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来到封神的第42天
作者:云霄YX      更新:2023-04-27 18:30      字数:3458
  陈塘关李府。李靖离李府还有百米时, 黑云正盘旋在李府上空,明亮的雷霆在云间穿梭,大雨几乎将整个府邸掩埋。狂风袭来, 数棵大树被吹断, 树叶漫天飞舞, 行人纷纷避闪。李靖眼皮跳了跳, 乌云间的一道金光引起了他的注意。他仰头, 天空似乎有一棵比拟曜日般璀璨的金珠正位于李府上方。如此般耀眼的金珠, 除了自身光亮外, 无法带给他处一缕光芒。李靖还发现, 路上的行人似乎看不见这枚金珠,只顾着躲雨。李靖心中一沉, 他急忙向家中跑去,金珠也在同一时刻向下坠落。李靖跑得更快了,他用上了战场时的速度, 他也逐渐听到了夫人的痛呼声。水洼因脚踩而溅开, 院中的花叶随风摇动,李靖闻到了浓郁的血腥味, 直到他手碰到房门的那一刻,房中传来了接生婆与丫鬟的惊恐声。不过一瞬,房门便被打开, 女人们向外逃去。李靖气息微沉,但他脚步并未停下, 反而更快。他手握佩剑,急忙护到床前,一边提高警惕观察着房内。“素知,素知你可还好?!”, 李靖双目已布上血丝,他对门外呼喊。“快备好参汤、医师,你们……先在外等候!没有我的命令不许进来!”殷夫人神智模糊,但她没有忘记自己的孩儿。她颤颤巍巍抬起手指,“阿靖……快看看我们孩子……我求你了阿靖……我们留下他……不要让他拜师……让他陪我们……平安一生就好……”泪水从殷夫人眼角滚落,李靖抬起布满厚茧的手掌扣住了殷夫人的双眼。他缓缓转过身,只见一硕大肉球在地面滚动,李靖握着佩剑的手青筋暴起。下一秒,他一剑劈向肉球,与此同时房内传来殷夫人的呼声,“不要!!不要阿靖!”在殷夫人的惊恐下,佩剑仍是狠狠劈开了肉球。忽然,孩童的啼哭声在房内响起,地面遍布红光,佩剑掉落在了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孩童长相很是可人,一头浓密的黑发,鼓鼓的脸庞,身上围着一红绫,右手带一金圈。李靖不知捡还是不捡,殷夫人却慌忙想爬到地上。李靖赶紧扶起夫人,他只能无奈地抱起了孩子。孩子并非初生婴儿大小,目测应有一两岁。殷夫人笑着却无力去碰孩子的脸,她气息微弱道:“大儿金吒……二儿木吒……三儿……哪吒……阿靖,我们好好养他……”李靖神色复杂,他望向门外,“怕是这孩子由不了我们。”果然,他们话音刚落,天空便飞下一气质出尘的道人。道人手握浮尘,含笑走来,“恭喜李总兵喜得爱子。”李靖本是西昆仑散仙度厄真人之徒,自然认识眼前道人。他回礼道:“李靖谢过真人,不知真人前来是否是想将三子哪吒带走?”太乙真人低头一笑,“李总兵莫要这般想。不瞒总兵,哪吒正是由我阐教至宝灵珠子所化,背负王朝气运,命中不凡。不过灵珠子由令夫人所生,自然应由您与夫人管教,他依旧是您的儿子。”李靖笑了笑,“既然他背负颠覆殷商之命,为何还交于我这殷商官员管教?李靖实在难当大任,还望真人将此子收走。”太乙真人摇头,“罢了,我只收哪吒为徒教其本事,总兵如何教导我阐教一律不插手如何?”李靖大笑,他抱着哪吒回屋将其交给殷夫人,背对太乙真人大声喊道:“既然如此,那便多谢阐教送李靖三子。”太乙真人目光深邃,他一挥手,哪吒身上的红绫与金圈便被脱下,成了混天绫与乾坤圈。哪吒懵懂的双眼很是好奇。——子升炼完体以后,他发现自己已经可以同普通的小妖对战,并且占据上风。除此之外,他的肉身也得到了强化。比如,子受没事再捏他脸时,子升的脸只会软不会红。当然,如果他遇到了什么尴尬事,脸照样会红。子升虽已让权于子受,但他身居幕后,仍对朝堂有一定的把控能力。子受脾气不好,总是容易与贵族起冲突。子受想处死贵族,但总是被子升拦下。子升不认为是他王兄做错,但现在并不是与贵族发生矛盾的好时机,最起码得等他先培养一波人才出来才好撕破脸。土豆生长周期要比红薯短,土豆成熟时,后面因开辟荒地而新种的那一批粮食也成熟了。百姓们难得大丰收,纷纷积极上交粮食。子升万万没有想到,他有朝一日会因为粮仓放不下而烦恼。于是他召集周边贫困郡县的人以工代赈,又再修建了两座粮仓。