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作者:夏端      更新:2023-04-28 07:44      字数:3172
  “这是受了分手的莫大刺激,人也转了性子啊?”“是啊,小雪太可怜了。”苏沐雪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唉,做人可真难,就算是失恋,也不能总垮着个脸吧。在她们同情心的加持下,苏沐雪但凡出了点儿纰漏,比如认错人,反应慢半拍,劳作时效率低……她们都主动站出来给她打圆场。“小雪最近两天不舒服嘛,就不要为难她了。”“是呀是呀,哪个女同志都有不舒服的时候嘛。”呃,苏沐雪眨巴着无辜的大眼睛……借着这个由头,逐渐学会了在农场混日子必备技能——磨洋工。这天,邮递员送了一堆书信报纸过来,刘桂香把一封信递给苏沐雪。苏沐雪一看,是原主家里寄过来的。读完之后,情不自禁地说了一句:“我的个天哪。”林月华问:“你家里寄来的?”“嗯。”“说什么了?”“……”第三章 家中境况在这个农场,家庭条件好点儿的知青,钱都自己留着花,还会在过年过节回城探亲时,父母主动给他们置办衣裳,再买些生活用品带来农场,贴补贴补物质匮乏的生活。但是家庭条件不好的知青,就没这么幸运了,尤其是原主这样的家庭。苏爸爸原本是个小学老师,虽然收入不高,但是妈妈也在纺织厂工作,双职工家庭,养活四个孩子凑合。只是在今年夏天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回事,过世的奶奶珍藏的几张西洋古典音乐的碟子,一直放在家里好好的,突然就被人举|报了,被革委会的人一顿翻找出来,说这是封资修的东西,苏爸爸挨了批也就罢,连职务都撤了。苏爸一被撤职,家中收入少了一半多,本就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二弟弟在读初三,三妹妹在读小学六年级,小妹妹才八岁,却是个有哮喘的可怜孩子,一不小心就要去医院的那种。信是二弟苏小庆写来的,信上说妈妈现在为了一天多挣两毛加班工资,每天很晚才回来,一来二去病倒了……小妹妹前两天哮喘发作,幸好爸爸及时发现,把她送去医院,又花了一些钱。……苏沐雪看着信,眉头紧锁。家里出事前,原主每个月寄10块钱回家,出事后,每个月改寄20块钱回家,剩下的自己用来买些生活用品。而她的工资是28块……林月华和孙宝珍很同情地说:“家家都有本难忘的经啊!你这个做姐姐,肩上的担子真的重,可是一个月留8块钱怎么够用,你家不是让你多留点给自己吗。”“……”苏沐雪有些无奈,第一次真情实感地感受到这个年代的贫穷与无奈是什么滋味。也许原主是自愿寄那么多钱,减轻家里负担的,那她要不要也按照原主意愿继续这样干呢?真是个难题。眼下又没有办法去搞钱。抬头看了看阴沉沉的天空:“不会要下雪了吧。”林月华眯起眼睛看了看:“不像要下雪,倒像要下雨。”孙宝珍说道:“要是下雨,明天又是赶集日,也到中旬了,农场说不定会发上月工资,再放一天假。”*凌晨时分果然下了一场冬雨,听着窗外滴答的雨声,睡得比较安稳。次日醒来,屋外一片湿润,同时也倍觉阴冷。王主任说道:“既然下雨,今天就休息吧,大家排队去会计那儿把上个月工资领了。去公社集市的知青同志记得不要逛太晚,晚上八点要点名的。”他们农场每个月有两天的休息时间,随天气不固定安排。苏沐雪领到了微薄的28块钱工资,签好了名字,把钱揣进兜里。就这点儿钱,真的好穷啊!这一个月工资都是原主辛苦赚的,苏沐雪思来想去,决定还是寄20元回家。看看自己8块钱能不能过下去。一想到这儿,苏沐雪抽了抽肩膀。真的太穷了!林月华属于不必接济家里,家里不管她要钱的类型,孙宝珍则是隔几个月寄一次回家,自己开销足够,还能攒点儿私房钱。她们二人商量着:“马上就要元旦了,要不然去做件新外套吧,再买些毛线回来织件新毛衣。”