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节
作者:青丘一梦      更新:2023-04-26 16:31      字数:5437
  锦心凝望着他,看着翩然潇洒的模样,略弯了弯唇角。想来她前世留下的东西,他应该看到了。就是不知他是何感想,晗儿又是何感想。他们两个亲手打下江山,收拢起的稳固的权柄,最后也将分散于她留下的后手。晗儿是他们之后的第二代,他有为明君的韬略志向,锦心也并非信不过自己亲自教导出的孩子。但秦二世而亡,他们即便保证了第二代,那第三代呢?第三代帝王会怎样,有谁能够保证呢。只希望前生最后,晗儿莫要恨她。但即便晗儿恨她,她也不后悔当年的选择。她亲手组建起的新内阁,总有一天,会发挥出最初她心中所希望的作用。也不知贺时年当年看到那份文书的时候,心中是何感想。只可惜今生,她却没有那个精力心力,再去用半生的时间,去谋一场或许在百十年后的变革了。锦心闭了闭眼,睁眼时正见贺时年含笑望着她。或许对于宗室王权而言,她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后,合格的帝王。但她自认前生,无愧于天下百姓。那就足够了。哪怕她的骨肉亲人、兄弟姊妹最终也成为了大宁的宗室,她仍然不后悔当年的所作所为。今生……今生,或许很多年以后,她还是会忍不住,再谋算一场。以后的事,谁知道呢?锦心回与贺时年一个淡笑,四目相对间,锦心知道无论她要做什么,贺时年永远都会支持她的。他永远会在她身后,为她挡住身后的暗箭,扫去前路的荆棘,前世今生,一贯如此。圣驾在金陵安置,那日之后锦心便在文府中安心等待贺时年的动静,承恩公此次随驾前来,本来他应该坐镇京畿的,如今这两家人拖家带口地来了,其实也有贺时年的关系在其中。皇帝对贺时年,或许更多是愧疚,但也有两分感情在心中的。即便只是浅薄的两分,很多时候也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他们这群人,都是从地狱里爬出来的恶鬼,算计人心,对自己不在意的人,从来不会有何顾忌。这日荀平的消息传来,锦心选择先向文老爷坦白。其实本来应该是贺时年直接登门的,从一开始设定的计划中,锦心都从头到尾都被拔出去,洗得干干净净,与男子私相授受罪名太大,对闺阁女儿打击太大,即便文老爷对她一贯疼爱至极,怕也会生气失望。按理,这路已走了九十九步了,如今只等贺时年迈出最后一步。但锦心几番纠结迟疑,最终实在是舍不得。虽然把她洗得干干净净了,但这样发展下去,真的就好像他们所有人联合在一起,算计文老爷一样。还是由她先向文老爷坦白,无论文老爷是生气还是失望,她都相信文老爷对她不会彻底失望。被宠爱大的孩子是有恃无恐的。第一百二十六回 阿爹梦到我的阿沁吃了……外书房照旧还是那几个老妈子伺候茶水, 见锦心过来忙迎上前来:“老爷下午从半山观回来就一直没出书房,我们这就通传去。”锦心点了点头,婆子于是上前通传, “老爷,四姑娘来了。”书房里悄无声息的, 锦心微微蹙起眉, 婆子也满心不解, 扬声又传了第二遍, 里头还是半晌没有声音,锦心转头看了婄云一眼,婄云不着痕迹地微微摇头,她面色微变,抬步便要上前。此时婆子已传了第三遍, 屋里终于传出些声响来, 文老爷的声音略有些低哑, 似是刚从睡梦中苏醒一般:“阿沁来了?