待填满之后,剩余的一大批粮食他分成了两份。一份分给周围郡县用于以工代赈的报酬,另一份他则是让人统计整个殷商的贫困郡县,他从中挑选几个较为贫困但统治稳定的地点让人将粮运过去用于扶贫。现如今朝歌已被他牢牢把握在手中,他需要一点一点巩固殷商江山。子升想办学堂的想法已久,这几日贵族在朝堂上闹腾厉害,子升不愿意久等下去。接连几日,收割稻谷的百姓发现山上的树木被砍伐,手无农活的木匠被拉去似乎在定制什么东西。因为行动的人身上都有府衙的标志,于是人们的好奇心被勾起,纷纷推测子升接下来要搞什么事。常在灯台活,还有人抬来了好多张崭新的桌椅。孩童们眼睛一亮,纷纷放下手中的泥巴与秋千,一个挨着一个守在门口看里面的大人在装饰灯台。当然,也有聪明的小孩,他们见有人被吸引了注意力急忙爬到秋千上,一个个嘴巴咧开,玩得不亦乐乎。有人弄来了新鲜的花草装到小盆里摆放在室内的墙角处。花儿有红色、黄色、紫色……,孩童们同时“哇”了一声,眼睛亮晶晶。里面的桌椅是他们从未见过的平整崭新,孩童们联想到了自家歪了腿且破旧的桌椅,一个个都想到里面的新椅子上坐一坐。这时,一个相貌精致身着华服的孩童走了过来,他见孩子们围坐一堆,于是便提议道:“你们想不想进去坐?”孩童们看向他眼睛闪闪发亮,“想!”子升点了点头,他面带笑容对所有人道:“再过几日你们便可以天天坐在里面,大家的愿望到时一定会被满足!”孩童们满是期待。过了两日,灯台学堂便彻底建好了,子升让人去城内张贴了告示,人们见状纷纷围了过来。“学堂……这是何物?”“莫非是要教我们孩子认字?!!”“什么?竟有此等事!我们只是一介草民竟可以认字?!”“是真是假?!”,有人喜极而泣,“我家世代贫贱,祖辈至今从无一人可以认字,我孩儿真的……真的可以识字吗?”此人说话时手都在颤抖。“为何殿下要教孩子认字?”,有人问出了心中疑惑。人群中不乏有脑子聪慧者,“识字不都是贵族为了当官才……”那人顿时停住,他惊讶看向周围人,随后急忙跑回家去。周围人愣了片刻也反映了过来,“好家伙!此等大事我孩儿怎能错过?!”人群一哄而散,争先恐后向家中跑去,有人甚至连跌了几跤,却不忘爬起依旧往家跑。“这真的是光宗耀祖,改换门楣……”,说话这人边跑边不自觉用袖子抹眼。灯台一层大概能容纳五十名孩童,这些孩童经过初步筛选成为灯台学堂第一批学员。隔日卯时二刻即早上五点半,子升顶着寒风披着厚厚的毛皮大衣在漆黑中走向灯台。渐渐地,前方越来越亮,走近时子升才发现前面是五十个火把及一百多号人。孩童被冻得不行,他的父母脱下外衣披在孩子身上。父母吐出寒气,但脸上却有着止不住的喜悦。子升笑了,他转头再看,却见伯夷叔齐也来了。他们是子升为孩子们找的两名老师,一人只带小半个时辰,主要是帮孩子们确立思想与明确目标。孩子们还小,见识浅薄,只是一个宫人的学识便足够这些孩子学好些时候了。子升又让伯夷叔齐为他们找了两个小弟子带在身边教导,等到这些孩子将基本知识掌握后,便可由那两个小弟子接着教导了。灯台的门被打开,孩子们鱼贯而入,人一多房内便暖和了起来。初次上课,孩子们的眼中满是好奇。父母们跟着听了一会儿,但由于农忙,最多不过半个时辰便离开了。他们离开时眼中多了希冀,腰背不自觉挺直,整个人也充满了干劲。子升开辟学堂一事贵族们知道后顿时慌了,他们内心升起了前所未有的惶恐。当夜,有人提着火把想要烧了学堂,哪曾想早已有人在此守株待兔,这些人刚举起火把便被抓了。第二日,摄政王未来上朝,只有子受一人。帝辛因有人夜间想毁坏灯台、无视帝王威严而大怒!帝辛本就脾气不好,摄政王又不在,因而发起难来无人能拦下。商容比干借此上凑,说是有人敢不顾律法毁坏灯台,他日定敢走上王位行不敬君王之事!忠臣一律上前,你一言我一语,将事情说得越来越严重,仿佛殷商似要灭国般。闻仲称自己不适说要退下,一离开大殿便没忍住笑了出来。这是头一次帝辛发脾气他非但没有去拦,反倒心情不错,他甚至对帝辛的态度很是满意。回想方才大殿中数位忠臣的言论,闻仲颇为感慨。他活了两世,还从未见过这些老友如此配合帝辛。第二日,一所贵族府邸被抄家,府邸中人被押往刑场,断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