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节
作者:荼蘼夫人      更新:2023-04-28 01:44      字数:5612
  李和豫想着这字画是辛兄点名要的,所以直接给辛芷也是应该的,辛芷既然会造纸,肯定也知道辛兄要这字画做什么。两家人见面少不得又是一顿寒暄。见李和豫把一千多两银子买的酒都拿了一瓶过来,辛勇连声说够意思。这次下山,要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辛勇就没带酒下来,原本他还想着之后酒瘾要是犯了,只能弄点县里买的清酒来喝了,没想到今天竟然还能喝上一顿李和豫的酒,这可真是意外之喜了。刘氏也带了礼物,两盒子点心,是她一早就让翠香去糕点铺子买回来的,依然是糕点铺子里最顶配的套盒。李和豫他们今天过来为的本来就是造纸工坊的事情,所以席间说着说着自然就说到造纸的事情上了。对此辛勇抿了一口杯子里的酒,朝着辛芷的方向努了努嘴:“这个我真的不懂,这纸都是我闺女弄的,我们也没帮上什么忙,造纸工坊也是她要办的,具体要做些什么准备也只能问她。”气氛都烘托到这里了,辛芷也想借着李和豫的势力把自己的造纸生意顺顺当当的做下来。其实造纸这门生意,辛芷原本也能和刘子真合伙一起做的,刘子真的能量比李和豫要大得多,和他做生意风险更低。不过辛芷也深知鸡蛋不能装在一个篮子你,合伙造香皂的事情刘子真都还没有回信呢,她再巴巴的提出要一起造纸赚钱,多少有点拿热脸去贴别人冷屁股的意思了。李和豫是个好官,人也不错,自家和他相处着也没出过什么让人不舒服的事情了,李和豫县令的身份也足够替他们这门生意保驾护航了,属实也没有什么硬贴着去攀附刘子真的必要。对着以后的合伙人,辛芷也没什么好藏着掖着的,把造纸需要用到的材料大概的说了说,也说了自己对造纸工坊的安排。造纸需要用到大量的水,所以这造纸工坊最好是能够建在河边或者溪边,辛芷觉得自家的庄子就不错,有一片沙地正靠着小河,用来建造纸工坊十分的合适。听说这纸竟然是用杂草和树皮做成的,李和豫和刘氏直接惊掉了下巴。这纸造出来是让人书写作画的,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东西肯定很贵,怎么的也得和丝绢一个价格吧,毕竟用来写字的素娟还没这纸好用。现在辛芷竟然说这纸是用杂草做出来的?杂草?那种遍地都是,一文不值的东西?能够做成字?“其实用杂草和树皮做出来的纸成色都不算好,我现在也不知道是自己技艺还不成熟,还是用来造纸的原材料还不够好的原因,竹子也能造纸,我想着回头用竹子再试试,到时候再看哪种材料做出来的成品更好一些,我们以后就主要用哪种材料造纸。”辛芷记得有种宣纸就是用竹子浆做出来的,用树皮做出来的纸她总觉得差点意思,所以心里早就惦记着,要用竹子试着做一批纸出来,看成品能不能比现在的这两种纸更好一些。总之在够造出后世那种雪白光滑的宣纸之前,等待辛芷的,就是把所有的造纸材料,一样一样地,逐一尝试一边,并且从中改进自己掌握的造纸工艺。李和豫和刘氏也同意把造纸工坊建在辛家的庄子上。经过初步的商量,辛李两家合办的造纸工坊,土地由辛家出,建造工坊所产生的一切花费,则有李和豫承担,辛芷出造纸的方子,李和豫负责材料、人工以及后期的销售,六四分成,则辛芷得收益的六成,李和豫得其中的四层。等造纸工坊造成后,辛家和李家可以各派一个信得过的人过去盯着,也就不用担心对方会欺瞒自己了。