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
作者:程小麦      更新:2023-04-28 08:25      字数:2702
  要不是渣爹他们矿上,每个月发两张工业券,渣爹连买带借的凑了十三张,他们老安家,都没有铁锅做饭了。江寒生:“够了!昨天他们给我凑了。”话虽如此,但安宁还是怕不够,跑回屋里,从土砖墙缝里,用小木棍,慢慢勾出了藏好的那三张工业券。拿去给江寒生,“要是你手上有剩下的,再买一把锁。”虽说以后会有围墙,可谁晓得,那些人会不会翻墙进来偷东西。围墙这东西,顶多防着君子,要想防小人,怕是不能够的。江寒生拿了她的工业券。见他还要忙活,安宁从昨儿他带回来的面粉里,舀了三人份的出来。再从商城里,取了三个鹅蛋,一块大肥肉,都装进竹篮子里,用草盖子盖好。和江寒生交代了一声,就去了老太太那儿。她去的时候,安家其他人都去干活儿赚工分去了,孩子们也去了学校。老太太正好在踩缝纫机。要不是夜里烧煤油灯太费钱,老太太昨儿夜里,就要做衣服出来的。安宁去找她,老太太衣服也不做了,上来就问她这么早过来,有没有吃饭。安宁自然如实回答。“没吃呢!奶,昨儿我们和江家老太太那边分了家了,他们肯定不让我们用厨房做饭了,我过来做个早饭。”安宁道。安老太听说她没吃早饭,急的就要去厨房做饭。安宁将竹篮递给她,“奶,用这些东西做。”老太太揭开盖子,见到里头又是面粉,又是肉,还有三个鹅蛋。“这是江家老太太分给你们了?”安老太问。“才不是,除了三间屋子,别的什么也没有给我们。是江寒生昨天去了城里,找了我公公以前要好的朋友们,他们一人凑了些米面给我们。等村里打了小麦,我去大队长那儿,买齐工分,就能分到今年的新粮了。”安宁说。“哼,那老太婆就是个眼皮浅的,都分家了,还要坑你们!你以后别理那老太婆,有啥吃的,也不分给她!”江老太气呼呼的道。“我知道的!”“我先给我们家宁宁做饭,可别饿坏了肚子!”安老太去厨房,将东西一放,袖子一挽,就要做饭。安宁去菜园子里,拔了四根莴笋,摘了点红薯叶,拿到厨房。老太太揉面,她就洗菜,摘菜。这么老大一块肥肉,还是得炼成猪油才好。安宁上回见老太太炼过,该怎么弄,清清楚楚。炼一锅猪油,再炒个莴笋丝,莴笋叶用猪油渣炒。因为炒的菜份量足,除了她和江寒生那份,中午大伙儿吃的菜也够了。至于三个鹅蛋,安宁选择用猪油煎,包括老太太在内,一人一个。她这边做好,老太太的面也揉好,醒好了。下了三碗面,安宁给老太太留了一碗和一个鹅蛋,打了招呼就要回去。老太太哪里肯,“我早上吃过了,面条和鹅蛋,你都带回去自个儿吃。”在孙女婿和孙女面前,老太太还是坚定不移的选择孙女。“奶,你留着中午吃呗,我和江寒生肯定够了!”安宁在老太太这儿,待了快两个小时。这都快上午十点了,也不知道江寒生饿不饿。不管老太太愿不愿意,安宁挎着自己的竹篮回去了。她回去的时候,江寒生不知道从哪里运了些泥巴过来,堆在角落,一个人都在那里做土砖了。等土砖干了,就能用来做土墙。顶多也就两三天的时间,这个家,就像个家了。安宁冲江寒生挥手,“早饭好了!”江寒生走过来,安宁去木桶里,舀了一瓢水,淋在他手上。两个人还是去之前那间单间吃饭,等江寒生入座,安宁将做的吃的,全端了出来。一边还不忘说,“我家老太太可是个节约的,上回弄得猪油渣,到今天还没吃完,我拿着炒了莴笋叶和红薯尖。早饭和午饭一起,咱们一人一碗面成不,晚上我再带晚饭回来。明天我想去一趟县城。”安宁一口气说完自己的计划。她打算待会儿还拿点布给老太太,明天就去城里,将做好的新衣服,拿去卖了。再买口大缸回来,这玩意儿不要券也不要票,农村人自己就会烧,不过她不会。还有就是答应了,那位原始位面大哥的种子,也得搞到手。这么一算,她明天任务,还挺重的!第49章 进城搞钱、搞种子“要我陪你一起去吗?”江寒生问。“不用,家里还有老多事情呢!咱家的围墙,还有土灶,对了,还得弄个茅房。”以前江家倒是有,可他们分了家,江老太恨不得吃了他们,哪里会让他们上茅房?就算江老太让,她还不愿意呢!现在化肥还不兴,靠的都是农家粪肥。城里那些公厕,单位的厕所,都有专人管理。拖个粪,还得有粪票,老太太还告诉安宁,要是前两年,大队去城里拖个粪,还能和其他大队的打起来。打赢了,那一车粪,就是哪个大队的。相应的,那个大队当年的收成,肯定也会比其他大队好些。反而是现在有粪票了,管理也更规范了,打一架,也不如粪票顶用了!“要不,我明儿去县城,顺道将铁锅买回来?”安宁问。反正都要去一趟城里,她还不如一次将那些东西买好。省的要用的时候,缺这个,缺那个的。江寒生倒是没问题,他就担心,安宁能不能扛回来。“你搬得动吗?”他问。“放心,我有的是力气!”安宁举起自己的胳膊。她胖归胖,但力气是有的。再说了,有系统商城这个作弊利器,有什么,是她扛不回来的?再不济,她就是滚,也得将那些东西滚回来。江寒生将工业券交给了安宁,一同给她的,还有一张一市斤的油票,以及半斤盐票,一斤酱油票。本来是打算他去城里的时候,一次买回来。现在只能麻烦安宁了!安宁看到这些大大小小的票证,就明白,眼下物资是有多紧张。随便一样什么东西,都要票证。也幸好江寒生他爸,还有这么些朋友,不然短期内,只能吃白水煮菜。早上这顿饭吃完,安宁急急忙忙去了老太太那儿。老太太在屋里踩缝纫机,安宁悄悄回自己房间,关上门,从系统商城里,取了三块布出来,和之前一样,各剪了二十尺。布拿到老太太那儿,老太太心脏都受不了了。“我的小祖宗,你这又是从哪里找来的布?”安老太忍不住问。“江寒生给的啊!奶,你可别告诉别人,他从朋友那儿搞来的!”安宁小声说。安老太赶紧捂住自己的嘴,过了一会儿,小声问:“黑市弄的?”这两年,缺粮食缺的厉害。大队有些人,打了粮食,就喜欢去城里黑市换些钱。还别说,价格不便宜。不要粮票,一斤粮食,最少能换到两、三块钱,这还是粗粮,细粮价格更吓人。也有人拿粮票去黑市换钱,一斤粮票,如果是本地票,能换三块,全国粮票,都能换到四块钱。当然,这些都是安老太听村里人私下说的。至于是不是,她也不清楚,她也很少去城里。去一趟,还得坐牛车,不然她这小脚,是走不了多少路的。“奶,您甭管是哪里弄得,也别去问江寒生,行不?”安宁小声说。“不问,打死不问!”老太太活了这么些年,还不知道,闲事少管?那些多事儿的,哪个不是短命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