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节
作者:三天路口      更新:2023-04-28 05:41      字数:3766
  “殿下有何吩咐尽管跟臣说。”郁大封施一礼道,“臣必定为陛下排忧解难。”太子弯弯唇,回过头看着他。“本宫要你亲自去趟光州,查那位李二夫人。”他说道。若是姚浦在,他一定会把这件事交给姚浦,但姚浦不在,他信得过的人就只有郁大封。郁大封闻言,微不可查地皱了皱眉头,为太子殿下还是执着于姚浦查那妇人一事有些不满。他说道:“殿下,臣三弟已经把李二夫人查了几遍,确实没什么问题,想来是姚大人查错了方向”“郁步封跟着本宫几年了?”太子冷不丁问道,打断他的话。郁大封一愣,不明白太子为何突然问这样的问题,他答道:“臣三弟在殿下身边已有十年之久。”“十年。”太子笑了笑,笑容有些嘲讽,“在本宫身边十年,查不出来也实属正常,本宫不怪他。”他看着郁大封,“这次你过去,本宫不信,你查不到什么。”太子都这样说了,郁大封也无可奈何,他若是该推脱,就显得自己没能力,可他觉得,自己去了光州也查不到什么,因为他不觉得光州能有什么值得他查的东西。他还是想为自己争取一下,“殿下,若臣此时出了京,那明年燕国使臣来京,臣怕是赶不回来”他作为太子近臣,必定是要陪着太子招待使臣的,就这样走了,让别的人代替他,郁大封心里多多少少有些不乐意。“那就尽快查清楚,尽快回来。”太子抬手说道,“这件事你立马去做,一刻也不能缓,也不必和别人说,本宫只吩咐你去办。”他往前走了几步,到郁大封跟前,“务必想办法见那夫人一面,若是没见到人,你就不必回来了。”太子点到为止,他知道郁大封自有分寸,若是她真的是她,那郁大封肯定能察觉。她太子脸上平静,心头一阵狂跳。若真是她但愿是她郁大封见太子又陷入了沉思,知道他对于此事十分看中,也不敢再耽误时间,他领了命立即离开,回到自己府邸收拾一番,带着一堆人马秘密出了京城。太子从郁大封走出东宫,直到听到属官来禀报郁大封已离京,一直待在大殿,天色变得昏沉,屋内慢慢变暗他都没有察觉。属官看他似乎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没有回答,也不敢打扰,只命人点了灯,照得大殿里亮堂堂的才让人退出去。大殿里,烛光微闪,一束光线闪到了太子的眼睛,他这才回过神来,一抬头,天都暗了。“你方才说郁大封离京了,是吗?”他问属官。属官应声是,提醒他该传晚膳了。太子没有胃口,但知道身体要紧,还是让他去传膳,只是属官还未出大殿,就见到清河郡王带了两个随从过来,他施了一礼。“我父王在吗,母妃请父王去她殿中用膳。”清河郡王说道,抬步迈上了台阶走到殿门口。属官点点头,他想了想,停在原地不准备去传膳了,心里猜测,殿下十有八九会去太子妃处用膳。近日因为燕国使臣来京一事,太子妃的父亲纪大人在朝堂之上为太子说了一堆好话,方才纪府来信,陛下已经有把这件事交给殿下的打算了。燕国使臣来京接待的人是最能代表大盛的人,太子殿下作为大盛储君,自然是希望自己能接待使臣。所以这件事已经有了眉目,太子殿下对纪大人很赞赏。而且,太子妃也想趁机想和太子殿下缓和关系。今日这顿晚膳,两方都有此意,定能成事。果不其然,才过了一刻钟,太子就带着清河郡王出了大殿,属官急忙跟上,一行人往太子妃的大殿走去。路上,太子一句话都没有说,清河郡王默不作声,属官更是把自己的存在降到最低。属官腹诽,平日里太子殿下还会问清河郡王一些事情,可今日,他居然一句话都没有说。这太反常了。一路沉默直到太子妃跟前,太子被太子妃迎着在桌旁坐下,太子妃大概也是猜到了太子会过来,盛装打扮了一番,脸上笑容满满,焕发着光彩。清河郡王坐在一旁,神情淡淡,看着太子妃热情的举动,心头无奈一叹。再如何,母妃还是围着父王转的。就比如他一样,是逃不开父王的。“清河,来,陪你父王喝酒。”太子妃冲清河郡王招招手,命两名婢女替他们俩倒酒。清河郡王应声是,他接过酒杯,敬太子一杯酒。太子全程没有说一句话,表情平静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他心里有事。太子妃想了想,笑着说道,脸上骄傲:“殿下,臣妾父亲来信,陛下已经有把接待使臣一事交给您了,您切莫再为此事烦忧。”太子淡淡应了一声,把酒一口饮尽。“纪大人辛苦了。”他说道。太子妃一喜,知道殿下心里对她父亲所为比较满意,她很高兴。“臣妾父亲为殿下分忧,也是应当的,殿下可别客气了。”她说道。第二百四十四章 疑惑太子对太子妃的示好,既不拒绝,也没有表现出很高兴,这让太子妃心里多少有些焦急。