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节
作者:三天路口      更新:2023-04-28 05:37      字数:3017
  几个人就围坐在窗边,莫名其妙地看着对方。李明韫想了想,还是想问一句:“薛一鉴,我叫你薛一鉴你会生气吗?还是,我应该叫你叔叔?”薛一鉴大概三十多岁,和她父亲是一辈人,叫句叔叔也说得过去,不然总叫他名字实在不太好。“不用。”薛一鉴摇头,目光平淡地看着她道,“叫我薛一鉴就好,别叫我叔叔。”薛一鉴这名字叫起来很好听,且朗朗上口,李明韫欣然同意。说了件无关的事,如今该说正事了。李明韫肃容。“你们找我来,是发现了什么事吗?”她轻声问道。欧阳显点点头。“找明韫小姐过来,是想让明韫小姐知道,太子有意拉拢李侍郎。”他说道。“他有意,我大伯没意。”李明韫伸手指划了划扶手,“我大伯是不会帮太子的。”“这件事并没那么简单。”欧阳大夫叹一声,看着她说道,“明韫小姐,你应该知道,为何言家和纪家会力挺太子吧?即使太子如今声望越来越不比平王,他们两家还是一如既往地站在太子这一边。”李明韫当然知道原因。言家和纪家,分别是皇后和太子妃的母家,有着这一层关系,自然要帮着太子。可是,欧阳大夫说这个做什么?她自然知道,欧阳大夫不会无缘无故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所以,这是在暗示她,太子想让大伯为他做事,可能会使两家成为姻亲。成为姻亲太子如今就一个儿子,清河郡王还未娶妻,可如今大姐已经嫁人,二姐也即将出嫁,她们是万万不可能的。难不成,不是清河郡王?那就只有他的妹妹十五公主了。听说十五公主与定国公世子取消了婚约,陛下正为她找过一门婚事。如今大伯的儿子中,就三哥没成婚,若是太子殿下从中作梗,让十五公主嫁给三哥,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那朝阳郡主的女儿胡小妹再喜欢三哥,也争不过十五公主。唉,三哥怕是遇上事了。李明韫摇着头垂下眼眸。欧阳显见她不答话,便说道:“明韫小姐也不用太过忧心,如今李侍郎还未得尚书一职,太子也只是在考虑,并未真的付诸行动。”“说实话,我有点心疼我三哥。”李明韫露出同情的表情,“若是让他娶十五公主,他肯定不愿意的。”别人说什么“定国公世子放着公主不娶,还逃婚,简直是蠢才”,但她不那样认为。定国公世子逃婚,肯定是有他的道理,不然一个身份尊贵的公主嫁给他,他为何要冒着生命危险逃呢?很显然,娶十五公主比丢脑袋更可怕。欧阳显“咦”了一声,一拍椅子说道:“对啊,也不是非要让清河郡王娶妻啊,十五公主是与太子关系最亲的妹妹,她与李府公子成婚,太子目的也能达到。”十五公主前些年寄养在皇后处,与太子胜似亲兄妹,她的夫君,自然被别人看作太子一派。“什么”李明韫低低自语。她在心里想道,欧阳大夫想的还是清河郡王吗?可两个姐姐婚事都已有着落,大伯没有别的女儿了啊。突然一个念头闪过,她捏了捏扶手,感到一阵冰冷。该不会,是她自己吧?可这件事太过匪夷所思,她不相信。先不谈别的,单单说家世,她就不可能嫁给清河郡王。她只是光州长史的女儿,虽有个得陛下信任的大伯,但毕竟只是他的侄女。清河郡王是太子唯一的儿子,皇室中人而且,最关键的事,她是成王的女儿,按照关系,她应该称清河郡王一声哥。她怎么可能和清河郡王成婚呢?默了一瞬,薛一鉴终于开口了。“不要胡思乱想。”他抬眸轻瞥欧阳显一眼,低低地说道,“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当然不可能。”薛衍也说道。李明韫点点头:“是不可能。”这接二连三的“不可能”,让欧阳显也觉得自己多想了。