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第 32 章(捉虫)
作者:白茄      更新:2023-04-24 01:48      字数:9006
  “薇薇呀。”李秋下了车就朝着女儿跑去。

  五年多没见, 真的是从一个小女生变成一个大姑娘了,个子比她还要高,瘦高瘦高瞧着倒是蛮精神。

  就是……李秋上下打量着她, 奇怪道“薇薇,你怎么看着黑了不少呢?搞科研不都是待在屋里吗?”

  “哎哟, 好不容易见了面干嘛说这些。”向进将媳妇往旁边挤了挤,对着女儿笑得是满脸皱纹, “黑了看着就健康, 黑了照样是咱们向家的漂亮大闺女。”

  向薇笑得眯眼, 还专门转个圈让他们看得更仔细。

  这一下李秋两口子围着她就是不停的说着话, 像是要将这五年的话全补上一样, 最后缩在李秋怀里的猫咪想来是有些听烦了, 便张开嘴‘喵呜’了一声。

  李秋这才想起怀里还有个宝贝,将怀里的大胖猫递过去,“来看看, 这也是咱们家的漂亮大闺女。”

  向薇在看炮炮, 炮炮也在看她, 大大的眼珠子直直的望着她,还主动伸出爪子朝她挥了挥, 一点都不怕生。

  “它一路上特别乖, 几乎不闹人。”李秋将泡泡递过去,向薇伸手将它抱了过来,拿手轻轻抚摸着它的背。

  真的是一点都不怕人,还直接将脑袋搁在它胸口,“我原先想着炮炮这个名字会不会太爆了点, 就怕猫似其名, 也是个暴躁性子, 没想到会这么乖巧。”

  “泡泡这个名字怎么就暴躁了?”李秋不解。

  向薇看着她,随即明白。

  敢情她这么多年都叫错名字了?

  “喵!”泡泡缩在向薇的臂弯里,垂着的尾巴一晃一晃,显得特别惬意。

  向薇带着他们去了临时居住的地方,又待在一块吃了饭。

  李秋知道她忙,吃了饭就催促着“你回去忙,我和你爸都已经计划好去哪里逛逛,不用你陪着我们,就是有时间的话来吃顿饭就好。”

  “对对,你在研究室就别担心我们。”向进跟着点头,他讲着“之前不是有科研人员研究出了自行高炮嘛,有报纸就说了,科研人员都很忙,别说几年就是十几年没见到家人爱人的都有,你也别有负担,只要好好在里面做事就行,我和你妈好着呢,这不还有泡泡陪着。”

  向薇没说话,而是伸开手将爸妈抱着,“我回尽量回来看你们。”

  “行了,多大的人了,你家妹妹都没你黏糊呢。”李秋将人拉开,轻推着让她出门。

  向薇顺着这道力气走出门,等她下楼才突然想起。

  原来她还多了个妹妹。

  嗯,有点胖胖的小妹妹。

  爸妈的到来向薇并没有因此轻松,而是更加忙碌。

  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忙碌中抽出一个小时来陪他们吃吃饭,除此之外她真的没什么能做。

  不过在这段时间,向薇抽时间去找了周雪。

  “这是给我的吗?”周雪拿着向薇递过来的干货,“没想到叔叔阿姨还给我带了些东西来,太麻烦他们了。”

  “他们说你之前就挺喜欢干菇,所以专门从大队给你找了些。”向薇说着,上回周雪拿着大包小包来科研所,也是多亏了她才能带来,其中又是两床棉絮。

  爸妈是生怕她在外面睡得不好。

  向薇跟她聊了几句,然后问道“你想来科研小组吗?”

  周雪闻言笑得眯眼,“我就知道你会来找我。”

  向薇道“那你来吗?”

  周雪却摇了摇头,脸上的笑意没有变化,“我暂时还不能去,以我现在的知识,我就算去了也帮不上忙,反而还会拉低你们的效率。”

  要说她不想去吗?当然是想的。

  无时无刻都在想,可她更知道,科研所里有好些人都能替代她进入小组,甚至比她的作用大多了。

  她也知道,向薇这次的邀请,就算她进入小组,能接到的任务都不会太重要,会比较边缘化。

  周雪不想这样,她想重新走进小组,能和以前那样跟他们交流更核心的知识点,她道“而且,你也来迟了哦,我已经答应和其他人成立小组了。”

  “和谁?”向薇有些好奇。

  “和赵沈雅呀。”周雪说着,“前两天她来找我,我们聊了聊最后决定成立一个学习小组,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凭借自身的本事加入小组中。”

