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节
作者:虎昭昭      更新:2023-04-27 13:02      字数:4528
  【御使大夫的神色不对,好像还有话要说,赶紧找个借口溜。】“今日就先这样吧,我府里还有事,就先走了。”姜蓁在御使大夫的话还没说出口之前,果断走人。等回到府里了,姜蓁到还忍不住念叨:“不就是放个假吗?至于吗?”【全年无休确实挺反人性的。但他们好像习惯了。】【习惯真是个可怕的东西。如果他们习惯了周末双休,你跑去跟他们说只能休一天,他们能提刀追着你砍。哪像现在,让他们休假,还要逼着他们休,这我还是第一次见呢。】【不能以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准,来看这个时代的人。最开始阿蓁弄出馒头的时候,还有人偷偷骂她奢侈呢,也就是后来石磨出现,磨面不费劲,才没人骂。提倡放假,不过是被唠叨几句,怕什么。】【敢于当改变规则的第一人,就要承担一定的压力,阿蓁能顶住的。】“我还是有点怕被骂的。”姜蓁想了想,说道:“我觉得我的日记还要再修改一下。我得找个给早朝放假的借口,比如某一天,我看到小吏的孩子找父亲母亲,觉得需要给官员一点私人的时间……”【很好,在日记里分享刚编的故事,真有你的阿蓁。】【幸好阿蓁是拿竹简写日记,不是拿书,否则还真不好添改。】姜蓁不止准备在日记里这么写,还顺手让卫蝉替她宣扬了出来。她给大家放假可不是为了放纵自己,可是为了大家,某些人可别得了好处还骂她。姜王只是离开都邑出去转一转,并不代表他对都邑彻底撒手不管了。他的马车刚走一个时辰不到,他就收到了都邑的来信,知道了姜蓁给大家放假的消息。“这孩子。”姜王有些无奈的笑了笑,并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姜蓁就放假的事,已经私下跟他提过好多次了,现在姜蓁刚能自己做主,就把放假提了出来,他并不惊讶,这是姜蓁能干出来的事。他对姜蓁有十足的信任,离开都邑就不再去想朝廷的政务,放松靠着车窗,悠闲的欣赏沿途的风景。“这外头,连空气都比都邑的新鲜。”“那边的百姓在收割大豆,先停车,我下去看看。”姜王把马车停在路边,下车体察民情。正在地里拔豆秆的老人,衣服上还有两块大补丁,旁边还有两个没穿衣服的三岁小孩。护卫身上穿着甲衣,看起来就气度不凡,刚一走近,就吓得那两个小孩儿哭了起来。这护卫家里是有孩子的,知道该怎么哄小孩,果断从荷包里拿出两片肉干,止住了那两个小孩的哭声。“郎君,使不得,小孩子家家的,哪里吃得这个。”老人连忙推拒。姜王一脸随和的说道:“不碍事,让孩子收下吧。老丈,你今年地里的收成可好?”提起收成,老人的表情不自觉的就放松了下来,满脸笑容的说道:“拖太女的福,今年的收成比去年好了一倍。前阵子收完麦子,交完税,家里还能吃上两顿白面馒头。”“那这豆子的收成如何?”姜王继续问道。“拖太女的福,今年的豆子也大丰收了。”老丈的表情感激,“今年春耕的时候,县里的农官到各乡手把手的教,你说这庄稼能不好吗?别的不说,至少今年家里可以不用饿肚子了。”“丰收就好,丰收就好。”姜王的表情感慨,“我之前还担心修路和打仗,会影响到地里的收成。”“怎么会?您都没听说吗?太女仁慈,修路的民夫还能吃上肉。就算服完劳役,回家也不影响干活,而且有新的农具还有肥料,家里少一个壮劳力也没什么影响。”老丈对姜蓁极其拥护,笃定的说道:“有太女在,地里明年的收成还会更好。”姜王赞同的点了点头,然后又开始询问老丈家里有几口人,日子过得怎么样,可有什么难处。“这日子总归是越过越好的,今年家里不仅能填饱肚子,偶尔还能吃上蛋和肉,比去年不知道好到那里去了。”