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节
作者:荼蘼夫人      更新:2023-04-28 01:44      字数:5683
  能够一大早就来写意轩前看热闹的人,大多都人说了,这次的群英会,是有彩头。一百两银子,除了那屈指可数的世家嫡子来说不算什么事以外,对其他来说,那绝对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没见写意轩这么大一个铺子,一年的租金都才五百两银子吗?这可是昌都顶有人气的铺子,一些地势偏一些的铺子,一年的租金绝对没超过百两。天华国的生产力低下,相对应的,这里的物价也是极低的,就算是在昌都,年收入能够达到一千两银子的人家,就能算是不错的中产家庭了。中产家庭的人家,平常的饭桌上是绝对不会缺少荤菜的,集市上的水果和蔬菜,也能挑着应季的买,身上的衣服也能常做,家里还能养上两个顺手的仆人,对于天华国的大部分人来说,这就是顶顶好的日子了。辛芷为群英会头名准备的一百两□□,已经是在场许多人读书人一、两个月的花销了。在天华国,能读得起书的人,绝大部分都是家境殷实的人,读书人中条件最差的学子,那家里至少也有着大几十亩地的耕读人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读书得交一大笔束脩不说,笔墨这种消耗品更是每日都要用到的东西,要是没点家底的人家,每日里光顾着家里那几个人的肚皮都顾不过来了,谁还舍得花这么多钱去供个读书人呢。可以说,今天到场的读书人里,只有极少一部分是不在乎□□,纯粹是为了过来凑热闹的,剩下的这些,就是为了辛芷为前三名准备的□□来的。那百花换的白银锭往桌子上一放,那效果简直不要太好,围观的百姓瞬间又多围了一圈。旁人围观的时候,辛芷也没闲着,她让店里识字的伙计拿着纸笔在一旁替要参加的群英会角逐名次的文人登记。就是记录一下参赛选手的名字和籍贯,到时候这些信息都是要在评选结束后,让选手记在自己的作品上的。到时候得到名次的选手要是愿意把作品委托给写意轩出售,这幅作品就会被挂在写意轩的墙上,多少也能替这些选手显显名声。巳时选手的信息就已经登记好了,这个时间还没到的人辛芷也不打算等了。经过一个早上的发酵,挤在写意轩门口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了,写意轩隔壁的几个铺子都受到了影响,门口都挤满了伸长了脑袋看热闹的人。对此辛芷早有准备,昨天下午就和刘氏往隔壁几个铺子里送了礼物,昌都时兴的糕点、蜜饯套盒,好几两银子一盒,花了她们不少钱呢。虽然辛芷她们不送礼物,隔壁几个铺子作为打开门做生意的,也不会把堵在自己门前看热闹的人往一旁撵。做生意嘛,和气生财,得罪人的事情别家的掌柜也不会干,不过辛芷和刘氏在这之前就把礼物送去了,也顺带说了自己的情况。别的不说,至少态度辛芷她们是摆出来了,别人也没办法挑她们的理,大家心里都高兴,都是在一条街上做生意的,和和气气多好不是。还别说,就算是在昌都,能够在开业这天弄得这么热闹的场子也不多。反正辛芷是在人堆里见到了隔壁几家眼熟的掌柜。群英会是辛芷想出来的主意,刘氏脸皮薄,一见外面这么多人她就先泄了气,所以辛芷只得又站出来宣布了比赛的题目。对于群英会比赛的题目,辛芷也懒得再挖空心思去想来了,现在不是冬天了吗,昨天刘子真来找她的时候提了一句,说城外的梅花开了,等她忙完写意轩的事情后他们就去踏雪寻梅。