  她们已经计划好了。

  虽然她们在科研所还有工作,但并不像正式加入科研小组那么忙,每天都能抽出好多时间,所以她们两商量着,将这些时间全部都用在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上。

  就算这段时间会比较长久,有些难熬,都不会放弃。

  因为她们两人都有一个目标,都想尽自己的努力,重新回到科研小组,成为向薇的成员。

  向薇听得动容,原来在她不知道的时候,有那么一些人都在努力着。

  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她对着周雪笑了笑,“那好,我等着你们,我相信那一天迟早会来。”

  周雪重重点头,“我也相信,总有那么一天的。”

  周雪没加入、赵沈雅又因为怀孕的缘故离开小组,等了几天上面安排了两名科研人员加入小组。

  两个年纪瞧着比他们大一些的科研人员,一个擅长线路、一个曾在火箭筒的科研组进行过研究,也算是能填补他们小组的空缺。

  尤其是曾经钻研过火箭筒的前辈,聊了一番后给他们带来了不少思路。

  火箭筒和火箭炮基本上算是一类武器。

  都是装配火箭弹的武器,只不过前者比较单一,能由炮兵单人操作,携带简单又方便。

  这位科研人员差不多四十多岁,让人意外的是他有一边耳朵没了,只是他丝毫不觉得有什么怪异,在食堂的时候还将这次意外当做闲聊时的话题“不是要靶场试验嘛,火箭筒又是我们组费了好久造出来的,就忍不住想着去发射第一弹,结果没想到威力那么大,一不注意一边耳朵就没了。”

  “……”全员安静。

  曾为战士的郑浩听得有些心痒痒,“我们也能自己试验?”

  要是可以的话,他也想试试啊,先前靶场试验自行高炮的时候,他就看得心痒痒,早知道的话他就自己上了。

  其他人听得也心动,虽然也有可能像范阳这么倒霉,但自己亲自造出来的东西,谁又不想打响它的第一炮呢?

  范阳点着头,“可以啊。”

  众人一听,瞬间精神。

  向薇瞄了瞄周边几人,心中已经决定,她要以权谋私争取第一响!

  昌琛轻哼“我第二。”

  马明迅速接上“我第三。”

  其他人还在争抢着位置时,范阳跟着又来了一句“不过所里因为我违反操作,禁了我三年不能参加科研,这次要不是我哭着求着,怕是都不能加入到咱们小组呢。”

  “……”

  又一次,全场安静。

  向薇接着吃饭,打响第一炮这种事,还是交给专业的战士吧,她老老实实做科研就好。

  其他人也是一样,继续垂头吃饭。

  禁三年科研?这不是要他们的命嘛,绝对不干这种傻事,或许等老到快要退休的前一天,可以考虑下。

  吃过饭后,又是一次长时间的讨论。

  自行火箭炮并没有先例,曾有人提出过它的猜想,甚至绘画出手稿,只不过并没有按着制造出来。

  在经过讨论之后,向薇决定彻底遗忘别人的猜想,全方位看着自己的思路来。

  包扩外观。

  自行高炮、自行火箭炮。

  从两者的名字来看,它们还是有一些关联的。

  最少它们在底盘的设定上有些类似。

  还是能够采用履带式底盘。

  也正是因为有前者的研究经历在,这一次科研比他们想象中要顺利很多,进度快到令人惊叹的地步。

  “多少炮管、炮管的毫米,并非越多越好。”向薇在会议上说着,“先前自行高炮在靶场试验时,曾出现过炮管发热不能继续连发的问题,这对于火箭炮来说更加重要,连发是火箭炮的特征之一,所以我们必须保证它能连续发射。”

  “那就换个炮管的材质。”昌琛说着。

  “材质必须耐热。”

  郑浩回忆起先前看过的书,他道“或许我们可以试试合金钢,增加一定量的钒,这样能……”

  就着炮管的材质在这天讨论出五个结论。

  由唐勇带着助手做测验,寻找一个最适合的材质。

  不止炮管的材质,还有框架、装置、导电等等,每一次讨论最后得到的就是几个、甚至是十几个结论,他们在不断重复测验琢磨,如果能在这些结论中找到最适合的自然最好。

  如果不能,他们又得重头再来。

  哪怕都是一群出色的人,也不可避免会遇到重头再来的时候,甚至不是少数。

  科研从来都不是一件有趣的事。

  甚至某些时间段还极为的枯燥,因为有可能花上很长一段时间去重复的做一件事。

  一直到找到方法为止。

  可要是找不到怎么办?

