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来到封神的第38天
作者:云霄YX      更新:2023-04-27 18:30      字数:3493
  紫霄宫本是无风, 莲花却像是被微风带起而摇曳。鸿钧声音很轻,“人的一切皆由命数所控,秃……亦然。”子升感觉脑袋凉飕飕的, 却不敢上手去摸。他恹恹道:“难道子升……的朋友命中注定会秃吗?”鸿钧未回答他。子升知道鸿钧准许他坐在石凳上, 于是子升走到石亭中坐下。他将下巴搭在石桌上,因为心累他又把脸贴在桌面上。鼓鼓的婴儿肥被压扁,乌黑的双眼向上望去, 里面流露出渴求的目光。“仙师真无治疗秃头之术吗?”子升说话间, 一根头发又掉了。他悄悄捡起头发,微风拂过他的发间, 他的头发却未掉落。鸿钧起身,一步一步走到莲池旁。广阔的蓝天下,微小的紫色身影带给人一种独特的美。子升似乎听到了鸿钧若有若无的声音。“天命如此,自当不能违背……”子升捏了捏他的脸,仰头望向鸿钧。“仙师可能看清楚子升的命数?”子升能算得了别人的命, 却算不了自己的命。他看不清他的头顶向天空仅连接着两三根线, 那两三根线又细又浅, 几近于无。在子升的记忆中, 他也曾看过别人头顶的线。即便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百姓的头上, 也有二三十根线, 那些线又浓又明显,几乎将一个人的一生牢牢圈死。子升虽未听到回答, 但他却不意外。他望着鸿钧清淡的背影、简朴的衣衫似是想起了什么,于是从石亭跑下,跑到了鸿钧身边。他好奇地仰头看着鸿钧, “仙师可有兵器?”“无。”, 鸿钧声音清淡。子升睁着乌黑双眸, “那仙师可有惯用之物?”鸿钧仍旧望着湖中莲花,未有言语。子升却好似懂了。他心口处的莲子跳了跳,他的本体似乎也是朵莲花?不由地,子升的脑海浮现出鸿钧拎着他脑袋做法时的模样。只是他近日容易秃,脑海中鸿钧用他时头发都快掉完了。子升:……子升没有注意到,鸿钧的目光虽一直在莲池之中,却有一瞬轻瞥了他一眼。——子升回来后倒是从一本古籍中找到了偏方。敖丙似乎知道他最近身体不适,于是时不时过来慰问他。“最近可好些了?”,敖丙早就知道子升知道他来历非凡,于是来时也不遮掩了。子升将古籍扣到桌上,幽幽地望向敖丙,“倒是找到了个方子。”“怎样?可有效?”,敖丙为子升感到高兴。子升叹息了声,趴在桌子上。“还未试过,因为我缺了一剂药材。”“什么药材?”,敖丙好奇。子升乌黑的双眸中倒映着敖丙的身影,他再次叹息,并幽幽道:“缺少龙皮。”敖丙:!!他下意识结巴道:“我去何处为你偷皮?除非去扒我那些亲戚的龙棺……”忽然,敖丙顿住,他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已经暴露了。他无奈叹气,脑袋上长出了一对龙角。“我并未打算长久瞒子升,这番也算是告诉子升我的身份了。”他瞧着好友这副可怜兮兮的模样,于是叹息,伸手变出了一把刀。子升哪能为点头发真要敖丙的皮?他见到敖丙这副架势赶紧将对方拦住,哪知敖丙却摆了摆手,劝子升道:“子升你不必担忧,我也是怕疼之龙。真皮是不能给子升你了,但刮些脚皮还是可以的。”子升:……他一下抱住了敖丙的脑袋咬住了龙角,敖丙疼得嗷嗷叫。——一个月时间过去了,之前百姓们播种的粮食许多都已成熟。往年,百姓们上交完粮食便剩不下多少了。但今年不一样。今年摄政王特许,人们可以为自己开辟农田。因而在命令下达之初,人们疯了一般扛着农具向荒野走去。无数人日以继夜开垦,丝毫不觉得疲惫。他们将耕地面积扩大了整整一倍,许多人家也有了之前二倍的田地。本来百姓们是没有粮种的,但是摄政王开了城仓,百姓们经过登记可以借粮种,等待秋收之后按1.5倍返还。当然,若是哪家被发现借粮种是为了吃,则会被驱赶出朝歌。今年是一个丰收的大好年,也不知道是不是两三月前的那场雨,今年的麦谷颗颗饱满,庄稼也非常繁茂。农忙时节,早上天还未亮百姓们便已起来去地里面收割粮食了。他们难得在早上给自己准备了浓粥与馒头,这样才有力气干活。一家老小齐上阵,老人小孩负责捡谷穗,成年的男女都在收割谷子。他们手脚异常麻利,不过一天时间便能收割三亩地。或许是饿怕了,在将所有的粮食收走后,地里连一枚谷子都找不到。