辛芷做事喜欢先把丑话说在前面,以他们两家的关系,要是在一起合伙做生意,要是操作得好了,那就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可要是在期间闹出什么误会和矛盾的话,那可是要结仇的大事情。现在辛芷先把一切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摆到明面上来讲清楚,公对公,私对私,把所有的事情掰开了,揉碎了地,提前理清楚了。这么做虽然听着是有些见外了,但是这也是为了让两家之后的合作,能够顺顺当当地推进下去。这些都是辛芷之前就已经再三斟酌过之后,才定下来准备写到契书上的条件。李和豫只用出造纸工坊的建造费和造纸所用到的一应材料,这些零零散散的东西加起来,所费不过一千多两银子,辛芷提供的可是造纸的方子,独一份的东西,根本就不能用银钱来衡量其价值,所以辛芷觉得自己本就该多得这两成。对此李和豫和刘氏也没意见,辛家的情况他们心里门清,知道辛家也不缺建造工坊的这千儿八百两银子,他们背后还考证刘子真这棵大树,之所以会拉着自己一起做生意,纯粹是为了帮扶自己。李和豫也不是那不知好歹的人的,他领辛家的这份情,对于辛芷拟定的分成也没有异议。这纸能赚钱,这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事情了,只要把造纸工坊的规模做出来的,就算是只拿其中四成的分成,那也已经很多了。毕竟普天之下,读书人那么多,这纸又这么好用,但凡是读书人,想来就没有人能够拒绝得了这纸,李和豫甚至觉得,只要这造纸工坊能够办起来,别说是自己了,就来了他的子孙倍,靠着这家造纸工坊的四成分成,那也是不愁吃穿了。合作的事情就这么定下来来,中间两家甚至都没有起过争执,都是辛芷把种种提出来,刘氏和李和豫就立即点头同意了。确定好各自的分工和分成后,辛勇和李和豫约定好了,明天去县衙定契。不过这立起诉的人并不是李和豫和辛勇,而是刘氏和辛芷。说起来天华国虽然对女子苛刻,但也并不限制女子经商,所以这造纸工坊,立了契书之后,就是辛芷自己的财产,不用记在辛勇的名字下。对此辛芷心里其实压根没有想过要和父母分什么你我,不过陈曼想着自己又怀上了,以后姐俩的关系还不一定怎么样呢,这纸是辛芷自己捣腾出来的,就该落在她的名下,要是落在辛勇的名下,以后说不定会出问题。毕竟孩子孩子肚子里,他们也不知道这孩子以后是个什么秉性,古往今来最不缺的就是那坑姐姐的弟弟妹妹了。老话都说了,亲兄弟还明算账呢,为了点钱闹翻的的父女都有,就更别说兄弟姐妹了。陈曼可不想自己的两个孩子以后因为钱财生分,她也不想把让肚子里的孩子养成一个只会贴在父母姐姐身上吸血的寄生虫,所以该分清楚的还是得先分清楚,这样以后孩子们也就不用争什么了。第二天辛勇先陪辛芷去县衙立了契书,出了县衙门口两人就分来了,辛勇去东山村找林大山商量雇佣他替自家打理庄子的事情,辛芷按照辛勇昨天打听清楚的地址去请木匠去家里打家具。之前是没有条件,现在既然单独找了木匠,那梳妆台,大衣柜什么的也能安排上了。天华国的制造水平实在落后,穿越这么久,玻璃镜子是不用想了,就连古代人常用的铜镜,辛芷都没见过。天华国铁器不便宜,铜制品就更贵了,就自家认识的这些人,能用得起铜镜的,估计就只有刘氏应该是有的,不过她并没有亲眼见到过。在山下的时候,辛家人都是拿木盆装了水当镜子用的。如今辛芷想要拥有一张带镜子的梳妆台,怕是还得先研究一下该怎么造玻璃。