  那就继续下去,一个月不行就三个月,三个月不行就一年,他们这群人有股毅力,不到逼不得已谁也不会放弃。

  在这群人里,向薇是最疲倦的一个,她得顾全大局,并不是说将任务分配下去就完全不用理会,而是说她得掌控所有,也就是说所有的任务中,都有她的身影存在。

  可再累。

  她还是尽量隔一天陪陪爸妈。

  这一次离开,下一回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面,或许有可能又是一个五年过去。

  这次见面,很显然父母都已经老了不少,下一回怕是能从他们的发丝里见到白发了吧。

  下午六点,向薇又一次来到爸妈临时的住处,这里离科研所不是很远,在守卫的范围内,很多科研所人员的家人都是住在这里,有的是常住,有的是像向家两口子这样的短住。

  能和薇薇见面,李秋两口子哪会不高兴?原本还想着住上一个月再回去,结果还不到半个月,他们就提出要回去的打算。

  “厂子的厂房还没修好,但是隔壁厂房差人,让你爸赶紧回去补个缺。”李秋一边替薇薇夹着菜,一边说着“我那边也有事,有两个大队想着也弄间教室,就等着我送小老师过去。”

  向进没说话,有些沉闷的坐着。

  向薇听得不舍,“这么急吗?”

  “哎哟,我们都待了小半个月也待够,确实该回去了。”李秋说着说着眼眶有些微红,其实他们又哪里舍得?

  只是这一天天的,看着薇薇是一次比一次累,想来也知道她肯定是专门抽时间来陪他们的,他们是舍不得女儿就这么回去,但更舍不得女儿把休息的时间花来陪他们。

  什么厂里有事,要弄教室,也不过就是找了个借口罢了。

  李秋强笑着“没事,等下回有时间爸妈再来,或者等你爸退休了,咱们一家就搬过来住,我瞧着天津也蛮不错,以后我和你爸在这里养老正合适不过了。”

  “没错,咱们以后就在这里养老。”向进抬起头,闷声闷语,“爸多存点钱,以后就在天津买房子养老,到时候你要想我们,回个家就能见到我们了。”

  向薇想象了下,她跟着点头“好,那我就在天津给你们养老。”

  退休?

  那是多么遥远的事啊。

  其实他们三人都知道,真等向进退休,那也是二十年后的事了。

  可没人将这个时间提出来,而是一起畅想着退休后的日子。

  为了让薇薇早点有休息的时间,李秋两人说走就走。

  只是向薇没法将他们送到火车站,只能看着他们坐上车子离开。

  那一瞬间,向薇突然觉得身体里挺没劲的,只是再难过再提不起劲,她还是得抹把脸继续走进科研室。

  过了几天,向进两口子刚进了巷子,就得面对着街坊邻居的问话,他们打起精神应付,等好不容易回到家,也顾不上收拾家里的灰尘,都决定先躺一会儿提提精神。

  结果没多久,就听到外面有些响声。

  向进打开门一看,笑着对来人道“你们怎么来了?”

  来的人他不陌生,虽然薇薇离家,但他们两口子这些年并不寂寞,平日里有泡泡的陪伴,再加上媳妇这几年做得事,好些学生心生感激,时不时都会结伴来看望。

  有的时候陪着他们说说话,有的时候还会帮着做做家务,要不是他们两人极力拒绝,还会有人给他们送东西来。

  这次来的,就是其中的几个学生。

  也是李秋最早给予帮助的几个学生,如今他们都已经高中毕业,还在附近找到单位,日子越来越好,空闲的时候还会帮着李秋一起去干他们那份事业。

  “我刚下班,就听同事们说您和阿姨回来了,想着你们大老远的回来肯定累得很,就和他们几个一起过来看看。”何晓丹带着身边的人走进屋,不用开口就各自找着事开始收拾起屋子。

  李秋走了出去,她赶紧道“不用不用,哪里用你们来干活。”

  何晓丹笑着说“阿姨,就是稍微打扫下又不累,我跟您说,这次您出门我们去了邻镇的大队,又谈好了三间教室,等下个月开始又能解决六个学生学费的问题了。”

