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
作者:三天路口      更新:2023-04-28 05:31      字数:3087
  里面传来王遇大声的嚎叫:“我说了我说了!我就是去李府玩了。”王超不忍心地说道:“娘,没准十一今日真去了李府呢,我们何不派个人去问问?”何氏收住了手,在上首坐了下来。她喝了一杯水后说道:“十一,你说你去了李府,那娘问你,你去李府做什么?玩什么?”因着两家已故去的先一辈人有过纠纷,所以王家和李家向来没什么交集,且王遇在学堂总是与李明维拌嘴争吵,此时说他去李府玩,没人肯相信。王遇大声嚷嚷:“我去找仙子不行吗!”他说完又有些不平衡,“李明维有个仙子姐姐,可我却没有!”王大老爷生了四个儿子,没有女儿。何氏顿了顿,说道:“你几个叔叔家的三姐四姐她们不都是你姐姐吗?”“娘!”王遇撇撇嘴,“我说的是仙子姐姐!仙子!仙子!”重点是仙子,不是姐姐。何氏眉头立即皱得死死的,又是一棍招呼过去:“小小年纪还以貌取人了,你三姐四姐她们怎么就不是仙子了!”“本来就不是。”王遇哼声就是不改口,“我只喜欢那一位仙子姐姐。”“仙子姐姐?”王大老爷从外屋掀了帘子进来,“李家哪个姑娘是你的仙子姐姐啊?”一见父亲对自己喜欢的仙子姐姐感兴趣,王遇眼神徒然变亮了许多。他虽整个身子趴在木凳上,但不影响自己手舞足蹈的发挥。“仙子姐姐就是李明维的亲姐姐,她长得又白又好看,那样子就像是天上的仙子。”何氏挥手制止了他手脚并用的行为。“是李家那个三小姐?”她之前便听那些夫人们谈论过李家三小姐,说她模样俊秀,性格温婉,是做儿媳妇的好人选,等她及了笈,府上求亲的人多得连门槛都能踏破。何氏年前见过她一面,的确是个标致人儿,性子也好,若不是因为王家和李家的渊源,她也觉得那丫头当儿媳妇很不错。王遇奋力点头:“就是她就是她。”王大老爷摸了摸自己浓密的胡须说道:“十一啊,那李家三小姐模样当真像仙子?”“是啊。”王遇为自己发现了这么一个人感到十分骄傲,“我第一次见到真正的仙子呢!”王大老爷哈哈大笑:“你怎知她是仙子?你又怎知仙子是何模样?”王遇撇了嘴:“我就是知道!”“还敢顶嘴!”何氏敲了一棍子,王遇立马禁声,又忍不住嘀咕道:“娘就会欺负我,我如今又不是三岁小孩了,还总是当着别人的面打我。”王大老爷闻言又是一阵大笑:“十一,你几个哥哥都大了,就你最小,怪不得别人嘛。”“那我要何时才不用挨打了?”王遇艰难地侧着身子去问父亲,“如今我十岁,万一过了十年我娘还是打我怎么办?”“等你娶了媳妇,你娘才没那个闲情打你。”“真的?”王遇脸上浮现了一抹希翼,“那我什么时候能娶媳妇?”他转头看向一旁默不作声的王超:“大哥是何时娶大嫂嫂的?”王超咳了一声:“小孩子问这个做什么。”“还想娶媳妇!”何氏指着他红通通的屁股厉声呵道,“看看你的样子,长大了有哪个姑娘会喜欢的!想娶媳妇,就给我好好念书,别成天做一些有的没的!”王遇撇撇嘴不说话。没人喜欢就没人喜欢,反正他也不喜欢别人,如今他就喜欢仙子姐姐。他忽的扬声喊道:“我要娶仙子姐姐!”此话一出,周围几个人身形都愣怔了一下。何氏最先反应过来,一掌拍在他背上骂道:“娶什么娶,说出这样的话不觉得害臊!”“不害臊啊。”王遇反手摸了摸自己的背,“你们不都是这样的吗,为什么我说要娶媳妇就要害臊。”王大老爷摸摸胡子笑道:“十一,你若是要娶你的仙子姐姐,那你从现在起可要好好求上进了。”见王遇疑惑的目光扫视过来,他说道,“仙子嘛,肯定有很多人喜欢,你如今书不好好念,武也不踏实学,你说那仙子怎么会让你娶她呀。”这话说得好像有些道理。王遇沉默了片刻,下定决心说道:“从明日起,我便开始好好念书!”