辛芷一想,这群英会的题目选作梅花就不错,梅兰竹菊,不是一直是文人骚客的心头好吗。为了应景,辛芷今天一大早还让绿黛去集市上买了两把开得正好的梅花回来,由刘氏简单的修饰之后往花瓶里一装,再往长案上一放,就算是今天的题目了。辛芷能记住的诗词不多,对国画也不怎么了解,处于看到了只会喊‘握草’‘牛啊牛啊’的地步,基本没有什么鉴赏能力,刘氏和她差不多,就认识几个字,二十多年的人生里,学得最多的就是管家驭人,硬要让她去分辨一副画作或者书法的妙处,她也说不出什么所以然。所以今天她们都很有自知之明,压根就没有想过要评判这些作品的好坏,而是准备采用匿名投票的方法分出名次。拢共有三十六名参赛者,好在其中擅画的人不多,大部分都是选择作诗,要不然辛芷准备的这些颜料还不够用。写意轩门口的这么几张案几肯定是不够大家用的,好在辛芷在写意轩一楼和二楼都设了古代版卡座,上上下下的卡座加起来,塞三十个人还是没有问题的。不管是作诗还是画画,都是一个时辰的创作时间,时间一到,由辛芷和店里的伙计把大家的作品收集到一起,逐一拿到门口展示。在这一步大家是不署名的,评判作品名次的人不是别人,就是今日参加群英会的三十六名文人。没错,辛芷就是想让他们自己内部决出名次,这也是她拿准了这个时代的读书人都是有点风骨的,三十六个人都投自己,最后平票的这种窒息操作应该是不会发生的。毕竟单就这三十六副作品当中,谁优谁劣,还是挺明显的,最多就是前五名的竞争大了一些罢了。然而辛芷怎么也没有想到,她在前面扯着嗓子宣布比赛规则的时候,大家好像根本就没有专心听,参加了比赛的那三十六个人,除了少数几个人有在认真听辛芷说话外,其他的人都扭头在和身边相熟的人热聊自己刚才用到的宣纸。“这宣纸真是个好东西。”“就是说啊,我刚才提笔的时候不慎多沾了一些墨汁,墨汁掉在纸上的时候,我心里就在想,完了,这张纸肯定是毁了,结果人家店里的伙计掏出帕子就把墨汁吸掉了,这纸竟然也没坏,还能用呢。”“这纸好我们现在是知道了,就是不知道这纸贵不贵,要是太贵的话……我们怕是负担不起。”说话的人穿着一身藏青色的棉布长袍,身上也没什么装饰品,向来家里的条件应该不算太好。他的同伴倒是穿的一声绣花锦袍,腰上还系了一个坠着玉佩和璎珞的绣花荷包,一看就是家里有钱的主儿。这位主儿也不知道是不知道同伴囊中羞涩还是怎么的,还兴致勃勃地的建议道:“管他的呢,再贵总不会贵过大家常用的蚕丝绢吧,对了,周先生的生辰不是快到了吗,他老平常就好丹青,先生平常最器重你了?他老人家的生辰你总不能什么都不表示,不若就买副画轴送给先生吧,想来他肯定会喜欢的。”听完同伴的话,那人也是愣了愣,不明白怎么正聊着宣纸的价格呢,突然就变成了自己该买副画轴作为生辰礼物送给先生了,他回想了一下自己刚才在店里看到过的画轴,倒是有些心动,不过一想到自己荷包里的那点零碎银子,他还是摇了摇头,沉默着没有再出声。惦记着画轴的人也不止这两个,虽然辛芷还没有详细介绍自家这些商品的价格,不过大家都长了眼睛,分得清好赖,都知道那画轴是个好东西。有些性子急的,甚至都忘记自己比赛的名次还没出来这种事情了,直接扯住店里的伙计询问画轴的价格。大家这么热情,倒是正中辛芷的下怀,不过群英会的名次还没分出来,她很清楚,现在还不是卖货的时机,只能催着大家赶紧投票。第89章 第八十九章、限购 、辛芷一直以为自己对书画的鉴赏水平不高, 然而事实证明她的鉴赏水平还是随了大流的。最后经过大家投票,本次群英会的前三名分别是,第一名是一副寒梅傲雪图,创作者只用了红白二色, 加上画卷里恰到好处的留白, 就画尽了远近两树梅花的意境和姿态, 每一笔颜料的落出都恰到好处, 是让人一眼看去就能品出好的作品。