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节
作者:青青绿萝裙      更新:2023-04-26 16:30      字数:3737
  程丹若主要是把账本交过去,讲明长宝暖的股权构成,具体的分润,解释一下账上的资金去哪儿了。但太?监道:“程夫人不?必费心,这都是小事。”他?意味深长地说,“你的忠心陛下知道,今后他?们?为陛下办差,必定尽心竭力。”也对,给皇帝办事,谁看账本啊。程丹若从善如流,随手?搁置:“还有一桩私事,算是我的不?情之请。”“程夫人请说。”“大同是我的家乡,此地苦寒,百姓生计艰难,又多孤寡。今后,工部的织造坊多半是放在太?原的,这里的毛衣产业,依旧要依托长宝暖照应。”他?们?客气,程丹若更客气,恳切道,“今后,还望公公多照拂我的乡亲。”直白地翻译一下:不?要剥削太?狠,给百姓一条活路,不?然老娘找你算账。别看太?监是无根之人,发达了的太?监,都会风光回老家,也会在族亲里选择子弟过继。他?们?一样是宗族乡亲的维护者,十分理解她的心思。“程夫人放心。”太?监道,“有您在,谁也不?敢欺辱此地的百姓。”“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程丹若又对司彩女官道,“我在此地办了一个?毛衣义塾,专门教?妇人女子学织毛衣,里头都是妇人,还要司彩多费心。”尚功局意外被分得毛衣的蛋糕,已经喜出望外,上上下下都待她极其?亲切。闻言,立时?答应:“您放心。贵妃娘娘说了,男耕女织,惠化之道,民间学习纺织乃大善之举。”一面说,她一面瞥了眼袖手?的太?监。准确地说是监丞,宦官中正五品的职称,是织染局的大太?监之一。他?掸掸衣袖,不?以为忤:“梁司彩说得是极。”程丹若假装没看见他?们?的眉眼官司,她已经帮女官团体争取到了门票,今后能不?能做出一番成绩,还要看她们?自?己的本事。毛衣的交接就这样完成了。谢玄英比她忙一点,要将三年来?的账本清点一遍,仓库中的银子、粮食、物资全部核对无误,之后才能与下任知府交接。不?过,这只是些细碎的活计,他?一分钱没贪,倒是贴了点,账本不?怕查验。天气略微暖和,程丹若回了次小河村。原本贫瘠的村庄,因有免费义学,周边人家都乐意嫁女儿过来?,才三年,村里便?出现了不?少小孩子,一个?个?像矮萝卜似的,到处跑来?跑去。土黄的小狗摇着尾巴,田间蝴蝶飞舞。“哥。”拖着鼻涕的小丫头,歪歪扭扭地跟着大孩子跑,“娘!”穿着粗毛衣的小男孩回首,拉住妹妹的手?:“娘去贵人家了,做席!”“席!”小丫头听?懂了,吮着手?指,“吃糖!”石头挠挠头,把课本夹在腋下,把她抱了起来?:“我们?悄悄去。”然而,程家宅子门口已经围了不?少孩子,两个?十岁出头的小姑娘在分糖,看见他?们?兄妹站在旁边,不?必他?们?开口便?塞过去一把冬瓜糖。小丫头美滋滋地舔了起来?。石头懂事一点,偷偷往里瞄。他?听?见里长的声音:“学校的事情,姑奶奶放心……我们?会照看着……是是,一定不?收钱……都好都好……”过了会儿,他?听?见程大爷开口:“祖坟的事,您安心,我每个?月都去……年节都有贡品……去年好大的雪也没事,碑结实着呢……”石头似懂非懂地听?着,隐约知道,里头的是小河村的贵人。村民们?都说,毛衣就是她做出来?的,还会治病,让大家不?用银子就能读书,是个?大好人。母亲尤其?喜欢替她,总说什?么,当初没有她,就没有自?家人如今的好日子。正走神,忽然院中一阵嘈杂。门口的丫头们?摆手?,示意他?们?都走开,马夫牵来?一辆青幔的马车,车厢上有金色花纹,银色飘带,和他?以前见过的黑油平顶的完全不?一样。“小子,在看什?么呢?”他?爹走过来?,一手?抱起妹妹,一手?揉按他?的脑袋。石头说:“马车。”“这是三品官以上才能坐的车。”他?爹说,“三品,知道多大不??大官啦。”石头:“可贵人是个?女人。女人也能做官吗?”他?爹没有敷衍他?,想想才道:“这世道,有人天生好命,靠老子、靠相公、靠儿子,就能封官做,但有的人是靠自?己,这个?不?分男人和女人,懂不??”石头看看爹,看看屋里和贵人说话的娘亲,再?看看妹妹,不?由说:“那?以后,爹娘和小妹都靠我做大官。”“口气还不?小。”他?爹乐了,却说,“傻儿子,要做官,得先学会做人,做个?好人,才能做个?好官。”这话太?深奥,石头不?理解,挠了挠头,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噢。”他?爹说:“走,回去吧。程夫人是个?大方的,回头你娘肯定拿糖回家,咱们?今晚吃红薯粥,甜甜嘴儿。”石头还没说话,小丫头先举起手?里的冬瓜糖,大声说:“甜!”