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节
作者:青青绿萝裙      更新:2023-04-26 16:20      字数:2948
  可以看出来,皇帝虽然倚仗内阁,但仍有戒心,以六部制约。这固然最大程度上确保了帝王的权威,却?也拖慢了行政的效率。各有各的屁股,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如今,杨首辅申请让许、王二人入阁,代表他向皇帝申请:咱们统一下?部门,提高点效率,干点大事,中不?晏鸿之问:“厚文兄怎么想?”王尚书道:“这要?看陛下?的决心有多大了。”他想想,给句实?话,“依我看,陛下?已经下?定了决心。”晏鸿之慢慢点了点头?。--在所有人的观望中,皇帝思考几天,最后同意了杨首辅的申请,并?对职务进行调整。杨首辅升为吏部尚书,兼任东阁大学士曹阁老升为次辅,为兵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崔阁老为吏部左侍郎兼武英殿大学士许尚书入阁,兼任中级殿大学士王尚书入阁,兼任建极殿大学士人事、财政、军权,全部归于内阁。同时?重?申了六科的职务,明确六科“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百司之事”。很巧,调任的诏令下?发?那天,是程丹若上班。她捧着印玺,在内阁的小书房里看到了新鲜出炉的旨意。这和之前说的完全不一样啊!程丹若沉默地盖完章,回去反思。她发?现,自己对政治太稚嫩了。只?是在晏家时?,随便听女?眷闲聊揣测,就以为许、王仅一人能赢,甚至两人谁入阁,关系到心学和理学的发?展。但现实?哪有这么简单。或许,某派领头?人能够位任高官,确实?对学派有影响,但皇帝会关心这个吗?当然不会。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因为喜欢儒家,讨厌道家吗?朝廷的官员为科举南北榜的名额,快要?打出狗脑子,妨碍皇帝任用谁了吗?程丹若调整思路。官有官的利益需求,朋党、学派、地域……他们不得不考虑这些。因为巨大的人脉网络,才是官员升迁最重?要?的倚仗,一般的普通官员,皇帝哪能记得谁是谁。但她又?不当官,为什么不站在皇帝的角度看问题呢?许、王同时?进内阁,代表着六部对内阁的制约降低了,内阁权势更大,地位也进一步提高。而三省六部,本来就是为了分散相权设定的。将权力再度集中,通常意味着……要?搞大事。猜测正确。在今年的财政计划上,皇帝决定削减卫所的开?支,除却?边境卫所,内地的卫所少发?钱,让他们屯田开?荒,改种地去。这不是改动?,而是既定事实?,多年来,很多卫所子弟已成农民,根本不会打仗。军费的大头?,用以募兵。这件事,在泰平十七年的秋天就有了影子,十八年的考试侧面印证,十九年的春天,皇帝终于下?定决心。卫所不行了,可大夏的麻烦还是很多。北面的蒙古部族分分合合,但没忘记持续骚扰边境,有时?候他们互相打,有时?候一起打夏朝,什么时?候他们统一,汉人的麻烦就大了。西南少数民族依旧自治,偶尔叛乱,琼州有外国人打打杀杀,东北是女?真、高丽时?不时?出事,东南沿海倭寇、海盗猖獗。皇帝上位十九年,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藩王子弟,变成大权在握的帝王。磕磕碰碰的执政生涯中,他犯过错,也做对过,慢慢懂得了一个道理:我强敌弱,我弱敌强。君王强势,臣子就会臣服,国家强盛,周围的敌人才不敢乱动?。靖海侯谢云已经死了十八年。昌平侯已经五十多岁。他需要?新的将领,新的血液,新的强兵。