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第 30 章(一更)
作者:白茄      更新:2023-04-24 01:48      字数:5553
  “开炮!”

  “轰!”

  第一炮并没有朝着空中, 而是沿着平行线开得炮,剧烈的响声之后,在前方土坡炸开, 黑红的泥土被掀翻。

  “开炮!”

  “轰!”

  又是一次开炮,炮火轰鸣, 硝烟弥漫。

  这在战场上是惨烈的代表,可在现场人们的眼里,这代表的是希望。

  向薇站在原处, 她遥望着远处。

  当第一枚炮弹成功从炮管中发射出来,那一瞬间她没法用词语来形容,整个人都像是空了。

  这台威力强大的自行高炮, 出自于她与团队的手, 如果在武器创造出来之前不过代表着百分之五十的成功, 那当第一枚炮弹发射出来, 那就相当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成功。

  成功了?

  哪怕一开始是抱着这个信念,告诉自己不管坚持多久都得努力完成这个项目,必须将自行高炮研发出来。

  可当这一刻来临时, 本以为是万分激动、会和身边的人拥抱在一块。

  只是现在, 她只会呆呆的站在原地,眼里除了远处那台凶猛的高炮之外, 什么都看不到。

  一直到身边的人紧紧抱住了她, 在她耳边大声喊着“组长, 组长我们是不是成功了?”

  大喊大叫,蹦跳的差点稳不住身形, 还是向薇一把抓着她的手, 才没让她从台阶摔下去, 她仍旧遥望着远处, 轻声道“就快成功了。”

  1970年8月17号下午三点,自行高炮打响第一炮。

  这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从这一天开始,自行高炮在国内将不是空白的一张纸。

  开炮并没有停止,除了双管炮弹之外还得试验机枪,机枪的威力没有炮弹威力大,但是火力凶猛,‘哒哒哒’连续射击,在战场上完全让人没有招架的功夫。

  大概过了十来分钟,火力停了下来,一人坐着车过来,手里带着个记好数据的本子。

  “向薇同志,这是具体的数据。”战士将本子递过来,跟着说道“左侧炮管在发射三枚炮弹后,管身发热,没法再承受第四枚弹药发射,机枪因为位置的缘故,有些影响发射轨道……”

  战士一一将发现的问题说了出来。

  问题不少,但是不妨碍他激动。

  因为出现问题的地方都不大,完全不会影响到主要性能,一旦将这些细小的地方解决掉,这台自行高炮、或者说这头凶猛的野兽就能前往战场,有它的存在,无数战友将多了活下来的希望。

  战士一边说,赵沈雅一边记录,向薇也看着本子上详细的数据。

  比起原先他们设想的参数,试验后的数据要更为准确。

  其中有几项数据存在偏差,唯独幸运的是,偏差的数额都不算太大,在做一些稍微精简的改进后,或许就能提高。

  “昌琛,初速提高071秒,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你能尝试下在有可能的情况下继续提升。”向薇在理清思路之后,就开始安排接下来的任务,“马明,你尝试用其他材质替换炮管……”

  在这之后,他们几乎天天待在靶场。

  每一天都在寻找问题、解决问题,而且这段时间会更累。

  正处于炎热的夏天,几乎每天都在暴晒,而且实体机检修,不算一件简单的活,就算有吊车跟随,他们也难免要做一些重活。

  毕竟,这可是一辆225吨的大家伙。

  脑子累、身体累。

  晒得一个比一个还要黑。

  向薇都感觉自己已经脱了几层皮,每次汗留在脱皮的地方,都是刺痛刺痛,痛得是龇牙咧嘴,然后继续埋头苦干。

  就这么从炎夏到深秋,就在天津下了第一场雪后。

  自行高炮的最后一次靶场试验完美落幕。

  在一次又一次的试验中,向薇等人每天都能听到巨大的弹药开炮声,那段时间真的是梦里都有人在开炮。

  而现在……彻底成功了?

  “好好好,向薇你们做得太好了!”

