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对暗号
作者:一只臭屁      更新:2023-07-29 23:34      字数:2040
  赵依依躺在床上,总觉得忘了什么事。

  闭上眼,迷迷糊糊即将入睡之际,赵依依“扑腾”一下从床上坐起来。

  完啦,莹莹给她的信还在脏衣服里面。

  娘喜欢干净,到了夏天,脏衣服从不过夜,无论到多晚,也要把衣服洗干净再去睡觉。

  顾文淑听到动静,转过身道:“依依,咋不睡觉,怎么起来了?”

  赵依依踮着脚往盆里一瞧,她的衣服在水里飘着。

  放着书信的上衣正在顾文淑的手中来回揉搓。

  顾文淑生怕洗不干净,又拿起棒槌来回锤了几下。

  这下真的完了,即使是再结实的纸也经不起这么折腾。

  赵依依哭丧着脸,早知道她就在赵为递过来的时,看完就好了。

  怀抱着最后一丝希冀,赵依依从水里捞起自己的衣服,往兜里摸了摸。

  连纸屑都没剩下,娘的洗衣功力比洗衣机还厉害。

  顾文淑看着闺女耷拉着眉毛,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往身上擦了擦手,从兜里掏出一张叠的四四方方的纸:“是不是找这个?”

  赵依依欣喜地点点头,原来娘给她收了起来。

  “谢谢娘。”赵依依接过信,亲昵的搂着顾文淑的胳膊,“嘻嘻,还是娘细心。”

  顾文淑点点了女儿的鼻子,“下次可得放好,若是再丢了,娘可就捡不回来了。”

  赵依依笑嘻嘻道:“记在脑子里,就不怕丢啦。”

  林砚手拿着信,后面的毛茸茸脑袋越凑越近。

  那副专注的模样,不知情的人还以为在拜读什么深奥的古籍。

  “看懂了?”林砚又将手里的书信拿近些,方便某人看清。

  赵依依一个字一个字的扫过,小声嘟囔道:“什么日,什么见面,什么什么。”

  她突然悲哀的发现,自己一个正儿八经的大学生,上了十几年学,到了这,竟然连个半文盲都不如。

  林砚听见赵依依的嘀咕,清了清嗓子,忍住笑道:“依依,你不是认了不少字吗?”

  这上面的字都是常见的字,并不难。

  赵依依低下头,两手揪着衣角,羞愤道:“我也以为我认识。”

  可是她忘了,这个时代用的是繁体字!而且还和前世的繁体字略微不同。

  正因抱有不知天高地厚的信心,她还想着林砚教写字时,是如何发挥自己影后般的演技,“不经意间”就学会了一篇文章,成为被埋没的“神童。”

  现在来看,演技用不上了,神童不成神叨就不错了。

  林砚好奇道:“依依,既然你不识字,那日你去衙门前,我还未来得及和你交代,你又如何得知那是诉状?”

  当初依依走的匆忙,林砚怕她不识字,一直担心她不知道如何使用。

  等她成功报官回来,再加上接触多了,依依偶尔说些文邹邹的大道理,想到赵三河又是个读书人,林砚便没有多问,潜意识认为依依跟着她三叔认识了不少字。

  所以,当初林砚只提了让赵依依学写字,而没有说识字的事。

  林砚这样一说,赵依依才想起来,她当初只顾着欣赏他的字迹了,丝毫没将里面写的啥放在心上。

  如此看来,估计那篇诉状里面,她只认识最上面的两个字。

  呜呜呜,若是当初能仔细看一看,也不至于现在如此膨胀。

  林砚看她这表情,还有什么不明白,估计只认识“诉状”俩字。

  “信上说,她对上一次的失约很是过意不去,家里这段时间繁忙,所以才没时间来见你。还问你明日下午有没有时间,若是有空闲,下午未时在第二条街的茶水铺子等你。”

  林砚顿了顿,赵依依再次探过头,“怎么了,下面还有啥?”

  “你的朋友说,方便接头,还有个暗号。”

  赵依依心道,这小丫头搞得像拍谍战片似的。

  “啥暗号,林砚你怎么不说话了?”赵依依伸出手指,戳了戳他的肩膀。

  这人怎么变得婆婆妈妈,念个信还要休息几回。

  林砚将信推到赵依依面前,低沉地声音带着几分诱哄,指着最后一句话道:“依依,你不是会连懵带猜吗,你可以试一试。”

  赵依依接过来,把纸都要盯出来一个窟窿,她揉了揉眼,无奈道:“林砚,这里面的字我一个都不认识,猜到天亮都猜不对呀。”

  林砚认命似的叹了一口气,他实在是读不出来。

  犹犹豫豫道:“口令是,天王盖地虎,”

  “宝塔镇河妖!”赵依依条件反射迅速说了出来。

  “依依,你们两个玩到一块去是有原因的。”

  赵依依眨眨眼,“林砚,啥时候咱们两个也弄个暗号。”

  林砚慵懒地靠在桌子上,一双大长腿相互交叠,好整以暇的看着赵依依问道:“比如呢?”

  赵依依思索几秒,“咱们要搞个与众不同,既响亮又有文化的。”

  说着,指着天上的一轮弯月,“明月几时有,自己抬头看。”

  “要不然再来个,红薯红薯我是大豆,臭鱼臭鱼我是烂虾。”

  林砚站起身,推着赵依依走出门,“明月已当空,该睡觉了,依依。”

  赵依依不死心的拍了拍门,“我想的不好吗,林砚你要不满意,咱们再重新想个呗。”

  回答她的一阵寂静。

  翌日,赵依依和林砚出摊,经过昨日的风波,摊前人数并未减少,反而因为赵为说了县令大人也要尝尝这句话,名人带来的效应,包子的受欢迎程度比以往更甚。

  卖饼子的妇人一来就傻了眼,这丫头的生意咋还那么好。

  随即便心里嫉妒地冒酸水,若是她也能卖包子,这一天天的,整日数钱岂不是数到手抽筋。

  心里更加怨恨赵依依小肚鸡肠,不愿把方子交出来。

  不过还未等她骂骂咧咧,自家的男人推了推她,气急败坏道:“死婆娘,你看看你办的好事!”

  妇人四处随意一打理,原本几家卖汤的都上了饼子。

  就连之前卖竹筐的,旁边也支了一个锅,也卖了饼子。

  妇人走进一瞧,不只外面的形状,就连馅料和她家的一模一样。

  甚至是昨个,卖面汤的老太太,因为用料足,生意都比自家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