快进来吧。给我沏一盏浓茶来。”锦心压下心中的疑虑, 抬步进了书房中,进去便见文老爷坐在桌前用力按着眉心, 衣服的袖子上都是褶皱,面有几分倦色,便将心中原本存着的事都抛到了九霄云外去, 低声问他:“您是身上有哪里不舒坦吗?可要请闫老来替您看看, 不如就先叫婄云替您把个脉……”“阿爹没事儿。”文老爷冲锦心笑了笑,敛起方才神情中的几丝恍惚茫然,笑问锦心道:“怎么这样急来找阿爹,是有什么事吗?”只是不知为何,锦心总觉着这会文老爷看向她的神情中带着几分复杂。很轻微的, 或许连文老爷自己也没有发觉的复杂。锦心沉吟片刻,还是坚持叫婄云给他把了脉,幸而文老爷还真没什么事,只是有些精神不安心神不宁,不算眼中,婄云提笔写下一个宁神的方剂,还有一道茶饮,严明若不想用药便喝两盏茶也罢。文老爷看着她提笔干脆,下笔如有神,开方时一气呵成胸有成竹,一派沉着淡定的模样,端茶的手忽然微微一顿,神情微怔,似有几分恍惚的疑惑又似隐隐的讶叹明了,思绪又飘到九霄云外去了。锦心拧着眉,打量着他的模样,心中总有些不安,到底没将与贺时年的事情说出来,而是好好关心了他的身份一番,看着外书房的小茶房将煎好的宁神茶端来与文老爷喝了,她才起身离去。离去前不忘叮嘱伺候的妈妈:“晚晌阿爹若是有什么不舒坦的,还是请闫老来看看才稳妥。”“是。”老妈妈在这边伺候有些年头了,不敢不将锦心的话当回事,笑着应了声,道:“姑娘放心了,我们会小心伺候的。”锦心点了点头,方带着婄云抬步离去了,只是将要穿过秀气漂亮的月洞门时脚步忽然微顿,婄云关切地问道:“姑娘,这么了?”“我阿爹的脉可有什么异样吗?比如……与我当时可有什么相似之处?”锦心眉心蹙着,声音低低地问。婄云一时愣怔,连忙摇头道:“老爷这不过是一时的心神不宁罢了,虽不知是什么缘故引起的,可气血并无亏虚,与您的脉象并不相似。怎么了?”“……没什么,许是我想多了。”锦心道:“给外边传个信儿吧,就说我说的,再缓缓。”婄云点了点头,“我知道了。”其实这一缓也没缓上两天。第二日文老爷照样出门,也不知见到了什么人,回来径自进了园中,彼时锦心正在书房内看华心与林哥儿习字,二人在她的书案前相对坐着,她则坐在书房北窗下的软塌上,手上慢条斯理地打着香篆,动作姿态都颇为从容,自有一股子与她这本该明媚娇憨少女年纪不符的气定神闲。本来,规矩学得再好也是只长礼数不长岁数。虽然锦心如今也是要筹备笄礼的年岁了,可到底面容尚未能完全脱了稚气、身条也未曾抽开,她几个姐姐,便是最沉稳的蕙心,如她这般年岁时也会有些跳脱之举,是如今为人妻母,才真正稳重下来。可他这个小女儿……似乎自幼便有一番远超同龄人甚至远超他自己的通脱从容。只是锦心一贯对着家里人的时候都是一片少女的娇憨姿态,撒娇痴缠信手拈来,叫他不自觉地忽略了其他。可此时他站在门前,静静地看着锦心打香篆,她眉目平淡,甚至不似常人在做这事时要谨慎小心,动作如行云流水亦是信手拈来,方才在院里还听到她出言提醒弟妹认真习字的声音,似乎也能分出注意盯着身边的两个孩子,没放多少心思在手上的动作上。可即便如此,她的动作还是有条不紊,有一股子他在文夫人身上都未曾见过的优雅好看劲,眼帘微微垂着,姿态随意,神情有几分漫不经心,疏恣淡然。是一种足以拿去入那些古画的美,文老爷甚至觉得那些被世人吹捧动戈价值连城的古画中的仕女古人,都不及自己的小女儿此时的姿态美。