  “向薇同志,祖国以你们为傲。”

  “自行高炮的出世,必将改变这个时代,是时候让敌方惧怕我们国家的火力了。”

  一声声的夸奖在耳边响起。

  向薇却有些恍惚,她想跟着大笑、跟着狂欢,却不知道为何发不出声音,甚至觉得眼前越来越黑……直至看不见。

  “向薇?!”

  “快快,快叫医生!”

  谁能想到,自行高炮成功的那一天,创造它的负责人倒在了它的面前,不止如此,这个小组其他七个成员,三个跟着住进医院。

  不是自己去体验,谁都无法知道那份累。

  众人担心这些年轻的科研人员会不会病的倒下,结果到了医院却被告知,他们是睡着了。

  累到直接倒地睡着了。

  因为在那一刻,他们提着的心总算是彻底的放下,身上不再有任何的重担,只觉得浑身轻松和喜悦。

  以至于,再也抵挡不了睡眠的召唤,闭眼陷入沉睡中。

  向薇这一睡,睡了整整两天。

  如果不是医生拍着胸脯保证没事,还当她是昏迷不醒。

  而她醒来,还是被病房里的其他人吵醒的。

  “哇!咱们的自行高炮看起来真帅气,要是这份报纸传到敌军,怕是能直接将他们吓得屁滚尿流!”

  “《70式57毫米双管自行高炮现世》,报纸上的这几个字,我一辈子都能记在心里。”

  “快看,上面有写我们。”黄伟招呼着众人,“经过众位科研人员日以夜继的努力,为我们祖国带来了……”

  黄伟嘴里的‘我们’,就是‘众位科研人员’这五个字。

  除此之外,报纸上没有他们八个人的名字,不管是在祖国,还是在全球,所有的人都为了这款自行高炮而震惊,却无人知道它是被谁造出来的。

  只知道是‘众位科研人员’。

  连是几位,都没人知晓。

  向薇就是在这个时候醒过来的,她睁开眼后第一句话就是,“把报纸给我看看。”

  其他成员见她醒来,纷纷关怀着。

  其实在刚刚一起进病房,看到病床上躺着的人时,他们才突然反应过来,这位在他们心中无所不能、好像永远都不知道疲倦的组长,是组里最小的那位。

  向薇此时感觉特别好,睡饱了精神足,她伸手接过报纸,发现不止一个地方的报纸,而是好几家。

  而每一份报纸的头条都是‘自行高炮’的现世。

  那一瞬间,她心里是真的自豪,这仿佛就是她的孩子出生了,被大众所知,而且全部都在期待,都在夸奖着。

  “组长,接下来我们该干什么?”

  向薇望去,开口问的是马明,难得这一次手里抱着的不是书,而是报纸,她问道“这才开始休息,就急着干活了?”

  马明道“没觉得休息比干活轻松。”

  向薇也觉得,虽然睡得舒坦,但是醒过来后觉得心有些空。

  没点事做,还真不行。

  “对啊,现在突然闲下来感觉怪怪的。”

  “我还以为就我这样,难得有休息的时候,居然不知道好好享受下,说出来挺欠打的。”

  “我都已经计划好,要不要去其他项目组找点活干,等组长再成立项目就回来。”

  “不用找。”向薇坐起身子,“我这里还真有个计划,你们这两天好好休息,我和上面报备一声就开始安排。”

  睡觉也不是光睡觉。

  这一觉睡得时间长,但也没耽误时间,她还真想到了第二个项目。

  至于科研所会不会批准。

  向薇一点都不担心,这一次就算没有两位教授的举荐,她也能拿到款项再次成立科研小组。

  她转头,看向一人“你也可以考虑考虑下个项目了。”

  问的是昌琛。

  在这个项目之前,昌琛就有能力担任一个项目的负责人,如果不是因为太独,也不会被分配到她的小组里。

  不过向薇还挺庆幸这次分配,昌琛真的很出色,如果不是他的参与,他们的科研项目不会这么早就成功。

  同样的,就是因为他的出色,他没必要留在她的科研小组里,完全能离开组成自己的团队。

  反正昌琛现在就算很少开口,但也不至于真将科研的任务一个人全包了。

  昌琛脸上的笑意收敛,轻声回应了下。

  向薇没再多说,继续和旁边的人看着报纸。

  十来份不同的报纸,每份上都是不同的言论,几乎全篇都是在夸,个个看得是意犹未尽。

  一直到医生进门,他们才停止交谈。

  稍稍检查下,确定没有问题,在医生叮嘱以后好好休息后,向薇就跟着其他人一块回到科研所。

  直到碰到迎面而来的聂教授,她才和他们分开。

  聂齐将人带到办公室,向薇一进去就看到他桌面的报纸,笑道“你也看了?”