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是我的错。”他说道。关系则乱,这句话说的没错。李明韫看着薛一鉴,想了想,她问道:“你早就来京城了吧?有什么发现吗?”薛一鉴弯弯唇。“有一件事。”他说道,“平王与太子不对付,我已经放出消息给他,他若是聪明的话,自然会帮我们查。”这是一种策略,借助敌人的敌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平王若是知道了当年的事,哪怕只有一点尾巴,都会想办法把真相揪出来。因为他知道,这足以让太子身败名裂,或者,让陛下直接废了太子。李明韫“哦”了声。“听说平王如今很受陛下信任,他要是查到点蛛丝马迹,定然会深究。”她说道,又想起了一件事,表情更加严肃。“你们觉得,王大将军是个什么样的人?”“王大将军?”欧阳显诧异她为什么突然提到这个人。他思考了一下,说道:“其实我对王大将军也不了解,就知道他凭借着与南蛮的那一胜战一跃而上,成为大盛最年轻的大将军,后来又随殿下征战西部,在贺州一战中出了很大的力。”“王大将军如今才四十,官已至一品,身份尊贵,手中握有兵权,连定国公都无法与之抗衡。”在所有人的眼里,王天肖就是天之骄子,朝廷重臣,陛下面前的红人。可这样的人,却与姚浦有了非同一般的联系。李明韫肃容道:“我见姚浦时,他手里有一幅画,是我姨母的画像,可我偶然得知,这副画是从王大将军手上拿过来的。”她有预感,这两幅画,是同一幅。她不会想错。第一百六十八章 想去“侧妃娘娘的画像?”欧阳显皱了眉,“你是说,王天肖有娘娘的画像,还给了姚浦?”李明韫点头。“这的确让人想不到,但事情就是这样。”她说道。王大将军与姚浦有关系,这就说明,他与太子也有关系,而且,关系还匪浅。真有这样的事,那就不得不令人生疑,在当年的西部一战中,王大将军是否只是单纯的听命出征,还是,别有所图。他在成王被害一事中,究竟有没有参与。薛一鉴冷冷地呵了一声,眼睛似闭非闭,却能感受到他墨色眼眸的锐利。“王天肖,我倒是疏忽了。”他慢慢吐出话来,“他与那太子,看来是有纠葛的,只是,我从未发现,他和太子有什么别的接触。”王天肖虽与太子一起平定西部十二州,但之后并未与之交好,两人平日里也没什么交集。王天肖一直是陛下信任之人,一心一意听从陛下旨意,他从不站队,也不交恶,而且,在朝中声望很高。这样的人如何真的和太子是一路人,那就太可怕了。李明韫眉头死死地拧着,如画的面庞白皙细腻,带着淡淡的忧愁。“王大将军”她说道。可又说不下去。王大将军是王遇的五叔,是明维最敬佩的人真希望,那件事与王大将军没有关系。“罢了罢了。”欧阳显有些颓丧,“自殿下走后,我们是一日不如一日,变得越来越懈怠,被人蒙在鼓里这么多年,才知道背后之人是谁,如今又牵扯出了王天肖,哎”他低垂着头,双手无力地拍拍扶手。他这么些年,真的成了一位大夫,一位不谙世事的医者,愚蠢的下属。“白先生他们快来了。”他叹气道,“也不知道,他们究竟会带来多少消息。”“白先生?”李明韫说道,“你是说,白季也?”她从欧阳显口中听过这个名字,父亲在她离家前也说起过,是个读书人,成王的幕僚,大部分事,成王都会和他商量,当年赵勇献兵防图,他就是知情人之一。“对,白季也。”欧阳显答道,“我们都叫他白先生,因为他说过,他想当一位普通的教书先生。”“成王殿下离京去西部时,他负责处理王府一切事宜,早就不耐烦,说等殿下回来,定要回老家衢州做个教书先生。”“只不过,殿下并未回来”他眼里稍稍变暗,“白先生也没有回老家,而且带着其他人去了宿州。”李明韫有些惘然。事情总是不顺心如意,期待的与遇上的,完全是两回事,而难以改变。“白季也还在路上吗?他是在宿州吧?”她可道,“宿州还有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