这里头有几分是因为屋里坐着的是自己的亲闺女,又有多少的真情实感,文老爷自己也分不清楚。左右此刻,他是真心实意地如此想着。“老爷,您来了。”婄云忽然出声,目光微冷透着警告地看了小安一眼,“也不通传一声,叫老爷在门外站着像是什么样子?还不斟茶去。您快请进来坐。”锦心被她这一声影响,提起模子的动作一顿,然后迅速全然提起撂到一边,起身来看向文老爷,“阿爹,您怎么来了?快进来坐,沏今年的春茶。”“是。”小安并未分辨是文老爷未曾叫她们通传,心中懊恼自己大意,连忙恭敬地应声,退下去预备。文老爷笑着看向锦心,“听说你们几个写字呢,就没叫人打扰。今儿气候好,等会沁娘陪阿爹在园子里走走,好不好?”锦心怎会拒绝,自然是立刻答应了下来,文从林与华心亦起身请安,文老爷走过去看了他们的字,满口夸赞,又道:“你们该认你们四姐姐做先生的,你们两个这字算是她一手教出来的了。”文从林笑嘻嘻道:“我们倒是想给阿姐敬茶,阿姐说吃了我们的茶日后必定麻烦事不断,不肯吃呢!阿爹您说说她。”华心在旁小鸡啄米似的连连点头,文老爷笑看了看他们,又看一眼锦心,理直气壮地道:“我怎会为这种事说你们阿姐呢?还是你们不够诚心,才未能打动到她,你们自个儿再努力吧。行了,你们两个去吧,我有事儿与你们阿姐说。”文从林“噢”了一声,将桌上东西整理整理,自觉收到一个藤编的大盒子中,华心亦是如此,然后将藤盒放到墙角的书架格子里。华心落落大方地欠身,向文老爷道了个万福礼,“女儿告退了。”“儿子告退。”二人行过礼,纷纷去了,文老爷看着他们两个的背影,不知为何,竟笑着与锦心说道:“前日金先生来寻我,说林哥儿的武艺他无可指点教授之处,便是去考武举也足够了,教他文科的周先生也说他功课不错,这孩子平日虽仍跳脱了些,于功课学习上倒是能沉得下心了;华儿一贯是很优秀的,字写得好、琴练得也好,你母亲总说先生与她夸华儿,说华儿的天资不输给她的姐姐们。”这样的话其实在他嘴里寻常,但对锦心说出来就不寻常了。对他而言,一贯妻是妻、妾是妾、孩子是孩子、下属是下属。锦心、文从林、华心都是他的孩子,这种夸奖孩子的言语,他一贯只会对家中的枕边人们或者同辈兄弟与文姝晴说出来。所以他说这话的时候,或许……隐约也有一种将锦心放在成年甚至比文从翰与蕙心他们都要更加成熟的位置上,才说出来的。这话里隐隐有一种锦心是文从林与华心尊长的感觉。虽然古来兄姊弟妹之间的关系便与寻常朋友相处之道大有不同,但锦心并非长姐,大文从林也没有几岁,文老爷这话说出来还是会令人有些诧异的。婄云奉茶的动作微微一滞,可一贯谙熟人心的锦心却未发觉异样,淡定地笑了笑,“他们足够上进,阿爹该欣慰才是。”“有你们,我很欣慰。”文老爷看着锦心,意味深长地道。他今天对锦心似乎怎么看都看不够,目光温和而柔软,好一会才道:“好了,说好咱们爷俩一起去逛园子的,你们这里头我还真没正经逛过几次。”“这时节后头玉兰开得好,女儿带您去瞧。”锦心笑着挽上他的手臂,出门前随意回头看了一眼,小香炉中铺在白雪似的香灰上的雪花形香篆因为方才动作的停滞而微有些瑕疵,但今日上天似乎格外眷顾她,那枚香篆并未断裂开,只是在本该平整的表面上添了些细微的纹路,瞧着却也有趣。她于是一笑,明媚得正如窗外的春光,叫文老爷心都软成了一滩水。