老丈的语气满足。姜王对粮食的丰收有准备,毕竟各地的奏折姜王大致都看过,心里有数,但是蛋和肉却出乎了姜王的预料,语气的惊讶的问道:“你家都富裕到能吃上蛋和肉了?”“乡里有人跟县里的农官学,弄了个养鸡场和养猪场,鸡蛋易碎,不好卖,就便宜卖给乡里人了。今年猪肉的价格也便宜了许多,咬咬牙,在重大的日子还是能吃上肉的。”说完这个,老丈又虔诚的说道:“这都是拖了太女的福。”“太女确实为此废了不少心思。”姜王认真的说道。“那是自然。”姜王问的都是些家常的东西,他问什么,老丈就答什么。虽然姜王仪表不凡,态度又很温和,老丈依旧不想和他多说,聊了几句之后,就谨慎的说道:“贵人您可还有什么要问的?要是没了的话,我就要挑豆秆回家了。”不止老丈谨慎,不远处在地里劳作的同乡的人,也默默的注视着这边的情况。“我就是随便问问,老丈您忙您的去。”姜王随和的一笑,走之前还让护卫送了这位老丈一匹布。等姜王的马车一走远,立刻就有同乡特意跑过来对老丈关心道:“刚刚那贵人是怎么回事?”“不知。问了我几句话,就赏了我一匹布。”老丈乐得喜不自胜,说道:“这匹布够给家里每人做一件衣裳了。”“你刚刚跟那位贵人说什么了,他赏赐这么丰厚。”同乡的语气羡慕。“他就问了今年地里的收成,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要问这个。”老丈虽然不理解姜王的行为,但手里的布是实打实的好处,说话的时候乐得眉开眼笑。姜王一路走一路问,碰到收割大豆的老丈他要问,碰到采桑的少女,他也要问。等看到大峰郡城池的时候,姜王忍不住感慨:“这一路走来,不止这水泥路合我的心意,这路上的风景也是。”水泥路平稳不颠簸,能得到姜王的喜爱不稀奇,就是这风景嘛,护卫长有些不太理解,只能附和道:“大峰郡的景色和都邑确实大不相同。”姜王纠正道:“我说的是这一路上农人丰收的景象。”他不是一位‘何不食肉糜’的君王,他知道姜国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填不饱肚子是常事。可为了姜国的稳定和长久治安,他只能逼着自己无视这些百姓的难处,他若是同情下面的百姓,姜国的国库就要空,兵卒就要饿肚子,打仗的时候就会败……纵观历史,姜国所有的君王都是这么治理国家的,他从不纵情享乐,负责的处理政务,自认是个任君。但到姜蓁这里,姜王才发现原来国家还能这样治理。姜国该收的税一点没少收,但百姓依旧可以吃饱肚子,能有一副强健的身躯。姜蓁也算不上勤勉,更说不上仁慈,动起手来的时候,从来都不见手软,但却能稳稳的把控住民心。“就算阿蓁再厉害,她也是姜国的太女。”姜王坐在马车里,忍不住大笑三声。等屠野来迎接姜王的时候,看到姜王脸上发自真心的快乐笑容,感动得稀里糊涂,激动得就想上前给个拥抱,却被姜王嫌弃的避开,“你一个大老爷们,别这样。”第101章学报官报屠野愤愤的把自己伸出去的手收回, 埋怨道:“你怎么来得这么慢。我老早就受到你的信了,等了这么久你才来。”“沿途的风景甚好,我走得慢了些。”“我可听说了, 王上你去桑泽郡的时候, 想和路边的采桑女说话, 还被人误会了。”屠野的眉眼间全是调侃。姜王满头黑线,“道听途说的东西,你别给我瞎传!我到了桑泽郡,自然要去看看他们是如何采桑养蚕的, 织坊又有何特殊之处, 做的都是正经事情。”“这新式的织机确实厉害, 能让桑泽郡布匹的产量增涨十倍之多, 以前我做梦都不敢这么想。”屠野以前就在桑泽郡驻守, 对桑泽郡的情况十分了解。正是因为了解, 屠野才觉得不可思议。“同样多的桑树和人口, 织坊却织出了更多的布。不止是桑泽郡的织坊,军队里制作武器箭矢的作坊, 郡县内的农庄和大规模养殖牲畜的方式……阿蓁在人力的操控上, 天赋异禀, 仿佛生来就知道该怎么御民, 她合该是做太女的。”