第二名是一首即兴创作出来的七绝诗:“冰封雪覆怨天寒,折尽群芳百草残。傲骨红梅今绽放, 茶香酒醉把言欢。”辛芷在现代的时候学的都是传世的诗词,就她脑子里的那些个唐诗宋词,随便拎出一首来, 那都是当世鲜有的传世佳作,对于这首倒是没有多少感觉,只不过见这首诗前面的竹筒里有近十支票签,就知道这首诗的受欢迎程度了。第三名是一副书画,参赛者写的是一首在天华国流传程度很广的咏梅诗,原本这也没什么稀罕的,参赛的三十几个人里, 选择书画,自己一时又想不出诗作的人也是这么做的,不过他们的字里缺少了一些风骨, 一下就落了下乘。其实这也是不可避免的, 毕竟在竹简和丝绢上写字, 和在宣纸上写字的触感还是不一样的,很多人一时半会儿间都没有习惯,所以就发挥失常了。总得来说, 大家的投票都挺集中的,参赛的人都是文人,不管是字画还是诗词,都是分辨得清好坏的,全场三十多票,就只有七八副作品前面的竹筒里有票签。看过别人的作品后,那些水平不足的人,也没好意思厚着脸皮把票签投到自己作品的竹筒里面。名次出来之后,辛芷也没什么好舍不得的,直接把三个托盘里装着的银锭按照名次的高低分发给了大家。至于其他没有得到名次的参赛者,辛芷也没有让他们空着手回去,前五名的作品她都留了下来,第四名和第五名一人得到了半刀宣纸,其他的参赛者也有参与奖,一人十张宣纸。在写意轩,一刀宣纸为一百张,一刀宣纸卷在一起也是厚厚一捆了。经过几番思考,写意轩现在的宣纸一共有两种规格,一种是长一米五,宽一米的整张宣纸,另一种就是整张宣纸对半劈开,长七十五,宽一米的规格。辛芷也不想在开业这么重要的日子里抠抠搜搜的,所以她拿出来作为奖品的宣纸,那都是整张的宣纸,大家拿回去后,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裁成两张、四张、甚至是八张。奖品发完了,剩下的就是卖货环节了。辛芷、刘氏和店里的伙计把把大门让了出来,把挤在门口的客人放进了进去。之前大家都惦记着比赛的事情,也没顾得上仔细打量堆在柜台上的这些商品,一进店里就叽叽喳喳的询问起了价格。沈浦就是拉着伙计询问价格的人之一,原本他囊中羞涩,之所以回来这个群英会,为的就是那高额的赏金,先前同伴提醒他买副画卷送给先生作为礼物,因为手头里没有足够的银钱,他也没敢多想。然而沈浦运气好,临时所作的七绝诗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夺得了第二名的好名次,一下子就有了五十两银子的进账。手里一下子有了五十两银子的进账,沈浦心里也有了底气,他琢磨着用这笔钱买副画卷作为先生的生辰礼后,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有些结余,到时候他再去买两斤肉,让阿娘和阿爹也高兴高兴。在场的人里,和沈浦有着同样想法的人也不少,然而这店里画卷和宣纸的价格是没有他们想的那么贵。四周用锦缎装裱的宣纸画卷,售价五两,宣纸五十文一张。作为天华国独一份的宣纸,那么大一张宣纸,五十文一张的这个价格,辛芷自认为十分的合理。毕竟只要两张宣纸,就能裁成一本一百二十八张厚的,约莫有a5纸那么大的一个记事本。像这么大的一个本子,在写意轩的二楼是卖一百五十文一本的,毕竟这记事本装订的时候也花了些功夫,光是封皮纸的染色,就比直接卖宣纸多了几道功夫,多赚五十文也是很合理的。至于二楼的启蒙书籍,售价依照内容的多少程度,分别定价为五百文到三两银子不等。