好意,把那百万士兵免费送回祖国,可换来的,竟是大汉无情的射杀!百万将士全都烧死在了阴山关下!如此无情之举,让人气愤不己!”

  此言一出,顿时让全天下都哗然、当然这话里的水份大了去了,那可是一百多万人,不是一百多万只死猪,让他随便烧,也不反抗,他们这几天烧得,撑死了也就几万人,而且还是日夜不停的烧。

  为了烧光他们,阴山关内,但凡能助燃的油啊,柴啊、都被士兵们收走了,以至于现在的阴山关内,连一点炊烟都看不到了。无论是百姓还是士兵,甚至将军们都开始吃生食了,并且是那种,一点油水都没有的生食。

  能生火助燃的东西,都被带走了。这样的日子好在不长,才过了大约两天便结束,只是接下来的战斗,要更加残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