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节
作者:程小麦      更新:2023-04-28 08:39      字数:2760
  安康则上来扶着老太太。也就一个月时间,老太太竟然觉得安康长高了不少。小孩儿也比从前听话懂事了。一路上,没少提醒老太太注意。其他几个孩子,也很乖。直接护送起了安宁。倒是江寒生成了多余的那个。进了屋,安宁把糖一分,二叔和三叔还没分家,东西虽然是两份,但还是一道给了他们。两个儿媳妇许久没看见婆婆,再见脸上都是激动。将东西放好,两个一左一右的,坐到了老太太身边。先是问起了芙蓉市的事儿。吴爷爷好不好,他们什么时候再过来等等。再是问老太太什么时候回来的。得知老太太是半个多月前回来的,一直住在安宁那儿,李春花和郑淑芳两个都说应该去安宁那儿看看的。“娘,你可算是回来了,你不在家,我们都不知道有多想你!”李春花道。“娘,这回来,您就不出去了吧?”郑淑芳小心翼翼的问。从前老太太天天在家,她们都没有这种感觉。老太太一不在家,就感觉哪哪儿都不对劲。家里还是有个老太太好。老太太道:“得回!”“啊?娘,你还要出去啊?去城里安宁那儿吗?我听老三说,安宁那屋子很小,几间屋子加起来,还没咱们乡下一间屋子大呢,您住的习惯吗?”李春花道。“是啊,要不娘您留在乡下?寒生和宁宁两个结婚也没多久,正是夫妻两个培养感情的时候,您在身边,他们两个会不好意思吧?”郑淑芳道。“没错,娘,你回来,我们啥活儿也不要您干!洗衣做饭这些,我和旺旺他娘都能分担!”两妯娌你一句,我一句的,都想把老太太留下来。老太太道:“宁宁怀孕了,我得去城里照顾她!等她生了孩子,孩子大了,我再考虑回不回来。”“怀孕了???那更好啊,宁宁也回乡下,咱们一起照顾她!”一旁的江寒生:“……”第354章 下三滥的手段“两位婶婶,宁宁暂时不会回乡下!”江寒生道。“不回乡下?你怕我们照顾不好宁宁?寒生,也不是我们说你,你工作得忙吧?到时候,哪有时间照顾宁宁啊,还不如放到我乡下,我和宁宁她三婶两个,都是生了好几个娃的,照顾孕妇,照顾孩子,我们可会了!”李春花试图说服江寒生。郑淑芳跟着连连点头,“为了宁宁和孩子好,得留在乡下养着!”两个人一人接着一句,江寒生连开口说话的机会都没有。还是安宁开口解释,“二婶,三婶,我得留在矿区!”“咋啦?舍不得啦?也就一两年的事儿,得孩子大了,二婶我送你回去!”李春花道。说完这番话,她还有些沾沾自喜,觉得自己脑瓜子转的快。安宁哭笑不得,“二婶,不是这个,我得去念书,就在矿区!”“啥?你还要念书?”李春花的嘴,都快惊讶的塞得进去一个鸡蛋了。这不是生孩子嘛,咋又跑去念书了?不等安宁解释,老太太轻飘飘一个眼神过去,“咱们老安家,祖上没一个念书的,好不容易到宁宁他们这一辈,有喜欢念书的了,你该不会有意见吧?”李春花头摇的跟拨浪鼓似得,“没意见,没意见!家里多几个念书的,我们还高兴呢!宁宁,你好好念书,等地里青菜一长好,我让你二叔用板车给你拉!”李春花不敢反驳,郑淑芳也不敢。老太太回了家,那股子傲娇劲儿,又起来了。在家里,可没人敢惹她。安宁冲李春花和赵淑芳道:“二婶,三婶,我念书的事情,你们先别告诉外头的人,万一我考不上大学,也不怕被人笑话。”“哪能考不上啊,一定能考上!”赵淑芳一脸坚定。“是啊,宁宁,你加把劲儿,弟弟们,都等着你做榜样呢!你放心,我和你三婶肯定不会在外头乱说。”“谁也不提,就是回了娘家,也不提!”赵淑芳道。她们两个,都以为安宁是怕丢人。但安宁自己清楚,她并不是因为这个。只是不想让人嫉妒自己。太过出风头,总不是一件好事儿。更何况,如果将来江寒生要在矿区有所建树,她这里,越是低调,越好!老太太是个闲不住的,交代了两个儿媳妇几句,就去菜地里看李春花和郑淑芳种的菜去了。这不看不要紧,一看人差点气没了。老太太种的菜,那是一根杂草都没有。再看看李春花和赵淑芳两个种的菜,遍地都是杂草。虽说菜长得也算不错,可有草,下的那些肥料,可就浪费大半了!老太太大手一挥,叫上家里几个小子,搬上小板凳,往菜地里除草去了。安宁和江寒生原本也是要跟着一起的,可老太太不让。想着也很久没回去了,安宁和江寒生两个回了自己家。安宁走的时候,在家里大门上挂了锁了。如今,家里还是那样。就是一靠近,就有股子难闻又刺鼻的恶臭。虽然比不上之前给江寒生治腿的治疗液,但自从江寒生的腿好了之后,那些残余的治疗液,她就全部打包送去给外星人大哥了。如今,这难闻又刺鼻的味道,只让安宁想到了一种东西!江寒生大概也预料到了。他语气温柔的冲安宁道:“你回奶那儿,我先进去看看!”安宁没有拒绝,但也没有听江寒生的,回老太太那儿。而是跑去了大队长家里。安宁既然能够猜到是什么事,自然也能猜到是什么人。本来以为,和老江家的人,那么久没联系了,什么仇,什么怨,也就搁在一边了。再不高兴,那些人,也只能在心里不高兴,没想到,这么久了,还能做这些下三滥的事儿。正好,她也不想和老江家的人成为邻居。倒不如这一次闹一闹,在村里弄一个宅基地。安宁目前还是石泡大队的成员,加上又是单独的户主,若是和老江家的人不合,再弄个宅基地,应该问题不大。本着别人伸梯子,一定要爬的道理,安宁去了王大山家。金爱菊瞧见安宁立刻笑眯眯的迎了上来。“宁宁,你回来了,啥时候回来的?”安宁:“刚回来的,去了老太太那儿,想着过来瞧瞧婶婶,就来你这儿了!”安宁决口不提自己已经回过家,但是没进去的事儿。金爱菊拉着她的手,“咋样了?你在城里?”安宁摇头,“不太习惯,城里房子比较小,邻里邻居之间,不如咱们乡下热情。在乡下,谁家缺根葱,少根蒜的,一开口,大家有就都给了。在城里不一样,大家都盯着你的,你每天吃什么,她们比你还关心。一个月炖了几次肉,她们也记得很清楚!”安宁念书的事儿,安宁已经和两个婶婶说了,她们不会外传。所以这会儿卖卖惨,也不怕露馅儿。更何况,安宁这番话,说的是家属楼里大部分人。金爱菊是相信安宁说的这些话的。因为她弟弟赵大勇也说过。邻里邻居的,喜欢占小便宜的不少。听说他在肉联厂上班,有些还想拿不值钱的青菜和他换肉票,换不要票的骨头。明面上说是孩子许久没吃肉了,嘴馋。可那些人,各个都是城里户口,按人头来说,一个人一个月半斤肉票。就算去肉摊子买不到肉,也可以带着一家老小,去国营饭店吃肉嘛,虽然队伍难排了些,轮到自己的时候,很有可能没了。既然买肉,买粮食,都能提前一个晚上排队,真想吃两口肉,不也可以大晚上的去国营饭店门口排着嘛。