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节
作者:星海灿若      更新:2023-04-27 16:08      字数:5235
  这些日子的经历让她仿佛从迷雾遍布的幻境中逐渐清醒,很多曾经放不下的事情也渐渐通透起来,她再也不要做依附别人而活的菟丝花!为女子当如崔时知也!长安郑濂攻下蜀州后进行一番部署后就又回了长安,因为崔氏操控舆论的压力,他不得不回来和支持他的众世家商量对策,可还没等他找出对应的计策时,北方一记耳光就彻底打在他脸上!崔时知竟然这么快就看破他与舍贡的计策,不但把酉里和舍贡打个半死,还把陆良州还夺了回来!有了这种功业,他将来该拿什么和崔氏争夺人心?天命当真不归他郑氏吗?不!他不会就此气馁,一时一地的得失不过是暂时,这天下的争夺从来不在一时之运,他也从来不信什么天命!他要的是人定胜天!靖州林氏将军的葬礼是在青云关北面的白羊坡举行的,林氏一族的遗骸都埋葬在了这里,青云关是靖州的北大门,而白羊坡是去青云关的必经之地,就让林氏一族长眠这里想来他们也是愿意的。举行葬礼时,靖州凡是听到消息能赶过来的靖州百姓都自发过来了,这么多年林家军一直是靖州的守护神,如今英雄回来他们自然也要来迎一迎。林氏入葬后,每天墓地旁都会有人来祭奠,守墓的边军也从不阻止百姓靠近。初冬的青云关已经寒气逼人,时知披着大氅走在白羊坡上,从陆良州回来后每当心绪不宁时她都要过来走一走。青狐骑快马从青云关城门出来,他下马后几乎是跑到时知跟前:“女郎,南方传回消息,您送去的破敌之法果然有用,雪域国大败,如今雪州之困已解,荀氏大军不日将启程回云州!”第129章二更荀氏这次与雪域国交战虽是惨胜,然而继北境频频捷报后西境也传来这样的好消息,还是非常振奋人心的。甚至连《启智月报》都给了这件事一块版面报道,也算是很给同盟面子。在靖州过完新年,时知在把靖州军政大权分托给几个青云军大将,又暂时任命慕容舒为督军,然后开始让人收拾行装准备回清河。“这怎么就要走了?靖州和陆良州都有一摊子事指望你呢。”慕容舒对于搞建设工程这事其实很麻爪。时知浅笑:“事情是永远处理不完的,大体方向定好后,新任职的官员会做好的,将军只要帮我定住军心就好,出来都快一年了,清河那边儿我也得回去看看。”慕容舒却是有些不信,清河事再急能急过边关?这段时间有眼睛的都看到了,哪怕时知不在崔教授也能把大后方打理的井井有条,这丫头怕又糊弄鬼呢。“靖州的账只不过才收了一半,另一半总得有个了解。”时知说这话时语气平静,可所有人都感受到她话里的寒意。“你要找郑家算账了?”慕容舒有些兴奋,其实要不是脱不开身,他都恨不得亲自去活劈了那鳖孙!时知目光坚定:“下次回靖州时,总得给林氏和靖州那些冤死的百姓一个交代。”慕容舒听了这话也肃了神色:“前路多险,望君保重,一切顺遂。”时知离开时只带走五千人马,靖州和陆良州都需要重建驻军,此刻正是缺人的时候,她这次回清河也要再次扩军。云州荀延这次在雪州待了近一年,回到云州时颇有些恍然如梦之感,父亲去世、二叔一家被诛、自己平妻一族柳氏去投靠了郑氏,甚至荀氏原本的版图都少了蜀州这一块无比重要的拼图。还好他还有原配妻子在不离不弃的等着他,五娘越是对他情深义重,就让他更是愧疚难当。所以他回云州时做了个决定,哪怕他现在只有柳氏所出的这一个男嗣,他也要废除次子的继承权,荀氏的继承人绝对不能有叛徒的血脉!“郎君自己做主就好。”赵五娘对荀延这个决定却表现得很平淡,她似乎并没有高兴,反而是让荀延去看看柳夫人。“阿皓的事虽然柳家作孽,可柳夫人到底也是你明媒正娶的妻子,如今她病入膏肓,于情于理郎君也应该去看看她。”赵五娘说这番话时并不是试探或者以退为进,她是真的希望荀延去看看柳夫人。有些事她知道后觉得有趣,那总得让荀延自己也知道不是?荀延到底还是听劝去探望了柳氏,他看着躺在床上气息微弱的女子,半响没有说话,其实他清楚,事情的开端是他理亏,柳氏要反抗也无可厚非。柳十娘迷迷糊糊感觉到有人进来,她努力睁开眼,等她看清楚来人后挣扎半天还是没能起来,赵氏给她下的药果然厉害:“郎君回来了啊。”“你好好养着吧,阿皖那里不必担忧,总归我会让他平安长大。”这是荀延唯一能承诺的。柳十娘嘲讽的笑了笑:“郎君总是这样自信,仿佛这世间的事皆能被郎君握在手心里,可要真是这样,若是您真能掌控一切,皓郎君又会夭折?”