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节
作者:星海灿若      更新:2023-04-27 16:06      字数:5272
  时知吩咐过,卢家金银财物尽可留给慕容氏,但书籍、文物、地契和人都要带回清河。慕容氏来得晚一些,看崔氏先摘了桃子还有些不高兴,但见到崔氏把全部金银和一半粮草分给他们后又立刻眉开眼笑。谁让边境穷啊,他们可没办法和这些世家狗大户比阔,这次和崔氏合作干完这一票,嘉州边防军一两年的军饷和大半年粮草就有着落了。当日崔氏与慕容氏于燕州范阳签下盟约,正式宣布绝不附逆,共抗郑贼。第88章二更同日,崔氏从桐州发兵四万直驱冀州,慕容氏则挥军去了并州,等郑氏接到卢氏发的求救信时,冀州大战已进入了胶着期。别说正在攻打长安的郑氏懵了,天下所有人都懵了。清河崔氏分六房,但留在清河的就一房,这大祖房不就剩个老叟和女郎了吗?你说他家去把燕州、冀州打下来一半了?慕容氏世代守护嘉州边关,子孙儿郎都是武将打燕州和并州还合理可信,可你说一个入土半截的老头儿和一个女娃娃派人去燕州和冀州玩打仗,而且还打下一半来了这是在逗谁玩儿?然而不管众人信不信,半块儿燕州已经姓了崔,整个冀州说不准它也很快要姓了崔!郑濂看着战报是真觉得世界有些玄幻了,崔氏女截了他的胡?!!战报上形容崔氏兵马战斗力不但惊人,而且他们还有一支可怕的骑兵,这支骑兵擅长奇袭用弓弩射杀,与冀州驻军几次野外交战都让对方死伤惨重。他们步兵的兵器也极其精良,冀州驻兵与之交手后手里兵器根本就砍不过人家。最可怕的是,他们当中还有人通一种妖术,崔氏的人能施法请来“神雷”,原本冀州驻兵看硬拼拼不过就想死守城防等待援军,可这“神雷”被请来后,不几下就天崩地裂般把城门和城墙劈开了,这还怎么守?冀州原本就是看形势才跟了郑氏,而今看形势不好,没打多久就投降了大半,郑氏为了攻打长安与宁州压根就没留太多人驻守。郑濂看完战报后险些自闭,他除了对最后那个什么妖术存疑外,几乎可以确认崔氏这些年一直在养精蓄锐积蓄力量等这一天了!过去那些想不通的关节郑濂隐隐有了猜测,可如今不是再纠结过去的时候,他得想办法先稳住局势。如今郑氏和朝廷的大军陷入了胶着状态,郑濂根本就无法再派兵去增援冀州那最后一点驻兵。原本是指望卢氏看好大后方,可谁曾想卢氏也是个不中用的,才几天就被人抄了老家!晋州太原王氏就是个墙头草,这会儿龟缩在太原不出根本指望不上,一想到江南的王钊还态度不明,郑濂甚至觉得王氏别被崔氏说动了来反插他一刀就不错了!如今只希望在他拿下宁州之前,晋州别再失守,不然郑氏的大好局面只怕得便宜别人。时知的确打过这个主意来着,可惜她选择和王钊合作,王刻就绝对不会再敢跟她联手,冀州和晋州如今成犄角相对之势,晋州有太原王氏这个墙头草也很好,能缓冲一下局势。崔氏大军在冀州的战争其实并没有传得那么神,绝大部分崔氏私兵和桐州驻军实战经验几乎为零。时知这次亲自上了战场,她不会领兵布阵,但可以做军需官和火力支援。这次冀州大战让她真正明白什么叫尸骸遍野、血流成河,但是这次她不会动摇了,已经付出这么巨大的代价,那就必须走到底,这一次谁都不可以阻挡她的决心!好在冀州驻军战斗意志没那么顽强,外加他们装备跟得上,而且有时知的火铳与炸药压阵,打到现在总算是有惊无险的把大半个冀州拿下了。等到把冀州最后一点反抗的残兵打趴下,时知就让崔玉烟下令原地休整,不是不想再打,是不能再打了。桐州的家底这次全拿出来了,燕州放了一万五千人马守着,打完冀州也得放至少三万人驻守,打燕州和冀州共折损了近八千人马,上万伤员也需要时间恢复,要不是她研制的伤药和教授的缝合技术顶事儿,这些伤兵只怕也要折损大半,然而就算是这样大后方桐州其实也已经有些空虚了。现在是大混战时期,各路势力抢地盘都抢红了眼,战线拉太长很容易就被别人抄了老家捡便宜。他们得趁所有人反应不过来的这段时间,养精蓄锐,这一场大战打下来崔氏的军队到底还是伤到了些筋骨。冀州幅员辽阔,接下必须尽快来补充兵源、加紧训练、修建防御工事,桐州那边儿也得增加兵源驻守,不然等郑氏与其他人回过神那就危险了。慕容氏的大军倒是还能打,可他必须撤回一半军力去重新驻守嘉州,没办法嘉州对面的巴哈国一直不老实,边境守不住打再多地盘儿对他们来说也没用了。