  “还有陈家大队的学生考上了市里的初中,他学习特别好,校方专门去要的人。”旁边一人跟着道。

  现在李秋不再是一个人跑遍周边村落,也不是一个人费尽口舌去劝服别人,被骂被道谢的时候也不再是孤零零一人。

  在她的身边,多了这群曾经因为她而改变命运的学生。

  不对,现在不是学生了,他们都已经成年长大,每个人都有了更好的未来,他们心中充满着感激,想像李秋阿姨帮助他们一样去帮助其他的孩子。

  向薇其实也知道这个。

  妈妈并没有跟她说这件事办起来有多么不容易,又帮助了多少人,但是周雪去她家的时候曾经和那些被帮助的人聊过,又把那些话全都告诉了她。

  正如爸妈为她骄傲,她也为爸妈骄傲。

  妈妈的善心,爸爸在背后无条件的支持,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可她的父母做到了。

  一家三口都在努力着,时间也飞速流转。

  又是两个春夏秋冬过去,这一天实验室正在测验导电装置。

  电盘的两侧有短铜箔和长铜箔,既能做为导电体又能成为保护层,这项测验需要极为的细心,因为是导电,多少有点危险性,所以在这种测验任务时,向薇都是安排的两个同时测验,以防发生什么意外。

  可有的时候,想避免意外偏偏又会遇到意外。

  唐勇在操作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有些分神,两个不该碰在一起的线头居然碰到了一块,火花呲的一响,整个操控台都短路了。

  好在旁边的人反应及时,才避免到人受伤。

  等事情过去,唐勇一脸内疚的垂着头,“对不起,是我的错,是我在操作时犯了错。”

  还是这么简单的错误,看着操作台毁了一堆东西,他自责的不行。

  向薇抿了抿唇,“测验的东西我们还可以再弄,人没出事就行,不过唐勇我不希望再有下次,我们经手的东西本来就有危险性,必须时时刻刻注意着,如果真的太累你可以向我请示,我能先安排其他人。”

  说完,向薇又道“范阳你先接手他手中的事。”

  “组长我……”唐勇还想着说些什么,一旁的范阳就按着他的肩膀道 “别急,你先回去好好休息下,等休息好,我再把任务还给你。”

  唐勇无法,只能拉耸着肩膀离开。

  等人一走,才有人对向薇道“组长你也别怪他,他家里发生了一些事,难免有些心不在焉。”

  向薇其实也听说了一些。

  每个人都有至亲的家人,而是个人就少不了三病四痛。

  唐勇的媳妇得了病,虽然已经被接到大医院治疗,但怎么可能不牵挂着?还不是小病小痛,连看望的机会都没有,最多也只能打个电话牵挂下,谁又忍受得了?

  向薇不敢去想能不能忍受得了。

  完全不敢去想。

  又是两年多没见到爸妈,马明更是,昌琛的家就在天津,可他的父母也是科研人员,彼此之间已经有了十几年没见过面。

  郑浩如今不再是一个人,他也有了家人和孩子。

  可他儿子出生没两个月,就被岳父岳母接走,到现在都不知道长多高有多重……

  他们是对家人不负责吗?

  对,他们对家人充满了愧疚,可他们却不愧对心中的使命。

  最少,这两年来他们的项目进展的很快,快到令人惊叹的地步。

  自行火箭炮。

  履带式底盘,19根130毫米高炮,长度13米分为上下两层。

  这19根炮管可在十秒内全部发射完,还能再配装39发火箭弹,也就是说,在最短的时间里,这台自行火箭炮一共能发射数十发弹药,足以可见威力有多大。

  当这个配置一出。

  人人都下意识倒吸一口气,这要是真造出来,怕是能将敌方打到毫无反抗的地步吧。

  不过在最开始的时候,这不过就是一个设想。

  具体能不能造出,还得看这群年轻人有没有这个能耐。

  很显然。

  向薇以及他的团队做到了。

  哪怕现在不过进度过半,但好歹这两年的时间没白费,和他们至亲分开的日子没有白白浪费。

  这一次和自行高炮不同,在外观和彼此的结构绘制出草稿后,他们便直接向上面申请了实时组装实机。

  第一辆实机花费的资金不少,上一次是他们没有底气,就算将申请递交上去也不一定能获得批准。

  而这一次,几乎没过多久,批准的文件就下发。

  早在一个月前,他们就搬去了更大的厂房,从科研室转移到厂房研究。

  所以,第一台自行火箭炮其实已经造了出来。

  只不过,是台毫无武装的样机,除了能开之外根本不能打。

  不过,还是有几种特有设备。

  这天,向薇将组内成员召集在一块,她宣布了一个好消息,“这段时间我们经过不断测验,总共完成了五项配件设备,第一履带装甲车能实现两栖浮渡功能,第二能实现四自动,自动调平、自动定位、自动……”

  随着向薇的话,其他成员脸上都浮现出了高兴的神色。

  其实这些都是经过他们的手才制造和测验出来的东西,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些成果呢?

