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
作者:星海灿若      更新:2023-04-27 16:04      字数:4870
  崔氏是注重名声,甚至其中有些人可能为了虚名性命都能舍弃,可惜她和她爷爷不是,与生存相比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有个卵用?再说了真要到了生死存亡之际,世家才是最现实的,真要是注重名声,哪来的“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侍奉的君主都能换几个姓,何况是这个?长公主这么想,也是被世家各种沽名钓誉的骚操作给麻痹了,君不见清河崔氏几百年前还给异族人当过臣子呢!话说回来,也不能怪长公主这么想,一般世家平日是挺看重脸面,为了个嫡女下这个脸面是不可能,可谁让她惦记的是时知,她不仅是灶女还是崔家现任家主崔教授的命根子,这就是信息不对等的坏处了。凌符最终还是踏上清河郡的土地了,疫病好了后冀州刺史并不许他立刻带人继续前行,长公主也传信让他原地待命。等了许久,长安又来了圣旨,让他把原本给崔氏的圣旨换成这道抚慰为主的旨意,什么加官赐婚那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同时三千禁军两千五百人先回长安,他带着五百人去清河崔氏宣旨,当然了这是一个月后的事,冀州刺史放他离开。到了桐州,桐州刺史最终下了狠心,让凌符带人在郊外又隔离了七天才放行,当然了桐州刺史安排送来的补给很好,好吃好喝伺候着,凌符虽然憋屈,可跟放弃崔氏来比他已经麻了。入了清河郡,凌符只带了少部分人入城,这是长公主的意思,既然计划被打乱,那也别招人忌讳了,更何况百姓愚昧,他们才不管你是不是好了,你得过病他们就觉得你不详!第16章 .思考长公主的意思是崔氏没拿……长公主的意思是崔氏没拿到手,就别再给政敌攻击自己的刀子了,所以这个圣旨声势浩大的出长安,却灰溜溜到了清河。崔教授带着族老正儿八经接了圣旨,对凌符一行人也很客气,但毕竟大家都是很尴尬的立场,表面功夫做完了,凌符很快就离开了,他还急着回长安。这次疫病来的诡异,他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他急着回长安和长公主仔细报告情况。凌符一行人离开了,崔氏又开始闭门谢客了,冬日里也不用去农庄,家主府的大门都不开了。崔家原本留在长安的产业,崔守平开始光明正大处理了,铺子的买卖除了几个最赚钱的,其余的卖了囤货把铺面租出去。长安郊区各处庄子上今年的收成全都运回了清河,府里那些留下的东西也都往清河运了。外人看来,清河崔氏大祖房真要退出权力中心了,这连长安的产业都撤回去了,当真是心灰意冷了。这是个好机会,大家都觉得崔氏大祖房要退出权力中心几年来表示清白,所以转移财产不会引人怀疑。还有不到一年长安又要乱了,大祖房这时候隐身百利而无一害,说不定大家还觉得崔氏识趣儿呢。时知最近名义上是“养病”,但实际上她在找地方,这次事件让她清楚意识到强权面前,什么名望财富都不太好使,所以对拥有护住自己的力量更迫切了。她让白雀重新去培养人手,这需要地方,也需要大量财富支撑。“属下是从几百号人里选出来的,其他人也同样是百里挑一。”白雀被训练了将近十年才出师,后来跟着上一任白雀七八年才成为新白雀。的确是这样,培养人手时间也是个问题,所以更不能再拖下去了,崔氏大祖房因为子嗣问题颓废太久,被其他顶级世家甩出去一大截儿!看看这次危机显露出的问题吧,阻断禁军要继承人亲自行动不说,朝堂能说上话的竟然没一个他们自己的人了!时知把计划书写好后对白雀道:“我知道这不容易,不然崔氏也不会就这么点儿人,但这次不一样,你只管去选人,带回来好好培养,需要什么我都会满足你们。”白雀心里是很佩服这个新主子的,他能当白雀自然也是绝顶聪明的人,这几个月时知的言谈举止还有行事作风根本不像孩童。然而这都不及他听到这个所谓的“人才培养计划”来得震撼!