荀延也接到了战报,他看着战报沉默了许久,最终却忍不住笑出声来。赵五娘看着平时内敛的丈夫如今喜形于色,忍不住问道:“何事让郎君如此开怀?”荀延把战报递给妻子,笑道:“我是笑有人终日打雁却被雁啄了眼。”赵五娘看了战报后赞叹道:“崔家姐姐果然是女中丈夫,妾身就知道她不是一般人物。”十三岁的女郎就能游走在豪族林立的江南,不但把刁难自己的人收拾了,还顺利和王氏谈成合作分了一杯海运暴利的羹。荀延挑了挑眉,问道:“你也觉得此次主事的人是崔氏女而非崔家家主?”赵五娘点头肯定道:“妾身虽然只见过崔家姐姐一面,但就是莫名相信她有这个能力。”荀延这个人看着内敛平和,其实最是个高傲难驯的性子,平日少有入他眼的人,原本他觉得自己这个妻子就是女子中难得的通透人,可如今觉得这崔氏女也当是个女中豪杰。同时他心里的警惕性也升起来了,郑氏这一出出好戏,他之前总觉得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布局,可他又想不出谁能有这么大能量,如今看来十有八九就是这崔氏的手笔。他突然发现自己不能小瞧女人的野心,这崔氏女保不准就是第二个惠嘉和荣安,清河会成为他的障碍吗?荀延惦记时知,时知也正在惦记他,打完冀州后时知就立刻回了桐州,她这会儿必须争分夺秒的把南方扩出一片缓冲区,不然用不了多久,江南就要落入荀氏的手里了,那桐州才是要危险了。她苦心积虑的抄郑氏后方,可不是为了给荀氏摘桃子的。原著男三齐彬这时候也成气候了,只不过如今没有百湖和众墨家弟子帮忙外加发育时间比原著里短,他还没有达到原著中的战斗力。闵州、越州、湘州三地齐彬还没完全占住,荀氏已经在榆州备战,相信过不了多久这三地就要有一场恶战了。闵州过了就是江南,时知绝对不能眼睁睁看着荀氏独大,她决定要帮齐彬一把,起码让他能拖住荀氏两年,等她缓过劲来有余力把江南控制住再说。齐彬虽然出身寒门,但在军事上有奇才,这才能一步步在军队打拼高升,三十出头就成为闵州防御使,如今也才不到四十的年纪,天下乱象初起他就利用局势把湘州的势力迅速打散收入麾下,然后又控制住了部分越州的地盘儿。论打仗的能力他不输荀延,只可惜他底子太薄,财力和粮草跟不上,这次给他发育的时间又比原著缩短了几年就更薄了。东南多山地丘陵,耕地相对也贫瘠,要不是有江南部分豪族给他支援,齐彬的日子更难熬。清河当然没有多余的粮草帮齐彬,但崔氏的海船在把矿石卸下后,已经出海五个月了,他们这次目的地是最近的东部与东南部海域那片大陆有几个盛产粮食的国家,时知计划未来几年用精品玻璃、白糖、细盐、瓷器、精油、香皂换他们的粮食和矿产。等第一批粮食顺利送到,时知就会派人和齐彬做笔生意,湘州的几大金矿应该被齐彬握在手里了,可惜打仗需要的是粮草和兵马,齐彬只怕买不到多少米粮。时知这三十多艘巨船的粮食可以高价卖给他一半儿,想来应该够他的大军应付小半年的,等新稻谷收上来也就不用时知再操心,当然了湘州那些金子自然就归时知了。这批金子刚好可以拿一部分再去江南换海船,另一部分去和嘉州还有靖州换战马,他们这些年一直在做养马、贩马的生意,让边境驻军一边儿抗敌一边儿自己想尽办法养活自己,大良的朝廷也是没谁了,就冲这一点它完蛋也是活该!时知如今最担心的是西北的防御战线,大良如今狼烟四起,舍贡、酉里、巴哈等国只怕都想着趁机南下捡漏儿。现如今大良后方大乱斗,西关军却还在硬扛着舍贡和酉里两国的不断袭扰,可时知清楚如果长时间没有后方补给,西关军扛不住是迟早的事儿。陇州、朔州一旦失守,那整个西部和北部边境线都会崩溃。原著中有一次西关军顶不住了,那时候正是荀延和郑濂中间时期斗得最厉害的时候,但他们最终也选择了暂时停战与西关军共抗外敌。这是国之大义,不管私底下捅了对方多少刀子,在这点上他们还是知道轻重的。第89章一更家族之上还有民族,大良可以改朝换代、换姓更名,却不能当外敌奴仆,谁要是敢让历史重演那就是千古罪人。几百年前的旧朝惨剧,让所有人都明白这不是闹着玩的,也不是可以妥协的,当初的国土被侵,国人被无差别屠杀,北方十二州几乎成了荒无人烟的死地。巴哈与舍贡国立国的基石就是从北方十二州烧杀抢掠得来的。哪怕旧朝烟消云散几百年,大良所有人却把这个恨记住了,大良的开国皇帝甚至在西关立了一块十米长的碑,上面就八个字。景氏可无,外敌必诛。这是西关军的铁律,也是大良最初立国取得民心的根基,哪怕朝廷被打没了,他们也得留在边境抗敌。