“你还敢提阿皓!”荀延听到柳氏语气的嘲讽还有长子的名字后心中那点愧疚瞬间荡然无存。“我为什么不敢提?我柳氏乃百年世家名门,家中许嫡脉女给你做平妻,可是哪里有对不住你荀氏?可你呢?背信弃义、毁我家族,还想让一个寒门所出的贱种取代阿皖的地位!我告诉你,这是痴心妄想!”柳十娘眸子里的恨意几乎要溢出。看着荀延铁青的脸色,柳十娘畅快的笑了:“你以为我稀罕你这平妻之位?若不是为了家族,平日像你荀氏这样的门楣给我柳家提鞋都不配!不过是个低门武夫却还觉得这天下都要任你摆布,多么可笑!”荀延克制住火气,冷声道:“你疯了,今日我不该过来的。”柳十娘因为情绪过去激动,喘息不稳,缓了几口气才道:“不,你应该过来的,不然有些事就要被我带去地府了,临走前我应该跟你说一声……”荀延离开柳氏的院子后自己在书房待了许久,可见柳氏对他说的话产生的冲击。这世间永远不要小瞧任何一个人的恨意,哪怕再柔弱之人,狠起来也能化为索命的恶鬼!赵五娘听到前院的动静后并没有什么情绪,她对荀延的心早就死了,此刻哪怕知道丈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她除了觉得痛快只觉得悲凉,终究他们所有人都变成了面目狰狞的模样。清河时知清河时受到了以往从未有过的欢迎仪式,整个东武城都张灯结彩等待他们的英雄回家,而且这还不是崔氏家主府准备的,真就是当地人自发要组织的。“这也太夸张了。”时知摸了摸自己被香包和鲜花砸了一路的脑袋瓜,莫名有些心疼自己。崔教授转着圈看了孙女许久才道:“这才哪到哪,你这要是一打完仗回来,那整个桐州都得给你来这么一场。”不要小看古人的热情,有时候真的很吓人。时知看着崔教授又显苍老一些的面庞,心里愧疚不已:“我这么久不在,爷爷辛苦了。”“这天下又不是你自己的担子,爷爷也有份儿的。”崔教授倒是觉得这一年他能帮孙女分担这么多很有成就感。“工作狂”退居二线后是哪哪都不得劲儿,这过去的一年他感觉自己又重新找到存在价值了。崔教授这段时间已经考虑好自己的“”退休生活”计划了,等时知回来接受,他就要去启智书院捡起老本行——教书育人,人不能太累但也不能太闲,总得找个地方发光发热。祖孙两个这么久没见自然有无数话题要交流,但此刻很多人都在等着见时知一面,一直到时知回来四五天后她才把前来拜访的重要人物招待完。歇了两天后,时知就重新把政务接过手,崔教授已经带着小弟子们去启智书院报道去了,这和时知想象得有些出入,她爷爷怎么都不“黏”她了?崔教授:孙女已经是个能保家卫国的女英雄了,我不能被落下太远!时知再次回清河接管政务,这次明显感觉到很多事都不一样了,以往很多要顾及的事这一次却没那么多阻碍,明明她还是那个她,可很多人和事对待她的态度都不同以往。“女郎,荀氏来人了。”这一次荀氏来人行事隐秘,是白雀亲自负责接待。时知看着荀延的亲笔信,心里感叹良多,这其实是她第一次和荀延有正式接触。这种感觉真的好奇妙,她来这个世界将近二十年,一直在关注着原著主角的动态,可最重要的那个主角与她一直都没有直接交集,直到现在才要产生正式的交集。看着荀延信中的话,时知沉思了半天,虽然她打算和荀延合作,可其实荀延在她心里的“男主角”滤镜在没穿越前就碎了一地,现在看着这封信时知却有些犹豫。时知其实很忌惮荀延这个人,他不光有着不输郑濂的心智和计谋,某些方面其实荀延是很有一个“英主”的气象的,可他和时知的路偏偏最终走不到一起去。与这样一个人可以做盟友或者敌人其实都是一件很心累的事。然而她此刻也没有更好的选择,崔氏在北境看着节节胜利,内里已经是虚空过甚,短时间内是没有办法靠自己彻底把郑氏摁死的。合作不一定共赢,但不合作一定还会再让郑濂继续找到空隙蹦跶!荀氏的密使最终还是拿到清河的回信去复命了,这一次能和崔氏达成合作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契机,荀氏在郑氏身上吃了大亏,可偏偏又因为和雪域国对战元气大伤,想成功对付郑氏,拉上此刻人望最盛的崔氏是最好的办法。荀氏的人离开后,清河又推出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看着这些政策所有人都感觉到崔氏大概是要“歇”一阵子了,没看崔女郎放下手头军务又着手准备办学了?