姜王风轻云淡的说道。要不是有姜蓁这个合格的太女在都邑顶着,姜王哪敢放心的撒手。出门这一趟,姜王只觉得放下了肩上的重担, 身心轻松,“走吧, 你不是说有好东西要给我吗?”说起这个, 屠野的表情就变得眉飞色舞了起来, 乐颠颠的说道:“你不是养猫了吗?我上次派人清扫粮仓的时候,发现了好大一个大耗子,被我关在笼子里养起来了,待会儿咱们可以看猫鼠大战!!”“你那老鼠有多大?能大得过我养的猫?”姜王一脸好奇。“你跟我去看看就知道了。”屠野伸出双手,对着自己的头比划了一下,“辣么大!”姜王被屠野的描述吸引住了,乐颠颠的就跟着屠野回府了。这个时代各国林立,又有君侯分权,王权并没有显得极致尊贵,所以姜王也没讲究太多的规矩,就在屠野府上住下了。屠野是个精力旺盛又好动的,都没一刻闲的时候,姜王这边一有空闲,屠野就会带着他去登高赏景,去校场阅兵……玩着玩着,姜王就把回都邑的事情忘在了脑后。“父王这小日子,过得可真滋润。”姜蓁看到桑泽郡的来信,忍不住有些庆幸的说道:“幸好父王一走,我就把休假的事情提了出来,否则全年无休的就该是我了,幸好幸好。”【大头不在,阿蓁手上的杂事猛增,想念大头。】【再坚持坚持,明天就能休假了。】【自从有假期之后,不修边幅的臣子都少了,每次看到他们虱子满头爬,我就起鸡皮疙瘩。】只有每天上班,才能体会到假期的珍贵,等到休假那天,姜蓁把重要的政务处理好,就逃也似的离开王宫,到坊市里溜达解闷去了。“这段时间都邑的读书人是越来越多了。”姜蓁忍不住感叹了几句。卫蝉了然的说道:“新来的大多是水泥国道两侧郡县的学子。就算他们以前没出过远门,但跟着国道走总不会出错。”国道关键时刻是要运送兵卒和粮草的,防守严格,盗匪都不敢往国道旁边凑,比一般的小道安全得多。“还是家乡的机会少了,学子们才会到都邑来寻找机会,可都邑留给他们的机会也不多。”姜蓁有些惭愧的说道。“他们可以考医官,可以考太学,也能凭本事进各家私学。只要有真本事,何愁没有前途。”卫蝉不在乎的说道。她一个舞姬出身的女子,都能做太女身边的女官。医官里也有奴隶出身的人,在卫蝉看来,姜蓁做的已经够多了。姜蓁摇了摇头,说道:“还不够。”在坊市里转了一圈之后,姜蓁直奔大学而去。都邑的文人越多,大学就越热闹,论台那边每日都会有人发表自己的新看法,一顿人簇拥在一起讨论学问。以前大家对姜国施行的新法,还是用辩证的思维在讨论,但姜国以一敌四之后,舆论的风向瞬间就变了,开始分析起姜国新法优点何在,另外四国想要学,该学什么地方。“姜国此战能胜,全靠神威大炮。而姜国能造成这样的神器,炼铁技术应该远超他国。这和太女重用匠人有极大的干系,而且新法中也有提及,征兵时,匠人和庶民待遇相同,可见太女对匠人的重视……”此时站在论台上说话的人,穿的是一身短褐,手指粗大,用词也质朴,很可能就是出身于墨家,或者他之前就是一个匠人。他说的话虽然有些私心,但也不无道理,所以路过旁听的姜蓁忍不住赞同的点了点头。看到姜蓁的反应,台上之人说得就更来劲了。“姜国作坊里做工的都是奴隶,只进不出,外面又还有重兵把手,想偷姜国的秘方难度极大。可秘方都是匠人研究出来的,只要重用国内的工匠,焉知他们不能在炼铁技术上超越姜国……”对此姜蓁也很赞同,这个世界上是有天才的,更有气运深厚的天才。看姜蓁肆无忌惮的在外头表露自己的喜好,卫蝉站在姜蓁身后小声提醒:“太女,你若是欣赏此人,可以私下派人和他接触。这论台周围,还有许多他国人士。”“没必要,我只是觉得他说得不错,工匠要有探索求知和超越的心态才行,他的本事和太女府的匠人肯定没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