  只是从组长的嘴里说出来,那种胜利的成就感更多了些。

  而且他们这次科研的速度是真的很快。

  不过他们还得再快一些,自行火箭炮一旦完成,只要投入到战场,效果可想而知。

  比起这个试验小组的激动,另外一个实验室却显得气氛低沉。

  手背上满是老年斑的人手里拿着一张数据,聂齐看着上面的数据表明,心里有些悲凉,喃呜着“又失败了吗。”

  七年的时间,整整七年啊。

  并不是完全没有进展,可他们就是卡在最关键的一步,一直没能成功。

  对比年轻人,七年并不算长久,可对于他们这种已经一只脚踏入棺材的人来讲,谁知道还有没有下一个七年。

  正在这时,肩膀上稍稍重了重,聂齐转过头看着不知道何时走过来的老搭档。

  比起聂齐一头白发和布满身上的老年斑,王泉林的样子要更惨一些,他此时已经完全不能下地,来往都得有人推着轮椅,一天最少有七八个小时得带着呼吸机。

  然而他这会儿脸上还挂着一抹笑,“老家伙你干嘛哭丧着脸?失败了又怎么样?难道你没看出数据比原先要好了很多?咱们再加把劲就能成功了。”

  失落吗?

  多少会有。

  但只要有进步就行,哪怕只是一点点的进步,总有那么一天他们能走向胜利。

  聂齐看着他,想跟着笑却笑不出。

  王泉林知道他在担心什么,他道“你放心吧,我们的……项目一日不成功,我就一直不闭眼,就是硬拖也得拖到那个时候。”

  聂齐苦涩的道“谁担心你,我是担心我自己呢,怎么都大几十岁的人了,也不知道能不能看到成功的那一天。”

  “那你就更放心了,你瞧着命就硬,绝对比我活得长。”王泉林笑着,与老搭档一起望着眼前巨大的物件。

  无数人七年的光景,总有那么一日会让所有人知道,他们的付出是值得的。

  聂齐像是想到什么,他道“听说向薇的进展不错,要是有时间咱们去看看?”

  王泉林想去,但是他不能去,“你去吧,我这个样子去,她看了又会难受。”

  两年前看到他身上溃烂的伤口,差点没直接哭出来,还强忍着不让他看到,他现在想想就有些好笑,明明是个聪明的姑娘,怎么就以为他看不出来呢?

  “向薇现在是最关键的时候,还是别因为我的缘故扰了她的心,让她专心弄手中的项目吧。”王泉林浑浊的眼里带着期许,“我等自行火箭炮靶场试验那一日,到时候一定亲自去看看。”

  聂齐没劝,这两人亦师亦友,要是向薇看到怎么可能不担忧?

  他道“正好我过两天要去趟科研所递交报告,你有没有什么话需要带给她?”

  “没了。”王泉林摇着头,“她现在已经能独当一面,不需要旁人来指手画脚,按着自己的步骤来就行。”

  说是没话。

  聂齐见到向薇的时候,还是将这句话说给了她听,并道“老王对你很有信心啊,等自行火箭炮造好,他一定会抽时间来看看。”

  “那我等着他。”向薇回答着,她没问老爷子病得怎么样,没问为什么没亲眼来看一眼,而是很认真的道“不会让他等太长的时间,我会让你们看到一个奇迹。”

  对于聂齐来讲,眼前高大的武器模型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尤其是看到那些配置和数据,一旦照着这个研发成功,必将引起全世界的轰动。

  可谁又能想到,这么一个奇迹居然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同志带领团队完成的。

  聂齐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他道“你知道吗?两年前你的那辆57毫米双管自行高炮一亮相,国外人根本不信,甚至还登报嘲笑我国造假,结果视频一出,如今不少部队都已经装备57毫米双管自行高炮,那些人全都哑了声,甚至不敢轻易开火。”

  不到万不得已,没人愿意主动去打一场没有胜算的仗。

  有超前的武器装备在,敌方多少会顾及不会贸然开战。

  这代表着什么?代表着祖国在敌方的眼里已经强大起来,甚至随着国人的不断努力在更加的强大。

  向薇其实也听说过这件事。

  她完全没搭理,这些人把祖国当做笑话,迟早会明白他们自己才是一个大笑话。

  聂齐跟着又和她说了几句,最后瞧着时间不早,得赶回自己的科研室,在离开之前,他拍着向薇的肩膀道“我和老王等你们的好消息。”