第77章 第七十七章、他一到县城就被刘子真的……辛勇到东山村的时候, 林老爹带着两个儿子去地里除草了。常氏带着儿媳妇和女儿上山摘野果了。东山村背靠大山,眼见着没两天就要入秋了,山上各种野果都成熟了。这要是前些年,山上的野果再好吃, 大人们也不会丢下手边的事情, 专门山上摘野果。今年因为洪灾, 谁家的粮食都不多, 东山村的人又把地租给了辛家,倒也省了许多在地里忙活的功夫。乡下人又都是忙不住的, 所以附近几个村子的妇人都山上摘野果野菜的,那山上的野柿子,摘回来用稻草捂熟, 好好存货放,能一直吃到年关呢,野山楂什么的就不说了,总归背靠着大山,只要现在这个季节勤快一点,多往山上跑几趟,怎么着也饿不死人。辛勇挺喜欢林家的小孙女林小花的, 这次来东山村,他也没买什么礼物,就在城门口的点心铺子里随手称了两斤饴糖, 全当给林家的几个小孩子甜嘴了。小常氏笑眯眯的从辛勇的手中把饴糖接了过去后, 扭头指使女儿赶紧去地里叫人。听小孙女说辛勇到家里来了, 林老爹也顾不上除草了,把锄头扛到肩膀上就要往家里赶。林小花嘴里含着饴糖,倒也还记得出门时阿娘和辛伯伯说的话, 含糊不清的补充到:“阿公,辛伯伯让我把大伯也叫回去。”“我也要回去?辛大哥这是有啥事呀。”林大山看了小侄女一眼,满腹的疑虑。林老爹看了看儿子,心里也犯着嘀咕,不过他也没多想,只朝大儿子摆了摆手,示意他跟上自己。林小花完成自己传话的任务后,也没跟着林老爹回家,而是颠颠的跑到阿爹林大河身边,催促着让他张开嘴后,把手里一直攥着的另一块饴糖塞到了他嘴里,随后也不等林大河反应,撒丫子就往家里跑。林大河看着闺女跑远了的身影,抿着嘴里的糖块,一脸无奈的摇了摇头:“这小疯丫头。”林家也没什么条件待客,林老爹和林大山匆匆忙忙扛着锄头赶回来的时候,辛勇正坐在堂屋里,端着粗陶碗小口小口的喝着茶。经过这么多的事情后,林老爹对辛勇的态度已经不像之前刚认识的时候那么随意了,他一进院子,见辛勇一个人待在堂屋,也没个人陪着他,连忙称自家怠慢贵客了。辛勇连忙解释,之前小常氏一直在陪他闲聊,只不过刚才孩子闹觉了,她才回房间哄孩子去了。辛勇也没多喝林家人客套,直接了当地说明了自己今天的来意。“我前些日子在潞村买了一个庄子,庄子上缺个管事的人,我就想到了大山兄弟,我今天过来,就是想请大山兄弟去帮我管这个庄子。”怕林大山不答应,辛勇也是提前把自己能给的条件摆在了明面上:“只要大山兄弟愿意,我也不会亏待你,工钱我肯定给他开得够够的,一年二十两银子怎么样?顺便我还在庄子上拨五亩最好的地给你种,五亩地虽然不多,但是地里的出产,也够一家人日常的嚼用了。”辛勇给林大山开的这个条件在常县的所有庄头中,虽然只算是中等酬劳,但是他还额外送五亩上等田地的使用权,这条件就很不错了。再说了,一年二十两的工钱,虽然比不上一些老庄头的工钱,但是分摊下来一个月也有一两多银子的工钱了,林老爹这么一大家子,平常累死累活一个月,都赚不到这一两多银子,平常人去县里给人做短工,一天的工钱也只有三、五十文。如今辛勇开出的这个条件,对于没有做过庄头的林大山来说,那是绝对的让人心动。辛勇之所以属意林大山,也是经过短暂几次的接触后,他觉得林大山为人憨厚老实,林家一家也都是地道人,林老爹为人更是少见的正直,选他比选其他人更放心。那可是二十两银子,别说林大山了,就连林老爹,听完呼吸都不由得为之一滞。林老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辛勇看上了自家大儿子,竟然要给他一份这么好的差事。