这园子锦心已经逛过太多次了,一路都很随意又很熟悉地走,那种令文老爷熟悉的胸有成竹信手拈来似乎又回来了,又或者锦心一直都是这个样子,无论面对什么,哪怕再难看的局面,她也能冷静从容地面对。文老爷一路都眉目含笑地望着她,偶尔出声附和,配合着她的脚步,他也走得慢吞吞的,最终在一棵生着绿叶的梅树下驻足,文老爷指着树梢上已经褪色暗淡甚至染上脏污了的红绸,似是怀念地道:“这是你出生那年我爬着梯子绑上的,你们几个都有,老人说孩子出生时候在树上高高地系一条红绸,孩子的一生都健康平安,欢欢喜喜的。你出生时正是个大雪夜,我走进园子里,就看那梅花怎么开得那么好呢?于是我将红绸系在梅花枝头上,与你阿娘说,希望你这一生,傲雪临风自高洁,风骨气韵如梅花。”这个典故,前世今生,锦心都未曾听文老爷说过,只是那日偶然,在蕙心临出阁前,看到文老爷指着院墙旁的一棵梨花上系着的绸带,含泪又笑着与蕙心说话。或许是因为前世锦心失去文老爷失去得太早,所以并没有听到这件旧事的机会。她用力眨了眨眼,开口软着声音想要撒一撒娇,声音出口才发现泣音原来掩都掩不住。文老爷偏头看向她,又笑了,抬手揉了揉锦心的头,张口时也有些沙哑的声音才叫锦心抬起头,然后便注意到了他眼底的泪光。“可我如今才明白,什么傲雪临霜,什么风骨气韵,我只想我的孩子一辈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我只想你欢喜快乐,不求你高洁出尘。”他摩挲着锦心的头,对将要及笄的女儿还似待小姑娘似的,摩挲着她的额发,然后再一点点给她理顺,“是阿爹无用,是阿爹对不住你、对不住你们……”他的声音很低很低,似乎都被他憋在了喉咙里,只传出隐约的气声,锦心用尽全力想要听清,可惜她并没有婄云贺时年他们的那个耳力。反而是站在锦心身后不远处的婄云,拿出压箱底的本事尽全力分辨出几分后,猛地抬起了头,眼中一瞬惊异讶然迸发,然后迅速低头收敛神情。心口里揣着的那个玩意忽然砰砰地跳得很快,婄云竭力沉了口气,定下心神来。行事之前三思而后行,同样,对一件事做出判断之前要核对再三确保万无一失,这是前生十几年刀尖上舔血的生涯给婄云留下的习惯。而锦心,她只是疑惑地看着文老爷,软声道:“我当然过得很好了,有您在,我这一生都会顺遂欢喜的,不是吗?”“是。我的阿沁,一定顺遂欢喜一生。”文老爷揉了揉她的头发,笑道:“无论你要做什么,阿爹都会支持你。你若不想婚嫁,阿爹养你一辈子,若是你……希望有一日能有倾心之人,与他共度余生,阿爹也十分赞成。比如今天阿爹在街上见到一位青年才俊,风度翩翩谦让有礼,一看就很适合我们阿沁。阿爹替你打听打听他有没有婚许,如何?”锦心非常无奈地看着他,“阿爹!”文老爷意味深长地道:“你不懂!等阿爹再观察观察。”他语重心长地道:“我们阿沁啊,定然要嫁给最好的人,不求他多么有权有势,但得心软顾家,才能好好地、与你相互扶持过一辈子。”锦心还能怎么说?她本打算顺势说出她已有心悦之人,但不知怎的,无论怎么起话头都会被文老爷堵回去,最终还是落在了文老爷的“要慢慢考察未来姑爷”上头。锦心最终发现自己竟无话可说,只能试探着道:“女儿想嫁给自己喜欢的人,与他白头偕老。”“当然!”文老爷拍了拍她的肩,“你放心,阿爹懂你!”不,您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