有实力的家族都会培养势力,可他从不知道还能这样来,这得多少财力人力支撑才能做到?她还要分的这样细致,这种规模哪里光是财富就可以支撑的?“属下们是会武艺探查,这医药也可找人教,但别的……”他们不会啊!难不成当死士以后还得做学问?时知把的“人才培养计划”分为:武、药、理、工、察、数六部分。武是武艺力量,药是医药和生物学基础,理是物理化学基础、工是制器技艺、察是侦察伪装、数是计算。她的人才不是用来杀人的,也不是去送死的,她是真的想培养一些懂科学基础常识的人做事。“这批人你去找无父无母的孤儿,年龄最好在六到十岁左右的,带回来再观察,最后的人我亲自选。”时知觉得孩童是最好培养的。主子的奇思妙想白雀不知道能不能实现,但作为死士,有命令他会尽全力去实行。时知安排好这个计划后开始认真思考自己以后的路,她之前其实都是东一榔锤西一棒槌的做事,遇到什么问题才想着去解决。在解决了这个危机后,她开始认真思考人生了,在这个时代,她看似拥有很多,但却如同空中楼阁,没有人权和法律保护的世道,一切都不保险。那么她要怎么做,才能保护好爷爷和自己?同时还能让这一世实现人生价值,而不是单纯的“活着”?崔教授找到了他的路,他想让天下粮仓多几斗米,让百姓不至于饿死,这是个伟大又困难的愿望,但值得去实现。时知也想过制药,可这只是她职业习惯,并不是她的人生目标,她想做的事到底是什么,她还不清楚。崔教授知道孙女的迷茫,然而人生的思考别人替不了,所以他除了在做实验时叫孙女帮忙,其余时间就让她一个人去思考。时知感觉自己思维有些跳跃,她之前都在想“怎么好好活着”,可现在她开始想“好好活着去做什么”。问题是这个时代,就算是皇帝似乎也做不到永远“好好活着”,所以时知让自己的人生目标改成了“努力活着做自己想做的”。这个这是个高难度目标,就算在现代时知也不一定能做到,但她就是这么想了,也打算这么做下去了。崔教授看着孙女,沉默半响道:“以后你会比爷爷走的更难,甚至这世界上也许不会有任何人能真正明白你。”崔教授的路,艰难却被所有人尊崇,因为“民以食为天”是所有人的共识,可时知的路,在这个时代注定是孤独甚至是被忌讳的!“我想试试。”时知想明白了后这样回答,她这次是真的想好了。“爷爷,如果我没有看过这本小说,或者我没有这个空间,那我可能也就只想着怎么安稳活下去了,可是既然我和您来到了这里那么我就再没办法把那些情节当成故事,这已经成为咱们的世界。”崔教授点头:“也许你是对的,你我拥有这个奇遇,或许并不是让咱们混吃等死的。”但他话锋一转又道:“然而蓁蓁你得明白,正是因为咱们成为了这世界的一部分,它的残酷与现实对你我不再是故事,而是随时可能遇到的危险。”时知点头:“我明白,但我仍然想去试一试。”崔教授看着孙女半天:“如果这是你真正想要的,我不反对。”他孙女这是要上天了啊!在一个愚昧未开化的时代,要去留下一些种子,要让这个封建的土壤开出不一样的花来。时知抿嘴笑了,她知道爷爷总会支持她的,这世界哪怕所有人都不理解她,爷爷也会支持她的。但现在她还做不到那些事,目前最重要的是她得让人去找个地方,很多事她需要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才能去实现。清河郡少山,放眼整个桐州地界除了北部有些山林外大多都是平原丘陵,再远些是别人的地盘儿,以她现在的能力似乎也做不到“来无影,去无踪”,那么找到个条件合适的深山老林概率就很低了。或许出海也是一个选择,可惜这个空间和她熟悉的世界不一样,找到海外什么岛子真要凭借运气了。她有想过蓬莱,然而这个世界海域和原来的世界根本就不一样,看着地图的海岸线她实在无法和前世联系上了。崔教授看孙女在查海域地图,于是找出一本《地志域》:“这上面似乎有记录一些出海者所见的岛屿,但真假难辨,得验证一下。”怎么验证呢?那自然是去询问经常出海的人,大良没有海禁,所以渔民出海很正常,甚至有商人还和海外一些国家做生意。江南甚至还有大船可以出海到海岸线的那边,然而这里没有前世那些国家,海岸线那边的风土人情也和记忆里的完全不同。