  等人离开,一旁的马明道“王教授的身体应该不太好吧。”

  昌琛跟着道“我听爷爷说,上面其实有计划让王教授退休安养,只不过被王教授拒绝了。”

  向薇看着远去的聂教授的背影。

  与她第一次见不同,教授的背在不知不觉中有些弓起,她在成长,而这群老教授们却在老去。

  “突然间充满了斗志。”向薇侧头看着身边的成员,“不如,我们愉快的加班吧?”

  加班愉快吗?

  对于他们来说是愉快的。

  虽然累,但心里是快乐的。

  这几天,小组一直在纠结炮管的设定。

  19根炮管,上10下9连在一块,炮管的材质在经过不断测验,最后采用了郑浩的提议,用合金钢为主材质,加了些钒做改性钢,火箭弹在发射的时候需要承受的威力以及耐热度要求极高,尤其是针对于火箭弹这样的连发武器。

  只是在安装结构上,他们产生了一些分歧。

  并打算在实体机上测验下。

  “检查座、导电装置、挡弹装置……这些必须全在一条线上。”马明指着一处,“而在这里,我们可以安装拉杆机构。”

  所谓的拉杆机构,是在行军状态和发射状态之间的一个开关。

  上面有一个挡弹卡舌,将其移动就能在两个状态中转换。

  向薇爬上车,站在装填弹药的位置,想象着马明所说的位置,亲身体验下是否会更加方便。

  战场上是争分夺秒的地方,他们必须考虑战士在各个位置上操作是否会流畅,如果不顺手这会导致时间拖长,从而造成伤亡。

  向薇伸出手,拿起旁边一个火箭弹的代替物,在演绎装填弹药时,突然发生了一个意外……

  “啊……”向薇脸色一变,只觉得手上剧痛。

  她旁边的马明和郑浩立马将拉杆抬起,将夹在挡弹卡舌的手拉了出来。

  获得自由的向薇甩着手,以便减轻疼痛,可还是疼得眼角溢出眼泪,嘴里一直吸着气。

  昌琛翻身上了车,抓住她乱甩的手道“别甩了,得去卫生所看看。”

  被挡弹卡舌夹住了半只手,从虎口处到小拇指有一条长长的血红痕迹,很显然被夹得很厉害。

  不过想想也是。

  挡弹卡舌那可是有19根合金钢炮管的重量,一下子压下来没把手直接压骨折已经算是向薇的骨头硬。

  向薇将手抽回来,她长舒一口气道“昌琛主持现场继续测验,我去去就回。”

  说完,单手爬下车,朝着门外走去。

  等走到卫生所时,已经泪流满面了……

  卫生所的医生看到被吓了一跳,等看到她的手,才知道为什么会哭成这样,被压到的那处都深深凹了下去,局部全是淤血,五根手指四根通红,指甲都成了黑红色,“疼得厉害吧?我等会儿手轻点,你忍忍。”

  “没事,您只管来。”向薇不是太怕疼,会落泪也是生理上忍不住落下的,眼泪一直哗哗落,弄到最后她都懒得擦了,“我不怕疼,麻烦您尽快处理,我还有些事。”

  “这么重的伤哪里能尽快?还不知道有没有伤到骨头,真要伤到骨头你还得好好养着,万一没养好那可是一辈子的大事。”中年医生一边念叨着,一边叫身边的护士准备器材。

  连着检查一翻,虽然没伤到骨头,但伤得也不轻。

  中年医生虽然常驻在科研所,但也不清楚这些科研人员到底做什么工作又是什么职位,她只觉得这位年轻人看着不大,肯定不是负责人之类的,便道“要不我给你开张证明,你这个伤还是得养着,让你领导少安排点活给你。”

  向薇摇着头,“不用,我还能干活。”

  手上活干不了,但是她脑子还能转,只要一天不昏迷,她就能继续干下去。

  手被包扎好,向薇擦干脸上的泪痕,道谢后又回到科研室。

  对于向薇的回来,其他人好像并不觉得意外。

  确定她没事之后,大伙又是接着讨论。

  等再一次爬上车,看着挡弹卡舌处,向薇诚恳的提出意见,“这里必须改善,夹了我的手还好,可不能夹到战士们的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