  聂齐笑道“不但看了,还和老王各写了篇稿子投到报社,只可惜人家没采用。”

  那番语调是真的很惋惜,弄得向薇好奇教授们写了什么去投稿的。

  不过,应该也离不开花式夸奖。

  跟着又聊了几句,聂齐看着她问道“你有失落吗?这么大的成果,世上却没人能知道你们的名字,只能用区区几个字来替代。”

  ‘科研人员’。

  其实,这就是科研人员的一生。

  有些老前辈费尽一生的努力,取得无数突破性的成果,让祖国更加强大,然而他们到死都不会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大众的视线里。

  甚至连他们最亲的人都不知道他们到底为这个国家做了什么。

  就比如他和老王,在外就是一个大学的老师,或者就是一个糟老头,除了他们项目的成员以及一些领导,没人知道他们到底在做什么。

  就连面前的向薇,都不知道他们身上有些什么辉煌的时刻,这些兴奋和激动,除了跟成员们一起分享之外,只能自己独自庆祝。

  这么多年,聂齐不是没有见过有人因此不甘,过不了心中的坎变得平庸,而他这次,就是想和向薇好好谈谈。

  就怕她心里有些想法。

  这个想法并不丢脸,他们如今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但也不能否认当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项目的后面时,是真的有一种从心底里浮现出的成绩感。

  向薇想了想,她很肯定的道“我能承受。”

  在来科研所的时候就做好了准备,她心里早就接受,往好的想想,毕竟这是国家保护他们的方式。

  她道“我们的所作所为,并不是为了让世界看到我们的名字,而是让世界看到我们取得的成果,它就能代表着我们。”

  聂齐笑了,再一次感慨着,当年老王出门散心,那一趟走得是真值,一下捡了这么块宝回来。

  能力出色不说,不论生活上还是心理上,完全不需要人担忧。

  他道“给你一天的时间,出门去看看,去感受下。”

  向薇不是很理解。

  但想想自己已经有接近五年的时间没有出去逛逛街、看看风景了。

  便叫上赵沈雅一同出门。

  女生的逛街是什么?

  买衣服?吃顿饭?

  向薇能想到的,好像就只有去拍张照片然后寄回家,然后就没然后了。

  不过,好几年没出门,天津的变化真的很大。

  她记得第一次来到天津时,还坐在公交上看了看这个城市,五年的时间,变化真的好大。

  好些地方和印象中对比,几乎是两个样子,变得越来越好。

  进了照相馆,向薇奇怪的望着外面的行人,一波接着一波,从她坐上公交到现在,街道上尽是行人,“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赵沈雅跟着望去,“不知道呀,要过节了吗?”

  这天天待着,都忘记今天是哪天了。

  “唉,你们还不知道国家的大好消息呢?”照相馆的老板拿出桌面上的报纸,一脸激动道“看看,这什么自行高炮,那可牛得很啊,以后咱们国家再也不用怕了。”

  向薇和赵沈雅同时一愣。

  外面手中拿着小红旗的人们,在洋溢着笑脸、在肆意的欢喜,原来就是为了自行高炮?

  同店的另外一个人叹息道“可不是牛么,我爷爷年轻时候就是一名战士,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当场就哭了起来,说是以后国家不用害怕,战士们从今天开始便多了底气。”

  只有参加过战争的人才能真正了解这辆武器有多重要,同样祖国的百姓也能知道,这代表着祖国越来越强大。

  所以,怎么可能不高兴?