是的,时知又要办学了,她准备在桐州和江南同时办两所女子书院,书院教学内容大部分就是以往对阮妈妈给她小时候定的教学内容,当然“格物学”也被她放了进去,可众人关注的重点全都在“顶级世家的教养内容”上。越是高门大户越重视子女的培养,当然他们的培养侧重点会不同,可有机会接触顶级世家培养子弟的条件,很多家族还是很心动的,以往想把自己家孩子送进如同崔氏这样的世家家学没有天大的面子可办不成。这一次崔氏竟然要公开招生,而且不看出身家世,只要你考得上并且拿得起学费就可以,当然如果你成绩特别好,崔氏还给你免学杂费外加生活补助!招生宣传册上除了详细介绍各门课程外,还把任教的先生也都介绍得很仔细,总之这两所女学让所有人都感觉到了崔氏的“诚意”,一般世家可请不动这么多大师级的人物来教养女郎。“这算欺诈行为吧?”崔教授看着孙女那一套教学方案,总觉得有些损。时知却极其认真的道:“这怎么会是诈骗?我入学指南上都标明了,除了格物学和礼仪课其他所有科目都是选修,单看他们自己和孩子的爱好。”崔教授:你指望古代人能明白所谓必修和选修的真正区别?时知:那我也是提前告知了!再说了现代教育告诉我们给孩子报才艺课学贵精不贵多,贪多嚼不烂啊,文化课才是主流嘛!第130章一更崔氏的女子书院分南北两所,但取名都是“启明书院”,这是时知考虑许久后才定下的名字——暗夜千年,启明道路。招生年龄是从七岁到十二岁,学制分五年到九年,五年基础班若是想继续深造可考试升四年高级班,并且标明高级班有奖学金,只要成绩够几乎都不用家里再负担学杂费。“只怕那些学生的家长不会让女儿读到年纪太大。”崔教授很清楚那些家长的心思,女儿十四五岁就定亲成婚的比比皆是。时知却不怎么担心:“那就让他们卷起来,如果上层社会的婚事考核标准再加上学历这一条,他们只会疯狂想把女儿留在学院完成学业。”没办法帮所有女性改变现在这个情形,那就先改变一部分,让上层先改变观念,这样也会带动下层意识。跟他们讲什么人权、男女平等是没用的,但让人们看到最切实的利益,就容易接受一些,比如识字的女孩子婚事比不识字的顺遂,比如以后识字的女孩子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和男子一样有收入来源。崔氏义学办了这么久,来上课的女孩子寥寥无几,时知一直想着去改变这种情况,女子书院就是她推动那块拦路磐石的动作之一。当然这需要努力好久,短时间内也有可能见不到什么大的改变,可总得想各种办法去尝试。“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也不是开天辟地时就有的,既然后世能有人一步步改变它,时知觉得现在开始努力,总有一天这个世界也能改变,即使不会有她曾经的世界那么好可至少能给后来者减少一点阻力、奠定一点基础。桐州的启明书院正式开课,最初一批报名的学生是清河崔氏小女郎们,她们原本就被时知强制性要求在家学读书,现在不过是换个地方而已,当然她们也得考试,合格了才能入学。看到崔氏的女郎报名,一些观望的豪族也陆续开始报名,能到世家开的书院“镀金”,对他们这样的出身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与此同时《启智月报》也刊登了关于女子书院的点评文章,“贵族精英教育”一词首次问世,这篇文章是一个匿名作者写的,文章主要是谈论了一些关于就读女子书院未来的设想,隐隐暗示这种书院除了能帮助培养女郎素质外,它还能帮助女郎拓展眼界和上层交际圈,是一种隐形人脉资源。看过报纸的很多人都动心了,尤其是那些有钱却差在出身上的家族,或者出身不错却渐渐没落的世家,都从中看到了一种“机遇”。如果这时候的人经历过后世那种信息爆炸时代,一眼就能看出这篇文章其实就是一篇广告软文。不多久,报名人数超额,两所启明书院就出通知,今年的招生名额已满,想来读书的明年再说。“教学质量可一定得抓上去,咱们的学生起码不能输给一般的世家女!”时知对于教育投入很大方,她需要一块儿金子招牌来帮自己站台。“您放心,一定按照咱们崔氏教养嫡女的标准来。”除了加入一门格物学,其他地方他们都是按照崔氏嫡脉培养女郎的课程标准定的。除了教学内容,书院的安保措施和教学环境也花了大心思,家长们花了那么多钱用得给人一个放心的环境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