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节
作者:青丘一梦      更新:2023-04-26 16:27      字数:5409
  众人便忙催着她回去歇着,锦心无奈,起身向文老爷、文夫人二人行礼告了退,方才婄云绣巧二人的搀扶下缓缓离去。漱月堂里总归是静悄悄的,外头还是细雨绵绵,纵是一路撑着伞回来,裙角还是有些湿了,婄云等人顾不得自己,忙服侍着锦心宽了外衣换上寝衣到西屋炕上躺下,这几日未免烟道潮湿,这炕还是三五不时地烧上一回,倒算是屋子里难得干爽的地方了。锦心躺下,却屏退众人,只留婄云在身边伺候。卢妈妈有些不愿,锦心便说想吃她做的蒸糕,卢妈妈这才到小厨房里预备去。绣巧短短几步路走得一步三回头的,锦心瞧着好笑,这会却又仿佛没什么气力笑了,倚着婄云冲她摆摆手,笑道:“昨儿累坏你了,允你今儿个好生歇歇。”等人都打发尽了,锦心才很用力地握住婄云的手,注视着她的眼睛,问:“我三姐上辈子与那谢陵成婚了吗?”婄云一下子顿住了,原本想要柔声询问的言语也都咽了回去,她张了张口,才发现嗓音艰涩如喉中凝噎,好一会才找回声音,安抚锦心道:“成婚了,成婚了。贺主子还带着您去瞧了呢。”“可我为什么却想不起来呢?”锦心表情严肃,婄云却能从中看出她的几分茫然无助来,她说:“婄云,你不要瞒我。”“奴婢绝没有欺瞒过您。”婄云轻抚的脊背,柔声安抚道:“贺主子确实带您去瞧了,只是您那时候病得厉害,甚至混沌不清,便是赶赴婚宴,也不过清醒半刻,后来回……就又病倒了。”彼时已是季秋初冬,京中黄叶落尽枯叶扫清,正在静静地等待着冬日的第一场雪的到来。婄云说出这段话,便觉心里好像有一块大石头哽得她生生发疼,她下意识地握紧了锦心的手,手中略有些微凉的触感叫她心里阵阵发慌,她忙道:“您手冷了,婢子灌个汤婆子来。”锦心张了张口,想说谁炎天暑日地抱汤婆子,但鬼使神差地,她把这句话咽了回去,乖巧地坐在炕上,等着婄云带着汤婆子回来。此时京中也是多雨之季,贺时年终于叩开了那位年轻时便名满天下的步云大师的门。二人迎头碰面,步云大师便先叹道:“贺施主所求尽已得尝,如今这般执着,又是为何呢?”第五十五回 文施主身有大功德,佛祖菩……步云大师的寮房布置得很是简单朴素, 淡淡的檀香是佛寺中最寻常不过的,却莫名比别处更叫人觉着舒心。茶叶品质平常,入口微苦微涩, 贺时年双手接过步云大师斟的茶,轻轻谢过, 方自袖中取出锦囊来, 从中取出一张素纹云笺, 向步云大师恭敬道:“我有一事, 想求您为我解惑。”云笺上写的是一个人名与一行八字,步云大师只微微垂眸扫了一眼,笑道:“施主可知,前年也曾有一位施主来,叫贫僧测算八字。贫僧遁入佛门多年, 原应遵从佛祖教诲, 不行卜筮占算之事。”贺时年的指尖轻轻压在云笺上, 向步云大师推了推, 执着而镇定地望着他:“这个八字,或许值得大师破例一回。”步云大师手上的念珠一顿, 抬眸望向贺时年,“老僧方才已经说了,施主万般所求皆已得偿, 如今何必还如此执着。”“我还有一事之求, 尚未得偿。”贺时年眼睛微红,声音带着些哑意,“时年此生,只求能与此人白头偕老,陪她岁岁相守, 愿她常年康健。”步云大师微叹一声,将云笺折起,向贺时年道:“今岁天尚未明,施主行事要谨慎小心些啊。