  “这些科研人员真的不得了哦,居然能造出这么厉害的武器,祖国有他们真是令人骄傲,我们有这样的同胞也是我们的幸事。”

  照相馆加上向薇两人也不过就四五个人,另外的人全程都在聊这件事,从他们脸上是真的能看出引以自豪的情绪。

  实打实为祖国强大高兴,为科研人员自豪。

  为此,向薇和赵沈雅两人嘴角的幅度就没有掉下来过。

  她们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参与着,或许这些人永远都不知道,照相馆里这两个瞧着年纪不大的女同志,其实就是造出自行高炮的参与者,但向薇两人还是特别的高兴。

  照了相,参与了街道行人们的□□,一直到很晚很晚才回到科研所。

  赵沈雅回宿舍和爱人分享,向薇拨打了机械厂的电话,想同爸妈说说话。

  李秋接起电话的第一句就是,“这段时间是不是没那么忙了?听你的声音都显得比往常有精神些。”

  向薇回应着,“休息的时间确实多了点。”

  李秋顿了顿,看了身边的向进一眼,“薇薇呀,我和你爸爸想去天津走一趟,你觉得怎么样?”

  “真的吗?”向薇带着惊喜。

  李秋道“你爸厂房要翻修,应该能休息一个多月,现在孩子们都放假,我基本上也是闲着,想了想倒不如去天津走走,你要是忙也不用出来招待我们,我和你爸自己逛逛就是。”

  向薇哪里不愿意。

  她真的很想爸妈,但现在并不是她想离开天津就能离开,哪怕她未来的一段日子空闲,都没法回到老家。

  “那我替你们安排车辆和住宿的地方。”

  “行,你来安排。”李秋爽快的答应着,一旁的向进戳了戳她,她才想起了一件事,“我们把泡泡也带上吧?不然也不能将它丢在家里。”

  向进凑到电话边,说着“它特别乖,出门的时候给它套个绳子,它保证不会乱跑。”

  “你瞧瞧你爸,出个远门什么都不担心,就担心他的宝贝猫。”李秋哼声。

  向进不乐意了,“你还说我呢,在家是谁最宠它了?那么新鲜的小鱼自己不吃,还费油炸了给它吃。”

  “唉!向进,你要拆我台是吧?”李秋瞪着他。

  向进哼哼两声,然后就没然后了。

  李秋白了他一眼,又对电话那边的薇薇道“对了,薇薇你看报纸了没?咱们国家的科研人员真厉害,那么强大的武器都能造出来,也不知道他们怎么能这么聪明。”

  向薇垂眸“看了报纸。”

  李秋带着敬仰,“那群做科研的人默默做着事,咱们就是想感谢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我认识的那群学生们都说了,以后也要像科研人员一样,好好读书,以后一定要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

  向薇轻笑出声,“那你得让他们多加把劲。”

  “会的,他们都是一群很好的孩子。”李秋跟着道“不过咱们薇薇也厉害,妈妈相信你以后也会有很大的成就。”

  向进又凑了过去,跟着大喊一句“爸爸也相信你。”

  向薇望着窗外的景色,她想跟爸妈说,她没有辜负他们的信任。

  她不但已经做出了成就,在将来还会继续努力,尽自己最大的能耐让祖国强大起来。

  爸妈要来,向薇在第二天就托了后勤人打了个报告,申请了火车卧铺和天津住宿的地方。

  等安排好,便回到了科研室做事前准备。

  高射炮、自行高炮,接下来她要去征服哪种武器?

  在睡得最香的那两天,这两种武器一直在她的脑海里,一直到快醒来之前,出现了第三种。

  一种火力压制武器。

  火力猛能连发,而且是可一次性连发数十发弹药,足可见能给敌方造成多大的火力震慑。

  还可以自行式安装在载重汽车的底盘上、飞机以及水面舰艇上,能自动调平、定位等操作,实现‘停下就打,打了就跑’的能力。

  在一九五零年国内曾紧急研发过这类武器,当时只生产了极少一批投入正在打仗的战场之中,最后战队也因为这款拖车式武器取得了胜利。

  只不过因为研发的紧急,性能稍稍有些落后,可即使如此这在国内也是从无到有,火箭炮不在是空白的一张纸。

  而向薇想接着前辈们走过的路,再继续走下去,她想带着团队将这条路走得更广更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