父子俩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第292章 新委任其实, 早在二月初,靖海侯就打点好?了谢玄英的任命。他不想三子与二子相争, 除了压制, 自然也?有扶持。毕竟谢玄英能在文官道路上有所建树,得益的还?是谢家?。知府是正四?品,靖海侯为儿子谋划的便是两湖之地的参政, 专管粮道。参政是设在布政使之下, 专门负责某一领域的职位,从三品。各省情况不多, 设置也?有区别。总得来说, 专管粮道的参政, 类似于省农业部, 两湖是天下粮仓, 这个职位有多肥,可想而知。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定西伯下狱,土司叛乱, 整个贵州陷入一片混乱。内阁商议过后, 令宣慰使出兵平叛。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就是个姿态, 宣慰使是什么?是由土司担任的夏朝官职。他们恭顺,可能意思意思,要是胆子肥了, 找借口说自家?忙,还?能逼他们不成?当务之急,还?是尽快派出代替定西伯的将领, 平定叛乱。可人选实在太少了。能打仗的,聂总兵算一个, 他是宣大总兵,不可能调任,靖海侯算一个,但他擅长水师,江西、浙江的水战可以,西南山林去都没?有去过。昌平侯呢?他倒是陆战、水战都能打一点儿,可西南地形复杂,且多瘴气?,没?有经验的人去了,等于肉包子打狗,全喂敌人了。找啊找,找半天,崔阁老作?为吏部侍郎,“忽然”想到一个人选。韦自行,四?川人,世?袭的都督佥事,正二品,但这官衔和谢玄英的指挥使一样,是寄禄官,朝廷给?有功之臣子孙的铁饭碗,有名无?实。他真正的官职是四?川都指挥使司的都指挥佥事,三品官,负责练兵。四?川也?遇到过叛乱,他曾为游击将军,独守一路,战绩斐然。曹次辅赞同了这个提议,说让韦自行升任都指挥同知,为副总兵,负责平叛。但他也?提出,观其过往的战绩,不难发现韦自行善练兵、能打仗,却?有一个极大的缺点。独断自负,且只会打仗。所以,要他上可以,但必须给?他塞一个靠谱的监军,主理粮草,也?得要一个协理军务的帮手。没?有更好?的方?案,皇帝最终同意了这个建议,命太监梁齐为监军。此时,靖海侯提议,由昌平侯之子冯四?为参将,分守一路。这也?是常事,打仗不能只有一个主将,总得有二、三副将辅佐。冯四?跟随在昌平侯数年,是时候独当一面了。而皇帝呢,考虑到定西伯完蛋,今后总得派人驻守西南。永春侯是吉祥物,家?中子弟皆有读书从文之意,安陆侯挂着辽东总兵之责,是北方?屏障之意,与高丽建州相邻,也?动弹不得。靖海侯不必说,只有昌平侯能考虑扶植。冯四?也?是难得的少年英才?,娶了张文华的女儿,各方?面都很出挑。皇帝同意了靖海侯的举荐——当然,这是昌平侯的意思,他不好?直接开口,请了靖海侯代为推荐。除了冯四?,又点了一个兵部职方?司(“掌舆图、军制、城隍、镇戍、简练、征讨之事”)的郎中为佐官。这时,他记起了即将离任的谢玄英。说实话,云贵之地,穷山恶水,地方?官不作?为,皇帝不是不能理解,只要还?能过得去,不介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定西伯都猖狂成那样了,贵州上下,竟然无?一人捅破,要不是新任知府是个愣头青,直接捅穿了,他怕是等到定西伯在云贵称王,才?知道他反了!因此,内阁建议在贵州布政使司调人协理,皇帝是不大信任他们的。说在打仗,其实没?打,砸进去百万白银的军饷,都变成了定西伯和土酋的私人财产。看看锦衣卫抄家?,都抄出了什么?!白银几十万两,金三万,绫罗绸缎无?数,还?有象牙玉器,库房都有十几个。比起冯四?,皇帝无?疑更信任自小看到大的谢玄英。且在边关历练了三年,互市、蝗灾、疫病等事,他都处理得很好?,这自然让皇帝不再?将他单纯地视为疼爱的子侄,而是值得栽培的能臣。是以,动了将他调往贵州的心思。他心念一起,身边的太监自然洞若观火。朝会时,石太监便提出了此事:“赞理军务的话,谢郎如何?他的任期也?到了。”杨首辅沉吟片时,没?有反对。贵州说是省,其实属于朝廷的地域少之又少,许多都是世?袭土官的地盘,且赋税经常收不上来,还?要隔壁的四?川、两湖贴补一二。穷、乱、危,属于被发配地带。“可。”杨首辅没?意见,倒是瞟了眼靖海侯,“不知谢侯爷意下如何?”靖海侯平静道:“我儿年轻,怕难当大任。”曹次辅道:“谢侯爷过谦了,虎父无?犬子,清臣在大同励精图治,卓有成效。”昌平侯也?说:“清臣少年有为,允文允武,确实是个好?人选。”靖海侯便作?出惭愧之色:“不敢当。然既为人臣,自当任陛下驱使。”其他几只老狐狸心里都呵呵:就知道你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