不然您心中所求,如何得偿?”贺时年握着茶杯的手一紧,目光灼灼地望着步云大师:“您……果然知道些什么。”步云大师摇头道:“老僧只是前夜观星忽有所感,静坐半夜,偶然想起前年那位文施主带着这一纸名姓八字来。老僧是不喜算人命格的,命途叵测,人力天命各占几分,谁又说得准呢?当年老僧只叫文施主心安,如今,老僧也只想请贺施主心安。这世间,因果轮回自有规律,这位施主身具大功德,本应是一生平顺喜乐的。但如今受这疾病之扰,又何尝不是因为因果呢?”他敲了敲那纸云笺,意有所指地道:“这天上地下,从来没有无因的果,或是无果的因。算来,这位文施主如今,也算是替人……替人担了灾祸了。”贺时年心中一震,忙道:“大师您这是何意?”步云大师神情极平淡地望着他,“施主心中难道不清楚吗?人都说,这时间事,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弥补的机会,从天上是掉不下来的。”贺时年僵在远处半晌,狠狠闭了闭眼,哑声道:“大师的意思,我听明白了。”“施主也安心些。”步云大师笑对他道:“文施主身有大功德,便是佛祖菩提对她也多有恩眷,必不会叫她一辈子受这等苦楚。”贺时年涩声道:“可我如何能心安。”步云大师手指着窗外,远山青翠巍峨,惊鸟飞掠而过,山脚下人声熙攘,山上禅音阵阵。步云大师便仿佛是当朝佛教的一根定海神针,也是镇国寺的一根定海神针,他独居的院落在镇国寺寺院深处,素日除了少量客往,只有两个僧人打扫院落、递送饮食。此时院内只有秦若笔挺仿佛时刻蓄势待发的身影,静悄悄的连飞鸟扑簌数枝的声音都能听得十分清楚。但贺时年的心不静。只要想到如今这重来一回的机会是用锦心的身体健康换来的,他心中便悲痛交杂,心绪甚乱。他知道当下若是与步云大师继续交谈,恐怕也无甚结果了,便打算起身告辞。步云大师却冲他摆了摆手,打开矮几旁木架上的一个朴素木盒,从中取出两颗珠子,用桌上的云笺一点点卷起,一面递给贺时年,一面道:“万法因缘生,万法因缘灭。也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1这是文姑娘的缘法,也是诸位的缘法。这一份因果想要了结,也难也易,一切只需顺应天命。便如而今,施主只需顺应自己内心所想,万事自然极乐。”贺时年静默半晌,起身向步云大师做了一礼,“多谢大师为旭指点迷津。”言罢,双手接过那纸云笺,仍是收入那个锦囊中,转身出了屋子。将将迈出房门之前,贺时年回头看了步云大师一眼,缓声道:“老头,胡子收拾收拾,还是白的好看。”步云大师轻抚美髯,舒展眉目,笑起来倒颇有几分慈眉善目佛陀相,他朗声笑道:“当年慈云谷外,文施主也是这样说的。……文施主此生,合该平安喜乐,顺遂无忧。”当年兵围帝都,步云大师在慈云谷中修禅,锦心为大动兵戈损伤民力,孤身素衣上了慈云谷,请步云大师出山,为义军做说客。当时摄政王已逝,皇帝驾崩,新帝年幼,旧朝风雨飘扬,城中人心惶惶,只有一位大将领兵守城。而步云大师在那战火纷飞的年岁间带领镇国寺僧人看诊布施,在百姓心中颇有威望。这是锦心走的一步险棋,她立在茅屋外,与步云大师辩了三日佛法,最终成就了新朝的“正统”与仁名。贺时年扬了扬唇角,轻笑一声,伸手推开了寮房的木门。晨曦照入寮房之中,矮几上素净瓷碗中的茶汤颜色微黄,清澈地映着一旁的架子上已经空荡的朴素木盒。