贵肯定是贵的,因为这些书都是辛芷花银子请学院里的学生手抄出来的,成本在那里放着,根本就便宜不了,不过辛芷已经让刘子真找人开始刻字了,等常用的那些字刻好后,活版印刷就出来了,到时候这类启蒙书籍的价格就能降下来了。草纸的价格比宣纸要便宜一些,二十文一张。棉柔纸也是按刀算的,和手帕同等大小的棉柔纸,一百张的售价为五十文,一文钱两张的价格,对于大户人家来说不算什么,一般人咬咬牙也买得起,不过大部分的平民百姓是不会舍得花这个钱的。然而一百张棉柔纸,约莫要用到二两重的棉花,现在棉花的价格也很高,成本也跟着就上去,等棉花大范围种植之后,这棉柔纸的价格也能稍微降一些下来,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辛芷计划着等这次回常县后,还是得研究一下卫生纸,实在是不行直接砍树,到时候用纯纯的原木浆,多实验几次,肯定是能造出既便宜,又好用的卫生纸。话再说话回来,写意轩的这些纸以及纸制品的价格,就算是放在昌都,那都绝对算不上便宜,然而辛芷她们低估了文人们的购买力。五两银子一卷的画轴,说实话,这个定价辛芷自己都有些亏心,毕竟这画卷只用了三分之一章宣纸,地下贴的是一层草纸,四周装裱用的锦缎是辛芷去布庄要的不布头。布庄平常制衣的时候裁剪的时候会剩下许多大大小小的布头,辛芷挑那种稍微大一些的,修剪过后用来装裱在画轴上,成本只要一副卷轴上锦缎的成本,绝对不会超过五十文,运气好的时候,布庄送来的布头大一些的话,这个成本还能再少一些。这次的画卷之所以定价这么贵,完全是因为目前靠着辛勇一个人,画卷的产量很低,拢共就只有三十卷。这三十卷画卷,除了要卖以外,还得留几卷誊抄今天优胜的作品,以及还得留一两卷在店里作为样品,辛芷考虑到物以稀为贵,所以才会定价这么高,等之后辛勇把大林他们教会了之后,画卷的产量高起来了,这画卷就是买一两银子一卷,其中都还有很大的利润。有那不差钱的,听说这画卷只卖五两银子,当场挥了挥手,表示自己要包圆了。这辛芷肯定是不能干的,这一批的画卷,算上她们写意轩的招牌产品了,要是全都卖给一个人了,就达不到她们想要的广告效果了,说这包圆是不可能包圆的。限购!一人限购一卷,拢共就只有二十五卷,手快有,手慢无,抢吧!沈浦离摆画卷的柜台近,手快的抢过一卷画卷紧紧地护在了怀里。这画卷的价格这么低廉是沈浦没有想到的,他花五两银子买下画卷后,得到的□□还剩下四十五两,他又花了五两银子买了一刀宣纸,今天开业,买宣纸有优惠,买一刀纸还额外送一张宣纸,一张宣纸听起来不多,但也价值五十文钱了。白送的东西,谁都喜欢。手头拮据的,这宣纸一次就只买十张、八张,也有那心眼灵活的,早早的凑到摆草纸的柜台摸过草纸了,觉得草纸的价格更便宜,也能用来书写,所以掏钱买点草纸回去也是一样的。家里不富裕的文人尚且如此追捧写意轩的宣纸,那些不差钱的文人就更不用说了。这次在群英会勇夺头名的学子就特别的财大气粗,不但自己手快抢到了一卷画卷,还当场高价收购其他的画卷。也是,对方画技高超,一看平常就没少挥笔作画,在古代,各色颜料贵得离谱,要不是家里极其殷实的人家,也供不出这样的画家。况且就算是在现代,能够学得起美术的,也是家里有点小钱的人家。这位主只看穿着就知道人家非富即贵,写意轩卖五两银子的画卷,人家的仆从直接在写意轩门口高价收购,十两银子一卷。氪金玩家的光芒简直快把辛芷的眼闪瞎了。在这么高的价格下,还真有一些自己不善丹青的文人把自己抢到手的画卷转卖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