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节
作者:青青绿萝裙      更新:2023-04-26 16:27      字数:3560
  得出?结论,大同这边的土壤适合红薯和土豆的栽培,红薯比土豆更好一?些,土豆个?头?比较小,但两者都?是干粮类食物,能作干粮。其中,红薯晒干后的红薯干,甜而有嚼劲,适合长期保存,既能当果干蜜饯,又是很好的军粮。土豆既能做菜,又能捣烂了当主食,饱腹感很强。他亲自举例,说中午吃了一?碗土豆泥,到下午也不觉得饥饿。同时,土豆和红薯都?能二次加工,做成粉条,大同的酒楼已经?有人售卖,价格便宜,算是小麦和小米之外,新增添的食物种类。明年还会进一?步推广,争取以小麦为主,荒地野地多种红薯土豆。皇帝看到这里,心情已经?阴转晴。北地不如湖广江南,水土丰美,粮食一?直紧缺,能有适合干旱之地的五谷,对老百姓也好,对帝王也罢,都?有莫大的助益。“三郎这事办得很好。”皇帝赞许地点了点头?,再次认为当年将他外派,是个?十分明智的选择。又看第二本。“噢,程司宝的,他们夫妻俩倒是夫唱妇随。”皇帝打趣一?声,继续翻看。程丹若的奏疏还是以往的风格。首先,陈述今年长宝暖的工作,叩谢了皇帝专门派女?官指导的恩情,并?在这部分发?挥了一?下,说百姓听说是宫里的款式,争相学习,沐浴天恩,反正为创造收益做出?莫大的贡献,皇宫不愧是天底下最人杰地灵的地方?。然后,是一?系列数据,多少斤羊毛,多少线,卖出?去多少线和衣服,给?了一?些扎实的数据作为支撑,看起来就很真实。也没忘记描述一?下美好的景象:如今大同的百姓,大部分人家都?有一?件毛衣,穷苦人家穿不起整件的衣服,也能织件短衣,大人内衬,小儿外穿,冬天不像以前那么可怕了。另外,告诉陛下一?个?好消息,今年互市,鞑靼部族对羊毛的获益感到意外,纷纷表示明年会养更多的羊群,让大夏明年一?定要去收羊毛。长此以往,“胡人只知放羊,不思牧马”,除去心腹大患指日可待。陛下真是圣明天子?啊!皇帝更高兴了,不由?和石太监感慨:“男耕女?织,才是天作之合啊。”郎才女?貌虽好,又哪里比得上国库丰盈,百姓安居乐业呢?石太监弯下腰,绝不敢提说,陛下你当年不是这么想的,亲切又打趣地说:“可不是,若没有陛下这位‘天子?’,又哪来这门良缘呢?‘天’作之合呀!”皇帝被?逗得哈哈大笑。这时,他对第三本奏折的兴趣,也达到了顶点。前面一?本农桑,一?本纺织,有什么事还得重新写一?本,看厚度,比前面两个?还要多些。翻开,映入眼帘的头?行便是:山西省大同府知府谢玄英并?妻程淑人,谨奏请治蝗疏这篇奏折的名称,叫做《治蝗疏》。*《家国在心中:夏朝十大奏疏精选》小编语:大夏奏本千千万,程谢夫妻占一?半。此书精选了夏朝的十大名疏,有弹劾皇帝后宫多的,有弹劾大臣贪赃枉法的,当然,还有占据半壁江山的程谢夫妻档。今天这篇文?章,就为广大读者介绍他们夫妻联名的一?本《治蝗疏》。这是写于泰平二十一?年……(略)精选评论:1、这就是我的女?神没有在文?坛留下姓名的理由??她写的都?是工作报告啊2、女?神:老公把?恩爱的全写完了我写什么?我只能写论文?了3、可惜没有原本,想看我女?神的手稿也太难了吧qvq4、乾西所不是有她写的墙书?5、那个?不是原作,原作是在安乐堂,后来安乐堂火灾,女?官们就重新抄到了乾西所的花园,对了,抄的人就是夏朝那个?有名的女?性书法家,这个?拓本很多,参观的时候可以买周边哟……第245章 发奖金最初, 皇帝以为《治蝗疏》,只是说了些?除蝗的经验, 打算一目十行看过, 谁想却越看越专注。原因无他,写得太详细、太全面了。开篇,谢玄英就论述了蝗灾的可怕程度, 但表示, 这并非是神明降怒,而是与水土有?关, 再?了解之后, 完全可以凭借人力解决大部分问题。定下“人定胜天”的思想基调后, 就是震撼人心的数据。《宋史》说如何如何, 《汉书》说怎样怎样, 《元史》这么记载,因此总结出以下资料。文字版数据砸上?去,然后翻过一页, 就是程丹若画的舆图, 红色的区域标准,非常直观地呈现出围绕水源发生?的特点?。皇帝知?道?蝗灾都出现在哪里, 却从未联系过地理?因素,暗暗琢磨许久,才逐渐往下看。下面, 陈述了秋天深耕,得知?