辛勇都这么看得起他们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林老爹一点都不带犹豫的,直接替儿子应下了这份差事,并且把自己的胸口拍得砰砰响:“您放心,大山是个做事实诚的,地里的事情也是门清,肯定帮您把庄子看顾好。”林大山也是在一旁点头如捣蒜。辛勇笑着摆了摆手:“当然了,我就是了解大山兄弟的为人,才会来这一趟的。”“既然大山兄弟答应了,那咱们也不多耽搁,庄子那边也正缺人盯着,要不大山兄弟你今天收拾收拾,交代一下家里的事情,明天就来县里找我?”家里那些个鸡羊什么的,实在是不能再养在院子里了,辛勇甚至恨不得让林大山现在就把那些东西弄到庄子上去,但是东山村和潞村隔着两、三个时辰的路程,来回一趟也不容易,林大山还得安排家里的事情,肯定是不能说走就走的。事情就这么定下了,考虑到林家的情况,辛勇提前预支了半年的工钱给林大山,让他拿着添置过日子的家伙什:“庄子上有三间空屋,大山兄弟过去后,添几样家具就能住,那屋大,弟妹和孩子们都能带过去。”两个银锭,每一锭五两重!现在辛勇经常要在外面跑,所以昨天从牙行出来,他就拿着银票去钱庄换了不少的现银,各种重量的银锭和铜板都换了不少。林大山活了二十几年,还是第二次拿到这么多现银。林大山上一次经手过这么多钱的时候,就是拿着十两银子的彩礼钱去岳家过礼的时候,当时那十两银子,可是全家上下省吃俭用了好几年才攒下的家底,如今他半年的工钱,就有十两银子了,照这样干上一年,他那两个儿子娶媳妇的钱就挣到手了。林大山明天就要去庄子上了,林家事多,辛勇也没在东山村多待,去地里看了看下玉米和辣椒的长势后,他就径直回了县城。傍晚常氏她们背着满背篓的野果回到家里的时候,林大山行李都已经收拾得差不多了。常氏看了看堆在堂屋的几个大包袱,又看了一眼正往包袱里塞东西的大儿子,没好气的问道:“这是怎么了,老大,你怎么把被子都装上了,这是要离家出走啊?”眼见着妻子就要冒火,林老爹连忙把辛勇请林大山当庄头的事情给大家说了。常氏听完后人都快高兴傻了,好半晌才反应过来。她急忙抓住儿子的胳膊,不敢相信的追问道:“我的天老爷!你阿爹说的是真的?一年真给咱二十两银子?”林大山从怀里掏出辛勇给的两锭银子:“自然是真的了,银子我都拿到手了。”林家没有分家,一家人的收入都是要交到公中的,林大山的这两锭银子自然也要交给常氏统一安排的。常氏把两锭银子托在手里仔细看过后,又恋恋不舍地拿了一锭银子给林大山:“你要过去过日子,家里家外要添置的东西也不少,这五两银子你自己收着。,剩下的我收着,回头让你阿爹和兄弟去县里多买些粮食回来。”常氏管家多年,对两个儿子虽然做不到一视同仁,私心里还是更爱小儿子和小儿媳妇一些,但是她平日里也不会特意苛待大儿子和大儿媳妇,让两人太过心寒。这次林大山可是落着了一个好工作,以后家里的日子眼见着就要好过了,常氏可不会傻到在这个时候让他心中不快。五两银子可不算少了,林大山到庄子上后,只用随便打两样家具,乡下木材便宜,木工收费也不高,按照现在的行情,一两银子就能打两张木床了,再打一套桌椅板凳,花费怎么滴也不会超过二两,剩下的银子林大山留着买点粮食什么的,指定是够用了。至于其他的锅碗瓢盆,家里都有,也就不用再花钱去买了,直接就把家里用惯的带过去用就是了。越到这种时候,林老爹就越想两个儿子亲近一些,左右现下家里事也不多,所以他让小儿子林大河和大儿子一起去,那么大一个汉子,怎么也能帮着扛些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