西关军分旗虎军和云豹军分别驻扎在陇州与朔州,从去年大良大乱后,他们的战事就增多了,尤其舍贡一直都在攻打陇州,旗虎军的统帅范七增一开始还会给朝廷发求援信,可半年前他就放弃了。长安已经到了和郑氏决战的时候,没有人会再记得他们,朔州的兄弟军给了两次增援后也腾不出手帮他们了。酉里的袭扰,已经让云豹军疲惫不堪。援军等不到还不是最紧要的,最可怕的他们已经没有存粮了,去年春夏时旗虎军派人挖光整个陇州的野菜,靠着菜粥对付大半年,可入秋后连野菜都没了,军粮很快就见底了。范七增满脸风霜的望着西北边儿的敌营,现在是初春,连野草都还没长几根来,离夏收还有三个月多,他的将士还能挺多久?崔氏的海船进入大良海域后,一半停在了江南不远处的海域,一半回了桐州。跟齐彬已经把价格谈好了,但为了防止他动什么歪脑筋,崔氏的人把交易地点定在江南海域。江南幅员相当于有两州之地那么大,然而却有七八方势力盘踞,昔日的鱼米之乡现在成了人人争抢的肥肉。淮郡乃是江南最富庶的地区之一,所有人都在惦记它,只不过都担心自己吞不下,这才让它成为了江南的缓冲区,王氏和林氏合作勉强把淮郡守住,在这夹缝中求存。时知远在淮郡附近的海域交易也是因为这里相对来说没有人可以一家独大,齐彬的人来这里也要小心被打劫。闵州的货船队已经出海,等齐彬的船队把粮食全部运回闵州大概得走几趟,这段时间回桐州的海船会再次带着货物与从江南新购入的那五十艘海船一起出发和留在江南的海船汇合,他们这次会在东南海域分开,小部分往东大部分前往西南更远的大陆。齐彬知道崔氏用海船去外域换了粮食后也动了心思,然而他的人很快就知道江南的海船九成都被崔氏购入了,整个船舶司的匠人也早在几个月前就被王氏和林氏一起交易给了崔氏。江南不缺粮,但它缺能护住粮食的武力,冀州大战,崔氏的神兵利器名动天下,一千船匠换崔氏替他们打五千兵器这笔买卖在乱世不亏!云豹军的统帅曹曲在接到崔氏送来的信件后第一反应就觉得怕不是有诈!虽说慕容猞那老东西说崔家人还行,但他是信不过那些狗屁世家的德性,这会子崔氏竟然说要和他换粮,这怕不是有什么阴谋。曹曲领兵打仗在行,跟这些世家斗心眼儿他却犯怵,要是以前他都不带打理崔家的,可现在他却不能不搭理,他这里还能抗几天,他老兄弟那里却是真的断粮了,不管崔氏打得什么算盘他都要找范七增商量商量。范七增接到曹曲的信后立即就让人带去了回信,不管崔氏要做什么先答应他们,把粮食换到手再说,此刻他真的是弹尽粮绝,他的将士已经有一部分连野菜都吃不上了。崔氏海船运回桐州的粮食,一早就是给西关军准备的,时知算着时间,紧赶慢赶这批粮食总算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平安回来了。时知深知自己蝴蝶掉了太多了剧情,这一次西关军大概不能像原著一样拖到有救援的时候,剧情崩的太多,她就得补上这一块儿。不然一旦西关军因为补给跟不上,失守溃败,郑氏和长安再打得昏头都不肯出力救援,那整个北方就会再次沦为人间地狱,这罪孽可就大了。况且如今放眼整个天下,能有心且有力给西关军支援的也只有她了,但这粮食怎么给也是学问,又不能直咧咧白送,不说这容易让别人以为她是冤大头,疑心重的还以为她想图谋什么呢。做好事遭怀疑,谈交易就可信得多了,可西关穷得很,找个交易借口都难。它和靖州、嘉州还不同,因为战事最吃紧,全年无休备战打仗,朝廷还是记得送去补给的,所以连个手艺技能都没储备过。最后时知扒拉来扒拉去,决定跟朔州、陇州交易煤炭,朔州、陇州多煤矿,因为穷苦又荒凉少植被,所以取暖多用这种低价量多的黑炭。在崔氏火炕没普及之前这些的确是大良开采煤炭最多的地方。崔氏最近打铁越来越多,煤炭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跟他们换些煤炭囤着不是坏事,就是这运输有些麻烦。时知让人往朔州送信的同时也跟慕容氏通了气,桐州想借道并州,跟西关军在朔州和并州的接壤地带做交易。崔氏的信是在粮食刚到时就送出去了,但西关军那边还没回信桐州就把粮食装好运到了桐州与并州接壤的地方。慕容老将军接到信儿后一边儿骂娘一边下令让并州的人给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