崔教授原来还好奇过海外的一些作物和种子,然而那里的作物虽然和大良有很多不一样的,可粮食作物还没大良丰富,他也就兴致缺缺了。时知把几本记录海域的书籍看完了后,还是决定让人去找一找,东南应该有一些岛屿,或许有适合的地方。好在这个时代的船只是可以走挺远的,出海貌似也不是太大问题?崔教授听了孙女是要出海找岛屿的想法后,脸色有些奇怪,半天才道:“你知道出海的船吃水多深吗?码头就是个很大的问题,不然为什么只在江南有大船?”那意思是你出海是为了隐藏和低调,但你派人出海坐船大概低调不起来!时知这才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误区,她大概真是小说看多了把出海当成一个很简单的事。先不说能出海很远的船都是有数的还要跟朝廷等级造册,每次出海也要有通关文书。就说这船自己造,那也需要庞大的财富和技术支持,她要是不想偷偷出海,唯一的办法就是找个荒无人烟的地方自己建码头。问题是哪怕是人烟稀少的地方,她建码头也不可能不被人知道,要是有这本事还出什么海?自己想法太过幼稚让时知有些脸红,她这个出海计划在这个时代可行性不是没有,起码那得是有自己的大船。这种大船制作时间大概是三年,全国加起来不过七十几艘,技术还被垄断。最好是买一艘,可有船的人家,哪个不是有钱有权才能做海外贸易的?崔氏在人家眼里大概就是“花花架子”。好吧,出海的计划也要搁置了,她短时间内没有这个能力!做个事业好难!时知找出地图,她心想着大概深山老林是她唯一的选择了。第17章 .人情马上又要新年了……马上又要新年了,她如今最重要的是准备过年的节礼。今年出了国孝,节礼要照常送了,阮妈妈已经不管这块了,时知如今得“单挑大梁”。崔氏其他五房不管因为什么也是替他们说话了,今年的礼得厚几分,还有另外几姓同样也出力了,范阳卢氏甚至还出面帮忙联系其他几姓,今年这礼都得厚。回到族地,一些族人往来同样得有,今年祭祖肯定也要隆重,不过这些不用时知负责,这是崔教授的活儿,谁让她还“小”呢。今年的祭祖仪式要比往年隆重,主要是家主回来了,又没国丧了,那必须隆重!崔氏这几个月憋屈坏了,也需要一个隆重的仪式聚拢人心,所以整个腊月,崔氏都在为了祭祖而忙活。崔汶这个掌管庶务的,更是忙的脚不沾地,年关盘点账务又加上祭祖准备,他都想辞了这差事了。崔教授也差不多,祭祀的事他要过问,庄子的小麦他也的关心,今年冬天下雪少,地里有些缺水,他担心过了年的降水问题。空间里倒是有降雨的无人机,可惜这玩意儿不能弄出来,不然准得露馅儿。况且这玩意还不是之前时知拿出来的那种小型的,这东西时知也不会操作!就这样忙着忙着年关一眨眼就到了,今年的祭祖时知也得参加。时知实在是不明白古人祭祀怎么会有这么多讲究和流程,半天折腾下来,她光磕头就磕的脑门儿疼了,要不是有人带着做,真不知道能不能顺利做完。崔教授也是被折腾的不轻,这还是去年已经有个简约版的可以参照了。但今年崔氏“灶女”第一次祭祀,这是很严肃的一件事,族里没有人会马虎,就连远在越州的三老爷都写信回来慰问,还让自己的心腹送来许多祭祀供奉。要不是越州太远,三老爷甚至都可能要请探亲假回来一起祭祖了,由此可见今年的祭祀有多重要。时知过了年七周岁了,这也算“立住”了,今年祭告祖宗后,她就是名正言顺的“灶女”了,世家宗子所有的待遇和权利她将全部名正言顺的拥有,当然了宗子要尽的义务她也必须尽到。家主府没有成年的女主人,但过年后还是要举办宴会邀请当地名门望族和达官显贵,好在流程都是固定的,崔教授带着崔大负责把控流程,时知要负责今年的装饰和菜色选定。宴客地点选在“四芳阁”,这是崔家宴客的院子,还有个台戏可以听曲看舞,时知觉得没必要弄太华丽,就按照以往惯例布置就好,那院子本来就有十几株腊梅,看着很有些意境。崔氏家传私房菜的,这是世家的脸面之一,时知吃了这一年自然知道这方面更没有她的用武之地,作为一个只会煮挂面的厨房小白,她从没想过把现代什么菜品在古代发扬出来,超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