林月华说:“上回我看红莲买的那种毛线就很好,柔软又暖和,就买那种吧。”“可以,供销社里就有卖,咱们再挑个颜色。”林月华问苏沐雪:“要不要一起去赶集,再一起逛逛?”集市当然要去的,得寄钱回家呢,但是做新衣服、买毛线这事,怕是不能陪她们了。*绵绵冬雨下个不停,三人撑着伞,穿着黑色水鞋,走在泥泞的乡村路上,偶尔会有人骑着单车路过,前后有三三两两知青,还有一些赶集的村民。苏沐雪虽然觉得穷逼又苦逼,但是天生乐观的她决定先去逛逛集市再说,等下寄了钱,买了必需品,再买点儿好吃的犒劳犒劳自己。走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才到集市。这个集市也是公社的行政中心,各个机关单位都在这儿,学校也在附近,繁华当然谈不上,但也不是破败不堪。下着冷雨,集市并没有想象中热闹。苏沐雪直奔邮局寄钱,顺便买了几张邮票与几个信封。摸摸兜里剩下的一点钱,感觉自己真是个老实孩子,成了苦哈哈的苏小雪,继续做着苏小雪做的事。她是可以不寄那么多,留点钱让自己过得更滋润一些的,但是更怕良心难安。唯一的安慰,大概是原主之前挺节约,存下了一点点私房钱,让她不至于完全没有底子。在供销社里买了些日用品,帮林月华和孙宝珍看了看毛线,挑了挑颜色。她们还扯了几尺厚布,要去找裁缝做衣服。苏沐雪没有凑这个热闹,自己在外边集市上逛了逛。现下是计划经济时代,许多工厂生产的物资都是统购统销的,供销社外边,只有本地个人种的橘子、苹果之类的,挑来集市卖。还有一些本地人摆的小吃摊,什么炸糕、春卷,闻着还挺香。苏沐雪买了一个开口笑小油炸果子、一块葱油饼和一个青菜包子,还叫了一碗热汤,既当作午饭,顺便解了解馋。当时雨已经停止,苏沐雪离开小吃摊时,把伞落下了,等折回去找的时候,哪里还有伞的影子……心中飞过一阵郁闷。如果再买一把伞,今天的那8块钱就用光光了……算了算了,早点回家吧。在裁缝扎堆的地方逛了一圈,也没有发现林月华和孙宝珍,苏沐雪只好一个人回家。才走到半路,结果又下起了雨,苏沐雪冒着雨跑回农场,整个人狼狈不堪。回到宿舍,赶紧把湿衣服脱下来,去食堂打了热水,洗干净头,洗了个热水澡。林月华和孙宝珍这时候才喜滋滋地回来,说道:“我们的外套应该挺不错。”又掏出布袋子里的毛线,两个人开始理毛线,把它们缠成一个圆球。林月华还说:“小雪,当时就让你也买黄颜色的,你都不买。”苏沐雪内心吐槽:可我根本不会织毛衣啊……深呼吸一下,一个响亮的喷嚏打出。孙宝珍:“你着凉了?!”*苏沐雪跑去厨房,想切几片姜,熬碗姜汤喝,发现小队长的媳妇刘桂香也在灶台前忙活。“桂香嫂,你在做什么呢?”“我家老三昨天夜里发烧,熬点儿稀饭给他吃。”“哦,我好像着凉了,想煮碗姜汤。”刘桂香指了指:“姜在篮子里,自己找找。”苏沐雪寻了一块姜,洗净切成片,刘桂香却凑过来说道:“你也不能光切姜啊,大葱、蒜瓣也来一些,效果更好。”……原来熬姜汤还要加这些的吗?她从来没熬过,只以为姜汤只是纯粹的姜汤。又去篮子里翻了一根大葱,切成几小段,再剥了几粒蒜瓣。刘桂香的稀饭熬至七成,笑说:“小雪,你再等等,我这稀饭马上就好。”“嗯,没事。”她看了看面前这个标致的姑娘,突然问:“我听说,肖国梁跟你分手了?”苏沐雪点点头,这个八卦真的是,全农场皆知,每个人见了她,都要同情她一番。“要我说,分了挺好,他虽然长得斯斯文文,但是都说斯文容易出败类,嫂子给你留心留心,咱们再找个更好的。”苏沐雪真是,已经听得耳朵都快起茧了,干脆笑道:“好啊,谢谢桂香嫂子。”“谢什么啊,你每个周末都带春兰睡一个被窝,要是真有好的男青年,我肯定第一个想到你。”这些个事儿啊……苏沐雪也弄不懂,怎么大家都一窝蜂地要跑来给她介绍对象。她看起来很急着出嫁吗?明明长了一张萝莉脸好不……显嫩的好不……姜汤熬好,趁热服下。苏沐雪感觉身体在发热,后背在出汗。应该没问题……明天还要铲牛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