她知道太子这些年对她不喜,若不是因为纪家,她大概已经被太子休弃了。这次机会难得,她一定要好好把握。太子还是淡淡地应一声,不再说话。他的眉头已经完全松缓,脸上平静,让人分不清他的喜怒。但这样的态度太子妃已经很满足了,因为放在平常,太子根本不会来她殿里用膳。她为了不让气氛僵硬,想了想说道:“殿下,听说您今日同晋王叔去了城西马场?”清河郡王手里的动作一滞。他听说周云贞和许值他们今日去了马场,没想到自己的父王也去了,还是和皇叔祖一起去的。皇叔祖和周云贞他们关系好,清河郡王是知道的,所以此时他得知父王也去了马场,他便立马想象到他父王会怎样和周云贞说好话,说不定,父王还会夸周云贞,然后顺带说他的不好。想到这一点,清河郡王就非常烦躁,他眉头紧皱,心里又对周云贞产生了怨恨。太子看太子妃一眼,平淡地应了声是。“晋王叔从父皇处出来时本宫正好遇上,便随他一同出宫。”他说道。太子妃对于太子能给她解释很高兴,又给他添了菜。清河郡王在一旁气得喝了一杯酒,忍不住问道:“父王今日去马场可遇上别人了?”“与你何干?”太子瞥他一眼,“本宫遇上了谁,还需要像你禀报不成?”这语气并没有生气的意味,但清河郡王依然能从他的话里感受到一丝冷意。若是其他事清河郡王也就不会再提了,但对于关于周云贞的事,清河郡王再如何也想要说个清楚。“父王可是在马场遇上周云贞了?”他固执地说道,“周云贞成日无所事事,练兵场这些日子也没去了,一直和许值他们厮混”随着太子的视线越来越冷,他的声音越来越小,但眼神依旧倔强。他若是出宫和几个好友玩就会被当做不务正业,周云贞天天玩都没人说他。太子见清河郡王对于这么一点小事也斤斤计较,表情变得有些不快,他把酒杯放下,碰撞得桌子发出一声声响。“周云贞如何,与你何干?”他说道,盯着清河郡王,直把他盯得发毛。“清河,本宫告诉过你,你若斗不过他,就不要打周云贞的主意。”太子妃知道太子已经生气了,这是最后的警告,她想让清河郡王就此停住,但没来得及。清河郡王一听,立马说道:“只要父王站在儿臣这边,儿臣怎么可能斗不过周云贞!”这话直指太子偏心,故意向着周云贞,不帮他这个亲身儿子。这样的话清河郡王已经说了十多年,太子也听了十多年,听得实在是有些烦躁了。他如今心头有事,实在是没心思教导清河郡王,便说道:“你若是觉得你斗得过周云贞,就不该和本宫说这种话。”他只说了这句便不再开口,自顾自地喝酒。太子妃见状,忙替他斟酒,再对着清河郡王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别再提这件事。“殿下莫气,清河他还是个孩子,难免任性了些,等到他成婚后就不会这样了。”太子妃劝道,想到自己说了这件事便趁机提了起来,她看着太子一笑,“殿下想让清河娶李府的小姐,臣妾问过清河了,他也说愿意。”太子一听,愣怔了一刻,脑子里闪过李明韫的那张脸,微不可查地动了动眼眸。耳边,太子妃继续说道,“清河也不小了,若是殿下真有意让清河娶那位小姐,即使她身份不高,臣妾也是同意的。”“听说那李府的小姐相貌出众,又擅画擅写字,上回在梅园画的那副梅园东景图更是得多数人赏识,这样有才情的女子,京城也不多。”清河郡王错愕地看着太子妃。明明上一回,他母妃还因为纪音仙的挑拨对李三小姐有些微词,可如今为了讨好他父王,母妃竟夸起了李三小姐。这可真令人出乎意料。清河郡王喝了杯酒,想起那个李三小姐畏畏缩缩的样子,心里着实不屑。但他立马又想到周云贞对李三小姐不同,心中的怒火被压下,转而升起泄愤的快感。只要李明韫在他手上,他就不愁没有机会对付周云贞,更何况,还有十五姑姑帮忙。“不过,臣妾听闻,那李府小姐是光州来的,过几日要回光州,殿下有此意需尽快和李侍郎商谈,免得那位小姐回光州了。”太子妃说道,笑了笑,她表现出为太子着想的样子,但心里并不着急李三小姐的去留。太子听了她这一大段话,眉头微皱。“这事不急。”他说道,仰头喝了口酒,语气仿佛毫不在意那李三小姐是否离开,“咱们改日再论。”清河郡王对此有些诧异,他还以为父王希望他立即办好此事,却没想到父王一点儿也不急。不应该啊。按道理这件事得越快越好,父王先前也跟他说过,成婚不论,但关系要先确定好,这样有利于他得到李府。怎么今日突然又不急了由于之前的经历,清河郡王一下子就联想到了周云贞,他父王今日去马场见到了周云贞,回来就说他与李三小姐的婚事不急,而周云贞与李三小姐不清不楚清河郡王怀疑,父王之所以改想法,可能是周云贞跟他说了什么。想到这种可能,清河郡王就咬牙切齿,恨不得让周云贞永远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