步云大师复为自己缓缓斟了杯茶,淡定地漱口,向一旁的痰盂中吐出夹杂着血丝的茶汤,缓声低笑:“我这可不算透露天机吧……难道我向他的一番言语,不在天命当中吗?”缓了半晌,他才徐徐振了振袖,动作极慢地盘膝坐定,慢慢吐息。当年剃发入佛门,他立誓此生不再推演天机,行违背因果之事。此后,他共破了四次例。四次,均与这对小夫妻相关。这一次,他未能卜算,因为贺时年送来的这串八字,早在前年他就在故人的拜请下算了一次。一生顺遂,欢喜平安。少年多伤病,是身担因果。等万事皆定,执念消除,因果也消,身体自然会逐渐转好。但这轻飘飘的几个字说着容易,真落到人身上,却是最难熬的。……金陵城中,天气仍不甚好,锦心因为自己错失“喜讯”先机这一点,很是郁闷了几日。未心等人只是关怀她的身体,万万猜测不到这个缘由。婄云心里或许知道两分,只觉着无奈又好笑,哄孩子似的哄着锦心。锦心没两日自己也调整过来,这日外头雨势稍歇,屋里难得照进些阳光来,锦心心情大好,带着婄云在西屋炕上支起小炉来,取出库房中存放的茶叶,一点点烘干,再用箬叶折着包好,收入瓷罐中。这样的工作不难,只是要细致,稍微掌握不好便容易把茶叶烘过了头,合起来便是一股子焦香。那样的茶锦心是半口不动的,婄云长年累月也练出一身好功夫,对茶叶烘干程度再了解不过,看她镇定自若游刃有余的模样,底下几个小丫头都满脸惊叹。锦心慢吞吞地折着箬叶,小屋子里茶香萦绕,叫人觉着舒心极了。连日来锦心身上不好,婄云日日沉着脸,往日最好性的绣巧也闷闷地守在锦心身边不见小模样,底下的小丫头便也都闷着。今日漱月堂难得有这样好的气氛,几个小丫头也活泼了起来,绣巧也有心说笑了,此时指着那几个小丫头,对婄云道:“瞧瞧,这都亮着眼睛瞧你,恨不能把你当神人看呢。”“都多大人了,嘴里还没个忌讳的。”婄云随口道:“我这不过是熟能生巧,再过些年,她们也能练出来的。”绣巧摇头无奈地道:“你这小小岁数,跟我说话怎么就和我妈与我说话似的呢?”婄云心里想:要论岁数,我和当下的你妈倒是也差不多。至于那句“都多大人了”,其实她原本是想说“岁数也不小了”,要出口之前对上绣巧那稚嫩的脸庞,才把那几个字咽回去了。罪过罪过,真是从前斗嘴惯了。文夫人出月子的时候已经是七月里了,锦心的身子略有好转,徐姨娘喜得就差飞起来了,见她难得每日神采飞扬的,文夫人好笑道:“可见是女儿身子好转了,好些年没见你这个模样了。”脸上都仿佛放着光。徐姨娘红光满面,“也是四哥儿满月的喜气冲的,这连日来家里热闹,她几个姐姐拉着她出来走动,也比前头雨季里每日闷在屋子里好。”“总要常出来走动着,见些人气儿才好呢。”文夫人道:“虽然好转不少,也还是叫沁姐儿先歇着,大不了等八月里再复课,那时天气也能凉爽一些,到底比现在上课舒适。”徐姨娘道:“我原也想着这话呢,只是怕那孩子不听,如今太太说的,她必听了,可不用我来操心了。”文夫人摇着头笑笑,正逢四哥儿吃毕了奶被乳母抱回来,文夫人便笑道:“你也抱抱兴哥儿,我瞧这孩子就没有业哥儿满月时健壮,到底我的身子不如碧娘的,这孩子在胎里受用的不多。”“这样就很好了。”徐姨娘笑道:“也是四哥儿在肚子里就知道疼娘,您生四哥儿可不是没遭什么罪么?”说起这,文夫人心有余悸,叹道:“也是这话,碧娘生得着实遭罪了,这么多年,我还没见识过妇人生产折腾那样长的时间呢。