“既如此,超儿,你先带他回去吧。”王大老爷摆手让他们退下。王遇趴在王超的背后,到了门口还不忘冲自己的父亲大喊:“爹,你可不能说话不算数!”王大老爷笑着挥手让他安心离开。待其他人都离开了屋子,何氏忍不住问道:“老爷,你真想让十一娶那李三小姐啊?我们家不是和李家”“不必如此大惊小怪。”王大老爷沉着地开口打断她的问话,“如今十一还小,给他一个好念头他也能沉下心,即使只是几日的功夫,也行啊。至于娶谁,待他大了我自有主意,若他真喜欢那李家三小姐,也不是不可以的嘛,祖父祖母都已故去多年,我们也不必太过拘泥了。”何氏点头道声是。第三十九章 李府来客今日的天不是很好。日光疏薄,天边云中零星几抹光线沉下来,落到屏风上毫无往日斑驳的影子。一个丫鬟低垂着头进入厅堂,谨慎地给坐于上首的客人上茶,全程几乎没弄出一点声响。这客人年过半百,面容平稳,慈眉善目,看上去和和气气,但后边跟着的黑衣属下眼神犀利,迎上他的视线,就感觉会被刀子抹杀。这无形给整个屋子带来一种压抑。她忍着不让自己的手哆嗦,端上了茶毕恭毕敬地退出厅子。“李大人?”一道沉着的声音响起,随之茶杯轻微一声脆响。客人抿了口茶,间隙间悠长又沉闷。李至淮拱手行一礼:“颜大人。”颜大人名颜华端,在翰林院入职,此次来光州,是特意来见邵大人的。只不过邵大人并未打算与之见面,所以颜华端在光州歇脚已有几日。颜华端放下茶杯,手指敲了敲桌面。“李大人,听说令夫人是陈大人之女,老夫曾去过闽州,听过陈大人之名,对他所作所为犹为敬佩。”这叨唠的话很像话聊家常,但李至淮不认为这颜大人是真的想和他谈起岳父之事。握着茶杯的手紧了紧,李至淮抬头,见有道目光在审视自己,不由得摇头一声叹息:“岳父已故,生前皆是虚名。”李至淮的岳父陈恪陈大人十多年前举家前往闽州赴任,两年来一直是尽忠职守,为民着想,深得百姓喜爱,但最后,却是死在了百姓之手。那年连州显州等地暴乱,形势紧急,震惊西部,随之而来的便是西部其他州县的作乱分子齐齐响应,在各地举起了反抗的旗帜,公然与朝廷对抗。陈恪作为朝廷派过来的知府,首当其冲成为他们杀戮的对象。那一日的陈府,昏天黑地,血水连成了一条河,到处弥漫着浓浓的死亡气息。颜大人凝神似是回想,半天又说道:“陈大人之死,老夫深为痛心,对于闽州那些贼子也是深恶痛绝,想杀之而后快,可再如何做,也是徒劳。”说罢叹了口气,语气悲悯且惆怅。“如今他一家已死,唯有其女还尚存于世,老夫思虑许久,还是想见令夫人一面,当面告知老夫的敬佩之意,也当,全个念头。”李至淮眼神一个细微闪烁,与他身后的属下视线相撞,那道寒光突现,凌厉的气息扑面而来。“颜大人,拙荆常年在府,恐”“哎,李大人不用如此。”话未说完被打断,颜华端摆摆手道,“就是见一见,不会提起令夫人的伤心事的。”语气虽温和,但细细听来却有些强硬,李至淮只能应声是,吩咐下人去把陈氏唤来。帘子卷动,片刻停下,屋内又是一阵安静。和风徐来,吹入屋内,却带进了一丝闷热。李至淮微微一动,试图驱散后背冒出的薄汗。“李大人。”颜华端顺顺衣裳,右手放在扶手处,笑道,“令郎如今在翰林虽任个小职,但老夫看他满腹才学,卓尔不群,日后必然是前途无限。”李至淮忙称谬赞了颜华端身后站着的黑衣下属听着两人随口而说的恭维之话,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容。“请我过去?”陈氏猛地站了起来,看向垂首而立的丫鬟,诧异道,“确定是二老爷说的的?”丫鬟低声应是。按道理来说,这种场面是不需要妇人出面的,他们谈论的,应该是官场上的事才对。陈氏默然。“二老爷可有说为什么?”她问道。丫鬟摇头道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