蝗虫是在秋天于土里产卵的事情,春天烧坡, 得知?虫卵在春末孵化为蝻。从这个特性出发,倒推为何久旱必蝗——因为干旱时, 涸泽之地暴露,虫卵更容易孵化,干的水草更适合食用,从而爆发蝗灾。最重要的因果就此出现。第二部 分,谢玄英开始详细写治理?蝗虫的办法。他分为四个部分:虫卵期:秋天深耕,暴晒虫卵,使其毙于卵壳之中。具体?方法,就如他在大同所做的。幼虫期:虫卵化蝻,蝻无翅而不能飞,可以在此时挖沟扑蝻。这个方法是严刑书提供的。要在有?蝻之地,挖掘长壕,对面堆土,三面围人,用响竹、鞋底、锣鼓等物发出声响,驱赶蝻奔跑至此,用扫帚全部扫入壕沟,再?用干柴焚烧,或开水煮烫,最后填土埋掉。但这还不保险,有?的蝻子?仍然隐藏在地里,所以,要在春耕前,再?次翻土,问百姓以粮食收购蝻子?,尽量除去。也可以烧荒,高?温烧死残存的虫卵。成虫期:此时,蝗虫已?经从蝻长成了蝗,治理?难度陡然提升。紧急的办法是尽量去除涸泽边的水草,派民夫捞捕,晒干后当柴火用,以此断绝蝻的食物来源。等到长成蝗,前期可以点?火吸引,后期蝗虫不再?驱光,就要人力捕获了。“捕蝗如行军,十人一队,两人持揪挖壕,四人在后,两人在旁,以长帚轰入沟中,填浮土捶实。”乱石堆里难以驱赶的,可喷石灰水杀之。除了官方组织人手,也可以向民众收买蝗虫。收买来的蝗虫,“如程淑人言,暴晒研磨成粉,可饲鸡鸭鱼虾,储存数年,解严冬饲草不足之虑”。同时,可以鼓励百姓养鸡鸭鹅等家禽,禁止捕猎鸟雀,令其食残余之虫。最后一部分是日常防治。比如利用溲种法,多栽种蝗虫不吃的食物,比如芋头、红薯、土豆等深埋在地里的食物,争取种稻麦的同时,家家户户能多少种一两亩,这样即便遇到蝗灾,也有?粮食能够度过冬天,不必卖田。谢玄英还表示,这里官府要起到带头作?用,督促民众捕蝗挖蝻,及时奖惩,春夏天气干旱就多到田里走走,时时警惕,等等。以上?,就是《治蝗疏》的全部内容。平心而论,这份奏疏里,关于治理?的内容并不新奇,老道?的官吏都知?道?,“捕蝗不如去蝻,去蝻不如掘子?”,其特殊之处,在于将蝗虫的习性以及为什?么会爆发的原因说清楚了。知?道?了缘由,再?对症下药,就是事半功倍。皇帝将这份奏疏反复看了两遍,才道?:“叫蔡卿来。”蔡尚书很快就到了。皇帝把奏疏递给他:“看看吧。”蔡尚书虽然顶替了许尚书户部尚书的位置,但并未入阁,这封奏疏没有?过眼,躬身?应了,才接过来仔细看。认认真?真?读完一遍,他才惊讶道?:“竟是如此?我原以为蝗为虾之另生?,故干旱时,水源枯竭,上?岸为蝻,水丰便为虾。”皇帝笑道?:“照你这么说,水灾之年,田里岂不都是河虾?”蔡尚书一想,还真?是这个道?理?,不由道?:“陛下圣明,臣愚钝,竟想不透个中关窍。”他又看了看这本折子?,中肯道?:“此疏内容详尽完备,可发往各地,命地方官府效仿,以除后患。”皇帝点?点?头:“诚该如此,你去办。”“是。”蔡尚书退下,皇帝又道?:“大伴,朕欲嘉奖三郎,你可有?良策?”石太监飞快开动脑筋,谢玄英是知?府,治理?地方是分内职责,做得好?,考评自然是上?,任期到了,自有?好?差事给他。但任期未满,奏折写得再?好?,毕竟不是实绩,这会儿就升,内阁肯定不同意。可皇帝既然要褒奖,那就必须奖,奖出他对外甥的喜爱和器重,还要让那些?处处伸手的外臣闭嘴。石太监思量定,笑道?:“陛下方才也说了,此乃天作?之合。不如将今年上?贡的白玉鸳鸯赐下,成全这段佳话。”皇帝沉吟片时,也无他法,左右今后有?的是前程,没必要此时和内阁较劲:“就这么办。”“是。”“对了,再?给程司宝赏些?缎子?。”皇帝并没有?忘记羊毛的奏折,今年送上?来的羊毛衣很好?,看产量也不错,自然要恩赏。他瞥了眼石太监,道?,“可别说朕没提醒你们,挑些?好?的去。”“老奴明白。”石太监懂皇帝的意思,等程丹若离开大同,毛衣织造就要交给织造局打理?,这会儿要和她打好?关系,今后才方便对接。毕竟那个时候,内阁一定会要求归属户部管,可皇帝内库也缺钱啊。户部可不会管皇帝养老婆的费用,随着妃嫔人数上?升,后宫的开销也与日俱增。个中较量,不便言明,就是那么回事儿。*八月和九月,程丹若都过得匆匆忙忙,好?像一转眼,时间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