原先她多红润的面色啊,今早见她脸上还是有些蜡黄蜡黄的。”“还是要好生补养的。好在咱们这样的人家,医药不缺,也不会在口头上短了,只是还需要时间罢了。”徐姨娘轻声细语地文夫人话着家常,那边外头有人回:“几位姑娘来了。”“她们怎么这会子来了?”文夫人略有些吃惊,忙命道:“快叫她们进来,把小厨房做的酸梅汤斟四盏来。”说话间,蕙心带着三个妹妹徐徐步入正房内,笑道:“才在外头还说呢,今日小厨房的酸梅汤做得极好,只是早上喝得多了,没脸再向母亲讨要,不想母亲却先想到了。”“你这话说的仿佛我平日苛待你了似的。”文夫人嗔怪一句,又叫:“快坐下,怎么这会子来了?恐怕是有什么事吧。”她意味深长地看着众人,澜心锦心露出灿烂笑容,一左一右围了上去,挽着文夫人的手臂,澜心夸张且谄媚地笑道:“母亲果然心灵眼明,女儿就说这世上没什么事情是能瞒过母亲眼睛的。”锦心这边摇晃着文夫人的手臂,娇声道:“我们想出去逛逛,瞧瞧三姐的铺子去,熙宁街的新铺子就要开业了,三姐说也修葺得差不多了,我们还没去看过呢。”未心笑着在旁敲边鼓,“这段日子天气不好,妹妹们在家也憋闷坏了,尤其四妹病了好一段日子,刚有好转,出去转转散散心,或许更有利于身体。铺子里确实都装的差不多了,正摆货呢,也不脏乱,也不算忙乱,我们过去只是瞧瞧热闹,也去别处逛逛。”蕙心则道:“女儿定会照顾好妹妹们的,好生生地带出去,一定好端端地带回来,只请母亲放心吧。上回您说食味轩做的椒盐金酥饼味好,我们出去逛,正好给您带些回来。”这四管齐下,谁受得住?反正文夫人是受不住的,她无奈地摇着头,长叹一声,“你们呐,真是把我吃得死死的,叫我拿你们半点办法没有。”说着,传了府内素日管跟着太太姑娘们出门的人来,点好跟随的丫鬟婆子护卫人等,想了半晌,又道:“也叫大奶奶来吧,就说我的话,让她换身简单的出门衣裳过来。她前些日子操持兴哥儿的事辛苦,难得有这机会,叫她也出去散散心。”云幼卿来得很快,跟着过来的还有一个文从翰,他这几日安心在家温书备考,并未往书院里去,文夫人见他一道来了,还换了身素净锦袍,不由横他一眼:“哪热闹哪里有你。”“儿子想着母亲叫幼卿过来怕是有什么好事,若是要出门逛逛,儿子情愿给您鞍前马后,只求母亲不要将儿子撇下啊。”文从翰笑道。文夫人轻哼一声,却也笑了,道:“你来了也好,不是我要出去,是你几个妹妹闹着要出门逛逛,我想着你媳妇自嫁到金陵来,一直有事耽搁着,竟还没机会仔细好生逛逛,便叫她也跟着你妹妹们出门散散心。她又素来沉稳,由她看着你闷闷们,我也放心。既然你来了,那就更好了,就由你带着咱们家这些小祖宗出去耍耍吧,她们定然早就想好了要逛的地方,你只管跟着,看护着你媳妇妹妹们。”文从翰作揖应是,徐姨娘笑道:“咱们的马车仆从出去,应是碰不上什么没眼色的人的。不过有翰哥儿跟着,咱们这些被留在家里的,确实是放心许多。”文夫人便笑了,道:“等我这身子再好些,咱们也出去逛去,不用留在家里眼巴巴地看着。行了,你们快去吧,可不要忘了说好与我带的点心。”“女儿绝不会忘的。”蕙心笑道:“母亲还有什么想要的,只管说与女儿,今儿个三妹买单,女儿借花献佛,定不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