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定是非
作者:一只臭屁      更新:2023-07-29 23:33      字数:2128
  好个牙尖嘴利的丫头,常夫人怒极,失了往常的风度,一巴掌拍到桌子上:“真是聪明伶俐,满嘴的道理仁义,只可惜全被用来趋炎附势!”

  “够了!”常县令怒喝一声,指着赵为:“把夫人带下去!”

  常夫人只当常县令被赵依依蒙蔽了双眼,若是她离开,这丫头还不知用什么法子来狡辩。

  “大人,我是这厨娘的主子。事关家事,我岂能擅自离去。”

  常县令目光阴沉地盯着常夫人。

  常夫人的怒气还未平息,并不显老的脸上,细平的眉毛上吊着,带着几分尖酸刻薄。

  即使妆容精致也遮不住面容的扭曲。

  两人相识近二十载,成为夫妻十三年,常县令竟在这一刻觉得枕边人如此陌生。

  触及常县令的目光,常夫人心中有些慌乱,她看不清其中的意味,但两人之间,他还是第一次用这种目光看自己,透漏着疏离。

  常夫人手探到桌边,故作镇定地坐下,后面到也没再大吵大闹。

  常县令继续问厨娘,卖野猪的猎户是家在何处,姓谁名谁。

  “回大人,事发匆忙,奴婢只见他的猪肉不错,这些都未注意。”

  “哦,那猪肉好在何处?”常县令继续追问道。

  “肉质紧实,并无异症。”

  常县令问了一番,厨娘回答滴水不漏,连他都未发现不足之处。

  常夫人轻轻放下茶杯,又恢复了之前从容不迫的态度。

  “既然如此,我家采买的野猪和这个案子并无干系。大人还是擦亮眼睛,别被有的人故意卖惨而利用。”

  这句话,一是指赵依依,二是常县令家的那些穷亲戚。

  以往,常夫人提起这事,时长对常县令冷嘲热讽,常县令总是好脾气的赔礼道歉,哄着常夫人。

  可是这次,他脸上毫无波澜。

  就如,常夫人是空气般。

  赵依依却依旧不慌不忙,缓缓开口:“大人,其中一只野猪是丧于我布置的陷阱。它的头上因为撞击到坑中,恰巧形成了一个王字。”

  猪的其它身体部位可能被厨娘分解,经过腌制,看不出原样。

  但在成县,猪头是日常祭祀的重要贡品,平日里大家都会储存起来。

  此话一出,厨娘镇定的脸色变的煞白。

  常夫人手上的茶盏因为晃动,茶水溅上皮肤。

  今日她去厨房,亲眼看到那个猪头,当时她还觉得新鲜,吩咐厨娘一定要保存好,留着过年祭祀用。

  厨娘是何等精明,若是打死不认,只会引得夫人老爷厌烦。

  现在告罪,求的夫人心软,或许还能有留下来的一丝希望。

  毕竟在县令家做活,工钱不低,活还少。

  背靠常府,借着大人的名讳,她还能收不少礼。

  厨娘声泪俱下地跪下,诉说自己家有生病的女儿,急等着用钱看病,正巧遇到王有春卖猪,收了点回扣,才出此下策。

  得到了证词,常县令便让厨娘下去。

  她这个行为不犯法,属于常县令家事。是去是留是常县令和常夫人关起门来的事。

  常夫人还想说什么,常县令无力的摆了摆手:“下去吧。”

  好像,突然之间,她与常县令之间有什么变了。

  不管王有春怎么哀求,常县令剥夺了他的村长之位,打了十大板。

  又得了王有春的保证,回家后将卖野猪的钱分给受灾百姓,这才放了他归去。

  等人走了,常县令将赵依依召唤进书房,对着她行了一个歉礼。

  赵依依大惊失色,男女有别,林砚急忙代她扶起常县令。

  “大人,您是朝廷命官,对我行礼不合适啊。”

  常县令指着身上的常服,“如今我换下官府,便不是成县县令。和你一样,是寻常百姓。这一礼,是替我夫人向你致歉。”

  “大人,我知道夫人是因为误会,才对我带有偏见。”想到常县令对她的恩情,赵依依还是违心说道:“大人不必挂怀,我根本未放在心上。”

  常县令松了一口气,因为常夫人的所作所为,他对赵依依实在愧疚,能得到她的谅解,他的心多少还能好受些。

  “你是个大度的孩子,我夫人说的那些话,你只当胡言乱语。日后,若是遇到什么麻烦,不必有顾虑,来找我即可。”

  迈出了县衙的大门,赵依依对着空气乱舞了几拳。

  林砚只觉得好笑,故意问道:“是谁说毫不在意的。”

  赵依依叉着腰,气势汹汹,“我可没那么大方!若不是看在常县令和莹莹的面子上,我非得给她来顿美丽飘飘拳。”

  蹲在墙边写诉状的人,看赵依依爪牙舞张,以为她没有诉状,被赶了出来,极力推销自己,什么写的字行云流水,自若飘逸啦,一张诉状在他口中,神奇地都能让人起死回生。

  一道男声嗤笑一声,“何二,你那狗爬似的字,狗看了都得干哕。再说了,这丫头的亲戚也是个读书人,书法和文章的造诣,再来十个你都比不上人家一半。”

  听顾文才这样说,何二歇了推销的心思。

  转头怼起顾文才:“我不如,你就能比得上?”

  顾文才靠在墙角,赖洋洋翻了一个身,“我比不上啊,所以她这个生意,我都没想着做。”

  顾文才透过眼缝,视线落到林砚身上。“嗷”地一声,站起来,拍了拍屁股上泥土。

  三布并走两步,“你就是这丫头的写诉状的亲戚?”

  林砚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热情的人,眼见顾文才的口水都快喷到脸上,他后退了几步,拉开两人距离顺带着摇摇头。

  不怪顾文才一眼就猜到,林砚的周身的气度太与众不同,这种风度不是用简单的金银钱财堆积出来的,具体是啥,顾文才一时也描述不出来。

  得到了否定答案,顾文才满脸失望,本想着和他请教一番。

  顾文才不死心,又问赵依依,她的“亲戚”家在哪里,他定去要拜访。

  “他去京城了。”赵依依随口胡诌道。

  “以他的才能,在成县的确是埋没了人才,京城是个好地方啊!”

  说着,顾文才不知想到什么,眼珠子一转,拉着赵依依到一旁:“丫头,你和县令啥关系?现在进县衙都不要诉状了。”

  最关键的是,他亲眼看到县令夫人气势汹汹地走出来,没多久赵依依也跟着离开县衙。

  县令夫人还是第一次来县衙,这事肯定和这丫头脱不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