当然了,计划是计划,募兵不可能一下?子取代卫所。皇帝深思熟虑后,认为北地不能乱动?,也没有必要?大动?。因为寒露之变后,已经梳理过一回,军费勉强到位(特指发?到士兵手里),将领也可靠。改革可以,但没有十足的把握,改什么都不能改北边。西南呢,也不能乱动?,万一触碰到什么敏感神经,让某些部族以为要?拿他们开?刀就弄巧成拙了。所以,拿倭寇开?刀就很合适了。但东南沿海,从广州到浙江、江苏,再到山东,海防线这么长,大家都想要?钱要?人。消息传出去,奏疏一本接一本,都是哭穷喊爹的。照理说,这事和谢玄英毫无关系,他太年轻了,又?没有任何正式的地方军职,可耐不住天时?地利人和。天时?:皇帝要?改革军制。地利:他人在山东,正和倭寇干架。人和:干赢了。--消息传到光明殿那天,好巧,又?是程丹若值班。她今天的工作,又?是给皇帝捧私印。荣安公主?已经出嫁,今天的活计是给嘉宁郡主?添妆。是侄女?,不是亲闺女?,皇帝就很随便,印都是石太监盖的。皇帝正在翻奏本,看到昌平侯的最新消息,大喜过望:“三郎可真没辜负朕对他的期望。”他笑着对石太监说:“他把江龙杀了。”程丹若思考:这是谁?“二江为祸多年,总算恶有恶报。”石太监笑容满面,“恭喜陛下?,海域大平之日为期不远矣。”皇帝笑笑,却?也道:“此言差矣,少了一个,另一个只?会更难打。”他皱眉,复又?松开?,“不过有此一事,东边能安稳一段日子了。大伴。”石太监躬身:“是。”“替朕批复,让三郎先回来。”皇帝道,“一去小半年,也苦了他了,年都没回来过。”石太监道:“谢郎替陛下?分忧,定是甘之如饴。”“他真是长大了,不枉朕疼他一场。”皇帝挺高兴,感叹道,“也好,有了这功劳,别人也不会说闲话。”瞥见桌上给嘉宁郡主?的恩旨,倏然想起什么,“升了官,也好说亲事,今年都二十了啊。”石太监凑趣:“以谢郎的才貌,谁难说亲事,都不会是他难说呀。”皇帝听了这奉承,就好像是被夸了亲儿子,笑眯眯道:“说得是,天底下?哪个姑娘不想招他做夫婿啊?”抬头?,正好看到殿里唯一一个女?子,不由玩笑:“程司宝,你想不想?”程丹若还在想“二江”是谁,闻言顿了顿,方才委婉道:“回陛下?的话,臣不爱做梦。”皇帝大笑。第142章 不甘心军制的变化, 引得许多人心思浮动,但暂时和程丹若没有?关?系。她继续保持两份工作的轮班, 一边在安乐堂培养人手, 以《赤脚医生手册》为基础,填鸭式管束一些基础的医学知?识,一边在皇帝面前当壁花。今年上?班到现在四月份, 三个多月的时间, 她在皇帝跟前露脸十多回,却只在他询问时, 方才回过一句“不爱做梦”。其他时候, 都是?“见过陛下”“是?”“臣告退”。无论她多么郁闷李家的田, 无论她多么好?奇“二江”是?谁, 她都没有?问过任何一人相关?的事。——任、何、一、人。慢慢的, 她似乎有?点理解谢玄英了。在宫廷生活久了,“小心”二字会?刻入骨髓,睡觉都睁着?半只眼睛。但这份谨慎显然是?正确的。程丹若发现, 自己随侍圣驾的时间变多了。四月, 百花盛开。皇帝去西苑赏牡丹,预备作画。石太监便叫上?程丹若, 令她捧印鉴随行?。微风和煦,牡丹娇艳,碧波随着?蜻蜓的蹁跹, 荡开一圈圈涟漪。身着?青绿色袄裙的宫人们手捧笔墨纸砚,高大健壮的太监举着?遮阳的伞盖,鸟儿?在枝头叽叽喳喳的叫着?。天蓝如?洗, 白云时而舒卷。真美。在这里,看不到现代化的垃圾桶和天线, 没有?人会?拿出手机拍照,也闻不到摊子上?烤热狗的香气,自然的风景是?天然的画布,而人是?最好?的点缀。天然的浓艳与人工的巧丽融合为一体,难分彼此。程丹若的心弦微微松弛,但很快又死死绷紧。虽然现代的景区很嘈杂喧闹,可怎么叫怎么笑都没人管,在这里,谁敢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