有人也在收割中当场累晕,但家人发现,那人即便是晕倒脸上也是笑着的。金黄的麦秆被拉了一车又一车,子升之前让人建的两个,后面又扩建了六个,总共八个大粮仓被装得满满当当。这些都是上交的粮食,朝歌的城仓也从未储存过像今年这么多的粮食。就这,还只是收割了一半。新开辟农田里的那一半粮食还没熟呢。农民们的粮缸已经快放不下了,卖粮缸的商户都快赚翻了。百姓们难得不再拘谨孩子,他们做了满满一大桌的食物,最终竟吃撑吃剩了。当然,饿怕了的他们并不敢将食物倒掉,而是储存在地窖里,等到第二天再拿出来继续吃。子升的内心也如同朝歌的粮仓般被填满。朝歌今年大丰收,周边的都城郡县自然也是发现了。不知不觉,朝歌已经从“王公贵族们的玩具”变成了“政策福利好的梦乡”。许多人纷纷想挤入朝歌,拥有朝歌户口。更有很多人开始拖家带口,向朝歌赶去。子升自然是注意到了这一点。若他只是统管朝歌,自然是希望人口越多越好。只是他掌管的是整个殷商,人口移来移去,只会导致地方倾斜越来越严重。朝歌只是他的试验田,他不想只有朝歌变好,全天下都是他的子民,他想全天下都变好。子升将拒绝人口迁徙的工作交给了伯夷,伯夷叹息了声,看来自己得更忙了。朝歌今年大丰收的消息不只有周边城池知道,一些偏远的地区也得到了消息,那些真正活不下去的人将此视为唯一希望,跋涉千里而来。子升虽说拒绝人口外来,但也不可能剥夺人家生的希望。如今他粮食富足,便又继续实施以工代赈的方法,他将原来的一百人扩充到了一百八,工程地点放到了周边城池。不少真正想要活下去的人自然乐意加入,而那些存着捞金心思或者单纯偷懒不想干活还想得粮食的人则是满腹怨气。可这些人连贵族都算不上,他们更不敢当街嚷嚷,只能悻悻离开。忽然,人群中有人喊道:“听说西岐西伯候待人和善,在他的领地内少有饿死的人,不如我们去投靠西伯候怎么样?”有人将手撇进了袖子里,缩了缩脖子,“不会又让我们做活吧?”“应该不会,我有一亲戚就投靠了西伯候,他断手断脚,西伯候还派人送来粮食专门养着他。”“竟如此之好?西伯候可真是大善人呀。我们速速前去,想必今后也不缺口粮了。”此时,西岐。姬发捧手对西伯候道:“父亲,西岐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快养不起了。”姬昌叹气,“我自然是知,只是我前不久去民间查看,发现有许多人不做事,只是整日卖惨,便有粮食供着。这种人若是继续养着,粮又怎能够?”姬发低头沉思,“这种人养着着实无用。”然而,他们身旁立马便有人驳道:“二哥此言差矣,这些人来投奔父亲正是因为父亲慈悲,若是父亲将人驱赶出去,那与其他诸侯何异?”姬发抬头眯眼直视此人,“慈悲也要有个量数,若是父亲一直退让,这些人便肆无忌惮。”哪知,反驳姬发的已经不是他的弟弟了,而是另外一位身份不低的臣子。“二公子呀,成大事者岂又在乎这些?何况人又不是很多,您且看看殷商的兵马,再看看我西岐?人只会少,不会多。”姬发瞥了臣子一眼,警惕道:“慎言。”臣子知道姬发是个有主意的,光芒直接盖过大公子伯邑考,于是不欲与姬发争,而是低头对向姬昌。“侯爷,殷商无道,这已经不知道多少年连年受灾,年年都有无数人饿死。各路小国已经起兵造反,新帝又是个只知道打仗,不顾民生的人。侯爷心慈,救黎民于水火,正是所有百姓所期盼的……”最后二字他未说出,便被姬昌勒令止口。姬昌眼睛半垂,眼中看不到光亮。他又问:“即便我想安置这些人,何来的粮食?何来的土地?”另一臣子道:“西岐往西便不属于殷商,那处有两个小国因民众暴.乱杀了国君,此时正群龙无首,侯爷……不如吞并?”姬昌未言,他的亲信接着道:“届时有了地又有了人,西岐的实力只会增强。”“粮食……”,姬昌轻念。就在这时,只听一声大笑。“姬侯爷为民着想,令人动怀。”只见明明有侍卫把守的门口凭空走进来一男子,男子气度非凡,衣衫也并非凡间布料。众人噤住了声,也不知道此人方才听了多少。那人缓缓走近,突然对姬昌拱手行礼。“姬侯爷大德,救黎民于水火,韩毒龙很是佩服。师尊道行天尊知道侯爷身担大任,为助侯爷救扶百姓,特意命弟子送来法宝。”韩毒龙说完便拿出来一盛粮米斗双手奉给姬昌,他道:“此米斗可解侯爷粮草之急。”姬昌急忙大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